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等車停在趙公館門口的時候,她已經徹底的安靜下來了。這一路上想的比那一年想的還透徹,或許是因為沒有思戀作祟。有傭人來幫她把行李拿下車,女僕在前面引路。有人自去通報了,小跑著帶出一層細細的灰塵,阮玉從車上下來,一步步向前走去。
沒幾分鐘,曼青便出現在了大廳里,靜靜地看著她。阮玉的眼眶濕了,腳步軟了,剛剛安靜的心開始顫抖了。她用力的握緊拳頭,指甲嵌進手掌里,鑽心的痛。她在克制自己保持理智,不要被愛沖昏頭腦,她要跟自己說一切都是趙曼青的騙局,而她不要再為這樣的騙局所迷惑!她要來堅定自己的決心,她要把自己從愛欲之沼里拖出來。
曼青坐在八仙桌面前,讓傭人泡了茶上來。她今天穿的暗藍色的旗袍,深沉的美。自結婚後她總刻意避開鮮淡的顏色,有意把自己營造出太太的樣子。她雖然開了jì院,卻從沒去享樂過的,外人總傳她寵幸哪位姑娘,但也不過是接個吻,聊聊天罷了,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的。她心裡或許還有一小部分愛著筠竹,又分出一小部分把阮玉看做唯一可以貢獻肉體的對象——她這下是完全忘記了自己與阮玉分手那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因此從不濫交。清心寡欲這般久,才讓她在看到阮玉的那刻生出幾分懵動——她這樣來解釋她的興奮。
她們這是曼青到重慶來後的第一次在上海外的見面,因著繁忙,連通信也不算多。曼青回上海來的次數不算多,每每相聚也不過一兩晚。曼青偶爾會想念她的學生時光,想念筠竹,想念阮玉。她有時候會疑惑自己到底還愛不愛阮玉——或者說,到底有沒有愛過阮玉。她內心裡把阮玉放到一個特殊的位置上,行動卻從來不表明。
上海帶來的廚子給她們做了一桌子的飯,阮玉坐在曼青對面,小口咬著米飯,跟她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什麼。她感覺曼青的態度在變,但她強迫自己不去多想。她怕又是個魔咒,是個蜜糖味的陷阱。今日曼青不用去公司的,她們於是吃完飯後出去看了場電影,和普通的友人一樣的。只是等到日落山西,星辰高掛,燭光就閃出來兩個交纏的肉體。阮玉在親吻的間隙拿手指硬生生掐滅了那燭,曼青沒有看見。她在以疼痛提醒自己曼青的無情。
第二日兩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正午了。曼青輕輕吻一吻她的額頭,帶她下去吃飯。阮玉笑著,卻在心裡罵著。她已然看清了曼青的把戲,她決心不再上當。
曼青卻覺得自己有些再愛上阮玉了,她本來就該是冷清的,淡雅的一朵花,不該太過激烈,太過令人無法招架。所以昨日阮玉的七分親密加三分疏離,讓她覺得舒適,是最開始讓她迷戀的樣子——她完全不去想阮玉是不是決定不愛她了的。她因為欣喜,所以對阮玉難得的親密,卻沒曾想過這一切在阮玉心裡早已經變了樣子,她的偽裝早被撕裂了。
阮玉在趙公館裡住了兩日,直到曼青忙起來才離開,去重慶探望親戚的——這本來就是她最主要的目的。當親戚家的人給她介紹個對象時,她難得遲疑,最後應下了——她決心要為離開曼青做一做準備。
親戚給她安排的對象是名教書先生,家裡還開了礦場,頂富的背景。先生是在上海任教,這次是因著來重慶學習,因此得以一見。阮玉跟他約在邊角的咖啡店裡,聊些邊邊角角,先生說自己姓陳,名瀝青。讓阮玉因那青字晃一晃神,但很快緩過神來。兩人因著太過相似,又有相近的興趣,因此很快熟悉起來,也不再尷尬。先生有個算俊的外表,與阮玉也相配的,一來二去定下一起回程的約定。一頓愉快的晚餐。親戚聽到她的反饋,都樂的合不攏嘴的。
“陳先生不錯的吧?”親戚問她,“我早就說你們配的!你也是,也不小了,是時候成個家了罷!”
“剛見面一次,就勸我結婚的?那我要多看幾個人,還得了?”阮玉笑嘻嘻地回復了,一家人說說鬧鬧,這天過去。回程的時候阮玉讓陳瀝青陪著,一路歡笑,曼青提出要送她,她拒絕了,她要給自己空虛的心靈填補內容物,她要找回她的自信,她的傲慢,她的本錢。哪怕這一切要以犧牲另一個人為代價。她決心學著愛上陳瀝青。
曼青在三十歲那年才得以再一見筠竹。阮玉在上海聽到消息,知道筠竹要被託付到曼青身邊去,她立刻釋然,止不住地笑出聲來。曼青寄給她的信被她扔進桶里,一整個抽屜的情愛,她盡數燃燒——包括最初的。她這下覺得自己可以坦然的放棄了。陳先生說著想與她結婚,她決心考慮了。
從遇見陳瀝青到現在已有三年,阮玉總認為自己沒有放開去愛的,因著總還是對曼青留有依戀,抱有幻想,哪怕再用心發狠地說自己要去愛上其他人了,也始終沒辦法擺脫愛曼青的魔咒。她心裡還是偷偷幻想,夢著曼青回過頭來愛她,又因著這三年見曼青與她的過分親密,讓她似乎回到了她們最初相愛的時候,她想念那種純粹,那種愛。但總是因為吃過虧,悲傷過,憤怒過,所以會下意識的抗拒,給自己隔一層膜,金剛罩衫,抵擋曼青的柔情。
這次筠竹的前往,讓她突然清醒。她在這三年裡終於明白曼青其實是有愛的,但終究是給其他人。筠竹是曼青心裡的白月光,硃砂痣。她是沒辦法去淡化這份感情的,因為太深刻。她這下對曼青的所有恨意都有了發泄口,她終於有理由不再愛曼青,而這個理由就是筠竹。
當筠竹踏上去香港的火車時,阮玉終於流了這兩年來的最後一次眼淚,從此不再與曼青相會,仍舊通信,將自己抽離,她把愛曼青的那半顆心冰封起來,等待過期。
第12章 章十二
冠良來信說回國了,剛和冠霖匯合,立刻回來重慶找她,還提起先前與林子清終於分手了,是件奇事。曼青倒也好奇——最初愛的要死要活的,這樣簡單說分手就分手?還是林子清提出的,她都有些不肯相信了。最後還是理解,冠良這樣的人,同她一樣是不能讓人長期愛戀的。
提到此,她又想起阮玉,近日寄過來的信似乎多了兩分疏離,她有一絲惶恐,莫不是不再愛她?但下一秒打消自己的念頭,因為太過於相信自己,之前做過更過分的事,也沒讓阮玉動搖過愛她的決心。而這段時間她通常是柔情的,甜蜜的,所以她自認為有恃無恐。
筠竹自來到重慶,常常泡在戲園子裡,不問世事,也不與她多交流的。曼青有些無奈,她其實不大分得清自己到底是還愛著筠竹,還是不甘心從未得到過。但真情總是大於虛偽的感情的,她要告訴自己她愛著筠竹——她因此提醒自己這是不去過分愛阮玉的理由,她心裡好歹還是有一絲愧疚的。
這天曼青也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麼,興沖沖地突然說要拉筠竹去jì院逛一逛——她有個骯髒的心思,認為把筠竹也拖拉下水,自然會讓自己有機會。不過她也沒料到筠竹居然那麼快就答應,但總是害羞,不願意以本來的樣貌去,曼青因此給她買了新的西裝,寬紗布纏住她的胸,頭髮盤起來,再帶上帽子,看不出女性的身份了。
沒幾分鐘,曼青便出現在了大廳里,靜靜地看著她。阮玉的眼眶濕了,腳步軟了,剛剛安靜的心開始顫抖了。她用力的握緊拳頭,指甲嵌進手掌里,鑽心的痛。她在克制自己保持理智,不要被愛沖昏頭腦,她要跟自己說一切都是趙曼青的騙局,而她不要再為這樣的騙局所迷惑!她要來堅定自己的決心,她要把自己從愛欲之沼里拖出來。
曼青坐在八仙桌面前,讓傭人泡了茶上來。她今天穿的暗藍色的旗袍,深沉的美。自結婚後她總刻意避開鮮淡的顏色,有意把自己營造出太太的樣子。她雖然開了jì院,卻從沒去享樂過的,外人總傳她寵幸哪位姑娘,但也不過是接個吻,聊聊天罷了,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的。她心裡或許還有一小部分愛著筠竹,又分出一小部分把阮玉看做唯一可以貢獻肉體的對象——她這下是完全忘記了自己與阮玉分手那段時間的所作所為——因此從不濫交。清心寡欲這般久,才讓她在看到阮玉的那刻生出幾分懵動——她這樣來解釋她的興奮。
她們這是曼青到重慶來後的第一次在上海外的見面,因著繁忙,連通信也不算多。曼青回上海來的次數不算多,每每相聚也不過一兩晚。曼青偶爾會想念她的學生時光,想念筠竹,想念阮玉。她有時候會疑惑自己到底還愛不愛阮玉——或者說,到底有沒有愛過阮玉。她內心裡把阮玉放到一個特殊的位置上,行動卻從來不表明。
上海帶來的廚子給她們做了一桌子的飯,阮玉坐在曼青對面,小口咬著米飯,跟她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什麼。她感覺曼青的態度在變,但她強迫自己不去多想。她怕又是個魔咒,是個蜜糖味的陷阱。今日曼青不用去公司的,她們於是吃完飯後出去看了場電影,和普通的友人一樣的。只是等到日落山西,星辰高掛,燭光就閃出來兩個交纏的肉體。阮玉在親吻的間隙拿手指硬生生掐滅了那燭,曼青沒有看見。她在以疼痛提醒自己曼青的無情。
第二日兩人醒來的時候,已經是正午了。曼青輕輕吻一吻她的額頭,帶她下去吃飯。阮玉笑著,卻在心裡罵著。她已然看清了曼青的把戲,她決心不再上當。
曼青卻覺得自己有些再愛上阮玉了,她本來就該是冷清的,淡雅的一朵花,不該太過激烈,太過令人無法招架。所以昨日阮玉的七分親密加三分疏離,讓她覺得舒適,是最開始讓她迷戀的樣子——她完全不去想阮玉是不是決定不愛她了的。她因為欣喜,所以對阮玉難得的親密,卻沒曾想過這一切在阮玉心裡早已經變了樣子,她的偽裝早被撕裂了。
阮玉在趙公館裡住了兩日,直到曼青忙起來才離開,去重慶探望親戚的——這本來就是她最主要的目的。當親戚家的人給她介紹個對象時,她難得遲疑,最後應下了——她決心要為離開曼青做一做準備。
親戚給她安排的對象是名教書先生,家裡還開了礦場,頂富的背景。先生是在上海任教,這次是因著來重慶學習,因此得以一見。阮玉跟他約在邊角的咖啡店裡,聊些邊邊角角,先生說自己姓陳,名瀝青。讓阮玉因那青字晃一晃神,但很快緩過神來。兩人因著太過相似,又有相近的興趣,因此很快熟悉起來,也不再尷尬。先生有個算俊的外表,與阮玉也相配的,一來二去定下一起回程的約定。一頓愉快的晚餐。親戚聽到她的反饋,都樂的合不攏嘴的。
“陳先生不錯的吧?”親戚問她,“我早就說你們配的!你也是,也不小了,是時候成個家了罷!”
“剛見面一次,就勸我結婚的?那我要多看幾個人,還得了?”阮玉笑嘻嘻地回復了,一家人說說鬧鬧,這天過去。回程的時候阮玉讓陳瀝青陪著,一路歡笑,曼青提出要送她,她拒絕了,她要給自己空虛的心靈填補內容物,她要找回她的自信,她的傲慢,她的本錢。哪怕這一切要以犧牲另一個人為代價。她決心學著愛上陳瀝青。
曼青在三十歲那年才得以再一見筠竹。阮玉在上海聽到消息,知道筠竹要被託付到曼青身邊去,她立刻釋然,止不住地笑出聲來。曼青寄給她的信被她扔進桶里,一整個抽屜的情愛,她盡數燃燒——包括最初的。她這下覺得自己可以坦然的放棄了。陳先生說著想與她結婚,她決心考慮了。
從遇見陳瀝青到現在已有三年,阮玉總認為自己沒有放開去愛的,因著總還是對曼青留有依戀,抱有幻想,哪怕再用心發狠地說自己要去愛上其他人了,也始終沒辦法擺脫愛曼青的魔咒。她心裡還是偷偷幻想,夢著曼青回過頭來愛她,又因著這三年見曼青與她的過分親密,讓她似乎回到了她們最初相愛的時候,她想念那種純粹,那種愛。但總是因為吃過虧,悲傷過,憤怒過,所以會下意識的抗拒,給自己隔一層膜,金剛罩衫,抵擋曼青的柔情。
這次筠竹的前往,讓她突然清醒。她在這三年裡終於明白曼青其實是有愛的,但終究是給其他人。筠竹是曼青心裡的白月光,硃砂痣。她是沒辦法去淡化這份感情的,因為太深刻。她這下對曼青的所有恨意都有了發泄口,她終於有理由不再愛曼青,而這個理由就是筠竹。
當筠竹踏上去香港的火車時,阮玉終於流了這兩年來的最後一次眼淚,從此不再與曼青相會,仍舊通信,將自己抽離,她把愛曼青的那半顆心冰封起來,等待過期。
第12章 章十二
冠良來信說回國了,剛和冠霖匯合,立刻回來重慶找她,還提起先前與林子清終於分手了,是件奇事。曼青倒也好奇——最初愛的要死要活的,這樣簡單說分手就分手?還是林子清提出的,她都有些不肯相信了。最後還是理解,冠良這樣的人,同她一樣是不能讓人長期愛戀的。
提到此,她又想起阮玉,近日寄過來的信似乎多了兩分疏離,她有一絲惶恐,莫不是不再愛她?但下一秒打消自己的念頭,因為太過於相信自己,之前做過更過分的事,也沒讓阮玉動搖過愛她的決心。而這段時間她通常是柔情的,甜蜜的,所以她自認為有恃無恐。
筠竹自來到重慶,常常泡在戲園子裡,不問世事,也不與她多交流的。曼青有些無奈,她其實不大分得清自己到底是還愛著筠竹,還是不甘心從未得到過。但真情總是大於虛偽的感情的,她要告訴自己她愛著筠竹——她因此提醒自己這是不去過分愛阮玉的理由,她心裡好歹還是有一絲愧疚的。
這天曼青也不知道突然想到了什麼,興沖沖地突然說要拉筠竹去jì院逛一逛——她有個骯髒的心思,認為把筠竹也拖拉下水,自然會讓自己有機會。不過她也沒料到筠竹居然那麼快就答應,但總是害羞,不願意以本來的樣貌去,曼青因此給她買了新的西裝,寬紗布纏住她的胸,頭髮盤起來,再帶上帽子,看不出女性的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