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她如心思幽暗,說不得會心中希望自己這一胎出點問題,卻僅僅是祈禱自己這胎生個皇子,從這一點說,也可以算是心思清正了。
“我自將她養在膝下,其餘方面教養倒在其次,最注重的便是培養她品性。若是這般,還能夠教出一個陰暗狹隘的孩子來,也只能說是我太失敗了。”
此後著力肅清了一番大明宮闈,又尋了機會特意開解一番姬蓁蓁。姬蓁蓁哭倒在顧令月懷中,面色羞愧,“蓁蓁痴愚,這些日子想彎了,叫母后見笑了。”
顧令月摟著姬蓁蓁笑道,“你還是個孩子,一時想岔了也是有的。你應當知道,你是御封的公主,有我和你父皇的疼愛,便該當拿出長公主的氣勢來,不可患得患失,敬愛兄長,日後弟妹出生,也當善盡姐姐的職責,好生教育才是。”
姬蓁蓁詫然,她一直心怯於非皇后親女,內心有一些自卑。聞言容光煥發,問道,“母后,你真的覺得我可以教育弟妹麼?”
“自然。”顧令月失笑,摸了摸她的臉蛋,憐愛道,“你可是做姐姐的啊!”
姬蓁蓁挺直胸膛,大聲應答,“母后說的是,蓁蓁明白了!”,
宣陽十年十二月,長安冬雪飄飛,將這個天地遮成了雪白的色澤。
延嘉殿中宮人們神色匆匆進進出出,顧令月在延嘉殿中產下了次子。
皇次子出生之時足有六斤八兩重,哭聲洪亮,穩婆將嬰兒抱起來的時候,皇次子伸腿狠狠的朝她胸膛蹬了蹬,穩婆面上露出驚喜笑容,“喲,這力道真大!”
宮人將皇次子捧到皇帝面前,皇帝卻揮退其下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徑直入了產房探望剛剛生產完不久的妻子。
顧令月滿面疲憊,神智倒還算清楚,瞧著丈夫,急忙問道,“九郎,孩子可還好麼?”
姬澤只在入產房前匆匆看了一眼,答道
“瞧著還好。”姬澤道,仔細打量著妻子神色,“阿顧,辛苦你了!”
顧令月“我很好。”笑著道,“但盼著他這一生平順安康,和麟奴兄弟和睦,我就心滿意足了!”
姬澤聞言微微怔忪,片刻之後回過神來,握著顧令月的手道,“你放心,有你這個疼愛他們的母后,他們定然會的。”
華陽公主乃是在室少女,在鳳陽閣中等候消息,聽聞宮人匆匆入內稟報,急急問道,“母后生的是弟弟還是妹妹?”
雪容高興道,“是位小皇子,聽說個頭健壯,足足有六斤八兩重呢!”
姬蓁蓁聞言一陣狂喜湧上心頭,似哭似笑,“這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皇太子姬燁等候在延嘉殿外,聽聞母后平安生產,母子均安,方鬆了口氣,又瞧了瞧新生的小皇弟。方返回東宮。
伴讀崔堯和裴青雲在宮中等候。見著姬燁歸來,迎上來拱手參拜,“參加殿下。”
姬燁含笑道,“母后平安生產,二皇弟很是康健,父皇為他取名姬炎,孤去看過了,很是可愛,孤很是喜歡這個弟弟。”
崔堯聞言心沉入谷底,聽聞皇太子平和喜悅,忍不住開口道,“太子殿下,這個時候皇后娘娘產子,其中意味著什麼,您難道不明白麼?怎麼還能夠這麼高興?”
姬燁面上笑容慢慢消除下來,開口道,“你什麼意思?”
“從前太子殿下您是聖人和皇后唯一的皇子,論及繼承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如今多了二皇子就不一定了。更何況殿下您最近還爆出風疾之事。”崔堯面上閃過激憤之情,
“說來,二皇子誕生時機如此微妙,如推斷聖人和皇后娘娘心理,殿下您處境頗為危險。”
姬燁厲聲喝道,“慎言!二皇弟是孤嫡親弟弟,是母后多年之後再懷上的子嗣,孤自當誠心歡喜。旁的說法都是荒謬謠言,不許再提。”
“殿下。”崔堯揚聲,面色複雜。
姬燁道,“這個時候父皇母后定然很歡喜,孤這個長子自然也該進賀。”
“都退下吧!”
崔堯默默無言,只得拱手再拜退下。
天光照在姬燁年輕俊秀的面龐上,面色微微一複雜。
長安歲月如流水般緩緩流逝。
這一日,東市天光明朗。顧令月坐在醉仙酒樓雅間中,等候多日未見的友人。見著從掀起的帘子下進來的鳳仙緣眼睛一亮,華貴女客,“多年不見,阿顧糾纏於俗世之間,鳳師姐卻越發灑脫了!
敦煌之行後,顧令月回返大明宮,循規蹈矩的做了大明皇后,鳳仙源卻在短暫與家人團聚後再度出發,觀賞天下美景。不久前前往西南,在蒼山洱海間徜徉了大半年時間,方重新返回長安。西南的日光將她的肌膚曬的有些黑了,卻顯得精神勃發。
鳳仙緣慡朗笑道,“阿顧說笑了,愚姐不敢攬鏡自照,不似娘娘您,依舊風采依舊,猶如當年。”
二人相視一笑,默契猶如當年。
“這幾年,我走走停停,也去過很多地方,丹青頗有一些進境。下個月我打算去西南,皇后娘娘若有幸能與我同行,說不得能夠得到更多感悟,于丹青之道上愈發精進。”
顧令月聞言微微心動,只是很快搖了搖頭,“不必了!”微微一笑,
“我這一生,能夠走敦煌那麼一遭,已經是知足了!日後時光打算為了家人而努力,不負他的期望厚愛。”
鳳仙緣聞言抬頭打量顧令月容顏,見她神情平和,顯見得生活平順,不由嘆道,“阿顧,瞧你的模樣,你真幸福。”
“對了。”忽的道,“我這次回來,聽說了太子殿下的病情。”
顧令月聞言微微黯然,很快恢復精神,
“我已經想開了,人生命途天註定。若此病對他是一種磨難,他若能熬過去,定能事事順利。”
“對了,”鳳仙源忽的道,“我此次從西南歸關中,行經過蜀地,偶然得了一個方子,說不得能夠對頭風病有點治療效果。”
顧令月聞言眼睛一亮“什麼方子?”
鳳仙源開口道,“蜀中當地人擇采銀杏的葉子炮煮藥茶,拿來飲用,可以神清氣慡,精神百倍煥發。聽說若能飲用天長日久,便可醫治頭疾少發。”
“這方子雖則簡單,但對頭疾之調養頗有奇效。”她笑著道,“總也沒有什麼壞處,不妨給太子殿下用用看,若是能夠成功,也算是功德。”
顧令月瞧著鳳仙緣,她這銀杏茶藥方,怕是和從前的近親免相親論一般,來處頗有些神秘。她雖輕描淡寫,甚至沒有法子說出這銀杏茶的醫理,她卻不知怎的,由衷相信鳳仙緣的話語確能奏效,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師姐,”又哭又笑,“若是能夠奏效,我記你的情分一輩子。”
鳳仙緣舒心而笑,“你我姐妹什麼樣的情誼,若能幫助你一些忙,我就心滿意足啦!”
“我自將她養在膝下,其餘方面教養倒在其次,最注重的便是培養她品性。若是這般,還能夠教出一個陰暗狹隘的孩子來,也只能說是我太失敗了。”
此後著力肅清了一番大明宮闈,又尋了機會特意開解一番姬蓁蓁。姬蓁蓁哭倒在顧令月懷中,面色羞愧,“蓁蓁痴愚,這些日子想彎了,叫母后見笑了。”
顧令月摟著姬蓁蓁笑道,“你還是個孩子,一時想岔了也是有的。你應當知道,你是御封的公主,有我和你父皇的疼愛,便該當拿出長公主的氣勢來,不可患得患失,敬愛兄長,日後弟妹出生,也當善盡姐姐的職責,好生教育才是。”
姬蓁蓁詫然,她一直心怯於非皇后親女,內心有一些自卑。聞言容光煥發,問道,“母后,你真的覺得我可以教育弟妹麼?”
“自然。”顧令月失笑,摸了摸她的臉蛋,憐愛道,“你可是做姐姐的啊!”
姬蓁蓁挺直胸膛,大聲應答,“母后說的是,蓁蓁明白了!”,
宣陽十年十二月,長安冬雪飄飛,將這個天地遮成了雪白的色澤。
延嘉殿中宮人們神色匆匆進進出出,顧令月在延嘉殿中產下了次子。
皇次子出生之時足有六斤八兩重,哭聲洪亮,穩婆將嬰兒抱起來的時候,皇次子伸腿狠狠的朝她胸膛蹬了蹬,穩婆面上露出驚喜笑容,“喲,這力道真大!”
宮人將皇次子捧到皇帝面前,皇帝卻揮退其下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徑直入了產房探望剛剛生產完不久的妻子。
顧令月滿面疲憊,神智倒還算清楚,瞧著丈夫,急忙問道,“九郎,孩子可還好麼?”
姬澤只在入產房前匆匆看了一眼,答道
“瞧著還好。”姬澤道,仔細打量著妻子神色,“阿顧,辛苦你了!”
顧令月“我很好。”笑著道,“但盼著他這一生平順安康,和麟奴兄弟和睦,我就心滿意足了!”
姬澤聞言微微怔忪,片刻之後回過神來,握著顧令月的手道,“你放心,有你這個疼愛他們的母后,他們定然會的。”
華陽公主乃是在室少女,在鳳陽閣中等候消息,聽聞宮人匆匆入內稟報,急急問道,“母后生的是弟弟還是妹妹?”
雪容高興道,“是位小皇子,聽說個頭健壯,足足有六斤八兩重呢!”
姬蓁蓁聞言一陣狂喜湧上心頭,似哭似笑,“這真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皇太子姬燁等候在延嘉殿外,聽聞母后平安生產,母子均安,方鬆了口氣,又瞧了瞧新生的小皇弟。方返回東宮。
伴讀崔堯和裴青雲在宮中等候。見著姬燁歸來,迎上來拱手參拜,“參加殿下。”
姬燁含笑道,“母后平安生產,二皇弟很是康健,父皇為他取名姬炎,孤去看過了,很是可愛,孤很是喜歡這個弟弟。”
崔堯聞言心沉入谷底,聽聞皇太子平和喜悅,忍不住開口道,“太子殿下,這個時候皇后娘娘產子,其中意味著什麼,您難道不明白麼?怎麼還能夠這麼高興?”
姬燁面上笑容慢慢消除下來,開口道,“你什麼意思?”
“從前太子殿下您是聖人和皇后唯一的皇子,論及繼承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如今多了二皇子就不一定了。更何況殿下您最近還爆出風疾之事。”崔堯面上閃過激憤之情,
“說來,二皇子誕生時機如此微妙,如推斷聖人和皇后娘娘心理,殿下您處境頗為危險。”
姬燁厲聲喝道,“慎言!二皇弟是孤嫡親弟弟,是母后多年之後再懷上的子嗣,孤自當誠心歡喜。旁的說法都是荒謬謠言,不許再提。”
“殿下。”崔堯揚聲,面色複雜。
姬燁道,“這個時候父皇母后定然很歡喜,孤這個長子自然也該進賀。”
“都退下吧!”
崔堯默默無言,只得拱手再拜退下。
天光照在姬燁年輕俊秀的面龐上,面色微微一複雜。
長安歲月如流水般緩緩流逝。
這一日,東市天光明朗。顧令月坐在醉仙酒樓雅間中,等候多日未見的友人。見著從掀起的帘子下進來的鳳仙緣眼睛一亮,華貴女客,“多年不見,阿顧糾纏於俗世之間,鳳師姐卻越發灑脫了!
敦煌之行後,顧令月回返大明宮,循規蹈矩的做了大明皇后,鳳仙源卻在短暫與家人團聚後再度出發,觀賞天下美景。不久前前往西南,在蒼山洱海間徜徉了大半年時間,方重新返回長安。西南的日光將她的肌膚曬的有些黑了,卻顯得精神勃發。
鳳仙緣慡朗笑道,“阿顧說笑了,愚姐不敢攬鏡自照,不似娘娘您,依舊風采依舊,猶如當年。”
二人相視一笑,默契猶如當年。
“這幾年,我走走停停,也去過很多地方,丹青頗有一些進境。下個月我打算去西南,皇后娘娘若有幸能與我同行,說不得能夠得到更多感悟,于丹青之道上愈發精進。”
顧令月聞言微微心動,只是很快搖了搖頭,“不必了!”微微一笑,
“我這一生,能夠走敦煌那麼一遭,已經是知足了!日後時光打算為了家人而努力,不負他的期望厚愛。”
鳳仙緣聞言抬頭打量顧令月容顏,見她神情平和,顯見得生活平順,不由嘆道,“阿顧,瞧你的模樣,你真幸福。”
“對了。”忽的道,“我這次回來,聽說了太子殿下的病情。”
顧令月聞言微微黯然,很快恢復精神,
“我已經想開了,人生命途天註定。若此病對他是一種磨難,他若能熬過去,定能事事順利。”
“對了,”鳳仙源忽的道,“我此次從西南歸關中,行經過蜀地,偶然得了一個方子,說不得能夠對頭風病有點治療效果。”
顧令月聞言眼睛一亮“什麼方子?”
鳳仙源開口道,“蜀中當地人擇采銀杏的葉子炮煮藥茶,拿來飲用,可以神清氣慡,精神百倍煥發。聽說若能飲用天長日久,便可醫治頭疾少發。”
“這方子雖則簡單,但對頭疾之調養頗有奇效。”她笑著道,“總也沒有什麼壞處,不妨給太子殿下用用看,若是能夠成功,也算是功德。”
顧令月瞧著鳳仙緣,她這銀杏茶藥方,怕是和從前的近親免相親論一般,來處頗有些神秘。她雖輕描淡寫,甚至沒有法子說出這銀杏茶的醫理,她卻不知怎的,由衷相信鳳仙緣的話語確能奏效,一雙眼睛亮晶晶的,“師姐,”又哭又笑,“若是能夠奏效,我記你的情分一輩子。”
鳳仙緣舒心而笑,“你我姐妹什麼樣的情誼,若能幫助你一些忙,我就心滿意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