第336頁
哪知下了山,甘寧居然說:“我有辦法了,伯言,你要幫我!”
陸遜奇怪:“你有什麼辦法?”
甘寧道:“你回宮去,偷偷拿一身皇上的衣服出來,我好騙了子桓上車,車門一關,拉他進宮去,這樣,人我給皇上送到了,對子桓也不算失禮,又沒真綁他,怎樣?”
陸遜一聽,倒也真是個辦法,總比他去說服曹丕來得簡單——曹丕那脾氣,一裝傻充愣,油鹽不進,他自有他的看法和做事方法,絕不是哪個能說服的。
身為文人的陸遜忽略了甘寧話里最大的一個BUG:馬車車壁對武將們來說,跟一層紙沒什麼差別。
曹丕的詩文詞賦流傳得多了,大部分人會忽略他另一個身份——馬背上拼殺出來的寧王。
當下,陸遜回宮去取了一套近段時間劉協慣穿的常服出來拿給甘寧,甘寧信心滿滿,陸遜又交待幾句“千萬別跟子桓動手”之類的話,回宮陪著劉協去了。
甘寧得了衣服,找了個跟劉協身形有些像的手下,換上,然後趕著馬車往曹丕的別館去。
說到這裡,必須插一段。
前陣子,不多久前出了個案子,一個入京的考生走半道上被人劫了色。
要是女子出這等事,份數尋常,地方上抓了賊嚴辦便完了,可是這被劫的是個男人,沒有成法可依,賊拿住了,地方官不知該怎麼辦,送到京里來。
這種讓全天下人掉下巴的事情,劉曄就是想低調也低調不了,傳得沸沸揚揚,影響太大,劉曄還沒奏報,早朝上就有人借題發揮了。
寧王有兵權,明著不敢惹,看不慣男風的便乘機旁敲側擊一下。
言——世風日下,道德淪喪,連男子孤身行路都不安全了,這是何等世道?請皇上嚴辦的同時,整肅風氣。
附議者還不少,有那麼十幾個。
他們指向很明確,天子是不會錯的,那攪亂了風氣的便是曹丕。
看起來,不管曹丕打下多少疆土,穩固了多大範圍的邊疆,跟劉協只要是那種讓他們不齒的關係,他便是個禍國jian臣,卻不想是誰讓他們安安然然的呼吸著和平的空氣,酒足飯飽吃多了撐的能夠像老太婆一樣瞎扯淡。
那天,劉協炸毛了。
曹丕也炸了。
兩個人炸毛的方式不一樣,卻都叫人吃不了兜著走!
曹丕當廷沒做任何表示,下來也沒什麼表示,但當天,站出來說話那幾個便有好幾個或病或傷,幾乎都不能再上朝了,有的吃了別人送的點心,有的被人拖進巷子裡……
而曹丕那天壓根沒出宮,一直在宮裡伴駕。
一句話,他只要在朝堂上一直面無表情,多的是人幫他出氣。
後一天曹丕各處拜訪了一下友人,請他們不要惹事,那幾個吃了虧的還要趕緊備禮去感謝他,否則後果難料。
劉協則是直接在朝堂上說:“有人劫道,卿等不抓盜匪,反怪罪帶著財物的行人,是何道理?”等於直言,誰敢看不慣曹丕,朕就讓你徹底睜不開眼睛!
劉曄會意,隔天上奏立法,按與強X女子同罪。
本來事情就這樣了,結果那幾個不服氣,居然傳言說男子行路不安全,今後不結伴不可獨行之類。
劉協讓劉曄一查,還是那幾個搞的,下旨下放了他們,因為只有這不多幾個,做得十分乾脆,沒一個活著到任。
這件事大概會變成劉協存於史書上的污點,可他寧願自己被後人詬恥,也不願意讓曹丕為了他受委屈。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次更新,就是最後一章了,上點好菜,大家可以不發評,悄悄的看就好
咱們噓……
懂?
159
159、第N次的君臣吵架(下) ...
諸葛亮出的主意,便跟這事有點關係。
甘寧讓人駕著馬車到了離別館不遠的地方,自己帶一群人換了黑衣蒙上面,把“劉協”從車裡拖出來,拉進小樹林……
時辰不算太晚,天剛剛黑下來而已,曹丕這幾天在別館宴客,有來得晚的客人,便“不小心”看到了這一幕。
看“歹人”人多勢眾,不敢管,只急急忙忙趕去別館搬救兵。
曹丕手下親衛厲害,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衝進別館急慌慌找到曹丕便說:“寧王!不得了了!外面道上有人劫道!!!”
曹丕安撫了來人,派曹純去看,隔沒多會,曹純臉色不好地拿著一件禪衣回來。
曹丕疑惑,跟曹純走到背著人的地方,曹純翻出禪衣衣襟給曹丕看:“沒見到人,也沒有血跡,一片凌亂……都走了,只撿到這件衣服。”
陸遜奇怪:“你有什麼辦法?”
甘寧道:“你回宮去,偷偷拿一身皇上的衣服出來,我好騙了子桓上車,車門一關,拉他進宮去,這樣,人我給皇上送到了,對子桓也不算失禮,又沒真綁他,怎樣?”
陸遜一聽,倒也真是個辦法,總比他去說服曹丕來得簡單——曹丕那脾氣,一裝傻充愣,油鹽不進,他自有他的看法和做事方法,絕不是哪個能說服的。
身為文人的陸遜忽略了甘寧話里最大的一個BUG:馬車車壁對武將們來說,跟一層紙沒什麼差別。
曹丕的詩文詞賦流傳得多了,大部分人會忽略他另一個身份——馬背上拼殺出來的寧王。
當下,陸遜回宮去取了一套近段時間劉協慣穿的常服出來拿給甘寧,甘寧信心滿滿,陸遜又交待幾句“千萬別跟子桓動手”之類的話,回宮陪著劉協去了。
甘寧得了衣服,找了個跟劉協身形有些像的手下,換上,然後趕著馬車往曹丕的別館去。
說到這裡,必須插一段。
前陣子,不多久前出了個案子,一個入京的考生走半道上被人劫了色。
要是女子出這等事,份數尋常,地方上抓了賊嚴辦便完了,可是這被劫的是個男人,沒有成法可依,賊拿住了,地方官不知該怎麼辦,送到京里來。
這種讓全天下人掉下巴的事情,劉曄就是想低調也低調不了,傳得沸沸揚揚,影響太大,劉曄還沒奏報,早朝上就有人借題發揮了。
寧王有兵權,明著不敢惹,看不慣男風的便乘機旁敲側擊一下。
言——世風日下,道德淪喪,連男子孤身行路都不安全了,這是何等世道?請皇上嚴辦的同時,整肅風氣。
附議者還不少,有那麼十幾個。
他們指向很明確,天子是不會錯的,那攪亂了風氣的便是曹丕。
看起來,不管曹丕打下多少疆土,穩固了多大範圍的邊疆,跟劉協只要是那種讓他們不齒的關係,他便是個禍國jian臣,卻不想是誰讓他們安安然然的呼吸著和平的空氣,酒足飯飽吃多了撐的能夠像老太婆一樣瞎扯淡。
那天,劉協炸毛了。
曹丕也炸了。
兩個人炸毛的方式不一樣,卻都叫人吃不了兜著走!
曹丕當廷沒做任何表示,下來也沒什麼表示,但當天,站出來說話那幾個便有好幾個或病或傷,幾乎都不能再上朝了,有的吃了別人送的點心,有的被人拖進巷子裡……
而曹丕那天壓根沒出宮,一直在宮裡伴駕。
一句話,他只要在朝堂上一直面無表情,多的是人幫他出氣。
後一天曹丕各處拜訪了一下友人,請他們不要惹事,那幾個吃了虧的還要趕緊備禮去感謝他,否則後果難料。
劉協則是直接在朝堂上說:“有人劫道,卿等不抓盜匪,反怪罪帶著財物的行人,是何道理?”等於直言,誰敢看不慣曹丕,朕就讓你徹底睜不開眼睛!
劉曄會意,隔天上奏立法,按與強X女子同罪。
本來事情就這樣了,結果那幾個不服氣,居然傳言說男子行路不安全,今後不結伴不可獨行之類。
劉協讓劉曄一查,還是那幾個搞的,下旨下放了他們,因為只有這不多幾個,做得十分乾脆,沒一個活著到任。
這件事大概會變成劉協存於史書上的污點,可他寧願自己被後人詬恥,也不願意讓曹丕為了他受委屈。
作者有話要說:下一次更新,就是最後一章了,上點好菜,大家可以不發評,悄悄的看就好
咱們噓……
懂?
159
159、第N次的君臣吵架(下) ...
諸葛亮出的主意,便跟這事有點關係。
甘寧讓人駕著馬車到了離別館不遠的地方,自己帶一群人換了黑衣蒙上面,把“劉協”從車裡拖出來,拉進小樹林……
時辰不算太晚,天剛剛黑下來而已,曹丕這幾天在別館宴客,有來得晚的客人,便“不小心”看到了這一幕。
看“歹人”人多勢眾,不敢管,只急急忙忙趕去別館搬救兵。
曹丕手下親衛厲害,這是誰都知道的事情。
衝進別館急慌慌找到曹丕便說:“寧王!不得了了!外面道上有人劫道!!!”
曹丕安撫了來人,派曹純去看,隔沒多會,曹純臉色不好地拿著一件禪衣回來。
曹丕疑惑,跟曹純走到背著人的地方,曹純翻出禪衣衣襟給曹丕看:“沒見到人,也沒有血跡,一片凌亂……都走了,只撿到這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