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官員在船倉忙碌,自有潘幹辦等人招待,陳繁站在主桅的兩盞大燈籠下,掃視甲板上往來的人們,時不時有老船工上前來問候。

  船上的人們大多知道他是陳端禮的長子,不知道的,見到這樣的情景,一問身邊人也能知道。他將是陳端禮的繼承者,以後福信船的主人,他們日後的東家。

  陳郁在燈火下,觀看從船艙里源源不斷抬出貨物,這些貨物被分批次吊運下船,這是非常壯觀的場面,船上是無數像螞蟻一樣繁忙的水手,船下是一個又一個背貨,拉車的腳力。

  他看得興趣勃勃,舉止仍帶些許孩子氣。

  船上載有大量貨物,要搬運完得花費數日,陳端禮將監督的事務交予陳繁,他帶著陳郁先行回家。

  福信船這趟歸航,陳繁展示他的才幹,也在船上的幹辦、部將及搭船的海商面前樹立威信。他年紀輕輕,已有幾分父親當年的領導風範。

  陳端禮認同長子的才能,也開始著手栽培陳郁,他帶小兒子去舶司庫熟悉香藥官博的過程,並讓他跟隨潘幹辦前去寧縣的窯廠,訂購明年將裝運上船的陶瓷。

  寧縣多山嶺,盛產陶土,而且森林茂密,能砍伐燒陶,寧縣有一家斗尾龍窯,是陳家的生意夥伴。

  潘幹辦帶上陳郁前往寧縣的斗尾龍窯長見識,陳郁觀看陶瓷製作的流程,熟悉熱銷的陶瓷器型,結識陶窯主人和陶匠。潘幹辦因要留駐陶窯幾日,問陳郁要不要回去陳家老宅等他。

  但凡燒陶瓷的地方,柴煙繚繞,灰塵飛揚,離村落又遠,吃住簡陋,在潘幹辦看來,實在不適合陳郁居住。

  陳郁說他想去茶溪的溪花書院拜訪一位朋友,潘幹辦便就派上自己的外甥葛桂金與數位僕人,一路護送陳郁。

  陳郁知道,趙由晟還在溪花書院,他很想見他。

  作者有話要說:——————————————————

  趙父:嗯,一百種坑爹方式?

  由晟(淡定):父親聽錯了。

  ————————

  導演:兩人下章見面,阿剩也該滾回泉州城了。

  第31章

  茶溪的午後寂靜極了,只有蟬鳴聲, 趙由晟坐在涼蓆上, 臂擱憑几, 手中執書, 他的指腹觸摸書頁上印刷的文字, 讀得專注。若是其他人讀來,每個字都認識,可卻不知道什麼意思,這是舟師的書。

  舟師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述著的海道針經,行文粗俚,且有不少行話,趙由晟能讀懂, 且在他看來很有趣味。這是趙由晟一貫的趣好,在前世也是如此。

  「開船乾亥離石欄, 水十五托, 看北辰星四指,燈籠星正十一指半……」

  讀至此,趙由晟仿佛置身汪洋,佇立海船上, 手執牽星板, 仰頭則是星空,他持板的手臂伸直,另一隻手將板繩拉至眼前, 看視牽星板的上下,下與海平線垂直,上測星體距水平的高度,用此領航。

  海道針經里所謂的「四指」,「十一指半」,指的都是使用牽星板的規格,牽星板共十二塊,最小是一指板,最大則是十二指板。

  熱日炎炎,趙由晟心靜自然涼,那吹往草亭的徐徐微風,怕都化成了撫面的清涼海風。

  海域如此遼闊,揚帆可去萬萬里,沿途無數的番國夷島可以停泊,前世那個頗多無奈的趙由晟,卻在亂世里,身無立錐之地,倒在血泊之中。

  蟬鳴總是一陣陣,特別呱噪,突然群蟬噤聲許久,那是有人經過,蟬兒膽小。趙由晟抬起頭,一手搭在膝蓋上,一手將書擱席上,目視前方,通往草亭的小道上,走來三人,領頭那人是俞恩泰,後面還有兩人,這兩人他認識其中一人。

  何止認識!

  趙由晟倏然站起身,大步邁下草亭,迎了上去。

  「阿剩!」

  陳郁快步向前跑,超過俞恩泰,遠遠拋下陪伴他來茶溪的葛桂金,他如此激動,一口氣至趙由晟跟前才停下。

  他穿著輕薄的素色絲袍,細絲絛扣住一枚海棠花造型的水晶璧束出腰線,腰間還墜飾金香囊,香囊小巧玲瓏,散發沁心的清香,他手捏一把玉柄紙扇,手臂膚色與白玉柄一樣白皙、細膩,饒是這不乏青少俊才的溪花書院,出現這麼個風雅人物,也總要引人驚訝。

  看在趙由晟眼裡,他長高了些,五官也長開了,高挑清麗。少年陳郁,熱情而親昵,將近一年的分離,未有絲毫生疏之感。

  「小郁,你怎麼來了?」始料不到,饒是趙由晟也很驚詫。

  「我跟潘幹辦和他外甥去斗尾龍窯,回南溪路上,順道過來看你。」

  他是如此歡喜,以致忘記介紹站在他身後的葛桂金,他踩上一層石階,與趙由晟站在一起,那石階不寬不長,僅能站兩人,他的衣裳磨蹭過趙由晟的衣物,傳來窸窣聲。趙由晟怕他沒踩穩掉落,伸手抓了他的手臂一把,動作自然而親密。

  兩人的親昵,令俞恩泰瞪大了眼睛,以他對趙由晟的了解,趙兄在書院可是對誰都不冷不熱,身為他可愛的舍友,有時都懷疑他莫得感情呢。

  陳郁的手臂被趙由晟抓那一下,感覺手勁不小,阿剩的手掌寬大有力,而他的個頭也比去年更高,身上有不少改變,雖然如此,他的眉眼還是如此熟悉,那份親和感也不變分毫。來到溪花書院,站在趙由晟身邊,陳郁止不住歡喜,總算見著他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