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至於今年的主考官,皇上大筆一揮,讓付大舅當了。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付大舅就去外地當過學政,那時候是舉行秋闈,是對舉子的考試,這次可是要考進士了,通過會試的人,都是這位主考官的門生了。
皇上這也是在給太子拉人脈,付大舅是太子妃的親舅舅,又是閣老,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付閣老都是最適合的人選。
不過鑑於付家有付永信也要過來趕考,付閣老在朝堂上就已經說明了,表示要避嫌。
皇上卻道:“愛卿是不相信朕手底下的人的保密的能力嗎?”
在考生考完之後,所有的考生的名姓都是要給封死的,來京城趕考的人有將近一千人,這麼多人,又不是付閣老一個人看卷子,真要讓這付永信作弊成功了,那也說明人家運氣不錯了。
何況,到時候還要殿試,是皇上親自考試的。
那時候真的不行,這付閣老的面子也丟盡了,所以根本不存在徇私舞弊的事兒。
加上其他的朝臣也在旁邊說話,付閣老就接了今年春闈主考一職,另外還有幾名副主考,然後一起都住在了專門準備的地方,不到考試完畢,是不准回家去的。
哪怕遞出一個紙條,都是不被允許的,所在的地方都有官兵把守,吃住都有人送來。
完全的是封閉的環境了。
“這麼說,永信表哥,這次是很有把握了?”葉四娘聽夏氏和付氏說了這事兒,覺得永信表哥真的是長大成人了,一轉眼,人家也當爹了。
不過也是,自己都當娘這麼多年了,人家永信表哥還比自己先成親呢,這有孩子也是正常的事兒。
夏氏到:“永信就是考上了,也是回到書院教書的,唉,我這好不容易見到他一面,這過個把月說不定就又回去了。”
葉四娘忙道:“二舅舅說不定還想讓永信表哥靠庶吉士呢,那樣呆的時間豈不是更長?”
在庶吉士上呆個三年,那回去書院,肯定更吃香。二舅舅真的是有視功名如糞土的胸襟了。人家誰不是指望著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聞,為官做宰的,怎麼著,也是把風景都看透了,然後再回歸山林呢?
付氏也道:“這倒是也有這個可能,大嫂,你也別太擔心,孩子們長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咱們那,就等著享福就成。”
夏氏也笑道:“可不是是我想多了。他們只要安好就成。”
葉四娘問道:“姨媽他們回來了沒有?”去年程姨夫還是沒有通過鄉試,這跟著別人當師爺,也是學了不少人情世故。
至少去他們家上門,也帶上禮物了。至少現在程姨夫能管住自己的娘不再說不著調的話了,聽說了,也是當師爺期間,程太太因為嘴巴得罪了人,差點把程姨夫給坑了,所以才有了教訓的。
“回來了!不過你姨媽現在不想讓你姨夫考下去了。覺得考了這麼多年沒有用,還不如再繼續做師爺。”
這怎麼突然就轉變了觀點了呢?真是不可思議啊。
以前程姨媽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程姨夫讀書考科舉的。變化也太大了吧。
其實付氏和夏氏沒有說的是,這程妹夫當師爺期間,大家都知道程姨媽的外甥女當了太子妃,誰還敢為難他們?
真是恨不得把人給供起來,程姨媽覺得那樣當個師爺也不錯,不過想著四娘都已經是太子妃了,既然程姨夫老考不上,還不如給他捐個官,至少能當個小小的縣丞,雖然官小,以後升上去的機會也少,但是只要有了太子妃這個金字招牌,哪怕是當個縣丞,那別人也得敬著。
從別處得不到的優越感,如今程姨媽得到了,所以在乎不在乎官的大小,程姨媽都不怎麼重視了。
而且程姨夫也聽上司講過,像他們這樣的外戚,一般的官都當不大,最好的就是閒散的官職,所以何必辛辛苦苦的去考什麼舉人進士?到時候熬一輩子都不能熬成什麼樣。
看看葉二老爺,不也是最開始考上了,然後都當了吏部尚書了,可是因為女兒當了太子妃,他就要避嫌,就不能繼續掌握實權了,只能當個沒有什麼權利的侯爺。
這太子妃的親爹都這樣了,他們這樣的,更是不會受到重視,所以還不如趁早捐官,到小地方被人供著了。
葉四娘道:“只要不魚肉鄉里,他們想捐官就捐吧,好歹以後也有進項。”對程姨媽這一家子,她要求不高,畢竟他們覺悟也不高,就是想惹事日,膽子和能力也有限。
不像這楚王府,一惹事兒就是大事兒,上次的王素芝的事兒,也多虧楚王當面表態,不支持王素芝從妾升為正妻,這才沒有被御史們彈劾。
不過從楚王宣布這王家的姑娘和楚王府沒有關係後,王素芝的娘三姑太太就知道他們沾不上楚王府什麼光了。
於是不知道怎麼和王家聯繫上了,人家王家的人去和田家的人去談這個事兒了。
最後弄得誠意侯都出面了,實在是王家的人太極品,讓人受不了,那王素芝夫婿這一支受不住
了,不得不請誠意侯出面。
誠意侯是大堂嫂田氏的親爹,對這些旁支的事兒,很少管教,不過這次的事兒,涉及到楚王府,間接的涉及到太子那邊,他不得不出來管。
王家的人囂張,非要讓把王素芝扶正,他們王家的姑娘不是讓人隨便欺負的。
不過誠意侯更絕,說他們田家從來沒有妾室扶正的道理,如果他們這一支非要這麼辦,那麼好啊,直接從他們這族裡分出去,另外立祠堂好了。
以後他誠意侯再也不管他家的事兒了。這個時候表明態度最重要,人家楚王都表態了,他誠意侯還不趕緊的?
☆、第298章楚王逝
別老拿著是楚王外孫女的事兒說事,不管用!
正好,楚王的外孫女給人當妾室,這事兒怎麼說來著?也許對楚王這一脈還是好事兒。
有個污點,人家皇上還更放心一些。不然你什麼都好,你這是想幹什麼啊。
王家人在楚王和誠意侯雙方面打壓下,王素芝到底是沒有被扶正,還是在妾侍的位置上呆著呢。
而王素芝和三姑太太沒想到結果還是這樣,原來的雄心壯志一點兒用也沒有了。
春帷很快就開始了,會試的結果也過了十來天出來,付永信榜上有名,不過才是一百多名,估計到時候殿試了,也就是在二甲中間的位置,不高不低。
不過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要是弄成了三甲同進士,那這就不好聽了。
這可不像是別的,考不好還能重新考試,中了這結果就是固定的了,同進士雖然也是進士,可是到底名聲上不怎麼好聽。
葉四娘早就準備了賀禮了,就等著最後的結果。
而這次殿試,皇上自己沒有主考,反而讓司徒政去考這些新科進士。
得到了這個消息,朝臣們心裡都在說,這一科的進士們算是有福氣的,以後直接成為太子的門生了。
太子年富力強的,以後也是天下之主,這第一科被取中的,肯定以後會受到大用。
後宮裡沒有其他別的事兒,皇上如今年紀漸漸打起來,就很少寵幸嬪妃們了。
多數是修身養性。東宮這邊,就葉四娘他們幾個主子,出了那次下毒事件後,經過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如今更是嚴格和安全了。
畢竟,也沒有誰,整天沒事兒都想著下毒,再說那毒藥也不是那麼好得的。
大部分人都想著好好活下去,宮女們都想著等到了二十後,能出宮和家裡人團圓呢。
葉四娘後來又提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可以允許宮裡的宮女或者內侍,每年都有一次機會,可以在西華門那邊見一見自己的親人。
當然,是他們在外面的親人過來見他們,雖然這檢查的要求嚴格了一些,不過對浙西常年見不到親人的人,這也是一種驚喜了。
除了實在是恨透了家裡人把自己賣了的,大部分人誰不想見一見自己的家人?
很多人在宮裡那麼多年,積攢了不少東西,也都想著能交給家裡人呢,也好改善改善家裡的境況。
不過要帶什麼東西,也有專門的女官去檢查,才可以放行。
其實宮裡的東西,一般都是有內造的表急的,所以即使拿出去了,也沒有人敢隨便賣了,不然等待的就是官府的問罪。
但是卻不允許外面帶東西進來,畢竟宮裡不是別處,誰都能帶東西進來,那就亂套了。
葉四娘覺得,這個事情雖然會非一些人力物力,但是長久下去,也是一個好事兒。
她身邊的人,都有機會出去的,這慢慢的改變後宮這些下人的處境,也方便她以後管理。
春天的時候,宮裡就放了一批人出去。
效果就很明顯,至少朝臣們都不再說太子妃是善妒的了,一方面能做好,就多方面受益。
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太子只有太子妃一個人了,連選秀的話題,都沒有人提起了。
畢竟這選秀是勞民傷財的事兒,戶部尚書可是對太子這種勤儉節約的行為表示了讚賞。不然他這錢袋子就又要緊張了。
付永信中了二甲第一百零五章名,中等的位置。
葉四娘聽到這個消息,也第一時間把賞賜讓人給付家送過去了。
趙太后一聽,也湊趣,跟著葉四娘也送了一份禮品。
不知道誰得到了消息,京城裡很多人都朝付家過去了,不管有沒有關係的,都在為了付永信中進士而送禮,把夏氏給忙得夠嗆。
世人都是如此,捧高踩低,什麼時候都一樣。
不過,據說這次的探花郎是個美男子,在遊街的時候,那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婦,都看呆了,恨不得把手絹都扔到探花郎身上。
還有這一路追著那探花郎跑得,簡直是太瘋狂了!
葉四娘聽丫頭們說笑,覺得這說的也太誇張了。
“就是那狀元郎,年紀有些大了,看起來都要四五十歲了,唉。”聞笛幾個都覺得可惜。
葉四娘心道,這狀元郎年紀大點,也沒有什麼不好的,至少穩重。哪裡都像戲文上說的,一個二個都是少年才俊,十幾二十就中狀元,那是很稀罕的事兒才對。
至於說探花郎長得好看,她的丈夫都俊美無雙了,別人再好看,那真不在她的眼裡。
不過,等有空了,葉四娘也問了政哥兒,那探花郎是不是真的很好看,倒是讓政哥兒吃了一回醋,在床上狠狠的懲罰了她一番。
連葉四娘說,她覺得政哥兒是別人誰都比不上的,都沒有說出來。
真是的,聽話也不聽完,葉四娘覺得他就是故意的。
其實早在很多年前,付大舅就去外地當過學政,那時候是舉行秋闈,是對舉子的考試,這次可是要考進士了,通過會試的人,都是這位主考官的門生了。
皇上這也是在給太子拉人脈,付大舅是太子妃的親舅舅,又是閣老,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付閣老都是最適合的人選。
不過鑑於付家有付永信也要過來趕考,付閣老在朝堂上就已經說明了,表示要避嫌。
皇上卻道:“愛卿是不相信朕手底下的人的保密的能力嗎?”
在考生考完之後,所有的考生的名姓都是要給封死的,來京城趕考的人有將近一千人,這麼多人,又不是付閣老一個人看卷子,真要讓這付永信作弊成功了,那也說明人家運氣不錯了。
何況,到時候還要殿試,是皇上親自考試的。
那時候真的不行,這付閣老的面子也丟盡了,所以根本不存在徇私舞弊的事兒。
加上其他的朝臣也在旁邊說話,付閣老就接了今年春闈主考一職,另外還有幾名副主考,然後一起都住在了專門準備的地方,不到考試完畢,是不准回家去的。
哪怕遞出一個紙條,都是不被允許的,所在的地方都有官兵把守,吃住都有人送來。
完全的是封閉的環境了。
“這麼說,永信表哥,這次是很有把握了?”葉四娘聽夏氏和付氏說了這事兒,覺得永信表哥真的是長大成人了,一轉眼,人家也當爹了。
不過也是,自己都當娘這麼多年了,人家永信表哥還比自己先成親呢,這有孩子也是正常的事兒。
夏氏到:“永信就是考上了,也是回到書院教書的,唉,我這好不容易見到他一面,這過個把月說不定就又回去了。”
葉四娘忙道:“二舅舅說不定還想讓永信表哥靠庶吉士呢,那樣呆的時間豈不是更長?”
在庶吉士上呆個三年,那回去書院,肯定更吃香。二舅舅真的是有視功名如糞土的胸襟了。人家誰不是指望著十年寒窗苦,一朝天下聞,為官做宰的,怎麼著,也是把風景都看透了,然後再回歸山林呢?
付氏也道:“這倒是也有這個可能,大嫂,你也別太擔心,孩子們長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咱們那,就等著享福就成。”
夏氏也笑道:“可不是是我想多了。他們只要安好就成。”
葉四娘問道:“姨媽他們回來了沒有?”去年程姨夫還是沒有通過鄉試,這跟著別人當師爺,也是學了不少人情世故。
至少去他們家上門,也帶上禮物了。至少現在程姨夫能管住自己的娘不再說不著調的話了,聽說了,也是當師爺期間,程太太因為嘴巴得罪了人,差點把程姨夫給坑了,所以才有了教訓的。
“回來了!不過你姨媽現在不想讓你姨夫考下去了。覺得考了這麼多年沒有用,還不如再繼續做師爺。”
這怎麼突然就轉變了觀點了呢?真是不可思議啊。
以前程姨媽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程姨夫讀書考科舉的。變化也太大了吧。
其實付氏和夏氏沒有說的是,這程妹夫當師爺期間,大家都知道程姨媽的外甥女當了太子妃,誰還敢為難他們?
真是恨不得把人給供起來,程姨媽覺得那樣當個師爺也不錯,不過想著四娘都已經是太子妃了,既然程姨夫老考不上,還不如給他捐個官,至少能當個小小的縣丞,雖然官小,以後升上去的機會也少,但是只要有了太子妃這個金字招牌,哪怕是當個縣丞,那別人也得敬著。
從別處得不到的優越感,如今程姨媽得到了,所以在乎不在乎官的大小,程姨媽都不怎麼重視了。
而且程姨夫也聽上司講過,像他們這樣的外戚,一般的官都當不大,最好的就是閒散的官職,所以何必辛辛苦苦的去考什麼舉人進士?到時候熬一輩子都不能熬成什麼樣。
看看葉二老爺,不也是最開始考上了,然後都當了吏部尚書了,可是因為女兒當了太子妃,他就要避嫌,就不能繼續掌握實權了,只能當個沒有什麼權利的侯爺。
這太子妃的親爹都這樣了,他們這樣的,更是不會受到重視,所以還不如趁早捐官,到小地方被人供著了。
葉四娘道:“只要不魚肉鄉里,他們想捐官就捐吧,好歹以後也有進項。”對程姨媽這一家子,她要求不高,畢竟他們覺悟也不高,就是想惹事日,膽子和能力也有限。
不像這楚王府,一惹事兒就是大事兒,上次的王素芝的事兒,也多虧楚王當面表態,不支持王素芝從妾升為正妻,這才沒有被御史們彈劾。
不過從楚王宣布這王家的姑娘和楚王府沒有關係後,王素芝的娘三姑太太就知道他們沾不上楚王府什麼光了。
於是不知道怎麼和王家聯繫上了,人家王家的人去和田家的人去談這個事兒了。
最後弄得誠意侯都出面了,實在是王家的人太極品,讓人受不了,那王素芝夫婿這一支受不住
了,不得不請誠意侯出面。
誠意侯是大堂嫂田氏的親爹,對這些旁支的事兒,很少管教,不過這次的事兒,涉及到楚王府,間接的涉及到太子那邊,他不得不出來管。
王家的人囂張,非要讓把王素芝扶正,他們王家的姑娘不是讓人隨便欺負的。
不過誠意侯更絕,說他們田家從來沒有妾室扶正的道理,如果他們這一支非要這麼辦,那麼好啊,直接從他們這族裡分出去,另外立祠堂好了。
以後他誠意侯再也不管他家的事兒了。這個時候表明態度最重要,人家楚王都表態了,他誠意侯還不趕緊的?
☆、第298章楚王逝
別老拿著是楚王外孫女的事兒說事,不管用!
正好,楚王的外孫女給人當妾室,這事兒怎麼說來著?也許對楚王這一脈還是好事兒。
有個污點,人家皇上還更放心一些。不然你什麼都好,你這是想幹什麼啊。
王家人在楚王和誠意侯雙方面打壓下,王素芝到底是沒有被扶正,還是在妾侍的位置上呆著呢。
而王素芝和三姑太太沒想到結果還是這樣,原來的雄心壯志一點兒用也沒有了。
春帷很快就開始了,會試的結果也過了十來天出來,付永信榜上有名,不過才是一百多名,估計到時候殿試了,也就是在二甲中間的位置,不高不低。
不過這個結果已經很好了,要是弄成了三甲同進士,那這就不好聽了。
這可不像是別的,考不好還能重新考試,中了這結果就是固定的了,同進士雖然也是進士,可是到底名聲上不怎麼好聽。
葉四娘早就準備了賀禮了,就等著最後的結果。
而這次殿試,皇上自己沒有主考,反而讓司徒政去考這些新科進士。
得到了這個消息,朝臣們心裡都在說,這一科的進士們算是有福氣的,以後直接成為太子的門生了。
太子年富力強的,以後也是天下之主,這第一科被取中的,肯定以後會受到大用。
後宮裡沒有其他別的事兒,皇上如今年紀漸漸打起來,就很少寵幸嬪妃們了。
多數是修身養性。東宮這邊,就葉四娘他們幾個主子,出了那次下毒事件後,經過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如今更是嚴格和安全了。
畢竟,也沒有誰,整天沒事兒都想著下毒,再說那毒藥也不是那麼好得的。
大部分人都想著好好活下去,宮女們都想著等到了二十後,能出宮和家裡人團圓呢。
葉四娘後來又提議了一個事情,那就是可以允許宮裡的宮女或者內侍,每年都有一次機會,可以在西華門那邊見一見自己的親人。
當然,是他們在外面的親人過來見他們,雖然這檢查的要求嚴格了一些,不過對浙西常年見不到親人的人,這也是一種驚喜了。
除了實在是恨透了家裡人把自己賣了的,大部分人誰不想見一見自己的家人?
很多人在宮裡那麼多年,積攢了不少東西,也都想著能交給家裡人呢,也好改善改善家裡的境況。
不過要帶什麼東西,也有專門的女官去檢查,才可以放行。
其實宮裡的東西,一般都是有內造的表急的,所以即使拿出去了,也沒有人敢隨便賣了,不然等待的就是官府的問罪。
但是卻不允許外面帶東西進來,畢竟宮裡不是別處,誰都能帶東西進來,那就亂套了。
葉四娘覺得,這個事情雖然會非一些人力物力,但是長久下去,也是一個好事兒。
她身邊的人,都有機會出去的,這慢慢的改變後宮這些下人的處境,也方便她以後管理。
春天的時候,宮裡就放了一批人出去。
效果就很明顯,至少朝臣們都不再說太子妃是善妒的了,一方面能做好,就多方面受益。
大家似乎已經習慣了太子只有太子妃一個人了,連選秀的話題,都沒有人提起了。
畢竟這選秀是勞民傷財的事兒,戶部尚書可是對太子這種勤儉節約的行為表示了讚賞。不然他這錢袋子就又要緊張了。
付永信中了二甲第一百零五章名,中等的位置。
葉四娘聽到這個消息,也第一時間把賞賜讓人給付家送過去了。
趙太后一聽,也湊趣,跟著葉四娘也送了一份禮品。
不知道誰得到了消息,京城裡很多人都朝付家過去了,不管有沒有關係的,都在為了付永信中進士而送禮,把夏氏給忙得夠嗆。
世人都是如此,捧高踩低,什麼時候都一樣。
不過,據說這次的探花郎是個美男子,在遊街的時候,那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婦,都看呆了,恨不得把手絹都扔到探花郎身上。
還有這一路追著那探花郎跑得,簡直是太瘋狂了!
葉四娘聽丫頭們說笑,覺得這說的也太誇張了。
“就是那狀元郎,年紀有些大了,看起來都要四五十歲了,唉。”聞笛幾個都覺得可惜。
葉四娘心道,這狀元郎年紀大點,也沒有什麼不好的,至少穩重。哪裡都像戲文上說的,一個二個都是少年才俊,十幾二十就中狀元,那是很稀罕的事兒才對。
至於說探花郎長得好看,她的丈夫都俊美無雙了,別人再好看,那真不在她的眼裡。
不過,等有空了,葉四娘也問了政哥兒,那探花郎是不是真的很好看,倒是讓政哥兒吃了一回醋,在床上狠狠的懲罰了她一番。
連葉四娘說,她覺得政哥兒是別人誰都比不上的,都沒有說出來。
真是的,聽話也不聽完,葉四娘覺得他就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