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完顏康放下袖子,平靜地道:“難道你信不過我嗎?”
徒單衡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看上她了,不過從國家來看,這樣不好。”
完顏康試圖給他講道理:“她是活的。”
徒單衡故意說:“也沒人讓您娶個死的呀,您要娶,臣等都不能答應的。”
完顏康道:“我不要娶塊木頭!”
徒單衡猶豫了一下,道:“其實,當初中都人也很不明白,趙王為什麼會喜歡塊棉花。”
完顏康的臉色變得很難看,徒單衡堅定地說了下去:“後來拜見太后,總覺得與中都傳聞不一樣。中都貴婦見過太后的非止一人,總不能全都撒謊。她是被您領出來的,臣說的對嗎?”
“我養親媽已經很吃力了。”完顏康有些不堪回首地說。
“您眼裡只有西夏公主是活的,焉知昔日中都人眼裡,太后也不過是個美麗的木偶而已呢?您這麼說話,天下的少女們會委屈的。不能因為您看不到,就說人家是木頭。”徒單衡感性了起來,他總是知道怎麼樣能戳到完顏康無法否認的點上去。
完顏康避開了這一點,面無表情地道:“我活到現在,若是連自己的婚事也不能做主。不能痛快做人,則長久以來,我究竟是為了什麼?”
“以前年輕不懂事,直到此刻臣才明白聖人說的‘一言喪邦’是什麼意思。”徒單衡毫不退讓。
完顏康兜頭被澆了一盆冷水,沉默了。
徒單衡緩聲道:“以上不過是恪盡臣職而已。下面的話是對忽都說的——她知道你的心意嗎?”
完顏康石化了。
徒單衡見好就收,他明白完顏康的這種狀態。此時不能再施壓,否則會適得其反,道理講一講,讓他自己想是最好的。
不從作糾纏,徒單衡說起西夏的事情——“李德任就要頂不住了,西夏積弊比當初的金國還要深。如果沒有意外,它會是最先亡的。”徒單衡因西夏內亂之事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分析起情況來愈發犀利了。
完顏康沒精打彩地道:“所以呢?”
“要讓西夏漢化,”作為一個女真人,說出“漢化”二字來,顯得分外的怪異,“女真、契丹,相融甚久,唯有党項總與中原相離。將來的大周,絕不能允許有這樣的存在。”
完顏康打起了精神來:“這可算是將李德任給……”
徒單衡沒讓他將話說完,斬釘截鐵地道:“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完顏康深吸了一口氣:“知道了。”西夏的漢化是必須的,正如當初靈夏之地漢族的番化一樣。
“那可要消化好久了。”完顏康低語道。
徒單衡道:“或許也不用太久。只要有事做,西夏兵馬會隨處飄泊,不聚在一處就會被影響。殿下想,鐵木真還能活多久?他一死,局勢會有一變,少不得再動干戈。當今要務,乃是休養生息,備戰。”
這個問題完顏康也想過很多次了,當你的對手是個老年人的時候,就難免會想到他的壽數。這是一本小說,劇情還被蝴蝶了,沒有了主角光環加持保護的鐵木真,是實打實被完顏洪烈的刺客重傷過的。受傷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了,恢復能力不如年輕時,那麼他還能活多久?
完顏康道:“不能指望對手自己死絕,做事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
徒單衡道:“確是如此。”
此後數日,兩人有默契地沒有再提西夏公主的話題。直到說完這一年的科舉事,鄉試已畢,確定會試主考與題目。徒單衡雖未被指派為主考,卻要考慮萬一鐵木真最近死了,重新洗牌需要再出動兵馬,糧糙器械的積蓄問題。
就在徒單衡認為,再給他三年時間,北方元氣便能恢復大半,不用每次出兵都過於精打細算,不敢調動太多兵馬的時候,西夏有訃聞傳來——李德任遇刺身亡!
徒單衡:……臥槽!
第124章 西夏亡
李遵頊作為一個考中狀元的學霸,雖然這個狀元的含金量因為西夏的規模而有些低,畢竟是學霸。哪怕高分低能,身上總有閃光之處。作為一個打爆了老闆自己上的學霸,他身上的閃光點還不算很少。父子之間最後一次對話,反she出他的智慧。
嵬名氏還在,李德任先死了,死於反撲。西夏,也露出了危險的苗頭。李德任原本是回到了興慶府,送上皇歸天,緊接著,他再次藉機清理起不服從的勢力。做這種事情,他一向小心,上次如此,這次也如此。
但是,人的要求與標準總是不一樣的,李德任認為的寬容,在其他人眼裡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權利和利益受損,是擺在面前的事實。上一次清洗的時候,並沒有引起這麼大的反彈,蓋因是父子內鬥,金國也不曾直接出兵。這一次卻是勇義軍出現在了興慶府。
怎能令人信服?
有沒有他國直接出現,還代表著一個事實:獲勝方的實力。依靠別人的幫助才能取勝,代表你的實力並不強大。如今的西夏,論起實力,比起李德任繼位的時候要好不少,那是從整體論。分開來說,實力的增長是要與部族分潤的。部族的力量也在增長!
更何況,蒙古人也不是吃素的。
質樸,不代表傻,且鐵木真自起兵至今,也收攏了各族投奔於他,想做一番大事業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教也教會了。鐵木真原就是胸有城府之人,觀群雕毆鬥且能悟出兵法來,何況有人獻計獻策?早在沒有各族幕僚之前,他便收養了西夏宗室之子,取名察罕。為的是什麼,還不是圖謀西夏?
他布局可比完顏康早多了。
此時不趁亂行事,就不是鐵木真了。
於是,攻夏之戰,在因完顏康攪亂了北方而延遲之後,再次被提上了議程。蒙軍自兩條山脈中間穿過,兵鋒直指興慶府。此時,興慶府還在亂著。
李德旺能看得清大勢,性情卻並不剛強,李德任死後,他勉強控制住了興慶府的局勢,卻沒有攔住部分部族的出逃。出逃的部族,因李德旺兄弟與周國關係的親密,沒有選擇向東,而是向西,投奔了蒙古人!
對,投誰不是投呢?完顏康想得挺美,李德任終會因蒙古人的步步緊逼而投入自己,但是其他人呢?
彼時馬鈺才離開興慶府,沿途聽說興慶府有變,匆忙趕回,給李德旺吃了一顆定心丸。李德旺重新整頓起支持自己的勢力,勉強維持住了局勢,遣使飛馬往陝西報訊。
****************************
“廢物!廢物!”徒單衡氣得捶桌!原以為西夏已經穩定了,自己也能騰出手來了。現在好了,日子又要緊巴巴的了。
完顏康卻笑了:“我好像總是會遇到意外。不過也沒有什麼,咱們不是說過的嗎?做事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徒單衡撫胸:“沒想靠他們,可這也太會添亂了。”
完顏康道:“也不算太亂,至少,西夏快到手了。拿不到一個,也能拿到半個。”
徒單衡刺了他一句道:“西夏的公主怎麼辦呢?”
完顏康垂下眼瞼:“你願意為她守西夏嗎?”
徒單衡被噎到了,半晌,方道:“道義上可要做得好看些呀。”
完顏康道:“興慶府要援軍,就得讓咱們過境。西夏內亂,興慶府終究要強一些。蒙古插手之後,興慶府又要弱些。這是滅國之戰,興慶府會拼命,會拖延得久。但是,一旦我們插手,結果會是分掉西夏,而後相持。”
徒單衡恢復了平靜:“我知道西夏會完,沒想到完得這麼快!殿下,擊鼓召將吧。”
“好。”
鼓聲響起時,諸將大多既興奮又迷惘。興奮的是,是有仗可打,有功可立,迷惘的卻不知道要打什麼仗了,明明跟各處都在議著和。
匆忙穿衣披掛,齊聚幕府。
完顏康高居主座不提,徒單衡居然也來了。徒單衡在武將里有一種評論:哪裡有亂子哪裡有他。看起來是在維護著國家的正常運轉,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他渾身長刺兒。有他在的地方,總不令人放心,必然是除了軍事布置之外,還有陰謀,難為殿下能用他。
各懷心事,諸將坐定了,由徒單衡向他們介紹了情況。末了,完顏康只問了一句:“諸位有什麼想說的?”
斫答頭一個站起來,往助李德任,是他頭一回主持這麼大的獨當一面的事兒,一回來便被人翻盤,他是惱火的,因而請命:“請再往西夏,這一回,再有刺兒頭,我先給它剃了!一個不留!”
完顏康道:“自有用你的地方,你且安靜。”再問眾人有什麼看法。
有什麼看法呢?比一比,現在的金國地盤比西夏也不算大,但是在各位的心裡,馬上排出了位次——西夏是要先完的。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個老大帝國,都到了暮年,我們很榮幸也很樂意送它們去死。
耶律阿旺搶先道:“末將願往!”
有他們兩個帶頭,余者都跟著叫嚷起來。氣勢很好,完顏康先檢討自己:“沒有估量好興慶府的事情是我的失策。”將謙虛的態度擺出來,再來議西夏之事。並沒有人追究他,也追究不了。姿態做完,再議興慶府。
哪怕是張柔,此時也贊成趁機併吞西夏。西夏農業比較發達的一邊更靠近陝西,那裡經濟也比較繁榮。所可慮者,蒙古也在另一邊對西夏動手了,最後結果可能是瓜分。一旦瓜分,疆域的劃定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不是地圖上的邊界,而是實際控制線。是隔山、隔河、還是平原相持,對後續發展的影響也挺大。有時候為了相持階段省力,甚至會主動撤退到對自己有利的地方。
眾人研究了一陣兒,卻發現必須將興慶府置於掌控之下,一時面面相覷。蒙古的目標也是指向興慶府,這是一場硬仗。
耶律阿旺沉下臉來道:“打這麼一場,有些難。”
徒單衡也下定了決心:“難道要為人作嫁衣嗎?殿下,出兵不能急也不能緩。急了,就將西夏救下了。緩了,就將西夏讓給蒙古了。”他依舊擔心完顏康會因西夏公主而舉止失措。
完顏康卻同意了他的觀點:“好。”
******************
李德旺並沒有將全部的希望都押到周國身上,那不是自己的國家,不可能讓它來就來、讓它走就走。與故去的兄長一樣,他心裡也存著兩種打算:一、儘可能地保持自己的獨立;二、被逼到要亡國了,再去投一個看起來寬容一點的君主。
對西夏來說,如果全體投票,完顏康的得票率可能還要更高一點。原因很簡單,對比雙方的文明程度來看,在周國的統治之下,能夠過得更舒服一點。
不過,那些都是走投無路之後最糟糕的選擇了,沒人喜歡亡國!
徒單衡道:“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看上她了,不過從國家來看,這樣不好。”
完顏康試圖給他講道理:“她是活的。”
徒單衡故意說:“也沒人讓您娶個死的呀,您要娶,臣等都不能答應的。”
完顏康道:“我不要娶塊木頭!”
徒單衡猶豫了一下,道:“其實,當初中都人也很不明白,趙王為什麼會喜歡塊棉花。”
完顏康的臉色變得很難看,徒單衡堅定地說了下去:“後來拜見太后,總覺得與中都傳聞不一樣。中都貴婦見過太后的非止一人,總不能全都撒謊。她是被您領出來的,臣說的對嗎?”
“我養親媽已經很吃力了。”完顏康有些不堪回首地說。
“您眼裡只有西夏公主是活的,焉知昔日中都人眼裡,太后也不過是個美麗的木偶而已呢?您這麼說話,天下的少女們會委屈的。不能因為您看不到,就說人家是木頭。”徒單衡感性了起來,他總是知道怎麼樣能戳到完顏康無法否認的點上去。
完顏康避開了這一點,面無表情地道:“我活到現在,若是連自己的婚事也不能做主。不能痛快做人,則長久以來,我究竟是為了什麼?”
“以前年輕不懂事,直到此刻臣才明白聖人說的‘一言喪邦’是什麼意思。”徒單衡毫不退讓。
完顏康兜頭被澆了一盆冷水,沉默了。
徒單衡緩聲道:“以上不過是恪盡臣職而已。下面的話是對忽都說的——她知道你的心意嗎?”
完顏康石化了。
徒單衡見好就收,他明白完顏康的這種狀態。此時不能再施壓,否則會適得其反,道理講一講,讓他自己想是最好的。
不從作糾纏,徒單衡說起西夏的事情——“李德任就要頂不住了,西夏積弊比當初的金國還要深。如果沒有意外,它會是最先亡的。”徒單衡因西夏內亂之事忽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分析起情況來愈發犀利了。
完顏康沒精打彩地道:“所以呢?”
“要讓西夏漢化,”作為一個女真人,說出“漢化”二字來,顯得分外的怪異,“女真、契丹,相融甚久,唯有党項總與中原相離。將來的大周,絕不能允許有這樣的存在。”
完顏康打起了精神來:“這可算是將李德任給……”
徒單衡沒讓他將話說完,斬釘截鐵地道:“天地不仁。聖人不仁。”
完顏康深吸了一口氣:“知道了。”西夏的漢化是必須的,正如當初靈夏之地漢族的番化一樣。
“那可要消化好久了。”完顏康低語道。
徒單衡道:“或許也不用太久。只要有事做,西夏兵馬會隨處飄泊,不聚在一處就會被影響。殿下想,鐵木真還能活多久?他一死,局勢會有一變,少不得再動干戈。當今要務,乃是休養生息,備戰。”
這個問題完顏康也想過很多次了,當你的對手是個老年人的時候,就難免會想到他的壽數。這是一本小說,劇情還被蝴蝶了,沒有了主角光環加持保護的鐵木真,是實打實被完顏洪烈的刺客重傷過的。受傷的時候年紀也不小了,恢復能力不如年輕時,那麼他還能活多久?
完顏康道:“不能指望對手自己死絕,做事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
徒單衡道:“確是如此。”
此後數日,兩人有默契地沒有再提西夏公主的話題。直到說完這一年的科舉事,鄉試已畢,確定會試主考與題目。徒單衡雖未被指派為主考,卻要考慮萬一鐵木真最近死了,重新洗牌需要再出動兵馬,糧糙器械的積蓄問題。
就在徒單衡認為,再給他三年時間,北方元氣便能恢復大半,不用每次出兵都過於精打細算,不敢調動太多兵馬的時候,西夏有訃聞傳來——李德任遇刺身亡!
徒單衡:……臥槽!
第124章 西夏亡
李遵頊作為一個考中狀元的學霸,雖然這個狀元的含金量因為西夏的規模而有些低,畢竟是學霸。哪怕高分低能,身上總有閃光之處。作為一個打爆了老闆自己上的學霸,他身上的閃光點還不算很少。父子之間最後一次對話,反she出他的智慧。
嵬名氏還在,李德任先死了,死於反撲。西夏,也露出了危險的苗頭。李德任原本是回到了興慶府,送上皇歸天,緊接著,他再次藉機清理起不服從的勢力。做這種事情,他一向小心,上次如此,這次也如此。
但是,人的要求與標準總是不一樣的,李德任認為的寬容,在其他人眼裡並不是那麼一回事。權利和利益受損,是擺在面前的事實。上一次清洗的時候,並沒有引起這麼大的反彈,蓋因是父子內鬥,金國也不曾直接出兵。這一次卻是勇義軍出現在了興慶府。
怎能令人信服?
有沒有他國直接出現,還代表著一個事實:獲勝方的實力。依靠別人的幫助才能取勝,代表你的實力並不強大。如今的西夏,論起實力,比起李德任繼位的時候要好不少,那是從整體論。分開來說,實力的增長是要與部族分潤的。部族的力量也在增長!
更何況,蒙古人也不是吃素的。
質樸,不代表傻,且鐵木真自起兵至今,也收攏了各族投奔於他,想做一番大事業的人。這麼多年過去了,教也教會了。鐵木真原就是胸有城府之人,觀群雕毆鬥且能悟出兵法來,何況有人獻計獻策?早在沒有各族幕僚之前,他便收養了西夏宗室之子,取名察罕。為的是什麼,還不是圖謀西夏?
他布局可比完顏康早多了。
此時不趁亂行事,就不是鐵木真了。
於是,攻夏之戰,在因完顏康攪亂了北方而延遲之後,再次被提上了議程。蒙軍自兩條山脈中間穿過,兵鋒直指興慶府。此時,興慶府還在亂著。
李德旺能看得清大勢,性情卻並不剛強,李德任死後,他勉強控制住了興慶府的局勢,卻沒有攔住部分部族的出逃。出逃的部族,因李德旺兄弟與周國關係的親密,沒有選擇向東,而是向西,投奔了蒙古人!
對,投誰不是投呢?完顏康想得挺美,李德任終會因蒙古人的步步緊逼而投入自己,但是其他人呢?
彼時馬鈺才離開興慶府,沿途聽說興慶府有變,匆忙趕回,給李德旺吃了一顆定心丸。李德旺重新整頓起支持自己的勢力,勉強維持住了局勢,遣使飛馬往陝西報訊。
****************************
“廢物!廢物!”徒單衡氣得捶桌!原以為西夏已經穩定了,自己也能騰出手來了。現在好了,日子又要緊巴巴的了。
完顏康卻笑了:“我好像總是會遇到意外。不過也沒有什麼,咱們不是說過的嗎?做事最終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徒單衡撫胸:“沒想靠他們,可這也太會添亂了。”
完顏康道:“也不算太亂,至少,西夏快到手了。拿不到一個,也能拿到半個。”
徒單衡刺了他一句道:“西夏的公主怎麼辦呢?”
完顏康垂下眼瞼:“你願意為她守西夏嗎?”
徒單衡被噎到了,半晌,方道:“道義上可要做得好看些呀。”
完顏康道:“興慶府要援軍,就得讓咱們過境。西夏內亂,興慶府終究要強一些。蒙古插手之後,興慶府又要弱些。這是滅國之戰,興慶府會拼命,會拖延得久。但是,一旦我們插手,結果會是分掉西夏,而後相持。”
徒單衡恢復了平靜:“我知道西夏會完,沒想到完得這麼快!殿下,擊鼓召將吧。”
“好。”
鼓聲響起時,諸將大多既興奮又迷惘。興奮的是,是有仗可打,有功可立,迷惘的卻不知道要打什麼仗了,明明跟各處都在議著和。
匆忙穿衣披掛,齊聚幕府。
完顏康高居主座不提,徒單衡居然也來了。徒單衡在武將里有一種評論:哪裡有亂子哪裡有他。看起來是在維護著國家的正常運轉,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他渾身長刺兒。有他在的地方,總不令人放心,必然是除了軍事布置之外,還有陰謀,難為殿下能用他。
各懷心事,諸將坐定了,由徒單衡向他們介紹了情況。末了,完顏康只問了一句:“諸位有什麼想說的?”
斫答頭一個站起來,往助李德任,是他頭一回主持這麼大的獨當一面的事兒,一回來便被人翻盤,他是惱火的,因而請命:“請再往西夏,這一回,再有刺兒頭,我先給它剃了!一個不留!”
完顏康道:“自有用你的地方,你且安靜。”再問眾人有什麼看法。
有什麼看法呢?比一比,現在的金國地盤比西夏也不算大,但是在各位的心裡,馬上排出了位次——西夏是要先完的。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個個老大帝國,都到了暮年,我們很榮幸也很樂意送它們去死。
耶律阿旺搶先道:“末將願往!”
有他們兩個帶頭,余者都跟著叫嚷起來。氣勢很好,完顏康先檢討自己:“沒有估量好興慶府的事情是我的失策。”將謙虛的態度擺出來,再來議西夏之事。並沒有人追究他,也追究不了。姿態做完,再議興慶府。
哪怕是張柔,此時也贊成趁機併吞西夏。西夏農業比較發達的一邊更靠近陝西,那裡經濟也比較繁榮。所可慮者,蒙古也在另一邊對西夏動手了,最後結果可能是瓜分。一旦瓜分,疆域的劃定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不是地圖上的邊界,而是實際控制線。是隔山、隔河、還是平原相持,對後續發展的影響也挺大。有時候為了相持階段省力,甚至會主動撤退到對自己有利的地方。
眾人研究了一陣兒,卻發現必須將興慶府置於掌控之下,一時面面相覷。蒙古的目標也是指向興慶府,這是一場硬仗。
耶律阿旺沉下臉來道:“打這麼一場,有些難。”
徒單衡也下定了決心:“難道要為人作嫁衣嗎?殿下,出兵不能急也不能緩。急了,就將西夏救下了。緩了,就將西夏讓給蒙古了。”他依舊擔心完顏康會因西夏公主而舉止失措。
完顏康卻同意了他的觀點:“好。”
******************
李德旺並沒有將全部的希望都押到周國身上,那不是自己的國家,不可能讓它來就來、讓它走就走。與故去的兄長一樣,他心裡也存著兩種打算:一、儘可能地保持自己的獨立;二、被逼到要亡國了,再去投一個看起來寬容一點的君主。
對西夏來說,如果全體投票,完顏康的得票率可能還要更高一點。原因很簡單,對比雙方的文明程度來看,在周國的統治之下,能夠過得更舒服一點。
不過,那些都是走投無路之後最糟糕的選擇了,沒人喜歡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