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齊王向來是個果斷的人:“不談氣運,只說這個人,值不值得東宮花費些許時光去親近一二?在她身上花費的光陰,抵不抵得上收穫?”

  皇帝豁然開朗:“叔!我明白了!”

  齊王道:“我覺得是值得一聽的。將太子全交給她是不行,她經過事、辦過事,然而看似圓滑,內里還是有一股書生意氣。不令我討厭,但是太子不太適合變成這樣的人。路是她指的,聽她繼續指一指,也沒什麼不好。”

  皇帝嘆道:“她要是個男子就好啦!我必一日三擢,令她輔佐太子。”

  齊王表示了贊同,他也有這個想法:“謝芳臣是能臣,然而比起他的夫人,多了幾分私心。”

  皇帝笑道:“咱們說這許多,不就是在說一個程道靈嗎?”

  齊王也笑了:“是啊。”

  皇帝從齊王這裡得到了主意,心情很不錯。回到宮中,想去看兒子,卻發現兒子並不在東宮裡,連同他們的同學們,被皇后叫過去了。皇帝轉到中宮的時候,皇后那裡對伴讀小同學的“親切慰問”已經告一段落,四個亂神被皇后釋放到庭院裡玩耍,皇后本人則壓低了聲音問張起:“謝家是不是還有什麼教子的秘訣?”

  就在剛才,皇后本著關心兒子的學習,以及考察兒子同學的目的,將四個人喚了過來考較。背書,幾個人背得參差不齊,其中太子背得最好,吳確同學背得最差。皇后本人也是讀過書的,將五經以外的雜學略問幾句,卻是謝業答得最佳。及談史,又是謝業學得最為透徹。

  這玩藝兒除了“誰叫他爹是狀元,天生就聰明”這個理由之外,就只有“另有教子之法”能夠解釋了。張皇后不相信自己兒子笨,最關鍵的是,她的兒子經書能背就行,不用背得最好,但是以史為鑑,以及山川地理人情世故,必須掌握得極佳才行!

  擰了擰了,全擰了。

  張起對兒子張君正的要求並不太高,望子成龍之心誰都有,能不能成龍,那就得看天份了。張君正別的不會,頂嘴特別強,曾回了一句:“爹你自己書也讀得不好!龍生龍、鳳生鳳,我還沒怨你,你先怪我不爭氣……”然後就被張起暴打了一頓。之後張起也有點泄氣,的確,龍生龍、鳳生鳳啊。

  然而張皇后的擔憂又是實實在在的,張起摸了摸下巴:“我回去問問。他們可不能藏私!”

  張皇后嗔道:“什麼話說的?難道我不明白嗎?瑛兒是太子,他們師傅也陪著小心,前輩們劃下的道道,他們輕易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會有人要說‘教壞太子’了。可是我看謝業這孩子這樣也不錯,你懂我的意思吧?”

  “明白,明白。不過,娘娘,謝業這樣兒,可不大好學。”

  “你就說畫虎不成反類犬吧!”張皇后沒好氣地道,“所以才要從根子上問。”

  姐弟倆嘀咕了半天,才得出了個結論,皇帝來了。張起很乖巧地告退:“娘娘考他們功課,臣跟進來聽一聽。在家裡考,那個小東西就會東拉西扯,還是在宮裡老實聽話。”

  皇帝嘆道:“天下父母之心莫不如此,又沒怪你。去與他們親近親近吧。”

  打發走了張起,皇后已起身來到了皇帝身後,皇帝手往下一滑,拉著皇后的手站到了窗邊。張皇后耳根發燙,低聲問道:“偷看小孩子玩耍有趣麼?”

  皇帝道:“我怎麼看瑛兒都看不夠的。”

  張皇后險些接不上話,聲音裡帶上了遲疑:“你這是……”

  皇帝最可依賴者是齊王,能說心裡的話的卻還有一個皇后。事涉太子的時候,他需要與皇后溝通一下。先是低聲說了自己的困境,又透出了有一個新辦法,張皇后耐心地聽他述說,間或問一句:“然後呢?”、“那怎麼辦?”、“為什麼?”引著皇帝將打算都說了出來。

  張皇后表現得像個守規矩的模範皇后,骨子裡也是個賢妻良母,或者說思想比較保守。但是,她有兒子。天下將來是她兒子的,她可一點也不想自己兒子碰上個爛攤子,然後孫子坐不穩江山。

  在這一點上,張皇后與皇帝是天然的同盟。皇帝只消將利弊一擺,張皇后毅然站到了皇帝一邊,她唯一的疑慮就是——確實到了非變不可的時候了,但是變好還是變糟呢?與其變糟,不如不變,一口氣拖著,拖著有好辦法的時候。現在皇帝告訴他,出路已經看到了,就差執行了。張皇后頓時變成了堅定的支持者。

  對內不需要抑兼併,不需要對自己的親朋友好友亮刀,只這一條就很值得支持了。

  皇帝最後緩緩地說出這個辦法的來源,張皇后大吃一驚:“才見她的時候,她還是個小姑娘,後來知道她能幹,萬沒想到如今竟這般能幹了。”謝業這家學淵源,大概不止是父親了。

  皇帝道:“我倒想瑛兒能多與她親近。”

  張皇后也很果斷:“這樣不錯。放到宮外頭說,這就是師母,也是該敬重的。”

  帝後二人達成了共識,在他們的意識里,當然是重士的,程素素算是“士”這一階層里的人。即,是他們的臣子,性別上有一點點障礙,大致這麼看是沒有錯的。看中某人的本領,要這個人來為自己的兒子、未來的國君服務,有問題嗎?完全沒毛病!

  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太子遵師,很好。至於那位師母,她丈夫與今上親近,她哥哥與今上親近,她兒子還是太子的同學,太子跟她親近一點,有任何不合常理的地方嗎?

  完全沒有嘛!

  太子每旬便得了一天背著小書包去書院的安排,很開心。

  程素素接到任務的時候懵逼了,她也不知道該怎麼教一個太子,太子正常的課程早已安排妥當了,她能做的也就是帶著太子玩一玩。可是太子這個年紀,早過了“哄著玩”了吧?以她的了解,太子比大部分同齡人都早熟,對政事也已經開始有自己的見解了。

  所以,她這是幹嘛來了?

  好在張起緊跟著殺到,給程素素點了張皇后比較關心的內容——經,不用多講,史,有辦法讓他跟謝業那樣的理解就好了。

  這個簡單呀,歷史學習方面,程素素畢竟是從小考到大的。再者,有這樣的機會不用,真是暴殄天物了!既然皇帝與李丞相等人都認為她提出的方法可行,那麼完全可以給太子講一點不同於宗法倫理的東西了。

  太子這個年紀,正是打基礎的時候,然而老師們給他講課,用研究生的教育方法。學得好了,那是真專精,學不好,是真糊塗。

  再有歷史地理的變遷,上下幾千年的看問題這些個,那簡直是信手拈來了。成體系、有套路,多少年來數以億計的學生實踐出來的學習方法。老師承擔了最繁重的任務,將一切給你總結好了,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教學,不用考驗學生的天資、不用學生自己去從原始的資料里總結,簡直、直觀,學生只要學,就好了。太子對於張皇后要求的內容,學習掌握的速度簡直飛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