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將頭上的毛巾甩到一邊,濕漉漉的碎發散在耳邊,狀似隨意地對燕長戈道:“怎麼不用手機訂餐,出去買多費事?”

  “還好,活動一下身體。”燕長戈的視線坦然地從曲璉身上掃過,眼中沒泛起一絲波瀾。

  作者有話要說:

  ---------

  曲璉:燕長戈搞不好跟我一樣是陽X,我試試!

  曲璉找來幾個女人跳艷舞,燕長戈不為所動。

  曲璉找來幾個男人跳艷舞,燕長戈不為所動。

  曲璉找到一堆好資源逼著燕長戈每天陪他看,兩人一起不為所動。

  曲璉:燕長戈果然跟我一樣,讓你笑話我,原來自己也是,哈哈哈哈……

  某日,曲璉拿出家中祖傳的一柄劍,將劍鞘放在一邊,這時燕長戈一把拿起劍鞘,表情有一絲異樣:真是好鞘,好想插進去!

  曲璉:……

  -------

  噗,攻受的形象都被我在小劇場給毀得沒沒的了,噗……

  第17章 出鞘(一)

  燕長戈一直計算著日子,十個工作日後便去了武協,他的視頻已經在網上審核完畢,超過80%的武協長老認為他所施展的武功的確是華國的古武,而且時代非常久遠,根源似乎都追溯到了戰國時期。原本這樣古早的武學應該是很難找到史料的,可是燕長戈的這套劍法太基礎也太精妙了,讓人不得不承認,這就是原汁原味的華國武學。

  說它基礎,是因為這套劍法中能夠看出現在所有劍派招數的影子,似乎很多流派的劍法都是從這套古老的劍法中演變過來的。說它精妙,是因為看似簡簡單單的劍招,在燕長戈手中卻仿佛活了過來一般,每一招每一式都那麼樸實,卻讓人無法抵擋。

  後來還是一位集武術和歷史於大成的武學大家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文獻中找到了類似的劍法描述,這說的是一位燕國的大將,手持當時的第一名劍“長戈”,所使用的劍法。

  而偏偏燕長戈的名字無不切合這段歷史,讓人不得不懷疑燕長戈這一脈,是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流傳下來的。

  對此,武協給予了相當大的重視,等燕長戈去取表格的那一天,好幾個武協長老從全國各地趕到了武協。由於燕長戈沒有主住在武協安排的宿舍中,這幾位長老還等了他好幾天。

  燕長戈一到武協辦公室報上名字,辦公室的負責人便火速通知了幾位長老,並且告訴燕長戈,他的表格在臨城武協分會長的手裡,請他在會客室安心等待,表格很快就會拿回來。

  燕長戈等了一會兒,便聽見了幾個舉重若輕的腳步聲傳來,這幾個人似乎都很急,但還耐著性子穩著步伐走路。不過徐徐行之和本想飛快跑卻不得不壓著速度慢慢走這兩種走路方式是不一樣的,尋常人聽不出來,燕長戈卻能聽的一清二楚。

  終於等到有人來,第一個進門的是個中年男子,他手中拿著燕長戈那幾張表,顯然是便是臨城的分會長楊連志,而他身後依次是幾個老者,有溫文爾雅的,也有急脾氣的,有紅光滿面的,也有面色憔悴的。

  “您好,您就是燕長戈吧,”楊連志一個健步走到燕長戈面前,伸出手客氣地道,“讓您久等了。”

  燕長戈收斂劍氣後握了握他的手,接過自己的表格,滿意地看到武協意見那一欄上蓋著紅色的公章,一向沉穩的面上也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這個章蓋好,就代表著他能夠去落戶,也能夠擁有一個在系統上登記的正大光明的身份證。

  “多謝。”燕長戈點頭道,“我走了。”

  “誒……”一個性子急的老者見燕長戈居然正眼都不看他們幾個老傢伙一眼便要走,終於忍不住喊了一聲。

  其實他們幾個老人在進門之前就想好了,一見到這個古武隱士就衝上去圍住他,仔細問他師從何處家在哪裡,是從哪個山中出來的,門派里還有什麼人沒?除了劍術以外還有別的招數嗎?能不能一一展示一下,讓他們幾個老傢伙評定一下他的功力到底有多深厚。再順便問一下燕長戈能不能無私地將武學功法交給武協發揚光大,讓我們優良的歷史文化得以發揚光大之類的。

  他們有好多好多話想說,有些是正常詢問,有些卻是倚老賣老獅子大開口,但不管哪樣,在見到燕長戈後都閉了嘴,只推著楊連志這個小傢伙上前和燕長戈寒暄。

  楊連志其實也緊張啊,他本想先不將表格交給燕長戈,要先趁著燕長戈對現代社會還不太了解的時候,先邀請他加入臨城武協,再將表格給他。可是當他看到燕長戈那雙眼睛後,所有的話都說不出口了,只能簡單地說句客套話,然後乖乖地將表格給了人。

  聽見這位老人問話,燕長戈回頭問道:“你有什麼事?”

  不是他不尊老愛幼沒有禮貌,而是這位老人充其量不過八九十歲,比燕長戈小了好幾千歲,燕長戈是個如劍般耿直的人,實在沒辦法稱呼一個區區八九十歲的人為“您老人家”。

  那老頭直面燕長戈的臉,手微微抖了一下,用盡全身的內力方才穩住身形,深吸一口氣道:“我、我除了是武協的長老會成員外,還是華大歷史學院的副院長,那個,我想請問一下,你之前那段視頻中所用的招數,是不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劍法?”

  “是。”燕長戈回答道。

  “那、那那你的門派中還有其他人嗎?你門派的地址在哪裡?你們門派還有什麼典籍留下嗎?如果可以的話,我能去看看嗎?這些都是華國的歷史瑰寶,可以的話,我想參觀一下你的門派。”副院長實在是沒敢說出“把你們門派的東西都上交國家”這種話,只是客氣地想參觀學習一下。

  “沒有了,”燕長戈早就想好了說辭,淡淡道,“吾派功法向來是口口相傳,從未有秘籍留下。我自幼在山中長大,與師傅相依為命,師傅去世前讓我出世歷練,與人接觸,日後不要再回這貧瘠的山上了。師傅去世後,我將師傅和山中所有物品全都燒掉,並將師傅的骨灰帶到海邊灑入海中,這才入了內陸。我方向感不好,這一路一直避開人煙沿著公路走了整整一年,一年後方才抵達臨城郊區,見這是個大城市,便決定在此定居,這才進了城,開始與人接觸。”

  路痴便可以推說忘了門派所在何處,這樣就不會有人找到這個莫須有的門派了。

  “走、走了一年……”副院長咽了下口水,想了想後道,“這個……就算沒有方向,按照人走路的速度,也大概能夠推算出你走的公里數,這樣就可以確定大概位置,到時候……”

  “哦,這個啊,”燕長戈打斷了他的話,“吾派輕功擅趕路,在下一日可行連續行進四個時辰,大概能走千里路。說起來這門輕功,還是源自宋朝,一個據說是‘神行千里’的人教給吾派先輩的。”

  所有人:“……”

  一天一千里路走了一年才找到一個大城市,這小伙子是把整個亞洲都迷路迷了一遍吧……

  “不過倒是有個信物,”燕長戈從腰間取下一塊玉佩道,“此物是古劍派信物,在下一直佩戴在身上。若是院長想看吾派的典籍,似乎也只剩下這一個信物了。”

  他並沒有直接將玉佩遞給副院長,而是拎著玉佩上的繩子讓他看。副院長瞪圓了眼睛仔仔細細看過去,激動地點頭道:“雖然不知道這玉有多長時間了,可是雕工的確是春秋時期的技巧。而這玉佩上雕刻的花紋,是燕國王室的標誌,這……我能不能拿回去鑑定一下……”

  “不必了,”燕長戈乾脆地將玉佩收回不讓副院長繼續看,“是不是古物對我而言並沒有太大幹系,我重視的是這玉佩本身,這是古劍派最後的信物了,在下一定會好好珍藏的。”

  這玉佩是鑄劍師死後,他的弟子將長戈賣給燕國王室後,當時燕國的大王為長戈親手戴上的劍穗,連打絡子的繩子都是傳說火燒不斷水浸不化劍斬不斷(除了燕長戈自己)千年不毀的冰蠶絲製成,也是除了劍鞘以外跟著燕長戈最久的東西,這麼多年征戰,這劍穗依舊沒離開他左右。玉佩是不是古董,燕長戈比誰都清楚,他只是拿出這個東西證實一下自己所言非虛而已。

  副院長眼巴巴地看著燕長戈將玉佩掛回到腰間,急得都要伸手搶。其餘幾人眼睛也都值了,這可春秋戰國時期的皇室寶物啊,古董啊,價值連城啊!

  燕長戈就好似一個手拿著黃金走進城裡的鄉下小子,周圍人都用貪婪的目光看著他。

  而他,巍然不動,只是掃了眾人一眼,放出了殺氣。

  這可不是他平日裡隨意飄在身周的讓普通人不敢接近的煞氣,而是斬落萬萬首級建立在屍山血海上、如怒濤般的殺氣。每一道殺氣都好似利刃刺入人的胸膛般可怕,幾人明明身處平靜的會客室,卻好似被重兵圍住,全身上下都被刀槍抵著,稍微動一下,就會滾入刀山中,鮮血淋漓,連個全屍都不會留下。

  所有的貪婪在這殺氣下都成了虛幻,幾人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只能傻傻地看著燕長戈走出會客室的大門,再走出武協的大門。直到燕長戈坐在一輛悍馬上離開,幾個人才好像能夠呼吸一般,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猶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撿回了半條小命。

  “後生可畏啊!”副院長醉心學術,是幾人中武功最低的,燕長戈走出去之後,他站立不穩,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他剛剛到底是用內力壓制我們,還是別的什麼,明明沒有感覺到功法上的壓制啊,為什麼會……”副院長百思不得其解。

  “是殺氣。”臨城武協的會長楊連志道。

  沒有殺過人的副院長自然不知道這種氣息的可怕,可他不一樣。

  看來臨城真的來了一個不得了的人,難怪汪岩峰會被抓住,看來這一次汪家是不可能保下汪岩峰了,他告訴三長老一聲。

  作者有話要說:

  燕長戈:吾能神行千里

  曲璉:我會開車

  燕長戈:吾能上天入地

  曲璉:我有錢可以坐波音747,地鐵就不用了,才幾塊錢燕長戈:吾之神識可感應方圓百里

  曲璉:淘寶店主嗎?我開了個超市,買幾個攝像頭

  燕長戈:吾、吾、我走還不行嗎?

  曲璉拿出一個大號磁鐵。

  燕長戈:……

  第18章 出鞘(二)

  曲璉是跟著燕長戈來到武協的,用他的話說是閒著也是閒著,倒不如出去溜達溜達。然而他只是將車停在了武協門前,並沒有進去,明明是僱主的他,此時安靜地做著一個專職司機。對於武協,曲璉似乎有一種很複雜的感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