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母平時一向粗心大意,但這個清早,她突然像似被神明點撥般,感覺到不對勁。燕燕去叩趙由晟的房門,告知主母喊他吃飯,趙母走上前去,直接去推房門,喊道:「剩兒,快開門!」

  趙由晟穿好衣服,坦然打開房門,見到氣勢洶洶的母親。趙母推開擋住門口的兒子,她直闖進去,當即見到床帳半掀,床上陳郁披髮,光著肩膀躺在被中。

  「啪」一聲,房門被趙母關上,趙母氣急,從軸筒里抽出副海圖就往兒子身上招呼,邊打邊痛心地罵他:「你說!你是不是欺負小郁了!」

  「娘,小聲些。」

  「你做錯事還害怕人知道!還敢躲!」

  趙由晟被母親追打至床旁,百口莫辯。他一時半會也辨不明,再說母親是個急性子,越與她辨她越生氣,趙由晟又怕吵醒陳郁,乾脆乖乖挨打。

  「唔……」

  床上,陳郁似要甦醒,趙母忙停止手中抽兒子的動作,趙由晟也做了個「噓」的表情。

  趙母壓低聲音,對兒子說:「我早就該看出來了,你們哪是什麼摯友,分明是……你們往後可怎麼辦……」趙母落淚,痛心疾首。

  趙由晟順勢懇求:「還請母親姑且保密,不要告訴爹。」

  趙母惱怒,戳趙由晟鼻子:「告訴你爹,你還有命嗎?」

  「是是,孩兒知錯了,事已至此,還請母親莫要悲傷。」

  「你現在倒想起爹娘了,你把小郁……你自己做下的渾事,自己擔當!」

  趙母瞧眼床上小郁,相當痛心,覺兒子真是犯渾,混帳!小郁如此乖巧,懂事,必是自家的兒子害他走上歪道,可怎麼跟陳家交代!

  罷了,想來兩人這般已經多時,難怪燕燕和阿錦適才欲言又止,而今說什麼都太遲,趙母悲憤又震驚,拂袖離開。

  趙母離開後,陳郁迷迷糊糊醒來,他吃驚問:「阿剩,我的上衣呢?」

  趙由晟說:「你昨夜醉酒嘔吐,衣服沾染污物,我脫下清洗,在衣架上晾著。」

  衣架上果然晾著一件白色上衣,拉得筆直,胸前有水漬還未乾。

  作者有話要說:趙由晟:娘,你看生米已煮成熟飯,不如幫孩兒一起勸勸爹吧。

  趙母(惱怒):還是讓你爹把你打屎吧。

  ——————————————

  趙由罄:莫挨老子!老子是直男!

  ————————————————

  導演:完結倒計時.

  第83章

  陳繁是個大齡剩男,有貌有財, 多少媒人想幫他說親, 掙一筆豐厚的媒人錢, 不想這筆媒人錢, 最終入了韓九郎的腰包。

  韓九郎有個堂妹叫韓十二娘, 九郎和她一起長大,情同兄妹。韓十二娘溫婉秀麗,風華正茂,自從成年,許多媒婆上門說親,都被十二娘拒了,外人只道她人美眼高。

  一日韓九郎問妹妹想要什麼樣的夫婿,也不知怎麼著聊到陳家的大繁, 韓九郎一提起陳繁名字,韓十二娘頓時臉紅如熟蟹, 教韓九郎瞧出了端倪。

  韓九郎與陳繁是好哥們, 年少時就認識,陳繁沒接手家中生意前,經常到韓家做客,所以韓十二娘小時候見過年少時的陳繁。

  也不只小時候見過, 韓十二娘長大後, 還曾在元宵燈節見過陳繁,芳心暗許。

  每當聽老哥說又有人給陳繁說親事,韓十二娘就難過, 每當聽老哥說陳繁看不中,婚事又沒成,韓十二娘就暗喜。

  她這麼心理陰暗了很多年,直到她年已十八,也早到了結婚的年紀,陳繁還是沒娶妻,她開始想也許她與陳繁是有姻緣的。

  韓九郎問得妹妹的心意,便打算撮合她和陳繁,兩邊的人他都熟識,很了解兩人品性,覺得很般配。

  韓九郎挑一個和陳繁喝酒時機,直接問他覺得自己的妹妹怎樣?你們男未婚女未嫁的,不如湊一對。

  陳繁面無表情說:「你有很多妹妹。」

  「就是十二娘,跟我最親的那個。大繁,你們以前見過面,你記不記得她?」韓九郎希望老友還記得,韓家確實人丁興旺,生養了一群貌美如花的小娘子。

  陳繁略作思考,他似乎想起來了誰是十二娘,他問:「就是那個爬花棚摘花,掉水池裡的小娃娃?」

  正在喝酒的韓九郎被酒水嗆到,他邊咳邊說:「是小孩時的事情嘛,她長大後又賢淑又溫婉。」

  陳繁難以想像,畢竟他只見過她八九歲時的樣子。

  後來,在韓九郎的安排下,陳繁在陳家園子裡見到韓十二娘,在他看來挺有眼緣,小娘子儀貌出眾,言談舉止稱人心意。

  陳家園子一面發生在陳繁出海前,直到陳繁從海外返回後,直至年底,才確定了這門親事,相隔好幾個月。期間,兩人是否還曾接觸過,見過面,說過話,外人一概不知。

  韓家是當地望族,陳家是當地有名的海商家族,兩家門當戶對,婚禮舉辦得很體面,酒席場面宏大,陳端禮和陳繁的交遊都十分廣泛,有官有商,有漢有番。

  在一眾受邀請的貴客中,有三人身份最為特別,他們是宗子。一堵睦宗院的院牆,隔開了宗室與百姓,以往從未有宗室親臨海商家族的婚禮,這一次實在令人意外,給足了陳家面子。

  趙莊蝶會來參加婚禮,不算意外,他和陳郁關係親昵,趙端河前來,也不是那麼意外,他和陳郁是舊相識,他和莊蝶是老友,兩人結伴而來,讓人最意外的是趙莊鯤接到請柬後,竟也親自到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