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季昭明白過來了,太后這是想把她推給紀征。她老人家還真是大手筆,紀征可是許多京城待嫁女們的首選目標。季昭覺得自己若是尚未心許別人,大概也不會拒絕這類親事,可是現在她身心都給了紀衡,就不可能再跟紀征攙和了。不過看方才紀征的反應,他似乎已經知道太后要這樣做?且他也沒阻攔?有點亂啊……
不管怎麼說,季昭是打算回絕了。可是怎麼回絕呢?太后都把話說到那份兒上了,她根本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了。有些事情不能多想,越想越亂,沒辦法了就只能來個快刀斬亂麻。於是季昭一咬牙,硬著頭皮說道,“回太后娘娘,民女與皇上相處日久,仰慕其品貌風華,已芳心暗許,求太后娘娘成全。民女不敢奢求名分地位,只懇請太后娘娘允許民女繼續伺候皇上,便已足矣。”
這簡直就是當眾表白了。紀衡一下子就得意起來,恨不得有個尾巴可以翹一翹。與之相反,紀征的臉色就難看多了。田七怎麼會喜歡皇上呢,一定是被脅迫的!
太后的想法比較複雜:季昭喜歡皇上——季昭在打皇上的主意——季昭盯上了皇后的位置……
可是季昭又親口說了,“不求名分地位”。當然了,在皇家,皇上臨幸過的女人總要給個名分的,她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意思是她當不當皇后無所謂。她無所謂,皇上很有所謂,還不是一樣!再說,誰能說這算不算她欲擒故縱的把戲?
太后發現自己又被季昭反將了一軍。口口聲聲答應要幫別人考慮婚姻大事,可是沒想到這姑娘臉皮竟然這樣厚,直接把自己的需要說出來,這下太后倒不知該如何拒絕了。關鍵還有個兒子在一旁胳膊肘往外拐拖後腿。於是太后慫了,笑道,“哎呀,這種事情是一輩子的,還要從長計議。你先起來吧。”
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
在場諸位個頂個兒的臉皮厚,很快又找到新話題,配合著太后娘娘粉飾太平。過了一會兒,太后把紀征和季昭放走了,唯獨留下紀衡說話。
紀衡很著急,紀征和季昭一塊出門,他怎麼放心呢。
太后偏不如他的意,拉著他說這說那。阻撓兒子談戀愛也算是當娘的一大樂事了。
這邊季昭和紀征一同出了慈寧宮。季昭現在不是奴才,雖然只是平民,也有資格與紀征並肩走了。她現在著實尷尬,故意呵呵一笑說道,“那個……太后娘娘真有意思。”她故意提太后,就是希望聽紀征解釋一下,說一說這到底是怎樣一個烏龍。
然而紀征卻問道,“阿七,你與我說實話,你方才在太后面前說那些話,是由於被皇兄逼迫的對不對?”
“咳,不是,我是真心的。”現在想到自己剛才勇猛地承認那些,她終於有點臉紅了。
紀征突然有些憤怒,且又失望,不甘。一直以來他只當田七是被皇上強迫的,可是強迫著強迫竟然成真了。他有些恨,卻又不知該恨誰,他之前也許可以義正詞嚴地指責皇上霸占田七,然而現在,人家卻成了兩情相悅,他又有什麼資格橫插一腳?
但他又十分不甘心。他們鴛鴦成偶雙宿雙飛了,可是他呢?他的一片痴心又能賦誰?明明他才是最先發現、最先喜歡的那一個,紀衡憑藉的也不過是近水樓台,倘若使田七日日與他紀征相處,就憑他對她的好,她又怎會不喜歡他呢?
這想法像是一個膨脹的皮球,不斷擠壓紀征的神經。他一會兒咬牙切齒,一會兒滿臉沮喪,季昭看得甚是奇怪,她岔開話題問道,“王爺,您這次出遠門,可有什麼斬獲?”
“有,我去了遼東。”紀征停下來,盯著她,答道。
遼東於季昭來說是個敏感的地方,她沒接話。
“知道我是為了誰嗎?”他問道。
季昭不敢回答。她彆扭地別過臉去。
紀征苦澀地扯了扯嘴角,又道,“阿七,我去遼東都是為了你……你知不知道我找到了什麼?我一回來就想與你說,沒想到聽到的卻是你的真情表白。”
季昭連忙問道,“你找到了什麼?”
“我找到了……”紀征看著她澄澈的眼睛,他彈了一下她的額頭,笑,“我找到了讓你愛上我的方法。”
☆、第97章他的秘9密
季昭對紀征突然轉變的態度很困惑,又有點遭遇錯愛時的惶恐。她想不明白他怎麼就看上她了,由於各種原因,在他得知她是個女人之後,他們兩個見面的次數其實並不多,日久生情肯定談不上。
不過不管怎麼說,反正她的心意她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天涯何處無芳糙,她覺得紀征肯定不會一門心思地一定要吊死在她這棵歪脖子樹上。至少她是這麼希望的。
紀衡一被太后放出來,就跑出宮來找季昭了。他今天被季昭當眾表白了,快樂得仿似踩在雲彩上,騰雲駕霧著就來了,幾個隱在人群中保護他的侍衛差一點沒跟上。皇上的輕功真的是——絕了。
季宅已經被紀衡派了足夠的人手來看著,之前他還下過一道命令:任何人,尤其是男人,沒有季昭的允許都不能輕易走進季宅。而有一些人被紀衡列入了“不受季宅歡迎名單“,即便有季昭的許可,也不能走進去,比如寧王爺紀征。
紀衡走進季宅,他本來有一肚子的甜言蜜語要與季昭說,可是當他看到她站在梅花樹下衝著他微笑時,他突然發現其實說什麼都不重要了。他跟她兩情相許,心意相通,任何語言在這個時候都是乏力的,不如不說。他走過去拉起她的手,想了想,笑道,“等著我來娶你。”
“好。”
***
紀征的愛意使得季昭有些尷尬,因此她最近刻意避免與他見面。
比如,當季昭在八方食客給鄭少封辦了個小小的接風宴時,她沒有請紀征。
普通在邊關服役的軍士沒有命令是不能擅自離開的,更不可能回京城。不過誰讓鄭少封是官二代呢。最重要的是他娘實在太想他了,好幾次收拾細軟帶了吃食要去宣府看望兒子,把鄭首輔氣得頭疼,鄭少封便趁著年關將近,回了趟家。另外一個催促他回家的理由,是“田七突然變成女人”這個事實。想一想就很可怕好麼,好好一個哥們兒怎麼突然就變成女人了!這個世界實在讓人缺乏安全感!
回京的第二天,鄭少封找到唐天遠,當面聽他講述了“田七變女人”的經過。鄭少封才發現,他竟然還錯過了“田七變太監”這個重要環節。也就是說,田七身份轉變的全過程是“男人——太監——女人”,至少從表面上看,這更像是一個變性手術的案例,簡直太變態了。鄭少封一邊惡寒著,一邊慶幸田七是實打實的女人,並不是被切掉小*之後變的。不過,那小子,啊不,那姑娘竟然敢為了刺殺陳無庸而隻身假扮太監入宮,也真是條好漢!
唐天遠比鄭少封淡定多了,因為他震驚的勁頭已經過了。他一開始聽說這件事時也覺不可思議,他知道的畢竟比鄭少封多很多,前後一聯繫,便知此事非虛。於是唐天遠一邊感嘆季昭命途不濟,一邊感慨她的有勇有謀,自不消提。
現在,這倆人坐在八方食客的雅間裡,傻愣愣地看著穿回女裝的季昭。姑娘太漂亮,笑吟吟地看著他們。唐天遠和鄭少封都有點不好意思。畢竟之前跟人家姑娘是當哥們兒相處的,勾肩搭背的事兒沒少干,現在看來,那都屬於“非禮勿動”的舉動,真是該打。
反倒是季昭,落落大方,先端起酒杯道,“之前身不由己,對你們多有隱瞞,兩位兄弟大人不計小人過,我這裡先給二位陪個不是,自罰三杯。”說著,果然連干三杯酒。
姑娘家都這樣了,大男人再說什麼都是矯情,於是果斷端起酒來陪飲。
鄭少封是個心寬的,說白了,他的智力不足以支撐他想東想西,於是他幾杯酒下肚之後,很自然地就接受了“田七是姑娘”的設定,並開始跟兩人聊起自己在宣府的生活。宣府雖不如京城繁華,卻也是連接南北和東西的要衝,客商雲集,也有些意思。之前會有土匪跑到集市附近擾民打劫,鄭少封跟著楚將軍專門打劫土匪,把宣府附近的蒙古土匪逼得幾乎走投無路。季昭也不管他這話有多少吹噓的成分,聽得津津有味。
鄭少封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自己那個情敵,就是那個倪世俊。他照例要在好朋友面前諷刺一下倪世俊的。季昭十分好奇,問道,“倪世俊的父親到底是誰?什麼來路?”何德何能得到皇上那樣垂青照拂?
“他爹叫倪松,為人不清楚。只知道早就死了。”
“什麼時候死的?死於何症?”
“讓我想想,我聽人說過,好像是……淳道二十三年十月……十月二十五?死因有些好笑:倪松的正房和小妾吵架,動了兵器,倪松上前勸架,一不小心被她老婆誤傷,當時就暈了。大夫來時已經斷了氣兒。”
“……”
“……”
這死法真是……真不知說什麼好了。算了,死者為大。
鄭少封便感嘆,“所以說男人家裡不要放太多女人,亂。”
倆光棍開始大言不慚地討論該不該納妾這個問題。季昭心想,你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媳婦娶上……
不過……季昭扶著額頭,皺眉沉思。她總覺得倪松死的這一天似乎有些特別,是哪裡特別呢?淳道二十三年正是她家遭逢變故的那一年,但他父親罷官被捕是在十一月。十月二十五日恰好是她母親的生辰,那一天她在做什麼呢?
啊,是了。雖然往年她父親都會好好地為母親慶賀壽辰,可是那天也不知怎的,父親似乎總有些心不在焉。她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但也能感覺到父親像是惦記著旁的事情。然後呢?白天聽了戲,晚上父親沒有來陪母親。她和弟弟以為父母吵架了,於是一個留下來哄母親,一個去哄父親。弟弟去了書房找父親,很快就被趕回來了。她問弟弟父親說了什麼,弟弟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
——“父親獨自一人站在院子裡看月亮,自言自語說什麼‘成敗在此一舉’。他看到我,不等我說話就把我轟回來了。”
季昭當天不覺得什麼,早早地去睡覺了。現在來,甚是奇怪,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父親為什麼會說“成敗在此一舉”?他在惦記何事?後來是成是敗?
父親當時已經是詹事府第一人,一般的事情不會令他如此焦急,他最掛心的事莫過於太子之儲位了。
不管怎麼說,季昭是打算回絕了。可是怎麼回絕呢?太后都把話說到那份兒上了,她根本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了。有些事情不能多想,越想越亂,沒辦法了就只能來個快刀斬亂麻。於是季昭一咬牙,硬著頭皮說道,“回太后娘娘,民女與皇上相處日久,仰慕其品貌風華,已芳心暗許,求太后娘娘成全。民女不敢奢求名分地位,只懇請太后娘娘允許民女繼續伺候皇上,便已足矣。”
這簡直就是當眾表白了。紀衡一下子就得意起來,恨不得有個尾巴可以翹一翹。與之相反,紀征的臉色就難看多了。田七怎麼會喜歡皇上呢,一定是被脅迫的!
太后的想法比較複雜:季昭喜歡皇上——季昭在打皇上的主意——季昭盯上了皇后的位置……
可是季昭又親口說了,“不求名分地位”。當然了,在皇家,皇上臨幸過的女人總要給個名分的,她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意思是她當不當皇后無所謂。她無所謂,皇上很有所謂,還不是一樣!再說,誰能說這算不算她欲擒故縱的把戲?
太后發現自己又被季昭反將了一軍。口口聲聲答應要幫別人考慮婚姻大事,可是沒想到這姑娘臉皮竟然這樣厚,直接把自己的需要說出來,這下太后倒不知該如何拒絕了。關鍵還有個兒子在一旁胳膊肘往外拐拖後腿。於是太后慫了,笑道,“哎呀,這種事情是一輩子的,還要從長計議。你先起來吧。”
事情就這麼不了了之。
在場諸位個頂個兒的臉皮厚,很快又找到新話題,配合著太后娘娘粉飾太平。過了一會兒,太后把紀征和季昭放走了,唯獨留下紀衡說話。
紀衡很著急,紀征和季昭一塊出門,他怎麼放心呢。
太后偏不如他的意,拉著他說這說那。阻撓兒子談戀愛也算是當娘的一大樂事了。
這邊季昭和紀征一同出了慈寧宮。季昭現在不是奴才,雖然只是平民,也有資格與紀征並肩走了。她現在著實尷尬,故意呵呵一笑說道,“那個……太后娘娘真有意思。”她故意提太后,就是希望聽紀征解釋一下,說一說這到底是怎樣一個烏龍。
然而紀征卻問道,“阿七,你與我說實話,你方才在太后面前說那些話,是由於被皇兄逼迫的對不對?”
“咳,不是,我是真心的。”現在想到自己剛才勇猛地承認那些,她終於有點臉紅了。
紀征突然有些憤怒,且又失望,不甘。一直以來他只當田七是被皇上強迫的,可是強迫著強迫竟然成真了。他有些恨,卻又不知該恨誰,他之前也許可以義正詞嚴地指責皇上霸占田七,然而現在,人家卻成了兩情相悅,他又有什麼資格橫插一腳?
但他又十分不甘心。他們鴛鴦成偶雙宿雙飛了,可是他呢?他的一片痴心又能賦誰?明明他才是最先發現、最先喜歡的那一個,紀衡憑藉的也不過是近水樓台,倘若使田七日日與他紀征相處,就憑他對她的好,她又怎會不喜歡他呢?
這想法像是一個膨脹的皮球,不斷擠壓紀征的神經。他一會兒咬牙切齒,一會兒滿臉沮喪,季昭看得甚是奇怪,她岔開話題問道,“王爺,您這次出遠門,可有什麼斬獲?”
“有,我去了遼東。”紀征停下來,盯著她,答道。
遼東於季昭來說是個敏感的地方,她沒接話。
“知道我是為了誰嗎?”他問道。
季昭不敢回答。她彆扭地別過臉去。
紀征苦澀地扯了扯嘴角,又道,“阿七,我去遼東都是為了你……你知不知道我找到了什麼?我一回來就想與你說,沒想到聽到的卻是你的真情表白。”
季昭連忙問道,“你找到了什麼?”
“我找到了……”紀征看著她澄澈的眼睛,他彈了一下她的額頭,笑,“我找到了讓你愛上我的方法。”
☆、第97章他的秘9密
季昭對紀征突然轉變的態度很困惑,又有點遭遇錯愛時的惶恐。她想不明白他怎麼就看上她了,由於各種原因,在他得知她是個女人之後,他們兩個見面的次數其實並不多,日久生情肯定談不上。
不過不管怎麼說,反正她的心意她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了。天涯何處無芳糙,她覺得紀征肯定不會一門心思地一定要吊死在她這棵歪脖子樹上。至少她是這麼希望的。
紀衡一被太后放出來,就跑出宮來找季昭了。他今天被季昭當眾表白了,快樂得仿似踩在雲彩上,騰雲駕霧著就來了,幾個隱在人群中保護他的侍衛差一點沒跟上。皇上的輕功真的是——絕了。
季宅已經被紀衡派了足夠的人手來看著,之前他還下過一道命令:任何人,尤其是男人,沒有季昭的允許都不能輕易走進季宅。而有一些人被紀衡列入了“不受季宅歡迎名單“,即便有季昭的許可,也不能走進去,比如寧王爺紀征。
紀衡走進季宅,他本來有一肚子的甜言蜜語要與季昭說,可是當他看到她站在梅花樹下衝著他微笑時,他突然發現其實說什麼都不重要了。他跟她兩情相許,心意相通,任何語言在這個時候都是乏力的,不如不說。他走過去拉起她的手,想了想,笑道,“等著我來娶你。”
“好。”
***
紀征的愛意使得季昭有些尷尬,因此她最近刻意避免與他見面。
比如,當季昭在八方食客給鄭少封辦了個小小的接風宴時,她沒有請紀征。
普通在邊關服役的軍士沒有命令是不能擅自離開的,更不可能回京城。不過誰讓鄭少封是官二代呢。最重要的是他娘實在太想他了,好幾次收拾細軟帶了吃食要去宣府看望兒子,把鄭首輔氣得頭疼,鄭少封便趁著年關將近,回了趟家。另外一個催促他回家的理由,是“田七突然變成女人”這個事實。想一想就很可怕好麼,好好一個哥們兒怎麼突然就變成女人了!這個世界實在讓人缺乏安全感!
回京的第二天,鄭少封找到唐天遠,當面聽他講述了“田七變女人”的經過。鄭少封才發現,他竟然還錯過了“田七變太監”這個重要環節。也就是說,田七身份轉變的全過程是“男人——太監——女人”,至少從表面上看,這更像是一個變性手術的案例,簡直太變態了。鄭少封一邊惡寒著,一邊慶幸田七是實打實的女人,並不是被切掉小*之後變的。不過,那小子,啊不,那姑娘竟然敢為了刺殺陳無庸而隻身假扮太監入宮,也真是條好漢!
唐天遠比鄭少封淡定多了,因為他震驚的勁頭已經過了。他一開始聽說這件事時也覺不可思議,他知道的畢竟比鄭少封多很多,前後一聯繫,便知此事非虛。於是唐天遠一邊感嘆季昭命途不濟,一邊感慨她的有勇有謀,自不消提。
現在,這倆人坐在八方食客的雅間裡,傻愣愣地看著穿回女裝的季昭。姑娘太漂亮,笑吟吟地看著他們。唐天遠和鄭少封都有點不好意思。畢竟之前跟人家姑娘是當哥們兒相處的,勾肩搭背的事兒沒少干,現在看來,那都屬於“非禮勿動”的舉動,真是該打。
反倒是季昭,落落大方,先端起酒杯道,“之前身不由己,對你們多有隱瞞,兩位兄弟大人不計小人過,我這裡先給二位陪個不是,自罰三杯。”說著,果然連干三杯酒。
姑娘家都這樣了,大男人再說什麼都是矯情,於是果斷端起酒來陪飲。
鄭少封是個心寬的,說白了,他的智力不足以支撐他想東想西,於是他幾杯酒下肚之後,很自然地就接受了“田七是姑娘”的設定,並開始跟兩人聊起自己在宣府的生活。宣府雖不如京城繁華,卻也是連接南北和東西的要衝,客商雲集,也有些意思。之前會有土匪跑到集市附近擾民打劫,鄭少封跟著楚將軍專門打劫土匪,把宣府附近的蒙古土匪逼得幾乎走投無路。季昭也不管他這話有多少吹噓的成分,聽得津津有味。
鄭少封說著說著就說到了自己那個情敵,就是那個倪世俊。他照例要在好朋友面前諷刺一下倪世俊的。季昭十分好奇,問道,“倪世俊的父親到底是誰?什麼來路?”何德何能得到皇上那樣垂青照拂?
“他爹叫倪松,為人不清楚。只知道早就死了。”
“什麼時候死的?死於何症?”
“讓我想想,我聽人說過,好像是……淳道二十三年十月……十月二十五?死因有些好笑:倪松的正房和小妾吵架,動了兵器,倪松上前勸架,一不小心被她老婆誤傷,當時就暈了。大夫來時已經斷了氣兒。”
“……”
“……”
這死法真是……真不知說什麼好了。算了,死者為大。
鄭少封便感嘆,“所以說男人家裡不要放太多女人,亂。”
倆光棍開始大言不慚地討論該不該納妾這個問題。季昭心想,你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媳婦娶上……
不過……季昭扶著額頭,皺眉沉思。她總覺得倪松死的這一天似乎有些特別,是哪裡特別呢?淳道二十三年正是她家遭逢變故的那一年,但他父親罷官被捕是在十一月。十月二十五日恰好是她母親的生辰,那一天她在做什麼呢?
啊,是了。雖然往年她父親都會好好地為母親慶賀壽辰,可是那天也不知怎的,父親似乎總有些心不在焉。她那時候年紀小不懂事,但也能感覺到父親像是惦記著旁的事情。然後呢?白天聽了戲,晚上父親沒有來陪母親。她和弟弟以為父母吵架了,於是一個留下來哄母親,一個去哄父親。弟弟去了書房找父親,很快就被趕回來了。她問弟弟父親說了什麼,弟弟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
——“父親獨自一人站在院子裡看月亮,自言自語說什麼‘成敗在此一舉’。他看到我,不等我說話就把我轟回來了。”
季昭當天不覺得什麼,早早地去睡覺了。現在來,甚是奇怪,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兒?父親為什麼會說“成敗在此一舉”?他在惦記何事?後來是成是敗?
父親當時已經是詹事府第一人,一般的事情不會令他如此焦急,他最掛心的事莫過於太子之儲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