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進京這些時日,晉王趙光義日日跑過來。她不知道這人來做什麼,聽說他與他的哥哥一樣,兩兄弟都是馬上打來的天下,無數場的沙場血戰,屍橫遍地里走出來的。
然而他的樣子不象呵!怎麼也想不到,這個笑容永遠溫柔可親的白袍將軍,只消用眼尾輕輕一掃,那些殺人如麻的凶神惡剎,便在他的面前如此地溫馴惶恐。
晉王第一次來時,正遇上那些來打秋豐的破蜀宋將,或索美女,或借錢的,欺著這亡國之君初到京的。孟昶打拱作揖地忙得要命,忽然一隊全副武裝的兵士沖了進來,刀出鞘,弓上弦,將全府上下都趕到一起圍了個水泄不通,倒仿佛要抄家似的。女眷們差點嚇昏過去,連孟昶都抖個不停。然後,晉王趙光義全副武裝地進來,銀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刀劍都猶有血腥之氣。此後,秦國公府便再也無人敢來騷擾。
這樣的人,才不愧是男兒呀!
孟昶自入京後,便“病了”,閉門在書房裡,一壺酒,便將自己永遠鎖在醉中夢中,這個世界裡,他只有聽天由命,不敢做不敢說甚至不敢想任何事,不醉、不夢,又能如何?
此後晉王就越來越勤了,今日送宮中的絲綢,明日送江南的橘子,後日送……排場隨從也一次比一次小,談吐也一次次往文雅上靠。兵士、盔甲、刀劍都一概收起,連騎馬都少了,倒是坐轎的時候多。
那一日他送了唐代的薜濤箋來,已經是一身儒裝,手執摺扇,只帶了兩名小侍童,安步而來,倒像是個剛進京趕考的舉人,只是一身武將的體魄,與這身儒裝未免有些格格不入。花蕊想起他第一次來的qíng景,與現在差別如天與地,看著他不由地嫣然一笑。
趙光義被這她一笑,竟忽然窘如十餘歲的少年一樣,面紅耳赤,神qíng甚是可愛,花蕊不由地心中一動。
他們討論著薜濤箋與薜濤,趙光義像是做足了功課似地有問必答,花蕊微笑,一抬頭卻見他火一般熾熱的眼神,不由地怔住了,在那桃花片片墮落的下午,她第一次感覺一個男人的胸懷竟會帶給人這麼大的安全感。
宋太祖趙匡胤隱約聽到了些風聲,大怒。他與趙光義兩兄弟棍棒打下的江山,俱是鐵錚錚的男兒。這個兄弟他寄望極深,從來不好女色的,妻妾子女俱全,怎麼可能與一個亡國妖女惹下這等的流言來。
這時節正逢了一個節日,於是賜恩孟昶一家入宮,於是花蕊也必須入宮謝恩。
趙匡胤也不多看她,他是英雄性兒,天下女子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他年輕時,也有千里送京娘坐懷不亂的俠行。更何況如今身為天子,何等美女不曾見過,只不過看上去都是花枝招展的一團。
如今見這女子低著頭也看不清樣貌來,哼,女色誤國,已經禍害了蜀國,豈容她再禍害到這兒來。想來這兒,臉上卻不動聲色,道:“朕聽說花蕊夫人才貌雙全,如此盛會,豈能無詩,朕命你作詩一首。題目——就叫《蜀亡》吧!”
趙光義在旁,聽得怔住了,教一個亡國之妃,作這樣的詩,擺明了是羞辱,是刁難。莫說這詩題是存心在傷口上澆鹽,只是這詩,如何作?
若敘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便是心存不滿,意存反意;若是歡喜頌聖,又是個全無心肝的亡國妖姬。
然而此刻在皇帝面前,縱是心中著急,也不敢、不可有任何的表露呵!
花蕊執筆在手,這筆有千鈞之重哪,一剎那間,亡國之痛,離亂之苦,心中的不甘不忿一起湧上心頭,再不思索,提筆直下:“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書箋立刻被送到趙匡胤的面前,他震驚了。
趙匡胤看著花蕊:“你且抬起頭來。”
花蕊心中不知是福是禍,她微微抬頭,看著皇帝。
趙匡胤看著她的臉,一動不動,一言不發,眾人心驚膽戰地等著皇帝的命令,不知是殺是赦?
過了許久,皇帝忽然站起身來,執詩箋拂袖而去,連一句話也沒有留下。
眾人忙不疊地跪送,卻見皇帝早已經離去,只餘一地的人跪在那兒,呆若木雞,不敢起身。
晉王怔了半晌,先站起身來,道:“官家已經走了,你們也平身罷。”
孟昶不知所措地問:“晉王爺,那臣等……”
趙光義神qíng複雜地看了花蕊夫人一眼,道:“官家沒有吩咐,你們暫且告退罷,若是官家還有事,再召你們進宮。”
花蕊的這一首詩,放在趙匡胤的案頭,已經三天了,他總是久久地注視著這首詩,不發一言。
三天後,孟昶再度被召入宮中,皇帝親自於大明殿賜宴,殷勤著問飲食起居,又親手攙扶著孟昶的母親李太后,稱之為“國母”,再賜孟昶采邑之地。
返回家裡,孟昶興奮得手舞足蹈,所有憂慮,一掃而空,笑道:“趙官家畢竟是仁厚之君,你我從此可以無憂矣!”當晚,孟昶又多喝了許多,至酩酊大醉。自宋降以來的愁雲慘霧,似乎一掃而空,花蕊雖然未曾有幸參加此次盛宴,看著孟昶的樣子,倒也替他高興。
不料過了幾日,孟昶大約是飲食不當,忽然上吐下泄,當晚立昏迷不醒。李太后和花蕊著了忙,合府上下弄得人仰馬翻。
然而他的樣子不象呵!怎麼也想不到,這個笑容永遠溫柔可親的白袍將軍,只消用眼尾輕輕一掃,那些殺人如麻的凶神惡剎,便在他的面前如此地溫馴惶恐。
晉王第一次來時,正遇上那些來打秋豐的破蜀宋將,或索美女,或借錢的,欺著這亡國之君初到京的。孟昶打拱作揖地忙得要命,忽然一隊全副武裝的兵士沖了進來,刀出鞘,弓上弦,將全府上下都趕到一起圍了個水泄不通,倒仿佛要抄家似的。女眷們差點嚇昏過去,連孟昶都抖個不停。然後,晉王趙光義全副武裝地進來,銀甲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刀劍都猶有血腥之氣。此後,秦國公府便再也無人敢來騷擾。
這樣的人,才不愧是男兒呀!
孟昶自入京後,便“病了”,閉門在書房裡,一壺酒,便將自己永遠鎖在醉中夢中,這個世界裡,他只有聽天由命,不敢做不敢說甚至不敢想任何事,不醉、不夢,又能如何?
此後晉王就越來越勤了,今日送宮中的絲綢,明日送江南的橘子,後日送……排場隨從也一次比一次小,談吐也一次次往文雅上靠。兵士、盔甲、刀劍都一概收起,連騎馬都少了,倒是坐轎的時候多。
那一日他送了唐代的薜濤箋來,已經是一身儒裝,手執摺扇,只帶了兩名小侍童,安步而來,倒像是個剛進京趕考的舉人,只是一身武將的體魄,與這身儒裝未免有些格格不入。花蕊想起他第一次來的qíng景,與現在差別如天與地,看著他不由地嫣然一笑。
趙光義被這她一笑,竟忽然窘如十餘歲的少年一樣,面紅耳赤,神qíng甚是可愛,花蕊不由地心中一動。
他們討論著薜濤箋與薜濤,趙光義像是做足了功課似地有問必答,花蕊微笑,一抬頭卻見他火一般熾熱的眼神,不由地怔住了,在那桃花片片墮落的下午,她第一次感覺一個男人的胸懷竟會帶給人這麼大的安全感。
宋太祖趙匡胤隱約聽到了些風聲,大怒。他與趙光義兩兄弟棍棒打下的江山,俱是鐵錚錚的男兒。這個兄弟他寄望極深,從來不好女色的,妻妾子女俱全,怎麼可能與一個亡國妖女惹下這等的流言來。
這時節正逢了一個節日,於是賜恩孟昶一家入宮,於是花蕊也必須入宮謝恩。
趙匡胤也不多看她,他是英雄性兒,天下女子看上去都是差不多的。他年輕時,也有千里送京娘坐懷不亂的俠行。更何況如今身為天子,何等美女不曾見過,只不過看上去都是花枝招展的一團。
如今見這女子低著頭也看不清樣貌來,哼,女色誤國,已經禍害了蜀國,豈容她再禍害到這兒來。想來這兒,臉上卻不動聲色,道:“朕聽說花蕊夫人才貌雙全,如此盛會,豈能無詩,朕命你作詩一首。題目——就叫《蜀亡》吧!”
趙光義在旁,聽得怔住了,教一個亡國之妃,作這樣的詩,擺明了是羞辱,是刁難。莫說這詩題是存心在傷口上澆鹽,只是這詩,如何作?
若敘亡國之痛,故國之思,便是心存不滿,意存反意;若是歡喜頌聖,又是個全無心肝的亡國妖姬。
然而此刻在皇帝面前,縱是心中著急,也不敢、不可有任何的表露呵!
花蕊執筆在手,這筆有千鈞之重哪,一剎那間,亡國之痛,離亂之苦,心中的不甘不忿一起湧上心頭,再不思索,提筆直下:“君王城上樹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書箋立刻被送到趙匡胤的面前,他震驚了。
趙匡胤看著花蕊:“你且抬起頭來。”
花蕊心中不知是福是禍,她微微抬頭,看著皇帝。
趙匡胤看著她的臉,一動不動,一言不發,眾人心驚膽戰地等著皇帝的命令,不知是殺是赦?
過了許久,皇帝忽然站起身來,執詩箋拂袖而去,連一句話也沒有留下。
眾人忙不疊地跪送,卻見皇帝早已經離去,只餘一地的人跪在那兒,呆若木雞,不敢起身。
晉王怔了半晌,先站起身來,道:“官家已經走了,你們也平身罷。”
孟昶不知所措地問:“晉王爺,那臣等……”
趙光義神qíng複雜地看了花蕊夫人一眼,道:“官家沒有吩咐,你們暫且告退罷,若是官家還有事,再召你們進宮。”
花蕊的這一首詩,放在趙匡胤的案頭,已經三天了,他總是久久地注視著這首詩,不發一言。
三天後,孟昶再度被召入宮中,皇帝親自於大明殿賜宴,殷勤著問飲食起居,又親手攙扶著孟昶的母親李太后,稱之為“國母”,再賜孟昶采邑之地。
返回家裡,孟昶興奮得手舞足蹈,所有憂慮,一掃而空,笑道:“趙官家畢竟是仁厚之君,你我從此可以無憂矣!”當晚,孟昶又多喝了許多,至酩酊大醉。自宋降以來的愁雲慘霧,似乎一掃而空,花蕊雖然未曾有幸參加此次盛宴,看著孟昶的樣子,倒也替他高興。
不料過了幾日,孟昶大約是飲食不當,忽然上吐下泄,當晚立昏迷不醒。李太后和花蕊著了忙,合府上下弄得人仰馬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