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筆耕輟和顏君陶冷靜下來,三個人就一起開開心心的去圍觀上古大魔了。

  大魔有點委屈,被困在空間裡,一直瞅著筆耕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帶著一種小動物的無害,和顏君陶的氣質有點像,又不全相同。三個人里,勾陳最信任的就是筆耕輟,其次是顏君陶,至於這個突然出現就把他困起來的容兮遂,那就是一點好感都沒有了。別給他機會出去,否則他一定要……

  顏君陶是真的都不敢相信眼前這個少年,就是日後能夠在上古呼風喚雨,為禍一方的勾陳。

  他是說,這樣的勾陳只在短短的時間裡,怎麼可能擁有以後那麼可怕的力量呢?這樣的蛻變,說是有聖人把自己畢生的修為都傳給了他,都不會有人信啊。

  勾陳不是看上去無害,是真的很弱,弱到也許可以和龔寶寶才能有一戰之力,沒被魔族欺負死,真的只能說明他的運氣也足夠好。而且,勾陳也不像是那種窮凶極惡的人,從他對筆耕輟和顏君陶那般感激的態度里就能夠知道。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第97章 九十七條鹹魚不翻身:

  “還能怎麼回事, 和龍鳳有仇。”筆耕輟的腦洞很大,敢想也敢說。“性格好, 修為低, 和仇恨有什麼必然的因果聯繫?”

  不是說小人物就沒有愛恨情仇了,也不是說小人物就一定撼動不了大山,蛇有蛇路, 鼠有鼠道。

  偷了元風,嫁禍龍族,龍鳳要是這樣還不開戰,筆耕輟的姓都能倒過來寫。而只要把鳳凰蛋隨便交給一個龍族,這事就成了。龍族肯定會誤把元鳳當做龍蛋帶回族內, 畢竟在破殼之前,龍族也分辨不出他們拿的到底是龍蛋還是鳳凰蛋。但鳳族那邊卻肯定不會這麼想, 他們暗中尋找元鳳都快找瘋了, 當看到元鳳在龍族手上的那一刻,只可能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他們的老對手。

  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歷史也確實是這般上演的,龍鳳大戰的關鍵點就是元鳳的失蹤,這個消息還是後來的勾陳自己爆出來的。而那個時候龍鳳已經打紅了眼, 根本沒有辦法停下去了。

  與其說勾陳是挑起戰爭的人,不如說他只是當了一個導火索,勾起了龍鳳的新仇舊恨,讓他們想不打都不可能。以龍鳳愈演愈烈的矛盾來說, 此時沒有勾陳,未來說不定也會出個什麼直陳、撇陳的。結果是必然的, 只不過是勾陳加快了這個進程。

  至於勾陳在明知道筆耕輟不是龍族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把蛋留給筆耕輟……

  這個可能性在筆耕輟看來,也無外乎兩個背道而馳的展開方向:

  一,勾陳不想害筆耕輟,只是想由筆耕輟把這個蛋交給他身邊龍息明顯的顏君陶,再由顏君陶這個“未成年”龍交給族內的其他成年龍,幾經轉手,也就沒有尨能夠查清楚這顆蛋最初到底來自哪裡。歷史上勾陳也不是一開始就承認了他要對此事負責的,是在龍鳳打的已經沒有辦法停手後,才走位風騷的站了出來,耍了所有龍鳳;

  二,勾陳為了報復龍鳳,已經無所謂這中間會犧牲多少無辜者的性命,他的心裡只有報仇,甚至剛剛那一場被魔族追打,都不過是特意演給筆耕輟和顏君陶看的戲。

  顏君陶及時攔住了筆耕輟越想越陰暗的衝動,想要幫助他快速恢復理智。

  想要毀了一個無情道的修者,最簡單的辦法不是給他一場愛情,讓他動凡心,而是不斷的刺激他、陷害他,讓他由厭惡到憤怒再到產生強烈的恨意。

  多年功法,自然一招全毀。

  強烈的愛是情,強烈的恨也是情。無情道要拋卻的不只有愛,他們要做到的是面對任何事都能可以心如止水,再不動搖。哪怕仇人站在面前,也要無動於衷。這才是修煉無情道最難的部分,比愛還要難以拋下的是恨。

  勾陳這一件事,當然不可能真的達到直接就讓筆耕輟走火入魔的可怕程度。

  但怕的就是千里之提毀於蟻穴。這事很可能會成為一塊敲門磚,讓本身剛剛達到准聖階段、道心不夠穩固的筆耕輟出現裂痕,只一點點裂縫,都有可能需要筆耕輟未來花費千年、萬年的時間去修補。

  【一般的龍族可沒有那麼好心去拔刀相助一個魔族。】顏君陶勸說筆耕輟的理由很充分。

  勾陳不可能連被人救下都是提前設計好的。因為那毫無意義,還顯得有點蠢。龍族可不會去管什麼外族的死活。筆耕輟修的又是無情道,這個稍微打探一點他們動向的人都會知道,沒有哪個人會神經病到去指望一個無情道能夠動什麼惻隱之心。

  筆耕輟絕對是無情道里的異類。

  筆耕輟點了點頭,也覺得顏君陶說的很有道理,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說法,壓下了心中已經蠢蠢欲動的血氣。這就是無情道的好處了,很多時候並不會感情用事,說得通的道理他就會聽。

  筆耕輟決定直接去問勾陳,再不亂七八糟的瞎猜測:“你到底知不知道那瓦罐里有什麼?”

  勾陳還站在割裂的空間裡,眼神有些躲閃,但他也已經想明白筆耕輟應該是知道那罐子裡到底有什麼了。最後,他只剩下了乖乖點頭,將和盤托出,他本身其實也不太想騙筆耕輟:“裡面有不好的東西,所、所以我才想和你要回來。”

  他不想害了筆耕輟,這絕對發自真心,他已經好多年沒有遇到比筆耕輟和顏君陶更好的人了。上古弱肉強食,已經到了一種“如果你被欺負,那就是你活該,誰讓你弱呢”的理直氣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