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張母被丈夫和兒媳氣得半死,現在急需一個知音,“方壯,你說我家向陽有沒有不對勁兒?”
會計怔了怔,“沒有啊,他不是挺好的嗎?我下午見到他的時候,人精神著呢,還跟我打招呼。你怎麼會說他鬼上身了呢?”
張母見他不信,拉了一個凳子坐下,朝他道,“方壯,你還記得我兒子以前是什麼樣嗎?他跟那些女知青打得多火熱啊。那些女知青全圍著他轉。”
會計一臉尷尬,這是好事嗎?張向陽以前那麼混帳,改邪歸正後,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說他浪子回頭金不換了。他娘居然主動提起他的過去,這是病得不輕啊。他同情地看著對方,敷衍地點點頭,“是,記得。”
張母好像找到了知已,把兒子的異常說給他聽。
會計聽了只覺得尷尬,“嬸子,你也說了,那是小時候的事情了。向陽都三十多,馬上要四十的人了,忘了你的小名,有啥奇怪的。你啊,就別杞人憂天了。趕緊家去吧,我這還忙著呢。”
張母見他攆自己,還一副不信的樣子,心又涼了。
她氣得直跺腳,“一個個全是豬腦子。那隻鬼給你們灌了什麼湯了,你們一個個全向著他。”
大隊會計也不跟她爭辯,客客氣氣把她請了出去。等關上門後,他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無奈搖頭,“這是好日子燒得。居然得了失心瘋。”
從大隊辦出來,張母臉綠得跟青蛙有得一拼,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憋著氣兒。
一路上,村里人都對她避之不及,生怕撞到她槍口上。
卻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劉寡婦。她心裡的火比張母還要烈。
劉寡婦攔住張母的去路,“張嬸,你不是說跟張大哥說好了嗎?他怎麼走了呀?”
張母狠狠瞪了她一眼,“還能為啥?他嫌你長得醜唄?”
“我丑?”女人不樂意了,“你滿村子轉一圈,還有比我更俊的嗎?你出爾反爾,還怪我頭上,怎麼會有這種人?”
張母心情正煩躁著呢,哪有閒功夫跟她掰扯,當下沒了耐心,嚇唬道,“你再嚷嚷,我就把你想出來賣的事說給大家聽,看看大家站在誰那邊?”
劉寡婦見她如此不講理,又怕她真的嚷嚷開,氣得直跺腳。
張母不屑地瞥了劉寡婦一眼,而後挺了挺胸,趾高氣昂地走了。
張母回到家,張大隊長也沒問她去哪了,一副不肯搭理她的架勢。
又過了兩天,張二梅一家回來了。
張母看到女兒眼睛一亮,拉著她就往自己房間沖。
張二梅好久沒得過親娘這個待遇了,有點懵,“娘,你怎麼了?”
張母緊攥著她的手,“二梅啊,他們都不信我,只有你能站在娘這一頭了。”
張二梅還從來沒見過親娘這副如喪考妣的悽慘模樣呢。
自從她三弟當了明星,在縣城開了兩個分廠,村里人沒一個敢不給她娘面子,見面都要打招呼問好。
地里的農活,她想干就干,不想干,她爹就找人幫忙干。反正家裡也不差那點錢。
就這樣舒坦的日子,她娘居然哭成這樣,張二梅怎麼都想不通,縱使親娘過去待她不好,可親娘就是親娘,更何況她還是她親娘一手教出來的,有些三觀是相合的,她還是很關心親娘的,“娘,你怎麼了?”
張母握著她的手,“二梅啊,你三弟被人鬼上身了啊。”
張二梅從炕上跳起來,“什麼?有這事兒?三弟人呢?”
張母沒好氣地道,“他走了,衝著我發了一通火,前天就走了。”
“你幹啥事惹他生氣了?”張二梅總覺得這事有點不對勁兒。鬼上身?他三弟那樣陽剛的一個人,鬼會找上他?那眼神得多不好使啊。
聽到這話,張母心又涼了半截,“我原本想把他叫回來,讓他跟咱家前面劉家那個寡婦生個兒子。可沒想到他反應那麼大。後來,我問他,高細妹是誰?他說不認識。”
張二梅忍不住蹙眉,臉上帶了幾分驚訝,“高細妹不就是你嗎?他怎麼會不知道高細妹是誰?”
張母見女兒也這麼說,心裡總算舒服了些,“所以說啊,我兒子被鬼上身了。他不是我兒子。”
張二梅覺得她娘挺可笑的。就因為一件事回答不上來,她娘就說她三弟被鬼上身了,有點兒戲了吧。
張二梅辯駁,“娘,興許是三弟忘了呢。我聽根寶說,三弟一天到晚記那麼多台詞,興許記性混了呢。”
張母見她也不信,騰地從炕上站起來,“怎麼連你也不信我?我說他不是我兒子就不是我兒子。我兒子多聽我的話,這個呢?表面上,對我孝順,其實根本不搭理我。我說什麼,他都不聽。”
張二梅想了想,給張向陽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出來,“興許是三弟改好了呢?就拿咱家根寶來說吧,以前多混的一個小孩啊,現在變得又懂事又孝順。見人就笑,誰不誇他?”
張母氣得直跺腳,“那能一樣嘛。根寶才十幾歲,還是個孩子,變成什麼樣都不奇怪。你三弟都三十多歲的人了,他還能怎麼變?”
張二梅有些無語,她說的又不是長相,她說的是性子,跟年齡有什麼關係。
會計怔了怔,“沒有啊,他不是挺好的嗎?我下午見到他的時候,人精神著呢,還跟我打招呼。你怎麼會說他鬼上身了呢?”
張母見他不信,拉了一個凳子坐下,朝他道,“方壯,你還記得我兒子以前是什麼樣嗎?他跟那些女知青打得多火熱啊。那些女知青全圍著他轉。”
會計一臉尷尬,這是好事嗎?張向陽以前那麼混帳,改邪歸正後,大家都對他刮目相看,說他浪子回頭金不換了。他娘居然主動提起他的過去,這是病得不輕啊。他同情地看著對方,敷衍地點點頭,“是,記得。”
張母好像找到了知已,把兒子的異常說給他聽。
會計聽了只覺得尷尬,“嬸子,你也說了,那是小時候的事情了。向陽都三十多,馬上要四十的人了,忘了你的小名,有啥奇怪的。你啊,就別杞人憂天了。趕緊家去吧,我這還忙著呢。”
張母見他攆自己,還一副不信的樣子,心又涼了。
她氣得直跺腳,“一個個全是豬腦子。那隻鬼給你們灌了什麼湯了,你們一個個全向著他。”
大隊會計也不跟她爭辯,客客氣氣把她請了出去。等關上門後,他抹了抹額頭上的汗,無奈搖頭,“這是好日子燒得。居然得了失心瘋。”
從大隊辦出來,張母臉綠得跟青蛙有得一拼,肚子一鼓一鼓的,好像憋著氣兒。
一路上,村里人都對她避之不及,生怕撞到她槍口上。
卻有一人例外,那就是劉寡婦。她心裡的火比張母還要烈。
劉寡婦攔住張母的去路,“張嬸,你不是說跟張大哥說好了嗎?他怎麼走了呀?”
張母狠狠瞪了她一眼,“還能為啥?他嫌你長得醜唄?”
“我丑?”女人不樂意了,“你滿村子轉一圈,還有比我更俊的嗎?你出爾反爾,還怪我頭上,怎麼會有這種人?”
張母心情正煩躁著呢,哪有閒功夫跟她掰扯,當下沒了耐心,嚇唬道,“你再嚷嚷,我就把你想出來賣的事說給大家聽,看看大家站在誰那邊?”
劉寡婦見她如此不講理,又怕她真的嚷嚷開,氣得直跺腳。
張母不屑地瞥了劉寡婦一眼,而後挺了挺胸,趾高氣昂地走了。
張母回到家,張大隊長也沒問她去哪了,一副不肯搭理她的架勢。
又過了兩天,張二梅一家回來了。
張母看到女兒眼睛一亮,拉著她就往自己房間沖。
張二梅好久沒得過親娘這個待遇了,有點懵,“娘,你怎麼了?”
張母緊攥著她的手,“二梅啊,他們都不信我,只有你能站在娘這一頭了。”
張二梅還從來沒見過親娘這副如喪考妣的悽慘模樣呢。
自從她三弟當了明星,在縣城開了兩個分廠,村里人沒一個敢不給她娘面子,見面都要打招呼問好。
地里的農活,她想干就干,不想干,她爹就找人幫忙干。反正家裡也不差那點錢。
就這樣舒坦的日子,她娘居然哭成這樣,張二梅怎麼都想不通,縱使親娘過去待她不好,可親娘就是親娘,更何況她還是她親娘一手教出來的,有些三觀是相合的,她還是很關心親娘的,“娘,你怎麼了?”
張母握著她的手,“二梅啊,你三弟被人鬼上身了啊。”
張二梅從炕上跳起來,“什麼?有這事兒?三弟人呢?”
張母沒好氣地道,“他走了,衝著我發了一通火,前天就走了。”
“你幹啥事惹他生氣了?”張二梅總覺得這事有點不對勁兒。鬼上身?他三弟那樣陽剛的一個人,鬼會找上他?那眼神得多不好使啊。
聽到這話,張母心又涼了半截,“我原本想把他叫回來,讓他跟咱家前面劉家那個寡婦生個兒子。可沒想到他反應那麼大。後來,我問他,高細妹是誰?他說不認識。”
張二梅忍不住蹙眉,臉上帶了幾分驚訝,“高細妹不就是你嗎?他怎麼會不知道高細妹是誰?”
張母見女兒也這麼說,心裡總算舒服了些,“所以說啊,我兒子被鬼上身了。他不是我兒子。”
張二梅覺得她娘挺可笑的。就因為一件事回答不上來,她娘就說她三弟被鬼上身了,有點兒戲了吧。
張二梅辯駁,“娘,興許是三弟忘了呢。我聽根寶說,三弟一天到晚記那麼多台詞,興許記性混了呢。”
張母見她也不信,騰地從炕上站起來,“怎麼連你也不信我?我說他不是我兒子就不是我兒子。我兒子多聽我的話,這個呢?表面上,對我孝順,其實根本不搭理我。我說什麼,他都不聽。”
張二梅想了想,給張向陽找了一個合理的理由出來,“興許是三弟改好了呢?就拿咱家根寶來說吧,以前多混的一個小孩啊,現在變得又懂事又孝順。見人就笑,誰不誇他?”
張母氣得直跺腳,“那能一樣嘛。根寶才十幾歲,還是個孩子,變成什麼樣都不奇怪。你三弟都三十多歲的人了,他還能怎麼變?”
張二梅有些無語,她說的又不是長相,她說的是性子,跟年齡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