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柳露」沒有回答。
賀昆櫸卻自己繼續了:「事到如今,朕便也只能賭信得過了。」啪,玉璽蓋下。
賀昆櫸將兩份聖旨卷好後,對著「柳露」做了個請的手勢。朝露隨手一揮,一個精緻金屬盒便在兩份玉璽四周形成,將它們牢牢地包在了其中。盒子製成後,賀昆櫸皺著眉頭又望了眼「柳露」,才將之收了起來。
他又將金色令牌往「柳露」面前一推,道:「拿著吧,以示朕的誠意。」
「多謝陛下。」收好令牌後,朝露起身一禮。
「嗯,之後便……咳咳咳……」賀昆櫸掙扎著想站起身卻半天沒起來,「來扶朕一把。」他揮了揮手。
見狀,朝露連忙從小案的這頭跑到那頭,將他扶了起來。
「多謝。」竟沒想到,這帝王竟道謝了。
朝露扶著賀昆櫸走到了門口,賀昆櫸卻突然停下了腳步,轉身道:「朕若說想讓你這幾日住在宮裡,以便隨時替瞳兒診治,你可願意?」
「……草民遵旨。」
第92章 第 92 章
距離朝露與賀昆櫸密談的那日,時間又過去了將近半個月。
朝廷與靈族的交戰徹底陷入了僵持,這種僵持於神出鬼沒的靈族來說無傷大雅,可於管理著整個安國的朝廷來說,卻變成了個巨大的負擔,人力物力軍費導致的賦稅與兵役增加使得百姓怨聲載道,再加上雪茗谷與劍宗那常年行醫行善所積累下的功德……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們從最開始涇渭分明主和與主戰兩派,如今已經變成了一邊傾的主和。便連陛下也早在十日前便開始態度大變,甚至連開口提到靈族時常用的「邪」字,也改口了。談和,眼看著已經成了必然。
而當主戰通通變成主和後,朝堂上則又開始了一場新的口水戰,那便是這「和」該如何談。一眾人思來想去,和親都是最好的方式。只是,這「親」,該由誰來「和」呢?從不露面的永安公主,八面玲瓏的昌平公主,還是說,平王納妃?太子正妃、側妃已全,自然而然便不在討論範圍內……
就在這長達十日的早朝爭吵後,談和事宜徹底拍定了。三日後,荊州河岸,平王作為納妃的皇子前往和談,而太子則不知出於何種心思,主動要求了率兵同行。
可藏在這表面談和之下,京城中卻又流傳著另一種謠言。說此次談和只是個幌子,是個試探,在陛下心裡,其實無論是對於靈族的處置,還是對於皇儲的安排,都早已另有打算。也不知是誰傳出去的,說陛下寢宮裡有個金屬盒,盒子中裝著聖旨。有人說那聖旨上的名字才是真正前往和親的人,有人則說,那聖旨上的,是陛下的傳位詔書。更甚至還有人認為,那盒子中裝著的聖旨,不止一張……
也就是在如此一個京城裡飛滿了各種謠言的日子裡,與朝露一同來到京城的文易海與衛卓珥竟收拾好包裹,無聲無息離開了。
二人策馬駛至送別亭,發現那裡已經有了兩個人在等待,竟是處於深宮中不得隨意出入的昌平公主賀沂與本應忙得不可開交的大理寺少卿秦暉。
「真要要走了?」秦暉將一個包裹拋給了文易海,「小露露交給你的。」
「嗯。」文易海接住了包裹,一邊拆一邊講道,「你們也曉得,陛下的談和只是個用來逼反太子的幌子,真正的和談早已在十幾日前的那個夜晚就已結束。之後的,只是我們與他們合演的一出大戲罷了。」
「雖然這齣戲宗主她們早已安排妥當,但在京城這邊的防備,卻是不能不做的。師兄會去調集附近靈族人馬,我則回去找阿娘與寧家軍。」衛卓珥接道,「畢竟如今不知是你們倆,便連阿露與冷瞳也變得離不開京城半步。皇帝估計太子會接著談和之行反叛,但總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況且,這皇帝的心思也不能全信。」
「我反倒覺得,」賀沂道,「這一次,為了賀氏江山也為了阿姐,皇帝叔叔已將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上面,應當再不會做什麼別的。不然,他也不會給露姐姐這個。」用下巴指了指文易海手中的包裹。
文易海將包裹開拆了,裡面是一個金色的免牌。「『見令如見朕』,也是。」他念著金牌上的字,點了點頭。
「唯一讓靈族與皇族和平共處,又不使其中任何一方滅亡的方法,便是合二為一。」秦暉道,「事到如今,這個選擇也已經變成了陛下的最佳選項。所以,他要的不是』和親』,而是讓皇儲與靈族成為夫妻,生下姓賀的靈族,下一代的皇位繼承人。陛下心中真正的皇儲不可能是太子或平王,所以……」
「所以便有了那盒中聖旨,」文易海接道,「賜婚,傳位。賀沂與朝暉,」指著二人,「賀瞳與朝露。」又指著皇城的方向,「賜婚也就罷了,你們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你倆真的不好奇傳位詔書上寫的到底是誰嗎?別人爭皇位爭得你死我活,你們倒好,詔書都擺在眼前了,也不去看看。」
秦暉與賀沂沒有回答,而是相視著笑了笑。
「你們不好奇,我還好奇呢。這可關係到我將來見了誰得跪,是關乎膝蓋的大……」衛卓珥說到了一半,突然從二人的表情中讀出了什麼,「啊,難道說阿露早就告訴你們了?區別待遇,過分吶。」
秦暉與賀沂又相視而笑了。
「殿下,大人,說說唄?」衛卓珥往前湊了湊。
賀昆櫸卻自己繼續了:「事到如今,朕便也只能賭信得過了。」啪,玉璽蓋下。
賀昆櫸將兩份聖旨卷好後,對著「柳露」做了個請的手勢。朝露隨手一揮,一個精緻金屬盒便在兩份玉璽四周形成,將它們牢牢地包在了其中。盒子製成後,賀昆櫸皺著眉頭又望了眼「柳露」,才將之收了起來。
他又將金色令牌往「柳露」面前一推,道:「拿著吧,以示朕的誠意。」
「多謝陛下。」收好令牌後,朝露起身一禮。
「嗯,之後便……咳咳咳……」賀昆櫸掙扎著想站起身卻半天沒起來,「來扶朕一把。」他揮了揮手。
見狀,朝露連忙從小案的這頭跑到那頭,將他扶了起來。
「多謝。」竟沒想到,這帝王竟道謝了。
朝露扶著賀昆櫸走到了門口,賀昆櫸卻突然停下了腳步,轉身道:「朕若說想讓你這幾日住在宮裡,以便隨時替瞳兒診治,你可願意?」
「……草民遵旨。」
第92章 第 92 章
距離朝露與賀昆櫸密談的那日,時間又過去了將近半個月。
朝廷與靈族的交戰徹底陷入了僵持,這種僵持於神出鬼沒的靈族來說無傷大雅,可於管理著整個安國的朝廷來說,卻變成了個巨大的負擔,人力物力軍費導致的賦稅與兵役增加使得百姓怨聲載道,再加上雪茗谷與劍宗那常年行醫行善所積累下的功德……
朝堂上的文武大臣們從最開始涇渭分明主和與主戰兩派,如今已經變成了一邊傾的主和。便連陛下也早在十日前便開始態度大變,甚至連開口提到靈族時常用的「邪」字,也改口了。談和,眼看著已經成了必然。
而當主戰通通變成主和後,朝堂上則又開始了一場新的口水戰,那便是這「和」該如何談。一眾人思來想去,和親都是最好的方式。只是,這「親」,該由誰來「和」呢?從不露面的永安公主,八面玲瓏的昌平公主,還是說,平王納妃?太子正妃、側妃已全,自然而然便不在討論範圍內……
就在這長達十日的早朝爭吵後,談和事宜徹底拍定了。三日後,荊州河岸,平王作為納妃的皇子前往和談,而太子則不知出於何種心思,主動要求了率兵同行。
可藏在這表面談和之下,京城中卻又流傳著另一種謠言。說此次談和只是個幌子,是個試探,在陛下心裡,其實無論是對於靈族的處置,還是對於皇儲的安排,都早已另有打算。也不知是誰傳出去的,說陛下寢宮裡有個金屬盒,盒子中裝著聖旨。有人說那聖旨上的名字才是真正前往和親的人,有人則說,那聖旨上的,是陛下的傳位詔書。更甚至還有人認為,那盒子中裝著的聖旨,不止一張……
也就是在如此一個京城裡飛滿了各種謠言的日子裡,與朝露一同來到京城的文易海與衛卓珥竟收拾好包裹,無聲無息離開了。
二人策馬駛至送別亭,發現那裡已經有了兩個人在等待,竟是處於深宮中不得隨意出入的昌平公主賀沂與本應忙得不可開交的大理寺少卿秦暉。
「真要要走了?」秦暉將一個包裹拋給了文易海,「小露露交給你的。」
「嗯。」文易海接住了包裹,一邊拆一邊講道,「你們也曉得,陛下的談和只是個用來逼反太子的幌子,真正的和談早已在十幾日前的那個夜晚就已結束。之後的,只是我們與他們合演的一出大戲罷了。」
「雖然這齣戲宗主她們早已安排妥當,但在京城這邊的防備,卻是不能不做的。師兄會去調集附近靈族人馬,我則回去找阿娘與寧家軍。」衛卓珥接道,「畢竟如今不知是你們倆,便連阿露與冷瞳也變得離不開京城半步。皇帝估計太子會接著談和之行反叛,但總不能排除其他的可能。況且,這皇帝的心思也不能全信。」
「我反倒覺得,」賀沂道,「這一次,為了賀氏江山也為了阿姐,皇帝叔叔已將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上面,應當再不會做什麼別的。不然,他也不會給露姐姐這個。」用下巴指了指文易海手中的包裹。
文易海將包裹開拆了,裡面是一個金色的免牌。「『見令如見朕』,也是。」他念著金牌上的字,點了點頭。
「唯一讓靈族與皇族和平共處,又不使其中任何一方滅亡的方法,便是合二為一。」秦暉道,「事到如今,這個選擇也已經變成了陛下的最佳選項。所以,他要的不是』和親』,而是讓皇儲與靈族成為夫妻,生下姓賀的靈族,下一代的皇位繼承人。陛下心中真正的皇儲不可能是太子或平王,所以……」
「所以便有了那盒中聖旨,」文易海接道,「賜婚,傳位。賀沂與朝暉,」指著二人,「賀瞳與朝露。」又指著皇城的方向,「賜婚也就罷了,你們兩對有情人終成眷屬。但你倆真的不好奇傳位詔書上寫的到底是誰嗎?別人爭皇位爭得你死我活,你們倒好,詔書都擺在眼前了,也不去看看。」
秦暉與賀沂沒有回答,而是相視著笑了笑。
「你們不好奇,我還好奇呢。這可關係到我將來見了誰得跪,是關乎膝蓋的大……」衛卓珥說到了一半,突然從二人的表情中讀出了什麼,「啊,難道說阿露早就告訴你們了?區別待遇,過分吶。」
秦暉與賀沂又相視而笑了。
「殿下,大人,說說唄?」衛卓珥往前湊了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