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加上十里八村都聽說了他家瞧不上閨女都給賣了,也都不肯把姑娘嫁過去受苛待。翻著現如今都是男多女少的,女孩有的是婆家挑,眼瞅著村裡頭孩子都成家了,張百戶家裡老大都三十了也沒成一回親。
之前沈天湛進京當了大官,張百戶都不肯放下臉,從來不說英子半句。現如今因為兒子沒個媳婦,生怕絕了後,只能厚著臉皮上門。
那時英子回絕的也乾脆,只說自己姓李不姓張,親自給打發了。
念書不是白念的,加上又在京里跟沈天湛身邊待了幾年,早就不是當年唯唯諾諾的小姑娘了。
後來說英子給小土豆當妾都不夠格的傳言裡頭,她親生的爹娘也有一份功勞。現如今英子成婚了,根本沒有親生爹娘的份,可見英子在這方面也是快刀斬亂麻。
爹娘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剛記事沒幾年就被賣了的姐姐。若是張雪心思乾淨,姐妹倆怎麼樣都是姐妹倆的事兒,若是真有了不三不四的想法,英子自己究竟能解決了。
“回家了。這兩天天天想家,這一走還捨不得這邊了。”李季開著窗戶,風吹進來能兩塊些。
“兩邊都好,一邊是家,一邊是家人。”二狗子給的總結很到位。
李季點點頭,瞧瞧二狗子的脖子,上面什麼都沒帶,那在二狗子脖子上掛了三十五年的玉佩現在歸小土豆了,李季都替二狗子捨不得。
“改明兒咱們買塊玉做個玉佩吧,做一對,咱倆一人一個。”
“嗯。”頓了頓,二狗子抓著李季的手放脖子上:“你跟玉佩是一樣的。很重要。但玉佩能給人,你永遠不行。”
玉佩是脖子上帶著的,李季是心裡裝著的。
作者有話要說: 蠢哭了的我昨天以為這個月還有三天,其實還有四天……所以今天接昨天的。明天寫老年,後天寫壽終正寢,再後頭些各個人物的番外~先來個張雪的走個蘇爽,然後寫沈天湛跟李嫣~
第142章 終章三
時間:大吳開國四十三年
年齡:李季六十歲,二狗子六十五歲。
背景:山中養老。
聖祖駕崩, 當今皇帝已在位二十餘年。大夏最後隱患剿滅, 世間再無大夏。四十多年來變化頗多,舉國上下一片欣榮, 已有了盛世之態。
也就是在這開國已來的鼎盛時候, 安國公沈天湛忽然上奏告老還鄉。沈天湛不光是安國公,同樣也是帝師。當年皇帝開蒙便是沈天湛教導,這麼多年勞苦功高, 可以說是滿朝文武的集大成者。
忽然告老,皇帝自然不答應。駁回後繼續上奏, 一連三次皇帝才在朝堂之上勉強同意。同時賜下明珠千斛,錦緞千匹,良田百畝, 金銀無數。
那浩浩蕩蕩的恭送隊伍送出去好遠。身為安國公,本有安國公府養老可在京中。奈何沈天湛心心念念兩個兒子,不顧京中一再挽留,扯著好長的隊伍回去了。
已是八十高齡的沈天湛, 當年三十多歲離開, 這一走, 便是四十三年。如今,總算要回家了。
小土豆結成爵位,坐上了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生得兩兒一女,聽了沈天湛的意思,兩個兒子盡數從武, 入伍參軍,唯一的姑娘也早早尋了不高不低的人家嫁了。
走之前沈天湛再三告誡小土豆:一不得做太子之師,二不得讓子孫作文官。旁人得了勢,定會藉機培養後代、黨羽穩定身份。沈天湛這樣的好勢頭,換了旁人早已躋身世族大家,給子孫後代打下強大基礎。
而沈天湛現在做的,卻是切斷了後代的退路。
旁人不懂,小土豆卻明白。沈天湛這麼做,恰恰是保全了所有人。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現如今的得勢,有可能是子孫後代遭殃的開始。全身而退,反而是最好的保護。
滿心盼了四十三年的家,總算能回了。八十出頭的沈天湛身子骨愈發不濟,可一連幾日的趕路,歸心似箭,除了夜間在客棧休息外,白日裡頭馬車慢了都捨不得。
一路車馬勞頓,讓沈天湛的臉色不是很好。可眼瞅著熟悉的景色在眼前閃過,沈天湛心裡頭的根,才總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土壤。
村外,二十幾個人早早的等候著,六十多歲的二狗子領著眾人翹首以待,只等著最開頭的那輛馬車駛來,臉上的緊繃才鬆緩下來。
上了年紀,時間在他臉上的痕跡很多。白了大半的頭髮,日漸多出來的皺紋,鬢角瞧瞧露頭的老人斑,無一不在顯示著,這個曾經頂天立地的男人,現在老了。
馬車停下,下人搬來了馬凳,兩個丫鬟攙著八十的沈天湛小心的下了馬車。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二狗子笑著喊了聲爹。
父子倆七八年沒見了。人老了以後,身子骨經不住折騰了。從當年一年見一回,到後來三五年見一回。再到後來人老了,乾脆就不過去了,只是寫信上面更加頻繁寫。父子二人都已年華逝去,相對竟多出了許多旁的滋味。
“小季呢?”沈天湛開口,聲音有些乾澀。
“前些日子摔斷了腿,現在還下不來炕。所以沒過來。”二狗子人老了,但身子骨還很硬朗。親自扶著沈天湛,進了村口已經重新蓋起來的宅院。
院子蓋得很大,是個三進的宅子。二人就住在第一進,進了院子正房就是李季跟二狗子的住處。
此時李季坐在炕邊上,眼睛順著窗戶往外看,瞧見他們進來了,心裡也激動的跟什麼似的,奈何身子不爭氣,尤其是上了年紀,這骨頭斷樂,至少一年半載是起不來的。
進了屋,都能聞著那濃重的藥味。沈天賜皺皺眉毛,瞧見炕上坐著的李季。
“爹!您可算回來了。”李季動了動,奈何腿不方便,也只能在炕上蹭。
“你就甭動了。可憐見的。好好的怎麼腿折了?”
李季有些不好意思,道:“到底是不中用了,前些日子幫孩子摘掛樹上的毽子,沒站穩摔石頭上了。郎中說了,怎麼也要養個一年半載,這以後怕是要瘸了。”
許是六十來歲了,對於以後成瘸子的這件事兒,李季剛開始知道的時候沮喪了一段時間,道現在完全不在乎了。除了每天在炕上枯燥了些,啥事不干享清福其實也挺好。
沈天湛打開李季被子瞧瞧,乾枯的手碰碰李季被包著的腿,心疼的說教道:“你也是,這麼大歲數了還跟孩子似的。不過說你也沒用,左右以後你是沒工夫上樹了。”
下人們擺上了各色瓜果,李季抓起一把葡萄吃的來勁。歲數大了,這好零嘴的愛好沒變。不過也正是這樣最裡頭不閒著,吃的東西多,這身子養的也好。換個老頭這麼摔一跤都抗不了,李季這邊還能做炕上談笑風生。
一家人□□年沒見了,自是有說不完的話。晚上的一頓飯,是七八年來一家人第一次在一塊吃飯。飯桌上素菜居多,肉也是燉的爛爛的,不用什麼牙口也能吃的。
李季做的椅子是特指的,被二狗子抱下炕放椅子上坐在桌子前頭,基本上就被困在了一點地方里,想吃什麼夠不著的,也只能靠別人幫忙。
之前沈天湛進京當了大官,張百戶都不肯放下臉,從來不說英子半句。現如今因為兒子沒個媳婦,生怕絕了後,只能厚著臉皮上門。
那時英子回絕的也乾脆,只說自己姓李不姓張,親自給打發了。
念書不是白念的,加上又在京里跟沈天湛身邊待了幾年,早就不是當年唯唯諾諾的小姑娘了。
後來說英子給小土豆當妾都不夠格的傳言裡頭,她親生的爹娘也有一份功勞。現如今英子成婚了,根本沒有親生爹娘的份,可見英子在這方面也是快刀斬亂麻。
爹娘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剛記事沒幾年就被賣了的姐姐。若是張雪心思乾淨,姐妹倆怎麼樣都是姐妹倆的事兒,若是真有了不三不四的想法,英子自己究竟能解決了。
“回家了。這兩天天天想家,這一走還捨不得這邊了。”李季開著窗戶,風吹進來能兩塊些。
“兩邊都好,一邊是家,一邊是家人。”二狗子給的總結很到位。
李季點點頭,瞧瞧二狗子的脖子,上面什麼都沒帶,那在二狗子脖子上掛了三十五年的玉佩現在歸小土豆了,李季都替二狗子捨不得。
“改明兒咱們買塊玉做個玉佩吧,做一對,咱倆一人一個。”
“嗯。”頓了頓,二狗子抓著李季的手放脖子上:“你跟玉佩是一樣的。很重要。但玉佩能給人,你永遠不行。”
玉佩是脖子上帶著的,李季是心裡裝著的。
作者有話要說: 蠢哭了的我昨天以為這個月還有三天,其實還有四天……所以今天接昨天的。明天寫老年,後天寫壽終正寢,再後頭些各個人物的番外~先來個張雪的走個蘇爽,然後寫沈天湛跟李嫣~
第142章 終章三
時間:大吳開國四十三年
年齡:李季六十歲,二狗子六十五歲。
背景:山中養老。
聖祖駕崩, 當今皇帝已在位二十餘年。大夏最後隱患剿滅, 世間再無大夏。四十多年來變化頗多,舉國上下一片欣榮, 已有了盛世之態。
也就是在這開國已來的鼎盛時候, 安國公沈天湛忽然上奏告老還鄉。沈天湛不光是安國公,同樣也是帝師。當年皇帝開蒙便是沈天湛教導,這麼多年勞苦功高, 可以說是滿朝文武的集大成者。
忽然告老,皇帝自然不答應。駁回後繼續上奏, 一連三次皇帝才在朝堂之上勉強同意。同時賜下明珠千斛,錦緞千匹,良田百畝, 金銀無數。
那浩浩蕩蕩的恭送隊伍送出去好遠。身為安國公,本有安國公府養老可在京中。奈何沈天湛心心念念兩個兒子,不顧京中一再挽留,扯著好長的隊伍回去了。
已是八十高齡的沈天湛, 當年三十多歲離開, 這一走, 便是四十三年。如今,總算要回家了。
小土豆結成爵位,坐上了一人之下的丞相之位。生得兩兒一女,聽了沈天湛的意思,兩個兒子盡數從武, 入伍參軍,唯一的姑娘也早早尋了不高不低的人家嫁了。
走之前沈天湛再三告誡小土豆:一不得做太子之師,二不得讓子孫作文官。旁人得了勢,定會藉機培養後代、黨羽穩定身份。沈天湛這樣的好勢頭,換了旁人早已躋身世族大家,給子孫後代打下強大基礎。
而沈天湛現在做的,卻是切斷了後代的退路。
旁人不懂,小土豆卻明白。沈天湛這麼做,恰恰是保全了所有人。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現如今的得勢,有可能是子孫後代遭殃的開始。全身而退,反而是最好的保護。
滿心盼了四十三年的家,總算能回了。八十出頭的沈天湛身子骨愈發不濟,可一連幾日的趕路,歸心似箭,除了夜間在客棧休息外,白日裡頭馬車慢了都捨不得。
一路車馬勞頓,讓沈天湛的臉色不是很好。可眼瞅著熟悉的景色在眼前閃過,沈天湛心裡頭的根,才總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土壤。
村外,二十幾個人早早的等候著,六十多歲的二狗子領著眾人翹首以待,只等著最開頭的那輛馬車駛來,臉上的緊繃才鬆緩下來。
上了年紀,時間在他臉上的痕跡很多。白了大半的頭髮,日漸多出來的皺紋,鬢角瞧瞧露頭的老人斑,無一不在顯示著,這個曾經頂天立地的男人,現在老了。
馬車停下,下人搬來了馬凳,兩個丫鬟攙著八十的沈天湛小心的下了馬車。
父子二人對視一眼。二狗子笑著喊了聲爹。
父子倆七八年沒見了。人老了以後,身子骨經不住折騰了。從當年一年見一回,到後來三五年見一回。再到後來人老了,乾脆就不過去了,只是寫信上面更加頻繁寫。父子二人都已年華逝去,相對竟多出了許多旁的滋味。
“小季呢?”沈天湛開口,聲音有些乾澀。
“前些日子摔斷了腿,現在還下不來炕。所以沒過來。”二狗子人老了,但身子骨還很硬朗。親自扶著沈天湛,進了村口已經重新蓋起來的宅院。
院子蓋得很大,是個三進的宅子。二人就住在第一進,進了院子正房就是李季跟二狗子的住處。
此時李季坐在炕邊上,眼睛順著窗戶往外看,瞧見他們進來了,心裡也激動的跟什麼似的,奈何身子不爭氣,尤其是上了年紀,這骨頭斷樂,至少一年半載是起不來的。
進了屋,都能聞著那濃重的藥味。沈天賜皺皺眉毛,瞧見炕上坐著的李季。
“爹!您可算回來了。”李季動了動,奈何腿不方便,也只能在炕上蹭。
“你就甭動了。可憐見的。好好的怎麼腿折了?”
李季有些不好意思,道:“到底是不中用了,前些日子幫孩子摘掛樹上的毽子,沒站穩摔石頭上了。郎中說了,怎麼也要養個一年半載,這以後怕是要瘸了。”
許是六十來歲了,對於以後成瘸子的這件事兒,李季剛開始知道的時候沮喪了一段時間,道現在完全不在乎了。除了每天在炕上枯燥了些,啥事不干享清福其實也挺好。
沈天湛打開李季被子瞧瞧,乾枯的手碰碰李季被包著的腿,心疼的說教道:“你也是,這麼大歲數了還跟孩子似的。不過說你也沒用,左右以後你是沒工夫上樹了。”
下人們擺上了各色瓜果,李季抓起一把葡萄吃的來勁。歲數大了,這好零嘴的愛好沒變。不過也正是這樣最裡頭不閒著,吃的東西多,這身子養的也好。換個老頭這麼摔一跤都抗不了,李季這邊還能做炕上談笑風生。
一家人□□年沒見了,自是有說不完的話。晚上的一頓飯,是七八年來一家人第一次在一塊吃飯。飯桌上素菜居多,肉也是燉的爛爛的,不用什麼牙口也能吃的。
李季做的椅子是特指的,被二狗子抱下炕放椅子上坐在桌子前頭,基本上就被困在了一點地方里,想吃什麼夠不著的,也只能靠別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