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阿若,冬至過後便是數九寒天了,你記得多添些衣物,當心別凍著了。”凌束雲收回遠眺的目光,落在杜若身上,又變得關切溫柔起來。
正月節立春,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群芳譜》載: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明大哥,這兩日你肩上的傷可好些了。”
“幸虧公子收手及時,沒傷到緊要處,自是無礙的。”
束雲公子聽了慶幸,卻也更加慚愧了。他並非明子緒的對手,明子緒收發自如,不曾傷他一分一毫,可他卻是能發而不能收,不免傷及了明子緒肩膀。
束雲公子陪同明子緒四處參觀,可時下剛剛立春,正值春寒料峭,尚無十分可人的景致,便可惜地說道:“今年趕上雙頭春,去年年尾已立過一次春,長老們心裡歡喜,便已經早早地迎過一次春了,還大肆祭祀了勾芒神。因此今天的立春節總不及前些日子的熱鬧。說起上次的祭禮雖然不值一提,但當日歡樂的情景卻是十分可愛的。我聽父親說你們闖江湖的,素來重義氣而輕離別,絕少體驗節日快感,想來當時的種種活動玩意兒在你眼中會是異常新奇有趣的,只是可惜明大哥你沒能趕上。”
明子緒笑道:“公子長居於此,豈不知今日之世重名利而輕離別者,早已非獨江湖人了。不過我雖然無緣得見前幾日的祭祀之禮,但只見今日之春幡,確實已經覺得很富意趣了。”
束雲公子有些驚訝,說道:“《歲時風土記》上說,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他背到中間,便似已明白過來,去了驚訝的語氣又說道:“原是士宦人家才得如此,明大哥遊蕩江湖自是難得見的。”
杜若在後面聽了竭力不敢笑出聲來。但束雲公子耳力非同尋常,聽到她細小克制的笑聲便回過頭來詢問。
杜若看了一眼明子緒,便進了兩步垂著頭恭謹地答道:“奴婢曾聽過一句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依此盛狀來看的話,奴婢覺得尋常人家可能也是有如此習慣的。”說完又退回去只在束雲公子身後五步跟著。
明子緒想起近幾日聽說的束雲公子性情乖僻,沉默寡言,只和身邊的一名叫作杜若的丫鬟談得來,此時見了杜若果然聰明伶俐,便贊道:“公子天資聰穎,已是百年難遇,沒想到公子身邊的杜若姑娘竟也是如此蘭心蕙質的人物,實在難得。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公子名字摘取得好,杜姑娘人也好。”
束雲公子似乎全沒聽到明子緒對自己的讚譽,只聽明子緒稱杜若為杜姑娘,全然不將她視作下人丫鬟,如此這般等而視之的目光胸懷已是束雲公子生平所見的第一人了,更何況明子緒還不吝讚美杜若的人品呢!
束雲公子便笑道:“她其實哪有如此規矩和順,原是明大哥你在這裡,否則還不知道她會有多少花樣來折損我。”
明子緒也笑道:“杜姑娘之真性情唯見於公子一人,公子更復何言呢!”
杜若在後面聽到這話,不小心又掉了兩步。
束雲公子的笑容驀然地又淡去了,悵惘地說道:“我聽說江湖兒女不分尊卑,漠視禮節,心裡不勝嚮往,但總不是不能如願的了。”說著,三人不覺間竟來到了上次立春時祭祀之地,只見祭台高築,莊嚴肅穆。
束雲公子想起當時長老們因為外面局勢動盪便大行祭禮的情形來。
第35章 凌束雲(下)
凌束雲(下)——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且說三人不覺間竟來到了上次立春時祭祀之地,只見祭台高築,莊嚴肅穆。
束雲公子想起當時長老們因為外面局勢動盪便大行祭禮的情形來。
“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正應外界時局動亂;二候蜇龍始振,當作我族雄心再起;三候魚陟負冰,我族亦必將迎難而上,勢必復國!”主持長老一番慷慨陳詞,族人感召振奮。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便記起宋時白玉蟾的《立春》詩來,覺得“顓帝位方禪,勾芒印已交”一句別有深意。
那白玉蟾是丹派南宗道教五祖之一,法力通天,今有他的詩作為證,自是復國在望。族人聽得更加激動,一應拍手叫好。
束雲公子僵立當場,尷尬無語。
時至今日,束雲公子再臨祭台,回憶起那日的場景只覺得荒唐可笑。那日祭禮過後,長老們春光滿面,躊躇滿志,可如今卻又驚聞外界再生變化,流言竟已隱隱指向桃源了。
“阿若,我們回花圃去吧。”束雲公子看了一眼祭台,神情有些悵惘迷茫。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杜若取來石灰糝在門限外隔絕蟻蟲,凌束雲看著她弓著腰認真的樣子,說道:“驚蟄原是叫作啟蟄的,漢時避景帝諱,故而改為驚蟄,一直沿用至今。不過依我看來,驚蟄時春雷震震,聲勢浩大,地下的蟄蟲必定是害怕驚醒的,因此驚蟄反而要比原本的啟蟄要貼切許多。”
杜若停下手裡的工作,怔怔地出了了一回神,說道:“打雷有什麼好怕的,我聽老人們說那不過是天上的仙人們悶了在玩擊鼓傳花的遊戲罷了。一群神仙在做遊戲,想想多有意思啊!”說著,她低下腰,仔細地糝著石灰,又一邊說道:“打雷怎麼會讓人害怕呢?倒是這些蟲子真教人討厭害怕。”
凌束雲笑笑,卻見明子緒老遠走了過來,便輕輕推了推杜若。杜若回過神來,也看到了明子緒,便停下手裡的工作,熟練地上茶接待。明子緒接過茶杯道謝,杜若施了萬福退下了。
明子緒對凌束雲笑道:“我無意聽到公子和杜姑娘的幾句談話,想不到公子對節氣之事竟也了解頗深。”
凌束雲答道:“種花之人,是寧可不知國事風雅,也須知節氣時令的。”
明子緒又笑道:“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糙萎。公子既是種花惜花之人,想必不忍如此蕙蘭化作秋糙吧。”
凌束雲嘴角抽動了一下,答道:“我早與連姊有過婚約,只是我倆默契拖到至今不曾過禮而已。如今她雖人在外面,但畢竟婚姻尚在。蕙蘭既然光輝英揚,總不可委屈她擔當了卑微的名分。”
明子緒聞言覺得可惜,但束雲公子出身門第總是不同常人,他也不再就此多說些什麼,便又說了些別的話才告辭說道:“我在此叨擾了一個多月,心裡已經無憾了,因此今日便要離開這裡了,特意來跟公子和杜姑娘辭行的。”
及出了門,便聽到一聲雷響,明子緒又停下說道:“驚蟄未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我曾經聽說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鳩。但最近看了些《世說新語》,裡面說鷹化為鳩,尤憎其眼。況且現在外面已有流言傳播,或許來不及等到秋天,只消一兩個月間鳩便可化鷹了,公子既不願隨我潛往武當,還請務必當心。”
正月節立春,東風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群芳譜》載: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明大哥,這兩日你肩上的傷可好些了。”
“幸虧公子收手及時,沒傷到緊要處,自是無礙的。”
束雲公子聽了慶幸,卻也更加慚愧了。他並非明子緒的對手,明子緒收發自如,不曾傷他一分一毫,可他卻是能發而不能收,不免傷及了明子緒肩膀。
束雲公子陪同明子緒四處參觀,可時下剛剛立春,正值春寒料峭,尚無十分可人的景致,便可惜地說道:“今年趕上雙頭春,去年年尾已立過一次春,長老們心裡歡喜,便已經早早地迎過一次春了,還大肆祭祀了勾芒神。因此今天的立春節總不及前些日子的熱鬧。說起上次的祭禮雖然不值一提,但當日歡樂的情景卻是十分可愛的。我聽父親說你們闖江湖的,素來重義氣而輕離別,絕少體驗節日快感,想來當時的種種活動玩意兒在你眼中會是異常新奇有趣的,只是可惜明大哥你沒能趕上。”
明子緒笑道:“公子長居於此,豈不知今日之世重名利而輕離別者,早已非獨江湖人了。不過我雖然無緣得見前幾日的祭祀之禮,但只見今日之春幡,確實已經覺得很富意趣了。”
束雲公子有些驚訝,說道:“《歲時風土記》上說,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或懸於家人之頭,或綴於花枝之下。”他背到中間,便似已明白過來,去了驚訝的語氣又說道:“原是士宦人家才得如此,明大哥遊蕩江湖自是難得見的。”
杜若在後面聽了竭力不敢笑出聲來。但束雲公子耳力非同尋常,聽到她細小克制的笑聲便回過頭來詢問。
杜若看了一眼明子緒,便進了兩步垂著頭恭謹地答道:“奴婢曾聽過一句詞,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依此盛狀來看的話,奴婢覺得尋常人家可能也是有如此習慣的。”說完又退回去只在束雲公子身後五步跟著。
明子緒想起近幾日聽說的束雲公子性情乖僻,沉默寡言,只和身邊的一名叫作杜若的丫鬟談得來,此時見了杜若果然聰明伶俐,便贊道:“公子天資聰穎,已是百年難遇,沒想到公子身邊的杜若姑娘竟也是如此蘭心蕙質的人物,實在難得。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公子名字摘取得好,杜姑娘人也好。”
束雲公子似乎全沒聽到明子緒對自己的讚譽,只聽明子緒稱杜若為杜姑娘,全然不將她視作下人丫鬟,如此這般等而視之的目光胸懷已是束雲公子生平所見的第一人了,更何況明子緒還不吝讚美杜若的人品呢!
束雲公子便笑道:“她其實哪有如此規矩和順,原是明大哥你在這裡,否則還不知道她會有多少花樣來折損我。”
明子緒也笑道:“杜姑娘之真性情唯見於公子一人,公子更復何言呢!”
杜若在後面聽到這話,不小心又掉了兩步。
束雲公子的笑容驀然地又淡去了,悵惘地說道:“我聽說江湖兒女不分尊卑,漠視禮節,心裡不勝嚮往,但總不是不能如願的了。”說著,三人不覺間竟來到了上次立春時祭祀之地,只見祭台高築,莊嚴肅穆。
束雲公子想起當時長老們因為外面局勢動盪便大行祭禮的情形來。
第35章 凌束雲(下)
凌束雲(下)——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
且說三人不覺間竟來到了上次立春時祭祀之地,只見祭台高築,莊嚴肅穆。
束雲公子想起當時長老們因為外面局勢動盪便大行祭禮的情形來。
“立春三候,一候東風解凍,正應外界時局動亂;二候蜇龍始振,當作我族雄心再起;三候魚陟負冰,我族亦必將迎難而上,勢必復國!”主持長老一番慷慨陳詞,族人感召振奮。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老便記起宋時白玉蟾的《立春》詩來,覺得“顓帝位方禪,勾芒印已交”一句別有深意。
那白玉蟾是丹派南宗道教五祖之一,法力通天,今有他的詩作為證,自是復國在望。族人聽得更加激動,一應拍手叫好。
束雲公子僵立當場,尷尬無語。
時至今日,束雲公子再臨祭台,回憶起那日的場景只覺得荒唐可笑。那日祭禮過後,長老們春光滿面,躊躇滿志,可如今卻又驚聞外界再生變化,流言竟已隱隱指向桃源了。
“阿若,我們回花圃去吧。”束雲公子看了一眼祭台,神情有些悵惘迷茫。
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杜若取來石灰糝在門限外隔絕蟻蟲,凌束雲看著她弓著腰認真的樣子,說道:“驚蟄原是叫作啟蟄的,漢時避景帝諱,故而改為驚蟄,一直沿用至今。不過依我看來,驚蟄時春雷震震,聲勢浩大,地下的蟄蟲必定是害怕驚醒的,因此驚蟄反而要比原本的啟蟄要貼切許多。”
杜若停下手裡的工作,怔怔地出了了一回神,說道:“打雷有什麼好怕的,我聽老人們說那不過是天上的仙人們悶了在玩擊鼓傳花的遊戲罷了。一群神仙在做遊戲,想想多有意思啊!”說著,她低下腰,仔細地糝著石灰,又一邊說道:“打雷怎麼會讓人害怕呢?倒是這些蟲子真教人討厭害怕。”
凌束雲笑笑,卻見明子緒老遠走了過來,便輕輕推了推杜若。杜若回過神來,也看到了明子緒,便停下手裡的工作,熟練地上茶接待。明子緒接過茶杯道謝,杜若施了萬福退下了。
明子緒對凌束雲笑道:“我無意聽到公子和杜姑娘的幾句談話,想不到公子對節氣之事竟也了解頗深。”
凌束雲答道:“種花之人,是寧可不知國事風雅,也須知節氣時令的。”
明子緒又笑道:“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過時而不採,將隨秋糙萎。公子既是種花惜花之人,想必不忍如此蕙蘭化作秋糙吧。”
凌束雲嘴角抽動了一下,答道:“我早與連姊有過婚約,只是我倆默契拖到至今不曾過禮而已。如今她雖人在外面,但畢竟婚姻尚在。蕙蘭既然光輝英揚,總不可委屈她擔當了卑微的名分。”
明子緒聞言覺得可惜,但束雲公子出身門第總是不同常人,他也不再就此多說些什麼,便又說了些別的話才告辭說道:“我在此叨擾了一個多月,心裡已經無憾了,因此今日便要離開這裡了,特意來跟公子和杜姑娘辭行的。”
及出了門,便聽到一聲雷響,明子緒又停下說道:“驚蟄未到雷先鳴,大雨似蛟龍。我曾經聽說驚蟄有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鳩。但最近看了些《世說新語》,裡面說鷹化為鳩,尤憎其眼。況且現在外面已有流言傳播,或許來不及等到秋天,只消一兩個月間鳩便可化鷹了,公子既不願隨我潛往武當,還請務必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