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好在他沒在外祖父面前提起。風七七暗暗舒了口氣。
可是宴會至尾,他隨口找了理由要風七七陪他時,就立馬不一樣了。換上另一張面孔,時而輕挑,時而溫柔,一度讓風七七以為,她是見了個假人。
元溯之前常年在外,回了久隆除了上朝的時間,也只待在府里,或者去軍營,是不會到旁人府中閒逛的。
一是沒興趣,二是沒時間。
可最近往童府來的太勤,每每都點了名要風七七陪。童老爺子最是精明,一下子便猜到了原因。
一個糙老爺們中的糙老爺們,總是纏著他的外孫女,連聖上的賜婚都不屑一顧的,這心思,還用慢慢猜嗎?
當他試探性問起風七七時,也不知是真的假的,她傻乎乎什麼也不知道。
風七七一直被風家的老頭子保護的很好,雖然是有些小聰明,也很驕縱,可到底是沒經歷過事情的,不識人心,也不夠世故。
童老爺子後來想想,便猜著,這傻丫頭應該是什麼也沒看出來。
元溯每隔幾日,丟下手頭事就要風七七陪,或是自己去童府,或者遣身旁副將去請她。如此相處的日子,算來是他這些年最輕鬆、最溫暖,也是最令他眷戀的時光了。
自知曉他的身份,元溯知道風七七內心有些懼怕與牴觸,可是時日一久,她口齒伶俐,天不怕地不怕的本性就暴露了出來。
既不再怕,就不會拘束了。有時說起話來,會大膽到嗆得他啞然且無奈。
有次說起她獨自外出一事,元溯恐她出意外,派了幾名可靠的人留在她身邊保護。
她不樂意,還頂嘴。
元溯又不能朝她動手,忍不住就擰了一下她的鼻子。可她倒好,毫不領情也就罷了,還不知錯,居然敢嘲笑他,說他之前的戰功,都是捏敵人鼻子捏出來的。
呵,翹起尾巴就無法無天了?
元溯說不過她,就第一次低下頭咬了她……
看她漲紅著臉,又羞又氣,水靈靈的眼睛裡都蓄了淚,元溯算是樂壞了,“以後不許頂嘴!”
她果然收斂不少。
可美好的日子來的快,去得也快。風七七在久隆只住了一個月,便要隨著她母親回平山。
元溯聽說之後,在府中輾轉一夜。有那麼一瞬間,他想將她綁在身邊的慾念深濃到掩蓋了他的理性。
對,不能。元溯乾脆備了豐厚聘禮,跟在他們之後一起去了。
鳳家家主避世而居,不願自家的人惹上官宦勛貴,如此,可能一不小心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可他的不同意,最終也沒有拗得過元溯。在平山待了將近兩個月,第二年開春,他們成親了。
只是他沒想到,永安公主會在當天哭鬧到宮裡去。
在他們新婚的第二日,天還沒亮,聖上遣侍人請他進宮一趟。
元溯並沒有與風七七具體的說賜婚一事,她一直都不知。恐她多想,在進宮之前,只簡單與她說了幾句,並教她安心,他可以處理好。
風七七信他,特別相信。骨碌碌轉動兩圈眼睛,打了個呵欠,翻個身繼續睡。
他踏進殿內,聖上端坐在前,皇后、太后、還有一個憋著氣立在一側的人,元溯知道,那是永安公主。
聖上難得不與他周旋,直接放話,說風七七不適合做他的妻子,希望他能看在太后的面上,貶她為妾,娶永安進門。
臣子新婚之夜剛過,當朝聖上為了自己的女兒,臉都不要了嗎?元溯毫不妥協,直接拒絕,並言明,不會再娶任何人,便是公主肯委身為妾,他也是不願的。
聖上不肯放過,聯合太后與皇后,軟硬話說盡。
元溯還是不肯,也懶得與他們繼續僵持,直接上交他惦記已久的玉牌,以及手中掌握的虎符,只願以此換得一寸安寧。
如此划算的交易,對聖上來說,遠比將永安嫁進去要得到的多,不出所料,他凝思沉默片刻,點了頭。
元溯回到府中不久,侍人攜聖上旨意,隨後到了,封風七七一品誥命之殊榮。
“為什麼突然下了這樣的旨?我又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侍人走後,風七七又看了一遍,疑惑的皺起眉頭。
為什麼?還不是為了安撫他而做的補償。元溯輕笑一聲,轉而抽出那道旨意丟給僕役,不甚在意道:“聖上要封,你接著就是,其他的不必多想。”
風七七感覺到絕非好事,可元溯這樣說了,她也就沒有深想,只當是聖上念在他先前的功勞,對臣子愛屋及烏。
沒有了戰亂,天元的平靜,猶如無風鏡湖。
七國宴後,風七七的名號在久隆響徹一時。宛如一顆珍珠,去了裹身的微塵,她的才能與她受封的一品誥命完全對等。
元溯知她聰明,口才也不錯,可那三腳貓的功夫確實慘不忍睹。宮宴之上,永安與皇后合計發難,她能不費力氣避過去,實在是借了腦子的光。
元溯的憂心,也就此開始了。
回府之後,元溯大小事都特別注意。閒暇時間就教風七七練練拳腳,一來是為打發時間,二來是阻止她亂跑。
她閒不住,尤其一個人的時候。
即便如此謹慎,還是防不勝防。
也就半年不到,風七七但凡外出,總要遇上幾件事情。那些一批又一批的歹人累積下來,恍如流沙。
在入秋飲食被動手腳之後,元溯怒極,再也不願就此隱忍,直接將手中證物呈交,並不管不顧,接連斬殺數人。
皇后母家倒了,皇后受了牽累,永安來府質問,被元溯警告幾句驅走。
就此,將軍府與永安公主府的梁子,算是結下。
元溯膽大妄為並非一日,聖上也恨,可心有顧念,不到時機,只調離了他手下幾員大將,繼續忍下不發。
風七七知道眼下的狀況不太妙,不止一次提醒元溯,要他跟著她一起回平山。
四方進貢的天元,確實已經沒有他冠平大將軍存在的必要了。元溯答應,與她約定好,安排好手下的人,待炎夏一過,就陪她一起走。
去燥微涼的初秋時節,他們美好的憧憬並未如約而來。
南境羌族水軍侵犯天元邊境,數次搶掠,致使漁民死傷無數。聖上未與元溯商議,直接下旨,派他領兵前去南境平亂。
羌族就算有壯大的水軍在,對逐漸強盛的天元來說,根本不足為懼。元溯已經無心再去製造殺戮,連夜進宮請見。聖上只道是為求八面來賀,拒不更改旨意。
無論如何,他都是要去一趟的。
不能陪風七七回平山,元溯心中有愧。臨行前夜,實在放心不下,哄著她先走。
風七七搖頭,“你不放心我,我也不放心你。你早去早回就是,我哪也不去,在府里等著你。”
“聽話,這城中不安全,防不勝防的,還是去平山待在自己父母身邊好。”
“我保證不出府,一步也不出去。”
元溯還是不同意。
風七七撅起嘴,“你要麼帶著我一起去南境,要麼就同意了,我一個人回平山,不能第一時間看到你平安回來,怎麼能安心住著?”
可是宴會至尾,他隨口找了理由要風七七陪他時,就立馬不一樣了。換上另一張面孔,時而輕挑,時而溫柔,一度讓風七七以為,她是見了個假人。
元溯之前常年在外,回了久隆除了上朝的時間,也只待在府里,或者去軍營,是不會到旁人府中閒逛的。
一是沒興趣,二是沒時間。
可最近往童府來的太勤,每每都點了名要風七七陪。童老爺子最是精明,一下子便猜到了原因。
一個糙老爺們中的糙老爺們,總是纏著他的外孫女,連聖上的賜婚都不屑一顧的,這心思,還用慢慢猜嗎?
當他試探性問起風七七時,也不知是真的假的,她傻乎乎什麼也不知道。
風七七一直被風家的老頭子保護的很好,雖然是有些小聰明,也很驕縱,可到底是沒經歷過事情的,不識人心,也不夠世故。
童老爺子後來想想,便猜著,這傻丫頭應該是什麼也沒看出來。
元溯每隔幾日,丟下手頭事就要風七七陪,或是自己去童府,或者遣身旁副將去請她。如此相處的日子,算來是他這些年最輕鬆、最溫暖,也是最令他眷戀的時光了。
自知曉他的身份,元溯知道風七七內心有些懼怕與牴觸,可是時日一久,她口齒伶俐,天不怕地不怕的本性就暴露了出來。
既不再怕,就不會拘束了。有時說起話來,會大膽到嗆得他啞然且無奈。
有次說起她獨自外出一事,元溯恐她出意外,派了幾名可靠的人留在她身邊保護。
她不樂意,還頂嘴。
元溯又不能朝她動手,忍不住就擰了一下她的鼻子。可她倒好,毫不領情也就罷了,還不知錯,居然敢嘲笑他,說他之前的戰功,都是捏敵人鼻子捏出來的。
呵,翹起尾巴就無法無天了?
元溯說不過她,就第一次低下頭咬了她……
看她漲紅著臉,又羞又氣,水靈靈的眼睛裡都蓄了淚,元溯算是樂壞了,“以後不許頂嘴!”
她果然收斂不少。
可美好的日子來的快,去得也快。風七七在久隆只住了一個月,便要隨著她母親回平山。
元溯聽說之後,在府中輾轉一夜。有那麼一瞬間,他想將她綁在身邊的慾念深濃到掩蓋了他的理性。
對,不能。元溯乾脆備了豐厚聘禮,跟在他們之後一起去了。
鳳家家主避世而居,不願自家的人惹上官宦勛貴,如此,可能一不小心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可他的不同意,最終也沒有拗得過元溯。在平山待了將近兩個月,第二年開春,他們成親了。
只是他沒想到,永安公主會在當天哭鬧到宮裡去。
在他們新婚的第二日,天還沒亮,聖上遣侍人請他進宮一趟。
元溯並沒有與風七七具體的說賜婚一事,她一直都不知。恐她多想,在進宮之前,只簡單與她說了幾句,並教她安心,他可以處理好。
風七七信他,特別相信。骨碌碌轉動兩圈眼睛,打了個呵欠,翻個身繼續睡。
他踏進殿內,聖上端坐在前,皇后、太后、還有一個憋著氣立在一側的人,元溯知道,那是永安公主。
聖上難得不與他周旋,直接放話,說風七七不適合做他的妻子,希望他能看在太后的面上,貶她為妾,娶永安進門。
臣子新婚之夜剛過,當朝聖上為了自己的女兒,臉都不要了嗎?元溯毫不妥協,直接拒絕,並言明,不會再娶任何人,便是公主肯委身為妾,他也是不願的。
聖上不肯放過,聯合太后與皇后,軟硬話說盡。
元溯還是不肯,也懶得與他們繼續僵持,直接上交他惦記已久的玉牌,以及手中掌握的虎符,只願以此換得一寸安寧。
如此划算的交易,對聖上來說,遠比將永安嫁進去要得到的多,不出所料,他凝思沉默片刻,點了頭。
元溯回到府中不久,侍人攜聖上旨意,隨後到了,封風七七一品誥命之殊榮。
“為什麼突然下了這樣的旨?我又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侍人走後,風七七又看了一遍,疑惑的皺起眉頭。
為什麼?還不是為了安撫他而做的補償。元溯輕笑一聲,轉而抽出那道旨意丟給僕役,不甚在意道:“聖上要封,你接著就是,其他的不必多想。”
風七七感覺到絕非好事,可元溯這樣說了,她也就沒有深想,只當是聖上念在他先前的功勞,對臣子愛屋及烏。
沒有了戰亂,天元的平靜,猶如無風鏡湖。
七國宴後,風七七的名號在久隆響徹一時。宛如一顆珍珠,去了裹身的微塵,她的才能與她受封的一品誥命完全對等。
元溯知她聰明,口才也不錯,可那三腳貓的功夫確實慘不忍睹。宮宴之上,永安與皇后合計發難,她能不費力氣避過去,實在是借了腦子的光。
元溯的憂心,也就此開始了。
回府之後,元溯大小事都特別注意。閒暇時間就教風七七練練拳腳,一來是為打發時間,二來是阻止她亂跑。
她閒不住,尤其一個人的時候。
即便如此謹慎,還是防不勝防。
也就半年不到,風七七但凡外出,總要遇上幾件事情。那些一批又一批的歹人累積下來,恍如流沙。
在入秋飲食被動手腳之後,元溯怒極,再也不願就此隱忍,直接將手中證物呈交,並不管不顧,接連斬殺數人。
皇后母家倒了,皇后受了牽累,永安來府質問,被元溯警告幾句驅走。
就此,將軍府與永安公主府的梁子,算是結下。
元溯膽大妄為並非一日,聖上也恨,可心有顧念,不到時機,只調離了他手下幾員大將,繼續忍下不發。
風七七知道眼下的狀況不太妙,不止一次提醒元溯,要他跟著她一起回平山。
四方進貢的天元,確實已經沒有他冠平大將軍存在的必要了。元溯答應,與她約定好,安排好手下的人,待炎夏一過,就陪她一起走。
去燥微涼的初秋時節,他們美好的憧憬並未如約而來。
南境羌族水軍侵犯天元邊境,數次搶掠,致使漁民死傷無數。聖上未與元溯商議,直接下旨,派他領兵前去南境平亂。
羌族就算有壯大的水軍在,對逐漸強盛的天元來說,根本不足為懼。元溯已經無心再去製造殺戮,連夜進宮請見。聖上只道是為求八面來賀,拒不更改旨意。
無論如何,他都是要去一趟的。
不能陪風七七回平山,元溯心中有愧。臨行前夜,實在放心不下,哄著她先走。
風七七搖頭,“你不放心我,我也不放心你。你早去早回就是,我哪也不去,在府里等著你。”
“聽話,這城中不安全,防不勝防的,還是去平山待在自己父母身邊好。”
“我保證不出府,一步也不出去。”
元溯還是不同意。
風七七撅起嘴,“你要麼帶著我一起去南境,要麼就同意了,我一個人回平山,不能第一時間看到你平安回來,怎麼能安心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