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一九八零的九月, 大二上學期, 宋逢辰如願從京城大學旁聽生轉為正式生。
他辦完相關手續回到家的時候, 徐舒簡正在準備晚飯。
宋逢辰從冰箱裡抱出來半個西瓜, 切了一塊,一邊咬著,一邊往廚房裡走。到了地方,他倚在門框上,問道:“爸那邊怎麼說?”
徐適道和杜寶麗磨蹭了兩年, 終於修成正果。
徐舒簡把腳邊的垃圾桶踢給宋逢辰:“商量好了, 婚期就定在十月一號。”
徐舒簡對此是抱著祝福的態度的, 他母親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因為身患重病過世了, 徐適道一方面還懷念著愛妻,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照顧徐舒簡的感受,更是因為被外頭的一些流言蜚語所影響, 擔心續娶的妻子會虧待徐舒簡,索性也就歇了再婚的打算。
這一晃眼, 十八年過去了。
算起來, 徐適道都已經四十一歲了。
以前他們父子倆還能相依為命, 現在他和宋逢辰走到了一塊, 總有照顧不到徐適道的地方。這會兒他心裡好不容易又住進了一個杜寶麗,能有一個靠譜的人陪在他身邊, 徐舒簡高興還來不及。
杜寶麗足足比徐適道小了十三歲,年齡差距不可謂不大,但外界普遍看好他們的結合。
一是因為徐適道雖然年紀大了, 但潔身自好的好名聲為眾人所知,而且有在黨校做教務部主任的徐老爺子撐腰,加上他本人也是個有本事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二來,杜寶麗雖然年紀小,但耐不住她不能生育。當然了,這並不是詆毀她的意思。畢竟國情如此,對女性總是苛刻的。
好在徐舒簡已經搬出去住了,對杜寶麗來說,面對一個年紀和她差不了多少的繼子,雖然相處的時候免不了尷尬,但總比對上一個正處於叛逆期的毛頭小子或是一根筋的小孩要好太多,更別說徐舒簡對這樁婚事從始至終都是抱著認可的態度。
不用帶繼子,一結婚就能當家作主,對杜寶麗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
“行。”宋逢辰點了點頭。
正說著,煤氣灶上的高壓鍋上氣了,一股淡淡的肉香瀰漫開來,他吸了吸鼻子,一把將手裡啃剩下的西瓜皮扔進垃圾桶里,問道:“煮的什麼?”
徐舒簡回道:“板栗燉雞。”
“欸!”宋逢辰驚訝道:“菜園裡的板栗已經熟了嗎?”
“熟了,還有冬棗和核桃,都熟了,等哪天有時間了,摘點下來給鄭爺爺他們嘗嘗。”
“好。”宋逢辰自然滿口答應。
十月一號這天,婚禮如期舉行。
八十年代的婚禮,流程其實已經和後世差不了多少了。
結婚照是早就拍好了的,彩色的。
婚房是郭炳生送給徐俊民的那套二進的四合院,早兩個月前就裝修好了。
聘禮方面,徐家給了兩千塊錢外加一套‘三大件’。
這個年代,尋常人家的‘三大件’是指自行車、縫紉機和半導體收音機,這些都是憑票供應的緊缺物資,一般來說沒有後門很難買到,沒個五六百塊錢置辦不下來。
到了徐家這兒,門第不一樣,東西自然也得跟著提升檔次。‘三大件’也就變成了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價錢翻了十倍不止。
這些東西幾乎掏空了徐家大半的家底。
至於杜家,則是陪嫁了一整套家具,黃花梨的,一共七十二條腿。
證婚人請的趙成於,宋逢辰和徐舒簡送了一對勞力士的腕錶做賀禮。
婚禮過後的酒席足足擺了十六桌,倒是難得的熱鬧了一回。
酒足飯飽,幫著徐適道把客人一一送走,宋逢辰扶著醉醺醺的徐舒簡回了公館。
“不能喝還喝這麼多,現在知道難受了吧。”
洗完澡出來,宋逢辰把徐舒簡抱上床,擰了一條冷毛巾敷在他額頭上,然後跑去廚房調了一杯金銀花蜂蜜水出來,爬上床把人摟進懷裡,將水杯送到他嘴邊:“喝點水解解酒。”
徐舒簡異常乖巧的張嘴喝了小半杯。
過了一會兒,宋逢辰揭下他額頭上已經變熱了的毛巾,問道:“好些了嗎?”
“嗯。”徐舒簡拖著綿長的鼻音,翻身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趴在他懷裡。
“好了。”宋逢辰撫著他的頭髮,“爸結婚了,不是還有我陪著你嗎?”
他能理解徐舒簡的心情,畢竟他和徐適道相依為命十幾年,現在突然插進來一個繼母,徐舒簡面上雖然不顯,但心情肯定是複雜的。
“我知道。”徐舒簡仰起頭:“我現在總算是體會到當初我搬出來和你住的時候,爺爺和爸爸的心情了。”
宋逢辰從善如流的低頭在他的嘴角上親了一口,黏糊糊的。
他收回腦袋,舔了舔嘴角,甜的。
然後又貼上去,撬開徐舒簡的唇齒,吮吸起來。
直到再也品嘗不出甜味,他這才心滿意足的鬆開徐舒簡:“好了,睡吧,你明天的早自習。”
徐舒簡扭了扭燥熱不已的身體,但奈何酒喝多了,雞兒不給力,硬不起來,想要宋逢辰幫著下火的心思頓時就去了一半,他蹭了蹭宋逢辰的胸肌,半是失望的應道:“嗯。”
第二天一大早,送走徐舒簡,宋逢辰打掃好廚房衛生,跟著出了門。
陳家兩兄弟來京了。
“三叔!”看見等在出站口的宋逢辰,扛著大包小包東西的陳家兩兄弟遠遠的喊了一聲。
“怎麼帶了這麼多東西過來。”說著,宋逢辰連忙伸手去接陳家老二手裡的東西。
陳家老二推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被他分走了手頭的一半包裹。
“走,先去我家。”宋逢辰領著兩人向外走去,路過一個燒餅攤的時候,像是想起了什麼,他問:“對了,你們倆吃了早飯了嗎?”
“吃過了。”正東張西望打量著四周的陳家老大連聲應道,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好奇和亢奮。
活了四十多年,這是他們兄弟倆平生第一次出遠門,更別說來的還是京城,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
回到公館,大概是看出來宋逢辰是真的熱情,兩兄弟心中的忐忑和拘束跟著去了大半。
“三叔,你家可真寬敞!”陳家老二忍不住的說道,眼底滿是羨慕。
“還行。”宋逢辰笑著回了一句,然後從冰箱裡拿出兩瓶桔子汽水,拿過開瓶器打開瓶蓋,遞給他們。
“對了,二嫂子身體還好嗎?”
陳家老大雙手接過汽水,小小的灌了一口,忍住想要咂嘴的衝動,笑著回道:“我媽身體好著呢,家裡起來之後,也沒再讓她下地幹活。可她是個閒不住的,這不,又幫著陳實帶起了孩子。”
宋逢辰點了點頭:“對了,我二姐她們怎麼樣了?”
“這不是去年的時候,革委會改成人民政府了嗎,二姑和二姑夫現在都是鎮政府的公務人員。二姑在民政辦做接待員。二姑夫腿腳不便,不過他前年上了一年的夜校,基本上識字不成問題,所以安排他在檔案室工作。”
他辦完相關手續回到家的時候, 徐舒簡正在準備晚飯。
宋逢辰從冰箱裡抱出來半個西瓜, 切了一塊,一邊咬著,一邊往廚房裡走。到了地方,他倚在門框上,問道:“爸那邊怎麼說?”
徐適道和杜寶麗磨蹭了兩年, 終於修成正果。
徐舒簡把腳邊的垃圾桶踢給宋逢辰:“商量好了, 婚期就定在十月一號。”
徐舒簡對此是抱著祝福的態度的, 他母親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因為身患重病過世了, 徐適道一方面還懷念著愛妻,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照顧徐舒簡的感受,更是因為被外頭的一些流言蜚語所影響, 擔心續娶的妻子會虧待徐舒簡,索性也就歇了再婚的打算。
這一晃眼, 十八年過去了。
算起來, 徐適道都已經四十一歲了。
以前他們父子倆還能相依為命, 現在他和宋逢辰走到了一塊, 總有照顧不到徐適道的地方。這會兒他心裡好不容易又住進了一個杜寶麗,能有一個靠譜的人陪在他身邊, 徐舒簡高興還來不及。
杜寶麗足足比徐適道小了十三歲,年齡差距不可謂不大,但外界普遍看好他們的結合。
一是因為徐適道雖然年紀大了, 但潔身自好的好名聲為眾人所知,而且有在黨校做教務部主任的徐老爺子撐腰,加上他本人也是個有本事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二來,杜寶麗雖然年紀小,但耐不住她不能生育。當然了,這並不是詆毀她的意思。畢竟國情如此,對女性總是苛刻的。
好在徐舒簡已經搬出去住了,對杜寶麗來說,面對一個年紀和她差不了多少的繼子,雖然相處的時候免不了尷尬,但總比對上一個正處於叛逆期的毛頭小子或是一根筋的小孩要好太多,更別說徐舒簡對這樁婚事從始至終都是抱著認可的態度。
不用帶繼子,一結婚就能當家作主,對杜寶麗來說,不失為一件好事。
“行。”宋逢辰點了點頭。
正說著,煤氣灶上的高壓鍋上氣了,一股淡淡的肉香瀰漫開來,他吸了吸鼻子,一把將手裡啃剩下的西瓜皮扔進垃圾桶里,問道:“煮的什麼?”
徐舒簡回道:“板栗燉雞。”
“欸!”宋逢辰驚訝道:“菜園裡的板栗已經熟了嗎?”
“熟了,還有冬棗和核桃,都熟了,等哪天有時間了,摘點下來給鄭爺爺他們嘗嘗。”
“好。”宋逢辰自然滿口答應。
十月一號這天,婚禮如期舉行。
八十年代的婚禮,流程其實已經和後世差不了多少了。
結婚照是早就拍好了的,彩色的。
婚房是郭炳生送給徐俊民的那套二進的四合院,早兩個月前就裝修好了。
聘禮方面,徐家給了兩千塊錢外加一套‘三大件’。
這個年代,尋常人家的‘三大件’是指自行車、縫紉機和半導體收音機,這些都是憑票供應的緊缺物資,一般來說沒有後門很難買到,沒個五六百塊錢置辦不下來。
到了徐家這兒,門第不一樣,東西自然也得跟著提升檔次。‘三大件’也就變成了電視機、洗衣機和電冰箱,價錢翻了十倍不止。
這些東西幾乎掏空了徐家大半的家底。
至於杜家,則是陪嫁了一整套家具,黃花梨的,一共七十二條腿。
證婚人請的趙成於,宋逢辰和徐舒簡送了一對勞力士的腕錶做賀禮。
婚禮過後的酒席足足擺了十六桌,倒是難得的熱鬧了一回。
酒足飯飽,幫著徐適道把客人一一送走,宋逢辰扶著醉醺醺的徐舒簡回了公館。
“不能喝還喝這麼多,現在知道難受了吧。”
洗完澡出來,宋逢辰把徐舒簡抱上床,擰了一條冷毛巾敷在他額頭上,然後跑去廚房調了一杯金銀花蜂蜜水出來,爬上床把人摟進懷裡,將水杯送到他嘴邊:“喝點水解解酒。”
徐舒簡異常乖巧的張嘴喝了小半杯。
過了一會兒,宋逢辰揭下他額頭上已經變熱了的毛巾,問道:“好些了嗎?”
“嗯。”徐舒簡拖著綿長的鼻音,翻身找了個舒服的姿勢趴在他懷裡。
“好了。”宋逢辰撫著他的頭髮,“爸結婚了,不是還有我陪著你嗎?”
他能理解徐舒簡的心情,畢竟他和徐適道相依為命十幾年,現在突然插進來一個繼母,徐舒簡面上雖然不顯,但心情肯定是複雜的。
“我知道。”徐舒簡仰起頭:“我現在總算是體會到當初我搬出來和你住的時候,爺爺和爸爸的心情了。”
宋逢辰從善如流的低頭在他的嘴角上親了一口,黏糊糊的。
他收回腦袋,舔了舔嘴角,甜的。
然後又貼上去,撬開徐舒簡的唇齒,吮吸起來。
直到再也品嘗不出甜味,他這才心滿意足的鬆開徐舒簡:“好了,睡吧,你明天的早自習。”
徐舒簡扭了扭燥熱不已的身體,但奈何酒喝多了,雞兒不給力,硬不起來,想要宋逢辰幫著下火的心思頓時就去了一半,他蹭了蹭宋逢辰的胸肌,半是失望的應道:“嗯。”
第二天一大早,送走徐舒簡,宋逢辰打掃好廚房衛生,跟著出了門。
陳家兩兄弟來京了。
“三叔!”看見等在出站口的宋逢辰,扛著大包小包東西的陳家兩兄弟遠遠的喊了一聲。
“怎麼帶了這麼多東西過來。”說著,宋逢辰連忙伸手去接陳家老二手裡的東西。
陳家老二推脫了好一會兒,最後還是被他分走了手頭的一半包裹。
“走,先去我家。”宋逢辰領著兩人向外走去,路過一個燒餅攤的時候,像是想起了什麼,他問:“對了,你們倆吃了早飯了嗎?”
“吃過了。”正東張西望打量著四周的陳家老大連聲應道,臉上是抑制不住的好奇和亢奮。
活了四十多年,這是他們兄弟倆平生第一次出遠門,更別說來的還是京城,激動的心情不言而喻。
回到公館,大概是看出來宋逢辰是真的熱情,兩兄弟心中的忐忑和拘束跟著去了大半。
“三叔,你家可真寬敞!”陳家老二忍不住的說道,眼底滿是羨慕。
“還行。”宋逢辰笑著回了一句,然後從冰箱裡拿出兩瓶桔子汽水,拿過開瓶器打開瓶蓋,遞給他們。
“對了,二嫂子身體還好嗎?”
陳家老大雙手接過汽水,小小的灌了一口,忍住想要咂嘴的衝動,笑著回道:“我媽身體好著呢,家裡起來之後,也沒再讓她下地幹活。可她是個閒不住的,這不,又幫著陳實帶起了孩子。”
宋逢辰點了點頭:“對了,我二姐她們怎麼樣了?”
“這不是去年的時候,革委會改成人民政府了嗎,二姑和二姑夫現在都是鎮政府的公務人員。二姑在民政辦做接待員。二姑夫腿腳不便,不過他前年上了一年的夜校,基本上識字不成問題,所以安排他在檔案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