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陳郁的來信。

  黃昏,風瑟瑟穿過廊廡,趙由晟坐在避風處,將手中的長信讀閱。信很厚,打開有好幾頁。陳郁在信紙上一筆一划認真書寫,細緻講述他這段時日在泉州城的生活,他參加山海樓的遣舶宴,並認識一個叫鄭遠涯的朋友。他對趙由晟的思念之情溢於紙上,並念念不忘問他什麼時候能回泉城過年。

  這封信落款的日子,在十八日前,從泉州城遞送至寧縣也有數日,想必從信寄出那日起,陳郁就在家眼巴巴地等候回信。

  趙父一向不贊同趙由晟和陳郁這個海商之子交往過密,但他並沒有沒收這封信。

  春節逼近,趙父讓錢伍去泉州城接妻子和小兒子一起來寧縣,他們一家子將在寧縣過年。早已知道這個消息,趙由晟將寫好的回信交由錢伍捎去,再經由趙母的手交給陳郁。

  回信里,趙由晟簡略陳述他這段時間在寧縣的生活,三溪先生,溪花書院,還有俞兄,但沒告知溪花書院的伙食有多糟糕,與及他跟章義學劍的事。

  寫至自己不能回泉城過年,趙由晟的言語不由自主充滿情感,用語溫和親昵,當陳郁讀到這封信時,不至於太難過。

  很快錢伍去泉城護送趙母和趙由磬來寧縣,趙由晟問趙母信的事,趙母說離開泉城前,信就讓吳杵送去陳宅。

  趙母說:「小郁天天等你回信,派人來問過好幾次,孩兒得空多寫幾封給他。」

  作者有話要說:富家子:騙紙,說好的手無縛雞之力的。

  ————————

  導演:分離略寫,過過劇情,兩人會相見的。

  第28章

  趙由晟一家,頭遭在寧縣過年, 寧縣哪及泉州城熱鬧, 小小的街市, 黃昏不到就閉市, 實在讓人提不起勁來。

  午後, 趙由磬無所事事,蹲在廊廡的台階下,手裡拿支樹枝,翻動一片枯葉,枯葉上有群螞蟻在爬動,他已經無聊到逗螞蟻玩。趙由晟過來,往他屁股輕踢一腳,說自己要出去, 要不要跟?

  趙由磬立即屁顛屁顛跟上,哥倆一起離開。

  廚房裡的香氣飄出, 廚娘稟告趙母已準備好滋補的膳食, 趙母出屋找不著兩個兒子,一問錢伍,錢伍說:「兩位小官人一起走,我看他們走的方向, 是去找章義。」

  自打趙母來寧縣, 趙由晟每天都開小灶,趙母認為他在溪花書院餓瘦了,很需要補一補。

  趙母知道章義這麼個人物, 他是老趙的屬下,一個小小的捕役。聽說他武藝高強,精通刀劍,都怪老趙,才養出兩個喜歡舞刀弄槍的兒子。

  章義家在縣署後頭,走條小巷便到,是處低矮的民宅,有一個寬敞的院子。據說章義的父親本在廂軍擔任低級武官,後因罪免職,章義家中貧困,才到縣署里充當捕役。

  趙父到寧縣任知縣,知章義武藝過人,對他很賞識,他娶妻賀氏時,婚禮還是趙父主持。

  章義對趙父忠心耿耿,對於趙父的兩個兒子,自然也是關照有加,他毫無保留的傳授趙由晟劍法,對於來跟他學功夫的趙由磬,見他年紀小,則教他幾招拳法。

  倆兄弟在章家揮灑熱汗,黃昏一起回家,路上,趙由晟叮囑弟弟:「學武是為強身健體,可不許逞強跟人打架。」趙由磬擺出招式,英勇無畏般:「莊鯤兄說,學武是為了上陣殺敵,報效家國!」

  「啪!」

  「阿兄幹麼打我頭!」

  趙由磬忙護住頭,露出委屈的小眼神。想來莊鯤沒少灌輸他學好武功,保家衛國的觀念。國朝至今,從沒有一位宗子手握兵權,朝廷不允許,學武只是讓他健身而已。

  兄弟倆一前以後走進縣署,趙母見他們結伴回來,和樂融融,就也不去計較兩個小子找章義習武的事。

  老趙忙於公事,趙由晟來寧縣後,他很少關心他,直接丟給三溪先生管教,趙母這次前來寧縣,他才放下手頭的事,和妻兒好好相伴。

  除夕夜,一家人歡聚一堂,老趙在飯桌上教導兩個兒子,話語無外乎是要做個有用的人,身為宗子,即使無所事事,也能過不錯的生活,以致許多宗室子弟不思進取,混吃等死。大丈夫活一世,應當有所作為。當然老趙也不都是豪言壯語,在飯桌上,他也和趙母談論錢財這等接地氣的事。

  宗子們居住在泉州港,自然是涉及海貿的,當地宗正司有艘官船,想參與海貿的宗子,會幾家人合夥,到宗正司請個幹辦,由幹辦代替他們上船,拿他們的本錢購買貨物,到海外進行貿易。

  「去年沒掙著什麼錢,今年竇幹辦來收本錢,我給他三百緡,他還嫌少。」趙母談起這件事,有些不悅。

  「三百緡足矣!這幫幹辦個個貪婪無厭,掙得多,也跟僱主說掙少,要掙少了,就說賠本。」趙父覺得妻子給多了,不過也沒所謂,官船自然是在掙錢的,只不過每年分發到他們手中的紅利少得可憐而已。

  趙由晟擱下筷子,道:「但凡巨商,早年都是親自領船出海,才能積攢下數百萬緡家產,否則,就是派遣自家幹辦出海,也總要被欺瞞。」

  「兄長,要是我們自己出海經商,是不是也能掙很多錢!」趙由磬在海港長大,也是聽過不少海商故事的。

  趙由磬話語剛落,就挨著老趙一掌,輕打在頭上,老趙惱他:「鑽錢眼裡,就這點志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