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日頭有些大,天氣有些熱,加上周圍人山人海,就更讓人覺得悶熱。好在海邊的風吹得人很舒適,帶來海水清涼的味道,讓所有人被陽光曬得有些萎靡的精神頭也重新提了起來。
這無數的百姓也不知道從哪裡湧來,拖家帶口地來湊熱鬧。因為人太多,車馬不得不被攔在了港外,所有人都只能站立岸邊。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無數的士兵持刀槍領命前來護衛,並將人群分到不同的區域老實呆著,不容出任何差錯。
離港口最近的碼頭略空一些,不過同樣也有許多人站在那裡,卻沒有任何一個人亂動或吵鬧。碼頭周圍,巨大明黃色的龍旗迎風飄揚咧咧作響,整個碼頭莊嚴安靜。
在碼頭正中央,有一個被精心搭建的高台,高台上鋪滿了大紅的地毯,並一直筆直地延伸到碼頭的盡頭。這兩邊又排列了無數的大鼓,鼓手們雙手垂立站在鼓前握著鼓槌等待。
高台左邊站滿了穿著朝服的王公大臣,整整齊齊地依禮站著一動不動,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都充滿了驕傲自豪,視線總是忍不住地往海面上瞟過去,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高台右邊則站滿了來觀禮和送行的各國使臣,他們也穿著非常正式的禮服,在士兵們的安排下以國家區分站立著。雖然已經站著等了很久,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有些人熱得狠了,會從口袋裡拿出絲帕輕輕地按一按額頭,然後很快地收回去,再整一整衣領,繼續筆直地站著。
而在高台上,有一頂華蓋和一把龍椅,乾隆坐在上面,身後從大到小站著所有的兒子。
乾隆其實並不想坐著,但是他現在的身體不能支持他這麼長時間的站立,所以他只有坐著,挺直脊背雙眼放光地看著遠處的海面。
然後,不知何處的人聲突然叫了一聲什麼,仿佛是開了閘門一樣,無數人開始歡呼起來,熱烈的氣氛讓碼頭上的人也都忍不住回頭張望著。乾隆聽到聲音全身一震,伸長脖子四下尋找。終於看到數根桅帆在海面上移動著,一點點靠近碼頭。
乾隆再也坐不住了,刷地站起來,吳書來嚇了一跳立刻就要過去扶,被他一抬手甩開,吳書來立刻彎腰退下。乾隆直直地站在高台正中央,雙手背在身後,昂首挺胸地專注地看著海面。
一艘又一艘,一條條大船慢慢進入了碼頭上所有人的視線中,嶄新的船身,潔白的船帆,光潔鋥亮的炮口,穿著新式藍白色海軍制服的士兵們精神抖擻地站在甲板上,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光榮而神聖。
當船隻靠近碼頭,巨大得仿佛一座山壓過來一般,三艘一樣大的鋼鐵船隻率先靠近碼頭,就將人的視線擋了個嚴嚴實實。和大清常見的船隻不太一樣,這些船只有著尖尖上翹的船首,數十丈長流線的船身,數根聳立在船上不同位置的巨大桅杆,船隻兩邊無數的炮口裡伸出黑洞洞的殺人兇器,整條船隻如果鋼鐵怪物一樣逼進人們的視線,震撼人心!
緊跟著這三船主艦停靠進來的小一輪的軍艦。說它小一輪,也真的只是小了那麼一輪,窄一點,短了那麼一點點而已,左右停靠過來足有二十來只,然後再是一群小些的護衛艦密密麻麻地和靠了過來。這些船隻中,大多都是鋼鐵戰船,每條船都光潔發亮。在海水的波紋反she下可以看見每條船的側面都畫上了金龍圖案!如此多的船隻,將原本空蕩的天津港再次塞滿!等這些船隻全部停靠穩當,就花去了一個多時辰。這些船隻總數有六十六艘,它們將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航行,預計的最終目的地是在英國,來回將花數年甚至可能十多年的時間。
(此情節完全憑空想像!)
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們,看到這些船隻的時候,都忍不住興奮地發出叫好聲。無數的人想要衝上前去看個仔細,被護衛們死死地攔了下來。而那些外國使臣們的反應則更多的都是震驚和羨慕的,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國力的。
乾隆激動得全身發顫!雖然為了聚集這些船隻將大清所有的船廠一掃而空。但在沒有影響大清海軍規模的情況下能聚集出這樣的船隊,乾隆覺得驕傲到有些暈眩!就是為了這一天,多年來無數的金錢,都用來填了這個無底黑洞!可此時此刻,見到這樣的成果,乾隆只覺得一切都值了!
三艘主艦的側面,突然同時落下一塊板來,露出一個丈寬的出口,鐵索牽引的鋼板正好變成了可以登岸的跳板。
永瑢第一個從正中間的船隻中走了出來,踩在碼頭鮮紅的地毯上。左邊,福隆安走過來站在他的身邊,右邊,是一個身材瘦長長相斯文的中年男子,他是范義昊的兒子范哲平。
三人一步步走向高台,腳步緩慢而穩健,似有一種奇妙的韻律,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而跟在他們身後走出船艙的是更多的將領和官員,他們中,有各船隻的船長,有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有負責航海事務的官員,有負責軍事護航的官員,有負責醫療和後勤的官員。
在三人的帶領下,他們站滿了紅毯,然後面對著大清最高的統治者,恭敬地跪下。
乾隆只覺得自己全身顫抖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勉強自己抬手示意。
小敏子從吳書來身邊站了出來,穿著極品宦官袍服的他對著乾隆行了一禮,再刷地一下打開了一幅繡工精美的聖旨:“皇上有旨!”
包括各阿哥在內,碼頭上所有大清官員子民全部跪下接旨。
小敏子的聲音清朗而嘹亮,不似一般太監那樣不陰不陽,鏗鏘有力的聲音一字一句地讀出那冗長的聖旨,帶著穿透力的聲音波紋一樣擴散開去,也將大清原本的歷史一點點動盪開,引導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今天,也必然會在未來的史書上會寫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最後的“欽此”兩字帶著長長的尾音消散在空中,所有即將出行的官員將領士兵們,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回應:“臣等,領旨,謝恩!”
乾隆伸手扶起永瑢,再示意所有的將士們平身,看著三人微笑。
永瑢眼睛微紅,他此去,即使能順利回來,肯定也再看不到皇阿瑪天顏了。
似乎是明白他在想什麼,乾隆拍了拍他的肩:“永瑢,皇阿瑪很驕傲!非常驕傲!”
“朕原本,有許多話想說,但現在,朕只想告訴各位將士:去!去乘風破浪!去揚我國威!去建功立業!朕祝你們一帆風順,馬到成功!”
送行的酒一齊飲下,拜別送行的眾人,出行的將士們開始各自登船。
小敏子的聲音再一次響了起來:“鳴鼓!”
“諾!”
震天的鼓聲同時響起,激盪人心。所有的船隻揚帆起航,順著風勢緩緩離港。在眾多船艦的護衛下,三艘主艦也起了錨,一點點離開港口。
鼓聲中,歡呼聲中,乾隆抬腿走下高台,一步步走向碼頭。
碼頭上的人都靜立在原地,看著身著明黃色龍袍的乾隆,踩著鼓點一步一步走在鮮紅地毯上,一步一步來到了碼頭的盡頭,當他停下腳步時,最後的船隻也已經離港,乘著風,與其他船隻一起一點點遠去。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節選。)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萬里……送行舟……”
乾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漸漸地揚起笑容。
“永琪。”
“兒臣在。”
乾隆回頭看著不知何時來到自己身後的兒子,走過去站到他面前,抬手拍拍他的肩再牢牢握住,“接下來,看你的了。”
“是,皇阿瑪。”
乾隆三十二年隆冬,乾隆皇帝於養心殿駕崩,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榮親王愛新覺羅?永琪柩前繼位。翌年,改年號,榮盛。
榮盛三年,濟南,大明湖畔
今天的大明湖格外的美,煙雨濛濛下如詩如畫。不過,就算很美,下雨就是下雨,若不是閒得發慌的或是窮講究的人是不會在這種天氣里出來看大明湖的。
所以小敏子一萬個不理解,自家爺從來不講究的呀,幹嘛在這濟南停留個四五天專門等這麼一場雨呀?
善保撐著傘嘆息一聲,看著在九曲橋上散步散得很輕鬆很愉快的永琪,說:“永琪,雨變大了,會受涼的,我們回客棧。”
“不要!”永琪握著傘柄輕輕一扭,傘上的雨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一向飛散開去,看著小敏子跳著腳的躲開水珠,永琪心情格外好地哈哈大笑。
善保搖頭失笑,遞給小敏子一塊乾淨的帕子:“算了,讓他玩,難得出來。”
小敏子道了聲謝接過來擦了擦臉,看看遠遠跟著的護衛對善保說:“主子能開心當然是好的。但你也知道,先皇駕崩的時候主子大病了一場,這身子底一直就不那麼好。雖然現在是春天,但這細雨也是很涼的。而且這也不好護衛呀,萬一……怎麼是好?”
這無數的百姓也不知道從哪裡湧來,拖家帶口地來湊熱鬧。因為人太多,車馬不得不被攔在了港外,所有人都只能站立岸邊。為了防止出現意外,無數的士兵持刀槍領命前來護衛,並將人群分到不同的區域老實呆著,不容出任何差錯。
離港口最近的碼頭略空一些,不過同樣也有許多人站在那裡,卻沒有任何一個人亂動或吵鬧。碼頭周圍,巨大明黃色的龍旗迎風飄揚咧咧作響,整個碼頭莊嚴安靜。
在碼頭正中央,有一個被精心搭建的高台,高台上鋪滿了大紅的地毯,並一直筆直地延伸到碼頭的盡頭。這兩邊又排列了無數的大鼓,鼓手們雙手垂立站在鼓前握著鼓槌等待。
高台左邊站滿了穿著朝服的王公大臣,整整齊齊地依禮站著一動不動,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都充滿了驕傲自豪,視線總是忍不住地往海面上瞟過去,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高台右邊則站滿了來觀禮和送行的各國使臣,他們也穿著非常正式的禮服,在士兵們的安排下以國家區分站立著。雖然已經站著等了很久,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有些人熱得狠了,會從口袋裡拿出絲帕輕輕地按一按額頭,然後很快地收回去,再整一整衣領,繼續筆直地站著。
而在高台上,有一頂華蓋和一把龍椅,乾隆坐在上面,身後從大到小站著所有的兒子。
乾隆其實並不想坐著,但是他現在的身體不能支持他這麼長時間的站立,所以他只有坐著,挺直脊背雙眼放光地看著遠處的海面。
然後,不知何處的人聲突然叫了一聲什麼,仿佛是開了閘門一樣,無數人開始歡呼起來,熱烈的氣氛讓碼頭上的人也都忍不住回頭張望著。乾隆聽到聲音全身一震,伸長脖子四下尋找。終於看到數根桅帆在海面上移動著,一點點靠近碼頭。
乾隆再也坐不住了,刷地站起來,吳書來嚇了一跳立刻就要過去扶,被他一抬手甩開,吳書來立刻彎腰退下。乾隆直直地站在高台正中央,雙手背在身後,昂首挺胸地專注地看著海面。
一艘又一艘,一條條大船慢慢進入了碼頭上所有人的視線中,嶄新的船身,潔白的船帆,光潔鋥亮的炮口,穿著新式藍白色海軍制服的士兵們精神抖擻地站在甲板上,這一切看起來是那麼光榮而神聖。
當船隻靠近碼頭,巨大得仿佛一座山壓過來一般,三艘一樣大的鋼鐵船隻率先靠近碼頭,就將人的視線擋了個嚴嚴實實。和大清常見的船隻不太一樣,這些船只有著尖尖上翹的船首,數十丈長流線的船身,數根聳立在船上不同位置的巨大桅杆,船隻兩邊無數的炮口裡伸出黑洞洞的殺人兇器,整條船隻如果鋼鐵怪物一樣逼進人們的視線,震撼人心!
緊跟著這三船主艦停靠進來的小一輪的軍艦。說它小一輪,也真的只是小了那麼一輪,窄一點,短了那麼一點點而已,左右停靠過來足有二十來只,然後再是一群小些的護衛艦密密麻麻地和靠了過來。這些船隻中,大多都是鋼鐵戰船,每條船都光潔發亮。在海水的波紋反she下可以看見每條船的側面都畫上了金龍圖案!如此多的船隻,將原本空蕩的天津港再次塞滿!等這些船隻全部停靠穩當,就花去了一個多時辰。這些船隻總數有六十六艘,它們將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航行,預計的最終目的地是在英國,來回將花數年甚至可能十多年的時間。
(此情節完全憑空想像!)
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們,看到這些船隻的時候,都忍不住興奮地發出叫好聲。無數的人想要衝上前去看個仔細,被護衛們死死地攔了下來。而那些外國使臣們的反應則更多的都是震驚和羨慕的,不是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國力的。
乾隆激動得全身發顫!雖然為了聚集這些船隻將大清所有的船廠一掃而空。但在沒有影響大清海軍規模的情況下能聚集出這樣的船隊,乾隆覺得驕傲到有些暈眩!就是為了這一天,多年來無數的金錢,都用來填了這個無底黑洞!可此時此刻,見到這樣的成果,乾隆只覺得一切都值了!
三艘主艦的側面,突然同時落下一塊板來,露出一個丈寬的出口,鐵索牽引的鋼板正好變成了可以登岸的跳板。
永瑢第一個從正中間的船隻中走了出來,踩在碼頭鮮紅的地毯上。左邊,福隆安走過來站在他的身邊,右邊,是一個身材瘦長長相斯文的中年男子,他是范義昊的兒子范哲平。
三人一步步走向高台,腳步緩慢而穩健,似有一種奇妙的韻律,吸引了所有人的視線。而跟在他們身後走出船艙的是更多的將領和官員,他們中,有各船隻的船長,有負責外交事務的官員,有負責航海事務的官員,有負責軍事護航的官員,有負責醫療和後勤的官員。
在三人的帶領下,他們站滿了紅毯,然後面對著大清最高的統治者,恭敬地跪下。
乾隆只覺得自己全身顫抖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能勉強自己抬手示意。
小敏子從吳書來身邊站了出來,穿著極品宦官袍服的他對著乾隆行了一禮,再刷地一下打開了一幅繡工精美的聖旨:“皇上有旨!”
包括各阿哥在內,碼頭上所有大清官員子民全部跪下接旨。
小敏子的聲音清朗而嘹亮,不似一般太監那樣不陰不陽,鏗鏘有力的聲音一字一句地讀出那冗長的聖旨,帶著穿透力的聲音波紋一樣擴散開去,也將大清原本的歷史一點點動盪開,引導到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今天,也必然會在未來的史書上會寫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最後的“欽此”兩字帶著長長的尾音消散在空中,所有即將出行的官員將領士兵們,用自己最大的聲音回應:“臣等,領旨,謝恩!”
乾隆伸手扶起永瑢,再示意所有的將士們平身,看著三人微笑。
永瑢眼睛微紅,他此去,即使能順利回來,肯定也再看不到皇阿瑪天顏了。
似乎是明白他在想什麼,乾隆拍了拍他的肩:“永瑢,皇阿瑪很驕傲!非常驕傲!”
“朕原本,有許多話想說,但現在,朕只想告訴各位將士:去!去乘風破浪!去揚我國威!去建功立業!朕祝你們一帆風順,馬到成功!”
送行的酒一齊飲下,拜別送行的眾人,出行的將士們開始各自登船。
小敏子的聲音再一次響了起來:“鳴鼓!”
“諾!”
震天的鼓聲同時響起,激盪人心。所有的船隻揚帆起航,順著風勢緩緩離港。在眾多船艦的護衛下,三艘主艦也起了錨,一點點離開港口。
鼓聲中,歡呼聲中,乾隆抬腿走下高台,一步步走向碼頭。
碼頭上的人都靜立在原地,看著身著明黃色龍袍的乾隆,踩著鼓點一步一步走在鮮紅地毯上,一步一步來到了碼頭的盡頭,當他停下腳步時,最後的船隻也已經離港,乘著風,與其他船隻一起一點點遠去。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節選。)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萬里……送行舟……”
乾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漸漸地揚起笑容。
“永琪。”
“兒臣在。”
乾隆回頭看著不知何時來到自己身後的兒子,走過去站到他面前,抬手拍拍他的肩再牢牢握住,“接下來,看你的了。”
“是,皇阿瑪。”
乾隆三十二年隆冬,乾隆皇帝於養心殿駕崩,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榮親王愛新覺羅?永琪柩前繼位。翌年,改年號,榮盛。
榮盛三年,濟南,大明湖畔
今天的大明湖格外的美,煙雨濛濛下如詩如畫。不過,就算很美,下雨就是下雨,若不是閒得發慌的或是窮講究的人是不會在這種天氣里出來看大明湖的。
所以小敏子一萬個不理解,自家爺從來不講究的呀,幹嘛在這濟南停留個四五天專門等這麼一場雨呀?
善保撐著傘嘆息一聲,看著在九曲橋上散步散得很輕鬆很愉快的永琪,說:“永琪,雨變大了,會受涼的,我們回客棧。”
“不要!”永琪握著傘柄輕輕一扭,傘上的雨珠像斷了線的珍珠一向飛散開去,看著小敏子跳著腳的躲開水珠,永琪心情格外好地哈哈大笑。
善保搖頭失笑,遞給小敏子一塊乾淨的帕子:“算了,讓他玩,難得出來。”
小敏子道了聲謝接過來擦了擦臉,看看遠遠跟著的護衛對善保說:“主子能開心當然是好的。但你也知道,先皇駕崩的時候主子大病了一場,這身子底一直就不那麼好。雖然現在是春天,但這細雨也是很涼的。而且這也不好護衛呀,萬一……怎麼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