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說的也是,他們家的孩子,才不會是那種碌碌無為的人呢。
嗯,葉二娘對自己的婆婆說了付氏的話,也就是過幾年再考慮八娘的婚事。
實在是她大嫂是托自己的婆婆來問自己這個話的。
周夫人聽了說道:“你娘疼孩子,這是出了名的,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你大嫂也是別人跟她說
了,她才讓我過來問一句,也不是非要成的。”
畢竟,如今葉家可不是原來的葉家了,葉二老爺也不是當初還在當知府的葉二老爺,他如今可是國丈大人,是名副其實的皇上的老丈人。
人家皇上連別的妃子都沒有,那些想自稱為國丈的人都沒有機會。
皇后還生了四個皇子,這樣的葉家,哪裡是一般人家能結親的?
自己那個大兒媳婦,不過是看在是親戚的份上,所以才有了那個想法。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兩家已經不門當戶對了。
雖然葉八娘是庶出女,可是目前是國丈家裡,就這麼一個適婚的人,誰不巴望著能結這麼親那。
只是他們周家如今有了皇后的親姐姐當兒媳婦,也不在乎這個了。
大兒媳婦那邊,拒絕了也罷。免得以後有是事情弄出來。
說起來,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到三兒媳婦這邊,上次自己的侄女兒的事兒,弄得很是尷尬,她都覺得丟人。
只是後來在老家聽說了,京城有人造反,她非常擔心老三一家子,所以把侄女兒給嫁了人後,她想著這邊,就又和丈夫帶著孫子們過來了,也是想著讓孫子們到京城,看看京城是個什麼樣,開開眼界。
二來嘛,也是和親家這邊搞好關係,不能說他們勢力,人情不就是走動了,才能越來越好嗎?
“母親,不如下次您過來,把幾個姐兒帶過來吧,我這沒有女兒,稀罕的很!也是好久沒有見過她們了,不知道他們都長了什麼樣了,而且京城的教養嬤嬤也好,比別處都要容易找,就是怕大嫂和二嫂捨不得。”
葉二娘也覺得這些年,都是大嫂和二嫂在公婆面前盡孝,他們才能在京城好好的呆著,投桃報李的,她也該給大嫂和二嫂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總不能自己在這邊吃肉,那邊連湯也喝不到吧。
姑娘們的教養很是重要,對於目前的葉二娘來說,要找幾個好的教養嬤嬤,那根本就不是問題,很多人上趕著過來呢。
就是花那些錢給教養嬤嬤,她也不會心疼,而且,她也稀罕閨女,侄女兒們也是很親的了。
周夫人聽了很開心,小兒媳婦,這是要幫著教養自己的孫女呢,這姑娘家,規矩很重要,要是在老家,那就一輩子就呆在那裡,哪裡有這京城的好。
不過既然過來了,這吃喝用度可都是老三家的花了。
罷了,既然她有這個心,她也不能隨便糟蹋了。
於是周夫人道:“那我就替你大嫂二嫂先答應下來了,先給他們帶信去,讓你侄女兒們也知道些眼高手低。”
葉二娘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人那,真的不能只顧自己,和妯娌公婆搞好關係,也是很重要,至少對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是很重要的。
相信自己做的,都被兒子們看在眼裡,那麼以後他們的為人處事,也會朝著好的方向走。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給我這邊送信來了?”葉二娘一大早送走了周鵬程去上朝,這就有人來上門了,這來人還真是奇怪,竟然是七娘那邊的人,是七娘的奶娘全媽媽的兒子和兒媳婦過來的。
不過葉七娘這好幾年都沒有動靜了,怎麼突然就給自己這邊帶信了?
“就他們兩口子過來?沒有別人了?我不是聽說,這兩口子不是沒有跟著七娘過去嗎?”葉二娘問道。
管事婆子說道:“全鎖兩口子當初是沒有跟著七姑奶奶一起過去,不過後來不是全媽媽跟著七姑奶奶過去了嗎?全媽媽那邊安置好了,就把他們兩口子給弄過去了。太太那邊也沒有呀他們的賣身銀子,直接就讓他們去了。“
葉二娘心道,自家娘說起來也是個心軟的,就葉七娘幹得那個事兒,還朕沒有對她這奶娘一家子怎麼樣,不僅讓那全媽媽跟著葉七娘一起去了,還最後成全了這全媽媽一家子。
葉七娘有這個奶娘,也是她的福氣了。
葉二娘問道:“沒有跟太太那邊先去報信?還是直接到我這裡來的?”
“這個,奴婢倒是沒有問。”管事婆子覺得自己失誤了,怎麼就沒有問這個呢?
“罷了,讓她進來吧。”葉二娘說道,都已經上門了,真沒有避著不見的道理。
那全鎖家的戰戰噤噤的跟著管事婆子進來,連看一看的勇氣也沒有,實在是不知道自己這次進京來,能不能成了呢?
但是不回來,到時候主子出事兒了,他們也沒有活路了,說不得要好好說一說。
唉,她也想去元寶胡同那邊去,不過想著太太,她又沒有了勇氣。
當嫡母的,誰會喜歡一個庶女,何況這庶女以前還做錯過事兒。想來想去,三爺他們是見不到的,四姑奶奶人家在皇宮裡呢,更是他們這種人不能想見的。
只有二姑奶奶,是嫁在外面,還是奶奶的姐姐,看在一個父親的面子上,總不能看著奶奶被人欺負,而不管不顧吧。
“奴婢全鎖家的,給二姑奶奶請安問好。”全鎖家的跪下說道,連頭都不敢抬。
葉二娘說道:“你們七姑奶奶讓你們過來有什麼事兒?”她也不想拐彎抹角的,實在沒有那個必要。完全是浪費時間。她也沒有那個精力。
☆、第306章後記2
葉七娘從小的時候,在家裡還是很受寵的,她長得也可愛,她的姨娘包姨娘也是個省事的,葉七娘是在外地出生的,不過府里的老太太知道生的是個閨女,對包姨娘也沒有什麼好臉色了。
不過,人總是會長大的,葉七娘漸漸的長大了,但是卻發現了很多不同。
比如,她前面的哥哥姐姐都是叫太太為娘,而她只能叫母親。
幸虧叫爹都是一樣的,而且葉七娘也知道,在這個家裡,只有爹的話是最管用的,就是母親,也得聽爹的,於是她把討好爹作為己任,從來不遺餘力。
在葉七娘的心裡,覺得自己的爹肯定是喜歡自己多過前面的姐姐和哥哥。
畢竟那好東西,都是最先給自己不是?
雖然都說,是因為自己年紀最小,大家都讓著她,可是那不過是個說辭罷了。
只是後來,她漸漸的明白了,自己不是母親生的,而只是個丫鬟生的。
丫鬟那,就是自己身邊伺候的人,是可以隨便指使他們做事兒的人。
還是奴籍,隨時都可以打發賣掉的東西,從此以後,葉七娘對自己有包姨娘這樣的親娘而覺得羞恥。
如果她是太太生的就好了,那她比那葉二娘和葉四娘都要好的多。
葉七娘自己覺得自己哪裡都比前面的兩個姐姐好,就是長相,也比她們要好的多,只是因為她是庶出,就明顯的低她們一頭了。
這中想法越來越強烈,她都恨不得前面的兩個姐姐不存在一樣。
尤其是葉四娘,他們兩個人的年齡差不了多少,也才一歲多,可是母親那邊卻是有好東西都會私底下給她的,而自己的姨娘,每個月也就那麼點月例銀子,哪裡管用?
雖然母親說的是一碗水端平,可是葉七娘就覺得哪裡都不如那葉四娘,包括身邊伺候的人,這些人的身契還是在母親那邊呢,所以這些人的忠心就打了折扣了,一點兒也不管用。
她連個信任的人都沒有。
要想過的好,那麼就只能自己多學點本事,對爹更孝順,在外面也要表現的和姐妹們都很好的關係,則是葉七娘最開始的想法。
後來,老太天那邊送來了向姨娘,這向姨娘仗著年輕,仗著是老太太送來的,那叫一個囂張,不把人放在眼裡,就是太太那邊,也是很不以為然的,又過了不多久,這向姨娘肚子裡懷上了,葉七娘心裡祈禱,這女人的肚子裡也是生的是女孩兒,不然這向姨娘還不是更囂張了?
她的地位就不保了,應該說家裡的孩子們就她的地位是最差的了。
葉七娘不想這樣的境況淪落到自己身上。畢竟庶出的姑娘多一個也不算多,她還是姐姐呢。
好像老天爺聽到了葉七娘的祈禱,那包姨娘囂張了很多天,最後生下來的還不是只是個姑娘?
這下子囂張不起來了吧,葉七娘那天知道消息,都高興的多吃了一碗米飯。
大家都還以為她為了小妹妹出生高興呢,其實心裡怎麼樣想的,也就葉七娘自己知道了。
看這向姨娘還囂張不囂張!
她也希望自己的姨娘能夠給自己生個一母同胞的兄弟,以後自己也有依仗。
可是呢,自家的姨娘是個不中用的,只知道聽太太的話,把爹都籠絡不來,看著向姨娘仗著年輕在他們面前說三道四。
有時候,葉七娘真的想抓破這向姨娘的臉,讓她得瑟。
可是這只能是在想像中,不過呢,向姨娘這樣作,還沒有生兒子,老太太那邊的人也不看中她了,直接誒把人都撤回去了,她還不知道呢。
葉七娘看著自己的母親還是那樣氣定神閒,這才知道,原來這不管什麼樣的姨娘怎麼鬧,最後還不是跟割過的韭菜一樣不新鮮了呢。
前面有自己的姨娘,後面有這向姨娘,最開始都風光,後來還不是都那樣?
不過人家向姨娘如今年輕著呢,說不定能翻本,至少比自己的姨娘強,年紀大了,還不受寵,能再生個兒子,那機會少的又少。
想到這裡,葉七娘只好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哥哥葉承修。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個也是自己的哥哥,她只要和哥哥的關係弄好了,以後也不怕被人欺負了。
所以她會給這個哥哥做鞋子,做衣服,甚至也學會了做點心,只是為什麼,這個哥哥還是對葉四娘比對自己好?
難道自己不是他親妹妹嗎?葉七娘越想越恨,晚上的時候,做夢都惡狠狠的。
在汝州的時候,葉七娘的爹是知府老爺在這個地界兒,他的官最大,她是她爹的女兒,在外面做客的時候,她比別人都高貴。
葉七娘看不起那些土了吧唧的人,只喜歡跟自己地位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玩,有時候還會笑話那些小官的女兒,覺得他們不配跟自己在一起說話喝茶,那樣就降低了自己的品味。
在汝州,她還沒有怎麼感受到嫡庶之別,畢竟知府的女兒,不管怎麼說,都比別人的地位要高,就是庶女,也沒有人會看不起她。
嗯,葉二娘對自己的婆婆說了付氏的話,也就是過幾年再考慮八娘的婚事。
實在是她大嫂是托自己的婆婆來問自己這個話的。
周夫人聽了說道:“你娘疼孩子,這是出了名的,你不用太放在心上,你大嫂也是別人跟她說
了,她才讓我過來問一句,也不是非要成的。”
畢竟,如今葉家可不是原來的葉家了,葉二老爺也不是當初還在當知府的葉二老爺,他如今可是國丈大人,是名副其實的皇上的老丈人。
人家皇上連別的妃子都沒有,那些想自稱為國丈的人都沒有機會。
皇后還生了四個皇子,這樣的葉家,哪裡是一般人家能結親的?
自己那個大兒媳婦,不過是看在是親戚的份上,所以才有了那個想法。
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兩家已經不門當戶對了。
雖然葉八娘是庶出女,可是目前是國丈家裡,就這麼一個適婚的人,誰不巴望著能結這麼親那。
只是他們周家如今有了皇后的親姐姐當兒媳婦,也不在乎這個了。
大兒媳婦那邊,拒絕了也罷。免得以後有是事情弄出來。
說起來,她都有些不好意思到三兒媳婦這邊,上次自己的侄女兒的事兒,弄得很是尷尬,她都覺得丟人。
只是後來在老家聽說了,京城有人造反,她非常擔心老三一家子,所以把侄女兒給嫁了人後,她想著這邊,就又和丈夫帶著孫子們過來了,也是想著讓孫子們到京城,看看京城是個什麼樣,開開眼界。
二來嘛,也是和親家這邊搞好關係,不能說他們勢力,人情不就是走動了,才能越來越好嗎?
“母親,不如下次您過來,把幾個姐兒帶過來吧,我這沒有女兒,稀罕的很!也是好久沒有見過她們了,不知道他們都長了什麼樣了,而且京城的教養嬤嬤也好,比別處都要容易找,就是怕大嫂和二嫂捨不得。”
葉二娘也覺得這些年,都是大嫂和二嫂在公婆面前盡孝,他們才能在京城好好的呆著,投桃報李的,她也該給大嫂和二嫂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總不能自己在這邊吃肉,那邊連湯也喝不到吧。
姑娘們的教養很是重要,對於目前的葉二娘來說,要找幾個好的教養嬤嬤,那根本就不是問題,很多人上趕著過來呢。
就是花那些錢給教養嬤嬤,她也不會心疼,而且,她也稀罕閨女,侄女兒們也是很親的了。
周夫人聽了很開心,小兒媳婦,這是要幫著教養自己的孫女呢,這姑娘家,規矩很重要,要是在老家,那就一輩子就呆在那裡,哪裡有這京城的好。
不過既然過來了,這吃喝用度可都是老三家的花了。
罷了,既然她有這個心,她也不能隨便糟蹋了。
於是周夫人道:“那我就替你大嫂二嫂先答應下來了,先給他們帶信去,讓你侄女兒們也知道些眼高手低。”
葉二娘覺得自己完成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兒,人那,真的不能只顧自己,和妯娌公婆搞好關係,也是很重要,至少對自己的兩個兒子,也是很重要的。
相信自己做的,都被兒子們看在眼裡,那麼以後他們的為人處事,也會朝著好的方向走。
“這是怎麼回事兒?怎麼給我這邊送信來了?”葉二娘一大早送走了周鵬程去上朝,這就有人來上門了,這來人還真是奇怪,竟然是七娘那邊的人,是七娘的奶娘全媽媽的兒子和兒媳婦過來的。
不過葉七娘這好幾年都沒有動靜了,怎麼突然就給自己這邊帶信了?
“就他們兩口子過來?沒有別人了?我不是聽說,這兩口子不是沒有跟著七娘過去嗎?”葉二娘問道。
管事婆子說道:“全鎖兩口子當初是沒有跟著七姑奶奶一起過去,不過後來不是全媽媽跟著七姑奶奶過去了嗎?全媽媽那邊安置好了,就把他們兩口子給弄過去了。太太那邊也沒有呀他們的賣身銀子,直接就讓他們去了。“
葉二娘心道,自家娘說起來也是個心軟的,就葉七娘幹得那個事兒,還朕沒有對她這奶娘一家子怎麼樣,不僅讓那全媽媽跟著葉七娘一起去了,還最後成全了這全媽媽一家子。
葉七娘有這個奶娘,也是她的福氣了。
葉二娘問道:“沒有跟太太那邊先去報信?還是直接到我這裡來的?”
“這個,奴婢倒是沒有問。”管事婆子覺得自己失誤了,怎麼就沒有問這個呢?
“罷了,讓她進來吧。”葉二娘說道,都已經上門了,真沒有避著不見的道理。
那全鎖家的戰戰噤噤的跟著管事婆子進來,連看一看的勇氣也沒有,實在是不知道自己這次進京來,能不能成了呢?
但是不回來,到時候主子出事兒了,他們也沒有活路了,說不得要好好說一說。
唉,她也想去元寶胡同那邊去,不過想著太太,她又沒有了勇氣。
當嫡母的,誰會喜歡一個庶女,何況這庶女以前還做錯過事兒。想來想去,三爺他們是見不到的,四姑奶奶人家在皇宮裡呢,更是他們這種人不能想見的。
只有二姑奶奶,是嫁在外面,還是奶奶的姐姐,看在一個父親的面子上,總不能看著奶奶被人欺負,而不管不顧吧。
“奴婢全鎖家的,給二姑奶奶請安問好。”全鎖家的跪下說道,連頭都不敢抬。
葉二娘說道:“你們七姑奶奶讓你們過來有什麼事兒?”她也不想拐彎抹角的,實在沒有那個必要。完全是浪費時間。她也沒有那個精力。
☆、第306章後記2
葉七娘從小的時候,在家裡還是很受寵的,她長得也可愛,她的姨娘包姨娘也是個省事的,葉七娘是在外地出生的,不過府里的老太太知道生的是個閨女,對包姨娘也沒有什麼好臉色了。
不過,人總是會長大的,葉七娘漸漸的長大了,但是卻發現了很多不同。
比如,她前面的哥哥姐姐都是叫太太為娘,而她只能叫母親。
幸虧叫爹都是一樣的,而且葉七娘也知道,在這個家裡,只有爹的話是最管用的,就是母親,也得聽爹的,於是她把討好爹作為己任,從來不遺餘力。
在葉七娘的心裡,覺得自己的爹肯定是喜歡自己多過前面的姐姐和哥哥。
畢竟那好東西,都是最先給自己不是?
雖然都說,是因為自己年紀最小,大家都讓著她,可是那不過是個說辭罷了。
只是後來,她漸漸的明白了,自己不是母親生的,而只是個丫鬟生的。
丫鬟那,就是自己身邊伺候的人,是可以隨便指使他們做事兒的人。
還是奴籍,隨時都可以打發賣掉的東西,從此以後,葉七娘對自己有包姨娘這樣的親娘而覺得羞恥。
如果她是太太生的就好了,那她比那葉二娘和葉四娘都要好的多。
葉七娘自己覺得自己哪裡都比前面的兩個姐姐好,就是長相,也比她們要好的多,只是因為她是庶出,就明顯的低她們一頭了。
這中想法越來越強烈,她都恨不得前面的兩個姐姐不存在一樣。
尤其是葉四娘,他們兩個人的年齡差不了多少,也才一歲多,可是母親那邊卻是有好東西都會私底下給她的,而自己的姨娘,每個月也就那麼點月例銀子,哪裡管用?
雖然母親說的是一碗水端平,可是葉七娘就覺得哪裡都不如那葉四娘,包括身邊伺候的人,這些人的身契還是在母親那邊呢,所以這些人的忠心就打了折扣了,一點兒也不管用。
她連個信任的人都沒有。
要想過的好,那麼就只能自己多學點本事,對爹更孝順,在外面也要表現的和姐妹們都很好的關係,則是葉七娘最開始的想法。
後來,老太天那邊送來了向姨娘,這向姨娘仗著年輕,仗著是老太太送來的,那叫一個囂張,不把人放在眼裡,就是太太那邊,也是很不以為然的,又過了不多久,這向姨娘肚子裡懷上了,葉七娘心裡祈禱,這女人的肚子裡也是生的是女孩兒,不然這向姨娘還不是更囂張了?
她的地位就不保了,應該說家裡的孩子們就她的地位是最差的了。
葉七娘不想這樣的境況淪落到自己身上。畢竟庶出的姑娘多一個也不算多,她還是姐姐呢。
好像老天爺聽到了葉七娘的祈禱,那包姨娘囂張了很多天,最後生下來的還不是只是個姑娘?
這下子囂張不起來了吧,葉七娘那天知道消息,都高興的多吃了一碗米飯。
大家都還以為她為了小妹妹出生高興呢,其實心裡怎麼樣想的,也就葉七娘自己知道了。
看這向姨娘還囂張不囂張!
她也希望自己的姨娘能夠給自己生個一母同胞的兄弟,以後自己也有依仗。
可是呢,自家的姨娘是個不中用的,只知道聽太太的話,把爹都籠絡不來,看著向姨娘仗著年輕在他們面前說三道四。
有時候,葉七娘真的想抓破這向姨娘的臉,讓她得瑟。
可是這只能是在想像中,不過呢,向姨娘這樣作,還沒有生兒子,老太太那邊的人也不看中她了,直接誒把人都撤回去了,她還不知道呢。
葉七娘看著自己的母親還是那樣氣定神閒,這才知道,原來這不管什麼樣的姨娘怎麼鬧,最後還不是跟割過的韭菜一樣不新鮮了呢。
前面有自己的姨娘,後面有這向姨娘,最開始都風光,後來還不是都那樣?
不過人家向姨娘如今年輕著呢,說不定能翻本,至少比自己的姨娘強,年紀大了,還不受寵,能再生個兒子,那機會少的又少。
想到這裡,葉七娘只好把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哥哥葉承修。
畢竟不管怎麼說,這個也是自己的哥哥,她只要和哥哥的關係弄好了,以後也不怕被人欺負了。
所以她會給這個哥哥做鞋子,做衣服,甚至也學會了做點心,只是為什麼,這個哥哥還是對葉四娘比對自己好?
難道自己不是他親妹妹嗎?葉七娘越想越恨,晚上的時候,做夢都惡狠狠的。
在汝州的時候,葉七娘的爹是知府老爺在這個地界兒,他的官最大,她是她爹的女兒,在外面做客的時候,她比別人都高貴。
葉七娘看不起那些土了吧唧的人,只喜歡跟自己地位差不多的人在一起玩,有時候還會笑話那些小官的女兒,覺得他們不配跟自己在一起說話喝茶,那樣就降低了自己的品味。
在汝州,她還沒有怎麼感受到嫡庶之別,畢竟知府的女兒,不管怎麼說,都比別人的地位要高,就是庶女,也沒有人會看不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