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墨玉收拾陳郁的行囊,見小主人在鏡台前端詳自己的裝容,揶揄他:「小郎君去南溪掃墓,正好能見到心心念念的舍人。」

  陳郁整整衣冠,悵然道:「我去南溪掃墓,阿剩去廣州掃墓,碰不著面。」

  按行程,趙由晟應該早已踏上去廣州的路途了。

  這是墨玉沒意料到的,不想趙由晟居然這麼難見,說來,他離開泉州城也有好幾個月了。

  南溪,是陳郁大想回去的地方,他七歲歸國,在南溪住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那是一段可怕的時光,父親不在身邊,由祖母看管他和異母姐姐陳纓。在南溪,陳郁受到虐待,直到陳父一次突然回鄉,發現他身上的傷痕,心疼且憤怒地帶著他和陳纓回了泉州城,自此陳端禮不再率船出海,而是選擇陪伴在子女身邊。

  從泉州城到寧縣確實不算遠,大清早出發,趕路的話,夜晚能到。陳父帶著一眾奴僕,夜宿村店,到第二天午時才到寧縣縣城,而後從縣城前往南溪。

  去南溪路上,路過茶溪,趙由晟在信里告訴陳郁,他就在茶溪畔的溪花書院讀書。當陳郁來時,溪花書院裡已經沒有趙由晟,映人眼帘的是溪畔或粉紅或艷紅的茶花,綿延一片。陳郁騎在馬上,折下一枝茶花捻在手上,低頭嗅了嗅它的氣味。

  陳家老宅,在陳郁記憶中是座陰沉,深邃的大宅子,當陳郁站在它面前,發覺它原來如此明亮和清晰,它的每一根木樑,每一塊石雕,每一件彩塑,都那麼熟悉。為何會是這般,明明以前排斥著它,這趟回來卻又突然對它有份道不明,不知打哪來的眷念之情。

  陳家老宅而今的住戶,只有一戶親戚,是遠親,陳端禮請他們來居住並照看房子。主屋有許多房間,陳端禮和陳繁住主屋,陳郁的寢室,被安排在書屋。

  僕人走在前,挑著行囊進書屋,陳郁走在後面,他愣愣看著自己在水池裡的倒影,仿佛昔日的時光重現,仿佛看到那個孤獨的七歲小孩,手臂和小腿被抽得滿是傷痕,抱著雙臂,垂淚從池邊走過。

  董宛跟隨在陳郁身旁,他第一次同主人前來陳家老宅,好奇地四處張望,他叫道:「好大的一棵樹!小郎君,你快看,那是鴨腳樹嗎?」

  探出高牆的是一棵高大的銀杏樹,粗壯的樹幹仿佛直插雲天,它枝葉茂盛,蔥翠喜人。陳郁抬頭一見它,腳步隨之停滯,他呆呆地,看得出神。樹葉攜帶來春風,拂過他的臉龐,他雙眼迷離,如中邪般,一動不動。

  董宛見小主人呆滯許久,他扯動他的袖子,喚他:「小郎君,這是怎麼了?」

  陳郁也不清楚自己怎麼了,見到這棵銀杏樹時,似有無數情感一起湧向心口,而這些情感卻不知打哪裡來,為何如此激烈。

  陳家書屋,陳郁曾短暫就讀過,那時有六七個學生,都是親戚。而今,它已經不再具有書屋的用途,被閒置著。

  陳郁住的房間先前已有人打掃,很整潔,他和董宛在接下來的兩天裡,都將住在這裡。

  為何將陳郁獨自安排在書屋,便是為了不讓他想起以前的事。小陳郁便是在主屋被責罵,遭虐打,被懲罰,獨自關在暗房裡過夜。

  他剛回國,只會說番語,無法溝通,行為古怪,祖母本就不喜歡他這個來歷不明的孫子,再加上一些謠傳,也讓她視小陳郁為妖物。

  無論天氣多冷,他都在玩水,管教不了,說不聽,聽不懂,這就是個禍害,從海外帶回來的妖物。

  祖母出於愚昧和狹隘不肯善待這個小孫兒,而同住在屋檐下的姑母一家卻是冷眼旁觀,不予理會這個無依無靠的小外甥,唯有陳纓會同情他,但一個在家中被忽略的小女孩,對弟弟起到的保護十分有限。

  夜晚,陳郁去主屋就餐,他的位置緊挨父親,在餐桌上,陳端禮幾次幫他夾菜,噓寒問暖,陳繁面無表情,慢條斯理喝湯。他年幼時,老爹總在出海,陪伴他成長的只有母親和祖母。

  後來母親亡故,祖母也是單獨照顧過他一段時日,不同的是祖母十分寵愛他這個長孫。人與人的緣分便是這般奇妙,在陳郁看來如同夢魘的祖母,在陳繁這邊是個慈愛老者。

  陳家在後埕坡有一處陳家的家族墓地,墓地規模不小,陳家是當地的大姓。陳端禮祖上以燒陶為生,後來參與海貿,但真正將海貿生意做大的是陳端禮。

  陳端禮的第一任妻子景氏,她是陳繁和陳纓的母親,她的墓建得奢華,她死時,正是丈夫發跡之時。

  小時候,陳郁曾問過父親,自己母親的墓在那裡?然而陳端禮神色慽然,無法回答。

  陳郁在景氏墓前恭敬地行拜禮,如陳繁那般,如往年那般,他站起身,輕拍去袍上的塵土,他覺察兄長正用很奇怪的眼神看他。

  祖母的墓,同樣修得風光,陳郁和陳繁在墓前燒紙錢,陳郁低著頭,火光映紅他的眉額,但看不清他的神情。

  父子掃墓回來,已是黃昏,陳郁一天走了許多山路,雙腳發酸。

  夜晚,陳郁泡著熱水澡,想起阿剩說他祖父的墓在一座山上,小時候上山得坐竹轎,也想起當阿剩知道他小時候在南溪的遭遇,曾說他祖母是個惡毒的老虔婆,清明不要給她燒紙錢。

  也許因為阿剩在寧縣居住的關係,來到南溪,陳郁總是想到他。

  陳郁不知道,前世的他們,本該在這座老宅里時時相伴,兩人在寧縣一起度過兩年時光,那是很重要,很快樂的一段時光,前世和趙由晟漸行漸遠的陳郁曾一次次地追憶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