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頁
良久,徐子青微微一笑:“師兄,陪我回家一看罷?”
這個“家”,自然是他兩歲前曾去過的地方。
他想要瞧一瞧如今的父母,如今的兩位兄長……或者若是有緣,還能見到當年亦頗為關懷他的母親的親妹,他的姨母。
雲冽自無異議。
於是兩人悄然而來,又悄然而走。
·
師兄弟二人離開之後,就在前往那處的路上,卻遇見了熟悉的人。
徐子青不禁停住了腳步。
那是……他的母親。
如今看起來,為何這般憔悴?
她的身子似乎更加羸弱,眉眼間有著化不開的愁緒,她的兩鬢斑白,發間也有根根銀絲,看起來,居然好似老了十餘歲。
徐子青的眼裡,也露出了一絲悲傷。
母親站在一間花店前,正看著一盆蘭糙怔怔發呆。花店裡,一個體態修長的青年走出,相貌硬朗,是他的二哥。
剎那間,一股巨大的酸楚襲上徐子青的心頭。
他曾經養過好幾盆蘭糙,他的二哥也不再如從前那般愛笑了。
很快二哥付了錢,任憑母親捧著蘭糙,他自己則扶著母親,一起上了一輛懸浮車。
那懸浮車前行的方向,正是他們居住的地方。
徐子青跟了上去,就好似一道影子。
雲冽與他並肩而行,不曾喚他,亦不曾阻攔。
不多時,別墅區到了。
這同樣是個防守嚴密的所在,但區內的環境,卻是相對安詳的。
懸浮車在門口停下,將身份驗證後,順利通行。
徐子青和雲冽走進其中,那嚴密的防守不曾有半點察覺。
他們的步伐從容,每前行一步,都能跨越極長的距離,居然一點也不曾被那懸浮車落下。
直至到了一幢小別墅前。
徐子青目送母親與二哥進門,微微地發怔。
這個家陌生又熟悉,但他卻能夠看到,這裡不再如從前般顯得華貴,而是在周圍圈出了柵欄,變得樸素無華。
小別墅的周圍,本該是一片綠茵茵的糙地,縱使有一二樹木,也只是為著清慡罷了。可如今柵欄邊栽種著許多青翠的樹木,更有許多花盆,在砌成的石階上,錯落有致地擺放。
有些地方,哪怕是在這盛夏,都綻開出奼紫嫣紅的花。
這裡很美麗。
但那些花,那些樹……
徐子青低聲開口,聲音有些晦澀:“那些……都是我喜歡的。”
第880章 了卻遺憾
方元沐出生在軍政家族,父親方振國從政,外公則是軍中要員。他與大哥方元烽年紀是異卵雙胞胎,從小關係良好,長大後也一齊從軍,有外公扶持,父親指點,前途一片光明。
他們的母親李秀媛年輕時活潑動人,結婚後溫柔嫻淑,和父親堪稱感情深厚,又有他們兩個十多歲就在軍界闖出名堂的出色兒子,可說是家庭幸福,生活和睦。
但可惜的是,幸福歸幸福,但其他人都太繁忙了,常常只留下母親一人在家。母親很寂寞,一直想再生下一個孩子,可惜遲遲不能如願。
直到他們兄弟倆十八歲那一年,他們得到的成人禮物是,母親生下了他們最小的弟弟……而這個弟弟,填補了母親的寂寞,是他們所有人的慰藉,卻又成為了他們一家人難以癒合的傷痕,與一生的遺憾。
幼弟出生一個月後,被診斷出了一種奇怪的病,他的器官先天容易老化,身體素質非常弱,弱得好像碰一碰,都會碎掉一樣。
按照醫生的診斷,如果這樣下去,他大概不到五歲就會夭折,可幼弟是母親好不容易盼來的孩子,怎麼忍心放棄呢?
而且,這樣脆弱的嬰孩,方元沐與方元烽在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他,血脈相連的感覺,讓他們想要細心地呵護。
於是,幼弟被取名為“方永安”,並沒有和他們一樣按照族譜排名,卻承載了一家人的期盼——他們希望他,能夠“永遠安康”。
幼弟永安,出生時讓人憐惜,成長中又讓人忍不住地喜愛。
方家用了很多門路,找到了無數的好醫生為永安治療,也讓永安從小到大不得不被關在病房裡,在羸弱的身軀上,做了許多手術。
可即使永安這么小,受了這麼多苦,卻還是會在每一次手術後安慰他們,對他們露出的永遠都是恬淡而溫柔的笑容。
永安天生善良,似乎從來沒有過憤怒,寧可為難自己,也總不願讓他們傷心。
這樣的幼弟,讓方元沐與方元烽感覺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他們儘管還沒有找到愛人,結婚生下後代,卻將幼弟也幾乎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
因為永安,不論多麼繁忙,方元沐和方元烽,都要來親自照料,總是在外工作的父親方振國,也漸漸將重心移到家人身上,與妻子一起前來探望、陪伴。
他們一家人,在隨時可能失去親人的痛苦裡變得更團結,也更明白珍惜。
可即便這樣,一生受盡苦痛的方永安,還是在十八歲那一年離世了。
方家找遍了所有的名醫,想盡了無數辦法,都沒能繼續將他留下來。而永安的離世,更是讓他們陷入了長久的悲傷之中。
葬禮過後,又過了許多日子,可誰也沒辦法忘記永安。
其中最痛苦,也最無法抽身的,是母親李秀媛。
她把悲傷寄托在永安喜愛的花糙樹木上,除了偶爾出去買些花糙,再也不願意離開那個種滿了植物的小別墅。
一年又一年。
忽然有一天,方元沐發現母親變得比以前開心了。
然後他才知道,這是因為新搬來他們別墅對面的那一戶人。
新鄰居,是兩個青年。
他們的神態親昵,看起來是一對戀人,其中那個稍微年輕的似乎也很懂得花糙,在一次意外幫助母親救活了一盆蘭糙後,就和母親熟悉起來。
方元沐去查過了兩人的身份。
但這好像被什麼東西隱藏了,讓他無功而返,只能知道他們是用了一些年份很長的人參等珍貴藥材,換來了對面的那幢房子,並且打算在這裡定居了。
他們也似乎的確很喜歡花糙,才沒幾天,他們房子的附近,也多出了不少美麗的植物,散發出盎然的生機。
兩個長相俊美的長髮青年,偶爾在對面侍弄花糙,撫琴弈棋,居然好像是從古畫裡走出的人一樣。
一天又一天。
喜歡花糙的那個名為徐子青的青年,與母親越來越親近了。
他們的關係變得極好,母親也越來越開心,從前的悲傷,仿佛都逐漸散去。
那個名為雲冽的青年性格冷漠,可只要有徐子青在的地方,也總有他在陪伴。
後來,方元沐一次工作回家後,發現那兩個青年正坐在客廳里,徐子青陪著母親談笑,雲冽安靜不言。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已然能夠這麼接近了嗎?
也是在這一次近距離的相處中,方元沐終於明白,為什麼母親的情緒會恢復過來。
——這個徐子青,與幼弟永安,真的太像了。
那笑容的弧度,那溫暖的目光,那偶爾有些促狹卻很溫軟的神情,還有對母親那樣的耐心,那樣的溫和,那樣輕言低語,滿眼包容與寬慰。
他就像是一個正常生活著的永安,讓他不由想著,如果永安自幼沒有病痛,安然長大,是不是就會變成像他這樣寬容而平和的人?他有永安所有美好的品質,卻沒有永安那極力隱藏的憂愁,卻一樣讓人想要親近。
母親也是這樣想的,對嗎?
所以,她忘了悲傷,留下了思念,再也不覺得痛苦了。
可為什麼會這麼巧合呢?
方元沐覺得,他應該去再仔細地查一查,是不是有人針對方家做出了什麼陰謀。可當他看著看著,看著看著……為什麼卻情不自禁地任憑情感蔓延,而產生不了一絲懷疑與警惕呢?
跟徐子青相處得越久,方元沐也更明白母親的感受。
因為就連他自己,也是這樣。
再後來,大哥方元烽回來了,父親方振國也回來了。
他們同樣認識了徐子青與雲冽,同樣在徐子青身上看到了自己已經離世的家人,也一樣無法懷疑,願意親近。
這樣又過去了很多年。
徐子青做了母親的乾兒子,也成了他們的乾弟弟。
聽他叫著“大哥”“二哥”,就好像當年的永安一樣。
逐漸地,他們變得更像一家人了。
徐子青在他們的家中,慢慢填補了永安的空白,仿佛永安沒有離去,他只是暫時消失了幾年,回來之後,就帶上了他的愛人。
如果是這樣……那該多好呢?
·
不知不覺的,過去了五十年。
徐子青坐在床頭,握住一隻枯乾的手。
這是他前世的母親李秀媛,儘管當年的分別是悲傷的,可這些年下來,總還是幸福安穩。
在平均年紀一百二十歲的世界裡,母親如今也接近這個歲數,壽元雖然將盡,但也稱得上是喜喪了。
此刻一家人並不在病房,而是在家中母親的房間裡,握住母親另一隻手的是還很健朗的父親方振國,兩位兄長和他們的伴侶,也都在一旁守候。
徐子青輕輕地喚了一聲:“乾媽……”
李秀媛的雙眼半張半合,她看著徐子青,聲音極弱,幾不可聞:“叫‘媽媽’。”
徐子青怔了怔,微微一笑:“媽媽。”
李秀媛的神情很滿足,她也笑了。
然後,李秀媛吃力地轉過頭,看向陪伴自己一生的,摯愛的丈夫,她又看了看兩個兒子,嘴唇微顫,像是也在呼喚他們。
方元烽與方元沐,都急忙走過來。
徐子青站起身,將母親的手,交給兄長。
方元烽和方元沐,幾乎同時握住,他們半跪下來,有些傷心,有些不舍。
李秀媛卻好像已經很知足了,她對著兩個兒子慈祥一笑,最後,她抓緊丈夫的手,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在停止呼吸的前一刻,她喃喃地說了一句:“永安回來了……真好。”
方元烽與方元沐,眼眶一瞬紅了。
他們默然閉了閉眼,終於站起來,為母親將褥子拉了一拉。
徐子青聽到那句話,心中輕微地痛楚,隨即又消失了。
在母親離世的這一刻,他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失去了,又有什麼東西一直在填補著,他看著滿屋子的家人,那些原本他自己壓抑下去的遺憾,在此刻也似乎終於完滿。
這個“家”,自然是他兩歲前曾去過的地方。
他想要瞧一瞧如今的父母,如今的兩位兄長……或者若是有緣,還能見到當年亦頗為關懷他的母親的親妹,他的姨母。
雲冽自無異議。
於是兩人悄然而來,又悄然而走。
·
師兄弟二人離開之後,就在前往那處的路上,卻遇見了熟悉的人。
徐子青不禁停住了腳步。
那是……他的母親。
如今看起來,為何這般憔悴?
她的身子似乎更加羸弱,眉眼間有著化不開的愁緒,她的兩鬢斑白,發間也有根根銀絲,看起來,居然好似老了十餘歲。
徐子青的眼裡,也露出了一絲悲傷。
母親站在一間花店前,正看著一盆蘭糙怔怔發呆。花店裡,一個體態修長的青年走出,相貌硬朗,是他的二哥。
剎那間,一股巨大的酸楚襲上徐子青的心頭。
他曾經養過好幾盆蘭糙,他的二哥也不再如從前那般愛笑了。
很快二哥付了錢,任憑母親捧著蘭糙,他自己則扶著母親,一起上了一輛懸浮車。
那懸浮車前行的方向,正是他們居住的地方。
徐子青跟了上去,就好似一道影子。
雲冽與他並肩而行,不曾喚他,亦不曾阻攔。
不多時,別墅區到了。
這同樣是個防守嚴密的所在,但區內的環境,卻是相對安詳的。
懸浮車在門口停下,將身份驗證後,順利通行。
徐子青和雲冽走進其中,那嚴密的防守不曾有半點察覺。
他們的步伐從容,每前行一步,都能跨越極長的距離,居然一點也不曾被那懸浮車落下。
直至到了一幢小別墅前。
徐子青目送母親與二哥進門,微微地發怔。
這個家陌生又熟悉,但他卻能夠看到,這裡不再如從前般顯得華貴,而是在周圍圈出了柵欄,變得樸素無華。
小別墅的周圍,本該是一片綠茵茵的糙地,縱使有一二樹木,也只是為著清慡罷了。可如今柵欄邊栽種著許多青翠的樹木,更有許多花盆,在砌成的石階上,錯落有致地擺放。
有些地方,哪怕是在這盛夏,都綻開出奼紫嫣紅的花。
這裡很美麗。
但那些花,那些樹……
徐子青低聲開口,聲音有些晦澀:“那些……都是我喜歡的。”
第880章 了卻遺憾
方元沐出生在軍政家族,父親方振國從政,外公則是軍中要員。他與大哥方元烽年紀是異卵雙胞胎,從小關係良好,長大後也一齊從軍,有外公扶持,父親指點,前途一片光明。
他們的母親李秀媛年輕時活潑動人,結婚後溫柔嫻淑,和父親堪稱感情深厚,又有他們兩個十多歲就在軍界闖出名堂的出色兒子,可說是家庭幸福,生活和睦。
但可惜的是,幸福歸幸福,但其他人都太繁忙了,常常只留下母親一人在家。母親很寂寞,一直想再生下一個孩子,可惜遲遲不能如願。
直到他們兄弟倆十八歲那一年,他們得到的成人禮物是,母親生下了他們最小的弟弟……而這個弟弟,填補了母親的寂寞,是他們所有人的慰藉,卻又成為了他們一家人難以癒合的傷痕,與一生的遺憾。
幼弟出生一個月後,被診斷出了一種奇怪的病,他的器官先天容易老化,身體素質非常弱,弱得好像碰一碰,都會碎掉一樣。
按照醫生的診斷,如果這樣下去,他大概不到五歲就會夭折,可幼弟是母親好不容易盼來的孩子,怎麼忍心放棄呢?
而且,這樣脆弱的嬰孩,方元沐與方元烽在看到的第一眼,就喜歡上他,血脈相連的感覺,讓他們想要細心地呵護。
於是,幼弟被取名為“方永安”,並沒有和他們一樣按照族譜排名,卻承載了一家人的期盼——他們希望他,能夠“永遠安康”。
幼弟永安,出生時讓人憐惜,成長中又讓人忍不住地喜愛。
方家用了很多門路,找到了無數的好醫生為永安治療,也讓永安從小到大不得不被關在病房裡,在羸弱的身軀上,做了許多手術。
可即使永安這么小,受了這麼多苦,卻還是會在每一次手術後安慰他們,對他們露出的永遠都是恬淡而溫柔的笑容。
永安天生善良,似乎從來沒有過憤怒,寧可為難自己,也總不願讓他們傷心。
這樣的幼弟,讓方元沐與方元烽感覺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他們儘管還沒有找到愛人,結婚生下後代,卻將幼弟也幾乎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
因為永安,不論多麼繁忙,方元沐和方元烽,都要來親自照料,總是在外工作的父親方振國,也漸漸將重心移到家人身上,與妻子一起前來探望、陪伴。
他們一家人,在隨時可能失去親人的痛苦裡變得更團結,也更明白珍惜。
可即便這樣,一生受盡苦痛的方永安,還是在十八歲那一年離世了。
方家找遍了所有的名醫,想盡了無數辦法,都沒能繼續將他留下來。而永安的離世,更是讓他們陷入了長久的悲傷之中。
葬禮過後,又過了許多日子,可誰也沒辦法忘記永安。
其中最痛苦,也最無法抽身的,是母親李秀媛。
她把悲傷寄托在永安喜愛的花糙樹木上,除了偶爾出去買些花糙,再也不願意離開那個種滿了植物的小別墅。
一年又一年。
忽然有一天,方元沐發現母親變得比以前開心了。
然後他才知道,這是因為新搬來他們別墅對面的那一戶人。
新鄰居,是兩個青年。
他們的神態親昵,看起來是一對戀人,其中那個稍微年輕的似乎也很懂得花糙,在一次意外幫助母親救活了一盆蘭糙後,就和母親熟悉起來。
方元沐去查過了兩人的身份。
但這好像被什麼東西隱藏了,讓他無功而返,只能知道他們是用了一些年份很長的人參等珍貴藥材,換來了對面的那幢房子,並且打算在這裡定居了。
他們也似乎的確很喜歡花糙,才沒幾天,他們房子的附近,也多出了不少美麗的植物,散發出盎然的生機。
兩個長相俊美的長髮青年,偶爾在對面侍弄花糙,撫琴弈棋,居然好像是從古畫裡走出的人一樣。
一天又一天。
喜歡花糙的那個名為徐子青的青年,與母親越來越親近了。
他們的關係變得極好,母親也越來越開心,從前的悲傷,仿佛都逐漸散去。
那個名為雲冽的青年性格冷漠,可只要有徐子青在的地方,也總有他在陪伴。
後來,方元沐一次工作回家後,發現那兩個青年正坐在客廳里,徐子青陪著母親談笑,雲冽安靜不言。
不知什麼時候,他們已然能夠這麼接近了嗎?
也是在這一次近距離的相處中,方元沐終於明白,為什麼母親的情緒會恢復過來。
——這個徐子青,與幼弟永安,真的太像了。
那笑容的弧度,那溫暖的目光,那偶爾有些促狹卻很溫軟的神情,還有對母親那樣的耐心,那樣的溫和,那樣輕言低語,滿眼包容與寬慰。
他就像是一個正常生活著的永安,讓他不由想著,如果永安自幼沒有病痛,安然長大,是不是就會變成像他這樣寬容而平和的人?他有永安所有美好的品質,卻沒有永安那極力隱藏的憂愁,卻一樣讓人想要親近。
母親也是這樣想的,對嗎?
所以,她忘了悲傷,留下了思念,再也不覺得痛苦了。
可為什麼會這麼巧合呢?
方元沐覺得,他應該去再仔細地查一查,是不是有人針對方家做出了什麼陰謀。可當他看著看著,看著看著……為什麼卻情不自禁地任憑情感蔓延,而產生不了一絲懷疑與警惕呢?
跟徐子青相處得越久,方元沐也更明白母親的感受。
因為就連他自己,也是這樣。
再後來,大哥方元烽回來了,父親方振國也回來了。
他們同樣認識了徐子青與雲冽,同樣在徐子青身上看到了自己已經離世的家人,也一樣無法懷疑,願意親近。
這樣又過去了很多年。
徐子青做了母親的乾兒子,也成了他們的乾弟弟。
聽他叫著“大哥”“二哥”,就好像當年的永安一樣。
逐漸地,他們變得更像一家人了。
徐子青在他們的家中,慢慢填補了永安的空白,仿佛永安沒有離去,他只是暫時消失了幾年,回來之後,就帶上了他的愛人。
如果是這樣……那該多好呢?
·
不知不覺的,過去了五十年。
徐子青坐在床頭,握住一隻枯乾的手。
這是他前世的母親李秀媛,儘管當年的分別是悲傷的,可這些年下來,總還是幸福安穩。
在平均年紀一百二十歲的世界裡,母親如今也接近這個歲數,壽元雖然將盡,但也稱得上是喜喪了。
此刻一家人並不在病房,而是在家中母親的房間裡,握住母親另一隻手的是還很健朗的父親方振國,兩位兄長和他們的伴侶,也都在一旁守候。
徐子青輕輕地喚了一聲:“乾媽……”
李秀媛的雙眼半張半合,她看著徐子青,聲音極弱,幾不可聞:“叫‘媽媽’。”
徐子青怔了怔,微微一笑:“媽媽。”
李秀媛的神情很滿足,她也笑了。
然後,李秀媛吃力地轉過頭,看向陪伴自己一生的,摯愛的丈夫,她又看了看兩個兒子,嘴唇微顫,像是也在呼喚他們。
方元烽與方元沐,都急忙走過來。
徐子青站起身,將母親的手,交給兄長。
方元烽和方元沐,幾乎同時握住,他們半跪下來,有些傷心,有些不舍。
李秀媛卻好像已經很知足了,她對著兩個兒子慈祥一笑,最後,她抓緊丈夫的手,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在停止呼吸的前一刻,她喃喃地說了一句:“永安回來了……真好。”
方元烽與方元沐,眼眶一瞬紅了。
他們默然閉了閉眼,終於站起來,為母親將褥子拉了一拉。
徐子青聽到那句話,心中輕微地痛楚,隨即又消失了。
在母親離世的這一刻,他感覺到有什麼東西失去了,又有什麼東西一直在填補著,他看著滿屋子的家人,那些原本他自己壓抑下去的遺憾,在此刻也似乎終於完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