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何以會做這樣的夢,趙由晟沒細究,上一世,他們間並未曾體膚相親。

  作者有話要說:導演:這一世你們有機會的。

  ——————

  陳繁:我看到了。

  第57章

  陳家海船每年運輸來的舶貨,有一部分會寄放在城東的店鋪里售賣, 陳家的助理葛桂金時不時會到城東走訪店家, 了解商品的售賣情況, 順便收收帳。

  以往葛桂金一般是一人, 這回他帶著三個人, 陳郁和他的兩個隨從。十六歲的陳郁,原本還不到參與家中生意的年紀,但他近來不再師從吳先生讀聖賢書,悠閒的時間很多,便也就跟著葛桂金到城東來結識自家的生意夥伴。

  陳郁不顯山不露水,有意將身上的貴重配飾摘下,穿著一件湖藍色的衫子,腰繫著青絲絛, 絛環用玉,看起來只是普通的富家子弟。

  大部分店主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一見到陳郁, 還不待葛桂金介紹,就已把他身份認出。殷勤將陳郁請上座,說盡好話,臨走時, 還不忘贈他禮物。

  陳郁待人一向親和, 謙遜,能拒絕掉的禮物他都推拒了,至於盛情難卻的也只得收下, 讓他的兩個隨從攜帶。

  董宛腿短,做為書童力氣也有限,他抱物的雙手發麻,走得氣喘吁吁,跟陳郁說:「郎君,我走不動了,可以歇歇腳嗎?」

  陳郁停下腳步,說那便歇歇再走,葛桂金拿走董宛攜帶的兩盒物品,幫他分擔,但也忍不住訓他:「東西能有多重,沒走兩步就叫累,也就郎君寵著你,換別人家還不得吃鞭子。」

  董宛不敢吱聲,被訓得低頭。

  潘真將攜帶的物品放在地上,他靠堵牆站,張望四周,他發現他們無意中選擇在一處特別的地方歇息,他身側那條巷子便是通往城東有名的勾欄瓦舍區。

  難怪他們身邊不時有男女經過,有些女子,一看就不是良家婦女,當街和男子勾肩搭背。潘真近來才逛過這歡樂場所,他跟隨陳繁來過兩次,其中有一次,還在巷子裡遇著趙由晟呢。

  葛桂金見有三三兩兩的女子出巷來拉客,他忙對陳郁道:「郎君,我們還是快些走,這裡不便停留。」

  這樣的場所總是很亂,魚龍混雜,葛桂金身邊跟著陳郁,他不希望有什麼差池。

  陳郁沒留意那些女子的舉止,再則他也沒來過這裡,沒往那方面想,聽到葛桂金這般說辭,他才意識到身旁那條巷子的特殊。

  得陳郁首肯,葛桂金拉起董宛,催促他快些離開。董宛得到片刻歇息,再則要帶的東西也少了,他跟隨隊伍,腳步勤快,不再拖後腿。

  董宛還是很純潔的,路上他問:「那條巷子怎麼就不能做停留?」

  潘真說:「小孩子別亂問。」

  越是不告訴他,董宛越好奇,他去問陳郁:「小郎君,那邊有什麼?」

  「你毛都沒長齊,跟你說,你也不懂它的妙處。」葛桂金笑了,顯然,他應該也是到裡邊長過見識的。

  董宛多多少少聽出是那種意思,再回想那條巷子確實有很多漂亮年輕的女子,原來是尋歡作樂的場所,他惱道:「我又不小,該曉得的我都曉得!」

  他一路被兩個年長他的男子取笑,心裡老大不高興,他往小郎君的身邊靠,覺得還是小郎君好,從不開葷腔,也不會瞧不起人。

  陳郁雖沒進過那條巷子,不過他對煙花場所,男歡女愛的事還是有一定的了解,他不覺得這樣的事該拿出來說。

  潘真和葛桂金其實都是老實人,然而老實人對美色也會感興趣,何況他們還沾親帶故,相互熟悉,兩人走在一起,談著他們寥寥幾次的香艷經歷。

  聊著聊著,潘真突然停下腳步,回頭問陳郁:「小郎君去過嗎?」

  陳郁搖頭,他不喜歡那樣的地方,對裡邊美艷誘人的女子也缺乏興趣。直到潘真問他,陳郁才想到男子似乎總會去聲樂場所,那似乎是人人都會做的事。

  「我有幸跟大郎去過兩回,那兒真是教人眼花繚亂。」潘真說完話,覺得似乎不大妥當,他繼續道:「前些日子,大郎約友人去聽韓三娘唱曲,就在那條巷子裡還遇著趙舍人呢。」

  陳郁身子一滯,停下腳步,不過他很快又繼續進行,他想:阿剩已經十八歲了,早到應酬年紀,出入酒色聲樂場所很正常。

  「真哥胡說,趙舍人才不會去那裡呢!」董宛哼地一聲,大有你們是色鬼才會去的意思。

  「又不是我一人看見,大郎也瞧見了,不信你去問大郎。」潘真被指責「胡說」,頓時就急眼,還將陳繁給搬了出來。

  董宛吃癟,他很怕陳繁,連陳繁住的院子他都不敢去。

  兩人的對話,都聽在陳郁耳中,不過他半信半疑,他也不可能就這件事去問哥哥。陳郁心裡有點不是滋味,回去時,整個人都愣的。

  單是聯想溫香暖玉摟在懷的趙由晟,陳郁就有著強烈的排斥與不適感。

  回到家裡,墨玉發覺陳郁有點不對勁,整個人呆呆的,她脫去陳郁的外袍,抖去灰塵,問他要不要沐浴,他也沒回應。

  墨玉自去準備熱水,把陳郁換洗的衣服帶進浴室,她服侍陳郁沐浴。

  熱氣裊裊中,陳郁脫去衣服,躺在大浴盆里,墨玉幫他洗頭,擦身。墨玉伺候陳郁多年,光屁股的陳郁她也見過無數次,不避嫌。近來墨玉發現陳郁的身體已經長得像男子,她幫陳郁穿衣系帶時,話里有意說:「小郎君漸長,得有個貼身的小環,奴婢是個老姑娘了,也想早日出去嫁人,養個小娃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