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暄兒的臉都皺起來了,想起了以後自己的計劃,說不定就要施行呢。

  “那我也去找娘吧,我抱著娘也練習練習!”說完,暄兒就邁著小短腿噌噌噌的追去了。

  剩下趙太后目瞪口呆,她問王女官,“哀家剛才沒有說錯什麼話吧。”

  王女官立刻道:“絕對沒有,太后怎麼會說錯話呢?”

  “那就好,咱們走!”趙太后和王女官施施然的走開了。

  作者有話要說:正文在這裡可以結束了,還有幾個後記,是交代一些別人的事情的,可以叫做收尾。

  ☆、第305章後記

  “三娘,唉,怎麼說呢?”都是老太太給她教壞了了,葉元娘心道,如果不是老太太給她灌輸了,她是最尊貴的葉家姑娘的意思,她也不會一直朝著最高處看去。

  如今司徒敬造反的事兒敗露她落了那麼個下場,還不能入了司徒家和葉家的祖墳了。

  最後是葉承榮他們找了個鄉下的地方,把葉三娘給埋在了那裡。

  塵歸塵,土歸土,一切都成了雲煙。

  前不久,葉四娘才舉行了冊封皇后的儀式,而原來的皇上成了太上皇,如今逍遙自在著,一點兒國事都不管。

  司徒政登基成為皇上,開始了自己的統治時代。

  要說這位皇帝有什麼特別的,那就是把海運事業開拓到了一個新時代,萬里之外的國家也來我朝朝賀。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這位皇帝,後宮只有皇后一人,且夫妻恩愛,所有的子女都是這位皇后所出。

  而大皇子也早在的被冊封為太子,內閣大臣們都成了太子太傅。

  葉皇后冊封的時候,又有了身孕。

  這對朝臣們來說,絕對是好消息,這後宮子嗣多,絕對是興旺之兆。

  大公主出了那種事兒,盛華大長公主既憤怒又害怕,這可是謀逆,盛華大長公主長了這麼大歲數,這一輩子看過的想要造反的人,沒有一個成功的,而那些失敗者,最後的下場,最嚴重的是滅了九族,最輕的也是流放到幾千里外。

  而就是最簡單的流放,因為是造反的沒有翻拍的罪,一路上押解的差人絕對是會把人朝死里作踐。

  如今這大公主可是自家的孫媳婦,是自家的人,盛華大長公主能不怕嗎?

  所以這一怕,就生氣病來,她本來就年紀大了,又這樣一折騰,病起來就嚴重了。

  只希望自己這一病,宮裡能饒恕了自己一家子。而大駙馬就沒有那麼鎮定了,他覺得他要完蛋了,真是太倒霉了!

  娶了個不喜歡的女人,這女人還跟別的男人一起參與了造反,哪怕沒有自己的事兒,也是逃脫不了這個懲罰。

  趙太后對前來求情的人,都沒有見,覺得這都是外頭男人們的事兒。

  對葉四娘說道:“你只管安心養胎,要是哪個不長眼的要過來見你,你儘管跟哀家說,哀家去打發了去。”

  說起來,大公主的事兒,也是自己以前有些袒護了,所以才養成了她這種性子,覺得別人都不能把她怎麼樣。

  卻讓她可以弒父殺母了。

  那文貴妃送到了大覺寺,因為毒癮發作,生不如死,要不是大覺寺的尼姑們,強行的給壓著看著,絕對是熬不過去的。

  這東西真是害死人那,幸虧知道的人都已經不在了。

  能把自己的親娘還成那樣的,這樣的孫女,還有必要她憐惜嗎?

  “盛華病重?”趙太后問道。

  “可不是,已經請了御醫過去了。”王女官說道。

  “罷了,這婚事本來就有些虧欠了他們一家子了,這事兒實在是不關他們的事兒,但是畢竟是他們家管教不言,這個罪名他們是跑不掉的。”

  管教不嚴媳婦,出了大事兒,那麼盛華大長公主那邊,最後只是收了盛華大長公主的食邑封地,然後讓盛華大長公主閉門思過,而大駙馬則是被流放了三百里之外。

  “只要上下打點,三百里之外,也沒有多遠,阿彌陀佛,只要不是殺頭,就可以了。”盛華大長公主聽到這個處罰,病終於好了些,連粥都能喝上兩碗了。

  她還害怕是被抄家了呢,結果如今這個結果,是她能接受的範圍內,雖然她少了食邑封地,可是比起全家丟命,那絕對是很小的懲罰了。

  說起來,皇上這次倒是仁慈了,沒有大開殺戒,不然,像他們家,榮郡王府家,都得全家處斬了。

  陳皇后如今也成了太后,趙太后成了太皇太后,陳皇后如今沒有了那以前的不著調,反而更是陪在趙太后身邊了,畢竟皇上都不當皇上了,她還教個什麼勁兒?

  這幾年下來,不說別人,太子夫妻二人真不是大jian大惡的人。

  這次造反時間,試想,真的換成了那司徒敬,她還不樂意呢?

  根本和司徒政沒法比嘛。司徒敬上台,自己還不定被擠兌到哪裡去。想著司徒敬還有自己的親姨娘,難道她喲跟這位姨娘平起平坐?簡直是笑話。

  可見皇上說的,只要嫡出的,是很有道理的。不然真是要自甘下賤了。

  徐媽媽年歲大了,在葉四娘生了第三胎以後,就被葉四娘送回去養老去了。

  因為是伺候過恍惚的人,還被皇上封了一個五品誥命,雖然是虛職,但是從奴婢到誥命夫人,誰不說徐媽媽的福氣大啊。

  徐媽媽也是葉家的家生子,不過從葉四娘進宮後,都已經把這些人都改為良籍了。

  如今徐媽媽的大兒子娶的還是以前皇后娘娘身邊的丫鬟青枝呢。

  外面三進的院落,誰也看不出來以前只是奴才秧子。

  不過徐媽媽當了老太太,也教育自己的兒孫,不能忘記自家有的一切,都是皇后娘娘給的。

  要是讓她知道了,有兒女在外面仗勢欺人,她第一個不饒。

  有不少人知道徐媽媽和皇后的關係,暗地裡都想著拜託這徐家的人給自己打點打點關係。

  徐媽媽是一聽就惱怒了,覺得這些人真是不知道好歹。“誰要是敢做這個事兒,我勁兒直接把人打死!”徐媽媽直接說道。

  所以,甭看這家人都很富貴,但是卻很本分。

  程老太太不知道從哪裡知道了徐媽媽如今住的院子,比他們家的都要好,就暗地裡和程姨媽嘀咕,“連一個奴才都比你這姨媽過的好,這皇后娘娘到底是有沒有親疏啊。咱們這樣,還比不上一個奴才秧子了!”

  程姨媽如今對程太太這時不時的挑火兒,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以前她倒是聽了,回娘家哭訴,但是卻不管用,何況如今他們也只能說說,還真的是想找皇后算算帳?

  那不是找死嗎?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程姨媽道:“要不,娘你去找皇后說道說道,您不是她長輩嗎?”

  程老太太直接噎住了,她要是敢找皇后,還用的著在兒媳婦面前說這些話嗎?

  在兒媳婦面前說這個,目的無非是為了讓兒媳婦去找她姐姐,她姐姐不是經常進宮嗎,然後讓她姐姐跟皇后好好說說,也好把自己的兒子提拔提拔,至少也得當個知府是不是?

  如今不過是小小的縣丞,夠什麼樣子?

  明明上頭有關係,就不知道用一用,讓奴才們都過的比他們好。

  程姨媽自覺戰勝了婆婆,多年的鬱結一掃而空,不過在她心裡,第一個是自己的丈夫,然後才是別人。

  “要不要我真的去找找姐姐?把你朝上調?”程姨媽和婆婆爭一口氣,是爭一口氣,但是卻還是想自己的丈夫能夠更上一層樓的。

  不過這幾年,程姨夫已經鍛鍊出來了,自從被付大舅給責罵了一番,也在外面經歷了事兒,可謂是多少知道了人情世故。

  於是忙道:“這可大不必,我不過是秀才出身,捐來的官,真要往上升了,我也應付不過來,咱們現在不是挺好?升不升的,別人也不敢怠慢我們,到哪裡不是一樣?”

  程姨媽聽了程姨夫的話,這才是鬆了一口氣,她其實真不敢去找姐姐他們,因為如今她說話不管用,但是她有好面子,這邊的人,誰不知道自己是皇后的親姨媽啊,就憑著這個,她出門應酬,別人都把她讓到上首的。

  就是那縣令太太,也不敢對自己說什麼不好聽的話。

  好吧,既然這樣,那就這樣吧,回到了京城,她還沒有什麼好,在這裡比京城不好多了?

  眼看著家寶一天天的長大,她是否可以開始給家寶相看媳婦了?

  那縣令太太倒是有心把自己的女兒說給家寶,不過還是等回京了,讓京里的人幫著看看吧,他們這一輩的沒有什麼大本事,總不能讓家寶這一輩的虧了。

  話說這元寶胡同,付氏終於抱上了孫子。

  和大孫女明姐兒隔了好幾歲。不過因為付氏沒有和別的婆婆一樣催著,楊氏倒是壓力沒有那麼大,這皇后第三胎懷孕好幾個月後,楊氏就被診出了懷了身孕。

  這不,四皇子都已經滿月好幾個月了,這邊付氏就有了嫡長孫了。

  現在就是她這嫡長孫滿月的好日子,京城大部分權貴都來了。

  好嘛,那麼多人都在夸付氏,畢竟付氏這個婆婆做的好,從來不給兒媳婦添堵。連一直只生了一個女兒的兒媳婦都從來不刁難,也不給兒子房裡添人,只等著要嫡長孫呢。

  可見,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有這麼好的一個娘,難怪人家皇后娘娘是那樣,還一直生兒子呢。這都四個皇子了,以後誰能打破她的地位?

  人家皇上更是一心一意的對待皇后,整個後宮,也就和平常人一樣,一夫一妻的過日子呢。

  不說人都勢力,勢力的對象是個好的,這巴結的人心裡也覺得愉快一些。

  要是針對著一個惡貫滿盈的人呢,非要說那些歌功頌德的話,那簡直是要忍著噁心了。

  “能給順意侯夫人做兒媳婦,真是八百年修來的福氣!可惜順意侯夫人只有一個兒子,這楊家的人撿了個大便宜。”有人笑著說道。

  “這不還有長孫嗎?等十幾年過去,你們在上門,還不是一樣?”

  “這話說的倒是,那咱們可就等著了。”

  大家開著玩笑,付氏身邊圍著一群人,都是和付氏說話的。

  嫡長孫的滿月酒,付氏是很高興的,尤其是聽到別人夸自己的孫子,那更是少有的笑得合不攏嘴。

  不過付氏也不忘夸一下自己的兒媳婦楊氏,“娘啊,你這是有了媳婦就忘了女兒了。我們都比不

  上弟妹了。”葉二娘裝作很委屈的說道。

  “胡說什麼?都這麼大的人了,還這樣撒嬌,你不害臊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