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明子緒微閉了一下雙眼,又緩緩睜開,答道:“情動之時,淚不可止,本是世人常情,又豈獨我乎?它來時我不曾強忍,去時我又何必拂拭呢。”
慕容起聽了心裡感嘆,又指了指他肩上已包紮好的傷口,一時看不出是被誰所傷。明子緒也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肩上的淤血,答道:“後延墨告訴我那三條通道皆可通入此地,只是最後都有人守著。而且三人的武功也都在伯仲之間,因此選哪一條通道都是無甚差別的,就讓我隨意挑選一條。我走了左邊那條。”
慕容起聽到這裡似乎十分欣慰,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所以你見到的是束雲麼?他是我的兒子。畢竟我們是前朝皇族宗室,而且流落這裡的又僅此一支,因此婚配崇早,不同於你們江湖兒女。我出山後又回來時,他便突然長到快十歲了。今年的新年已經過了,他該十九歲了,現在仍是隨母親姓凌。等到他擔負起慕容家族的重任時,才會正式接受長老的認可,繼承慕容的姓氏。”
明子緒微微一笑,說道:“難怪他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功力,我像他這個年紀的時候是遠遠及不上他的,他以後一定會很了不起。”
慕容起聽了由衷地笑了。“我倒不在乎他以後會做出多麼驚人的大事來,只是希望他能別像我一樣。我幽獨處於此山,一生無樂。如今也已不作復國之想,不知人生何求,空虛寂寥。可他卻不同。他自小孤僻,不愛說話,也不愛聽長輩們說復國的謀劃,只喜歡和自小便跟著他的那個丫頭一起擺弄些花花糙糙,還給那丫頭也取了一個花糙的名字,喚作杜若。我起初還嫌怪他,現在卻不同了。他能找到一件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以後便必定不會如我一般孤涼了。你一定看到樓下的活花屏了吧,那屏風雖是出自別人之手,可那些花糙卻都是他種的。”
“樓下那扇活花屏確實精緻巧妙,我上來時也忍不住把玩了幾下,那時也已想到那制屏種花之人必然都是雅致逸趣之士了。現下是冬天還未去,卻不知束雲公子如何養的那些綠蔭幽糙,想來夏天的時候會更見無窮妙趣吧。”明子緒回想起自己一眼看到那扇屏風的喜愛之情,便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來。
“或許是年代終於已經久遠了,慕容的後輩們已不復先祖的復國執念,不再像我和族裡的長老們一般,只為復國而活了。我還不及四十,不敢言老,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更加年輕。他們有自己的慾念想法,渴求尋找實現自身的價值,希望為自己而活。若是當年我也能如他們這樣,或許現在這裡便真的是一處世外桃源了。”慕容起方才欣慰的笑容漸漸淡去了,莫名地又生出許多慨嘆來。
“先不說束雲這些晚輩後生,便是後延墨這些比我小了許多年紀的同輩們也勝過我許多。既然你是在延墨的指引下找到這裡的,你見過他,也肯定看得出來他雖然喜歡裝得驕傲冷酷,其實卻俠義正直。他心裡對外面的江湖豪俠生活嚮往已久,如今終於逃出此地,見識到了外界的廣闊豐富,心裡想必十分暢快愜意吧。雖然長老們也已派出人手要找他回來,但畢竟一年多過去了,至今仍然一無所獲,恐怕以後更是希望渺茫了。
“再說追捕他的聲律和聲語兄妹倆,只比束雲年長了兩三歲,他們兄妹從小就好,幾乎形影不離。聲律人如其名,對音律一道甚為痴迷,十分仰慕洞庭神君。據說前年華山盟會結束後,他們無意參與了洞庭歐陽水月在華山之巔的登高演樂。他此番雖不遇神君,但見到少君也與見到神君無甚差異了。想來二人一曲合奏,無須多言便可成知音。這些年來我雖然幽居於此,不曾出谷半步,但外面的事情也還是常常能夠聽知一二。可華山之會過後,我卻再也沒有聽到過聲律聲語兄妹的音訊了。依我所料,想必是他們日久無功,又習慣了外面沒有長老約束的自由生活,自去精研音律了吧。”
說到這裡,慕容起長嘆了口氣,感慨道:“於公,我是他們的少主。於私,我是他們的大哥叔父。可到頭來我卻不及他們活得明白自在,真是教人覺得淒涼又可笑啊。”
“正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少主大哥,所以才會如此吧。畢竟身份本身就是一種責任和包袱。”明子緒對此頗有同感,也忍不住有些慨嘆。
“是啊,有時身份確實誤人啊。”慕容起的目光變得複雜起來。突然地,他又把話頭一轉,問道:“你想在這裡呆多久呢?山雨欲來,我只怕不能留你太久。”
明子緒想起當時後延墨的話來,藍家、唐門乃至歐陽家之事都不過是當年赤焰教之事的後續罷了。他也承認,師父早早將掌門之位傳於自己也不過是為了示弱,避免朝廷的打壓而已。只是他當時還不明白,當今皇上本是景仰江湖俠客的,卻何以會突然生出禁武之念?如今看來,多半是皇上已從沈臨淵那裡得知梅遠山和公子起當年欲謀造反的事來,因而對整個江湖勢力心存芥蒂,所以才決心打壓了。如今藍家、唐門、歐陽,均已是無辜尚且受戮,慕容一族作為始作俑者,只怕更是在劫難逃。
“既然你已早知山雨欲來,卻又為何不早做打算,未雨綢繆呢?”
“據傳屈原志趣高潔,愛好香糙美人,辭賦里多有提及。然而他身為楚國王室貴胄,他筆下的鮮花異糙總是不同於尋常詩句里的閒情逸緻的。束雲雖然不喜聽復國之論,但他畢竟是皇室血裔,不同於延墨和聲律他們這些當年侍衛的子嗣。如今我年歲漸長,思慮繁碎,總是擔心他所愛花糙卻又不能盡得尋常人家的風流雅趣,最終其實是像屈子一樣,只是借香糙之名,來暗抒另一番愁苦煩悶。我已被皇室之血和復國之任累及一生,如今他既然有機會做個平常人家,我何必牴觸呢?”
“既然外界之事你在此處已有所耳聞,藍家、唐門和歐陽沒落之事你必然知曉。依我看,朝廷如此打壓他們也只不過是擔心他們有朝一日會和慕容一般萌生反心,因此搶先下手。只是他們受戮之時尚且無辜,最終仍落得如此悽慘的結局,何況慕容有過在先呢?只怕朝廷此次出手會更不容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恐怕此番慕容一族盡皆作了刀下亡魂,只能盼望來生再尋得一戶尋常人家了。”
“你言之有理,只可惜我當年未能成事,雖不負萬民,卻有負先祖和族輩。今日我既不必負萬民,自然也絕不可再負先祖和族輩。如今宗族在此生活日久,人數日漸龐大,已是無心無力遷徙。但無論如何,我必當拼死以保宗族平安。如此,我之一生雖無建樹,卻也兩不相負了。”慕容起說著,嘴角便浮起一絲欣慰的微笑,漸漸地又變得說不出的淒涼。
明子緒考慮良久,又說道:“你決意如此,我也不便多言。只是束雲公子年紀尚輕,為求穩妥,還是讓他隨我去武當吧。”
慕容起感激地看著明子緒,答道:“他若肯如此,自然再好不過。只怕連累武當,卻非我等所願了。”
“赤焰侯本欲以一死換得一世長安,卻不曾想不過區區七八年而已,便已再起干戈。不知明日慕容之死,又可保多少太平無辜。”
慕容起聽了心裡感嘆,又指了指他肩上已包紮好的傷口,一時看不出是被誰所傷。明子緒也低頭看了一眼自己肩上的淤血,答道:“後延墨告訴我那三條通道皆可通入此地,只是最後都有人守著。而且三人的武功也都在伯仲之間,因此選哪一條通道都是無甚差別的,就讓我隨意挑選一條。我走了左邊那條。”
慕容起聽到這裡似乎十分欣慰,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所以你見到的是束雲麼?他是我的兒子。畢竟我們是前朝皇族宗室,而且流落這裡的又僅此一支,因此婚配崇早,不同於你們江湖兒女。我出山後又回來時,他便突然長到快十歲了。今年的新年已經過了,他該十九歲了,現在仍是隨母親姓凌。等到他擔負起慕容家族的重任時,才會正式接受長老的認可,繼承慕容的姓氏。”
明子緒微微一笑,說道:“難怪他年紀輕輕就有如此功力,我像他這個年紀的時候是遠遠及不上他的,他以後一定會很了不起。”
慕容起聽了由衷地笑了。“我倒不在乎他以後會做出多麼驚人的大事來,只是希望他能別像我一樣。我幽獨處於此山,一生無樂。如今也已不作復國之想,不知人生何求,空虛寂寥。可他卻不同。他自小孤僻,不愛說話,也不愛聽長輩們說復國的謀劃,只喜歡和自小便跟著他的那個丫頭一起擺弄些花花糙糙,還給那丫頭也取了一個花糙的名字,喚作杜若。我起初還嫌怪他,現在卻不同了。他能找到一件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以後便必定不會如我一般孤涼了。你一定看到樓下的活花屏了吧,那屏風雖是出自別人之手,可那些花糙卻都是他種的。”
“樓下那扇活花屏確實精緻巧妙,我上來時也忍不住把玩了幾下,那時也已想到那制屏種花之人必然都是雅致逸趣之士了。現下是冬天還未去,卻不知束雲公子如何養的那些綠蔭幽糙,想來夏天的時候會更見無窮妙趣吧。”明子緒回想起自己一眼看到那扇屏風的喜愛之情,便情不自禁地稱讚起來。
“或許是年代終於已經久遠了,慕容的後輩們已不復先祖的復國執念,不再像我和族裡的長老們一般,只為復國而活了。我還不及四十,不敢言老,卻也不得不承認他們更加年輕。他們有自己的慾念想法,渴求尋找實現自身的價值,希望為自己而活。若是當年我也能如他們這樣,或許現在這裡便真的是一處世外桃源了。”慕容起方才欣慰的笑容漸漸淡去了,莫名地又生出許多慨嘆來。
“先不說束雲這些晚輩後生,便是後延墨這些比我小了許多年紀的同輩們也勝過我許多。既然你是在延墨的指引下找到這裡的,你見過他,也肯定看得出來他雖然喜歡裝得驕傲冷酷,其實卻俠義正直。他心裡對外面的江湖豪俠生活嚮往已久,如今終於逃出此地,見識到了外界的廣闊豐富,心裡想必十分暢快愜意吧。雖然長老們也已派出人手要找他回來,但畢竟一年多過去了,至今仍然一無所獲,恐怕以後更是希望渺茫了。
“再說追捕他的聲律和聲語兄妹倆,只比束雲年長了兩三歲,他們兄妹從小就好,幾乎形影不離。聲律人如其名,對音律一道甚為痴迷,十分仰慕洞庭神君。據說前年華山盟會結束後,他們無意參與了洞庭歐陽水月在華山之巔的登高演樂。他此番雖不遇神君,但見到少君也與見到神君無甚差異了。想來二人一曲合奏,無須多言便可成知音。這些年來我雖然幽居於此,不曾出谷半步,但外面的事情也還是常常能夠聽知一二。可華山之會過後,我卻再也沒有聽到過聲律聲語兄妹的音訊了。依我所料,想必是他們日久無功,又習慣了外面沒有長老約束的自由生活,自去精研音律了吧。”
說到這裡,慕容起長嘆了口氣,感慨道:“於公,我是他們的少主。於私,我是他們的大哥叔父。可到頭來我卻不及他們活得明白自在,真是教人覺得淒涼又可笑啊。”
“正是因為你是他們的少主大哥,所以才會如此吧。畢竟身份本身就是一種責任和包袱。”明子緒對此頗有同感,也忍不住有些慨嘆。
“是啊,有時身份確實誤人啊。”慕容起的目光變得複雜起來。突然地,他又把話頭一轉,問道:“你想在這裡呆多久呢?山雨欲來,我只怕不能留你太久。”
明子緒想起當時後延墨的話來,藍家、唐門乃至歐陽家之事都不過是當年赤焰教之事的後續罷了。他也承認,師父早早將掌門之位傳於自己也不過是為了示弱,避免朝廷的打壓而已。只是他當時還不明白,當今皇上本是景仰江湖俠客的,卻何以會突然生出禁武之念?如今看來,多半是皇上已從沈臨淵那裡得知梅遠山和公子起當年欲謀造反的事來,因而對整個江湖勢力心存芥蒂,所以才決心打壓了。如今藍家、唐門、歐陽,均已是無辜尚且受戮,慕容一族作為始作俑者,只怕更是在劫難逃。
“既然你已早知山雨欲來,卻又為何不早做打算,未雨綢繆呢?”
“據傳屈原志趣高潔,愛好香糙美人,辭賦里多有提及。然而他身為楚國王室貴胄,他筆下的鮮花異糙總是不同於尋常詩句里的閒情逸緻的。束雲雖然不喜聽復國之論,但他畢竟是皇室血裔,不同於延墨和聲律他們這些當年侍衛的子嗣。如今我年歲漸長,思慮繁碎,總是擔心他所愛花糙卻又不能盡得尋常人家的風流雅趣,最終其實是像屈子一樣,只是借香糙之名,來暗抒另一番愁苦煩悶。我已被皇室之血和復國之任累及一生,如今他既然有機會做個平常人家,我何必牴觸呢?”
“既然外界之事你在此處已有所耳聞,藍家、唐門和歐陽沒落之事你必然知曉。依我看,朝廷如此打壓他們也只不過是擔心他們有朝一日會和慕容一般萌生反心,因此搶先下手。只是他們受戮之時尚且無辜,最終仍落得如此悽慘的結局,何況慕容有過在先呢?只怕朝廷此次出手會更不容情。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恐怕此番慕容一族盡皆作了刀下亡魂,只能盼望來生再尋得一戶尋常人家了。”
“你言之有理,只可惜我當年未能成事,雖不負萬民,卻有負先祖和族輩。今日我既不必負萬民,自然也絕不可再負先祖和族輩。如今宗族在此生活日久,人數日漸龐大,已是無心無力遷徙。但無論如何,我必當拼死以保宗族平安。如此,我之一生雖無建樹,卻也兩不相負了。”慕容起說著,嘴角便浮起一絲欣慰的微笑,漸漸地又變得說不出的淒涼。
明子緒考慮良久,又說道:“你決意如此,我也不便多言。只是束雲公子年紀尚輕,為求穩妥,還是讓他隨我去武當吧。”
慕容起感激地看著明子緒,答道:“他若肯如此,自然再好不過。只怕連累武當,卻非我等所願了。”
“赤焰侯本欲以一死換得一世長安,卻不曾想不過區區七八年而已,便已再起干戈。不知明日慕容之死,又可保多少太平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