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唐太宗派蕭翼偷了《蘭亭帖》,世人卻稱之為『智取』,這是何故?」
「他是皇帝呀,大家不敢說。」
「盜雖小人,智過君子。小偷小摸之術,我不用教,你也會了。但若想學盜家正宗,就得打好根基,需知儒家之仁,道家之道,兵家之詭,法家之治,陰陽家之變,名家之辯,雜家之博……打個比方,如果千方百計將東西偷了來,卻不知偷來的是真是假——你可丟得起這個人?」
鳳凰兒這回倒一點就通,呵呵笑道:「我懂了,明白那些玩意,眼光便高於尋常偷兒,起碼也可做個雅賊。」
「雅賊你還差得遠呢,先看看這是什麼?」彌勒遂把兩塊石頭放在几案上,著她來看。一塊黃色,一塊青色,說是暗器又嫌大,說是鎮紙又不規則,鳳凰兒瞪大雙眼瞧了半天,沒看出究竟,拿求助的眼神可憐地望向彌勒。
彌勒嘆道:「這是兩塊未經雕琢的璞玉。」
鳳凰兒恍然大悟:「師父,『玉不琢,不成器』,你用璞玉來鼓勵我,他日必成大器,是不是?」說完臉微微發紅,曉得要不好意思。
彌勒搖頭:「我今日要教你賞玉。至於你能否成大器,便看你悟性如何。」
「賞玉?」這功課比前幾日聽來風花雪月,她有了興頭。
當彌勒擺出一排形狀各異的大小玉器後,鳳凰兒更覺目炫神迷,黃金底座的玉爵、翡翠串成的佩帶,彌勒手一招,便凌空變出一件,猶如玩戲法。岫玉、瑪瑙、黃玉、白玉、青玉、碧玉、南陽玉、密玉、翡翠、紫晶、鴛鴦玉、綠苗、松耳石……彌勒一個個講過去,言談間似乎無所不曉。
鳳凰兒頭一回覺得,神采飛揚的他,舉手投足竟比那生煙暖玉,更吸引她的視線。
這之後,鳳凰兒養成了習慣,沒事不再拉著手下吃吃喝喝混日子,往倚玉閣、賞珍樓跑得勤了,有空還瞧瞧承恩寺的老和尚下棋。遇事莽撞衝動的個性慢慢改了不少,偶爾流露出女兒神態,溫文羞澀的一瞬間讓琴娘驚艷。琴娘雖沒見過彌勒的面,但這位師父能讓鳳凰兒轉了脾性,心懷暢慰。孩子是需要師教的,可惜四海他實是太操勞奔波,連在家教女兒的工夫都沒有。
彌勒所教極雜,但卻鮮涉及武功偷術,鳳凰兒自然不答應,纏著他傳授,彌勒思慮許久,方於某夜教了她一套「蘭花指」。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彌勒吟畢,當空長嘯,但見夜雲開合,鳳凰兒聞到他指尖清雅的氣息,恍如蘭葉幽香。她痴痴地看他俯揮素波,仰掇芳蘭,直似神人下凡。眼中由崇敬到仰慕,慢慢夾雜了複雜的感情。
每一指,都似獨立的生命,活潑潑地舞動。牽扯,纏繞,勾連,拉伸。欲斷還連,欲走還休,欲舍難分,欲棄難離。她的目光被牽引,心神已全繫於這指尖。仿佛十個人,各有性格,悲歡哭笑,如一面人生的鏡。
突然間,化作十條蛇,嘶嘶吐信,驀地到眼前。她一驚,從夢中醒來,才知這蘭花指並不尋常。唯有攝定心神,不受其擾,才能看清指法奧妙。而那背後,又是否彌勒曾經教過的不動心呢?
他不動心,她卻動了。
彌勒肅然收手。鳳凰兒有愧色,一顆心噗噗直跳。「這蘭花指還需配上妙手雲端步。」彌勒若無其事,繼續教道。鳳凰兒聽了新鮮:「為何不是妙足,而是妙手?」
「步法善變不出奇,難的是手足並用,加倍惑亂對方視線。」彌勒笑道,「為師我花了八年才明白這道理,輪到你揀個大便宜。」
妙手雲端步的步法分蓋、插、行、越、絞、纏、點、趟、上、退、跨等十數種,手法又有截、架、撩、劈、穿、崩、挑、推、按、拍、摟等十數種,配合蘭花指的指法,足可謂眼花繚亂。看似簡單的招式,鮮活在彌勒的手尖足底,猶如千手千足,無處不可迎敵致勝。
鳳凰兒近來記憶練得極佳,本性又貼近這套功夫,彌勒只說一遍口訣,竟記了八九不離十。他想,這塊璞玉終究開始發光。看她的笑容里,不再有奚落。
鳳凰兒學得興起,移步近彌勒身旁,挽了個蘭花指,一招「光風細轉」點向彌勒。他隨手一拍,回了招「浮香外襲」,鳳凰兒意料不到出手竟能快捷若此,不及拆招,一下被打中。
她一吃痛,眼淚當即落下,彌勒沒了主意,只知轉過頭去不看,口中急切地道:「別哭,別哭。」鳳凰兒見他背著自己,哭得越發大聲,彌勒仍不看她,語氣改為哀求:「好丫頭,師父手重,不是故意打你。」
鳳凰兒破涕為笑:「原來師父怕見人哭!」
彌勒聽她笑了,這才回頭看她帶淚的秀眸:「真是怕了你!」
漫天繁星,悄悄眨著眼睛。鳳凰兒低頭偷笑,心中有一絲不可言說的甜蜜。
三個月後,容身在四海鏢局內的前空空幫成員四柱跑來告之鳳凰兒,談千里正在江陵城內滿大街晃悠。她心知這是來尋彌勒了,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既怕師父多個徒弟,分了心;又怕師父像上回忽地沒影,那多個徒弟還多個牽絆,容易找得到他。
最後,還是不想失了彌勒蹤跡,而談千里看來比她老江湖,便暗地裡摸到他打尖的客棧。她怕鏢局的人介意,不敢請他過來一聚。候了片刻,談千里落魄地回到廂房,發覺是她,又驚又喜,茶也顧不上喝,忙問:「老師父呢?」
「他是皇帝呀,大家不敢說。」
「盜雖小人,智過君子。小偷小摸之術,我不用教,你也會了。但若想學盜家正宗,就得打好根基,需知儒家之仁,道家之道,兵家之詭,法家之治,陰陽家之變,名家之辯,雜家之博……打個比方,如果千方百計將東西偷了來,卻不知偷來的是真是假——你可丟得起這個人?」
鳳凰兒這回倒一點就通,呵呵笑道:「我懂了,明白那些玩意,眼光便高於尋常偷兒,起碼也可做個雅賊。」
「雅賊你還差得遠呢,先看看這是什麼?」彌勒遂把兩塊石頭放在几案上,著她來看。一塊黃色,一塊青色,說是暗器又嫌大,說是鎮紙又不規則,鳳凰兒瞪大雙眼瞧了半天,沒看出究竟,拿求助的眼神可憐地望向彌勒。
彌勒嘆道:「這是兩塊未經雕琢的璞玉。」
鳳凰兒恍然大悟:「師父,『玉不琢,不成器』,你用璞玉來鼓勵我,他日必成大器,是不是?」說完臉微微發紅,曉得要不好意思。
彌勒搖頭:「我今日要教你賞玉。至於你能否成大器,便看你悟性如何。」
「賞玉?」這功課比前幾日聽來風花雪月,她有了興頭。
當彌勒擺出一排形狀各異的大小玉器後,鳳凰兒更覺目炫神迷,黃金底座的玉爵、翡翠串成的佩帶,彌勒手一招,便凌空變出一件,猶如玩戲法。岫玉、瑪瑙、黃玉、白玉、青玉、碧玉、南陽玉、密玉、翡翠、紫晶、鴛鴦玉、綠苗、松耳石……彌勒一個個講過去,言談間似乎無所不曉。
鳳凰兒頭一回覺得,神采飛揚的他,舉手投足竟比那生煙暖玉,更吸引她的視線。
這之後,鳳凰兒養成了習慣,沒事不再拉著手下吃吃喝喝混日子,往倚玉閣、賞珍樓跑得勤了,有空還瞧瞧承恩寺的老和尚下棋。遇事莽撞衝動的個性慢慢改了不少,偶爾流露出女兒神態,溫文羞澀的一瞬間讓琴娘驚艷。琴娘雖沒見過彌勒的面,但這位師父能讓鳳凰兒轉了脾性,心懷暢慰。孩子是需要師教的,可惜四海他實是太操勞奔波,連在家教女兒的工夫都沒有。
彌勒所教極雜,但卻鮮涉及武功偷術,鳳凰兒自然不答應,纏著他傳授,彌勒思慮許久,方於某夜教了她一套「蘭花指」。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彌勒吟畢,當空長嘯,但見夜雲開合,鳳凰兒聞到他指尖清雅的氣息,恍如蘭葉幽香。她痴痴地看他俯揮素波,仰掇芳蘭,直似神人下凡。眼中由崇敬到仰慕,慢慢夾雜了複雜的感情。
每一指,都似獨立的生命,活潑潑地舞動。牽扯,纏繞,勾連,拉伸。欲斷還連,欲走還休,欲舍難分,欲棄難離。她的目光被牽引,心神已全繫於這指尖。仿佛十個人,各有性格,悲歡哭笑,如一面人生的鏡。
突然間,化作十條蛇,嘶嘶吐信,驀地到眼前。她一驚,從夢中醒來,才知這蘭花指並不尋常。唯有攝定心神,不受其擾,才能看清指法奧妙。而那背後,又是否彌勒曾經教過的不動心呢?
他不動心,她卻動了。
彌勒肅然收手。鳳凰兒有愧色,一顆心噗噗直跳。「這蘭花指還需配上妙手雲端步。」彌勒若無其事,繼續教道。鳳凰兒聽了新鮮:「為何不是妙足,而是妙手?」
「步法善變不出奇,難的是手足並用,加倍惑亂對方視線。」彌勒笑道,「為師我花了八年才明白這道理,輪到你揀個大便宜。」
妙手雲端步的步法分蓋、插、行、越、絞、纏、點、趟、上、退、跨等十數種,手法又有截、架、撩、劈、穿、崩、挑、推、按、拍、摟等十數種,配合蘭花指的指法,足可謂眼花繚亂。看似簡單的招式,鮮活在彌勒的手尖足底,猶如千手千足,無處不可迎敵致勝。
鳳凰兒近來記憶練得極佳,本性又貼近這套功夫,彌勒只說一遍口訣,竟記了八九不離十。他想,這塊璞玉終究開始發光。看她的笑容里,不再有奚落。
鳳凰兒學得興起,移步近彌勒身旁,挽了個蘭花指,一招「光風細轉」點向彌勒。他隨手一拍,回了招「浮香外襲」,鳳凰兒意料不到出手竟能快捷若此,不及拆招,一下被打中。
她一吃痛,眼淚當即落下,彌勒沒了主意,只知轉過頭去不看,口中急切地道:「別哭,別哭。」鳳凰兒見他背著自己,哭得越發大聲,彌勒仍不看她,語氣改為哀求:「好丫頭,師父手重,不是故意打你。」
鳳凰兒破涕為笑:「原來師父怕見人哭!」
彌勒聽她笑了,這才回頭看她帶淚的秀眸:「真是怕了你!」
漫天繁星,悄悄眨著眼睛。鳳凰兒低頭偷笑,心中有一絲不可言說的甜蜜。
三個月後,容身在四海鏢局內的前空空幫成員四柱跑來告之鳳凰兒,談千里正在江陵城內滿大街晃悠。她心知這是來尋彌勒了,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既怕師父多個徒弟,分了心;又怕師父像上回忽地沒影,那多個徒弟還多個牽絆,容易找得到他。
最後,還是不想失了彌勒蹤跡,而談千里看來比她老江湖,便暗地裡摸到他打尖的客棧。她怕鏢局的人介意,不敢請他過來一聚。候了片刻,談千里落魄地回到廂房,發覺是她,又驚又喜,茶也顧不上喝,忙問:「老師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