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崑崙山的山腳下,出現一位以輕紗遮面的絕美女子,她租了一間屋子,里里外外打掃得一塵不染,清慡溫馨。這位姑娘還在屋外開墾了一片花圃,一到春日便會開出奼紫嫣紅的花朵。
有人說她曾是京城裡最有名的繡娘,繡出的梅花疏影橫斜,仿佛有暗香浮動,繡出的牡丹花國色天香,蝴蝶都會以為是真花而落在繡帛上。
這位姑娘平日裡侍弄侍弄屋外花糙,或是在屋裡繡繡花彈彈琴。她隨便繡幾件繡品來賣也夠平日的衣食挑費了,日子過得平靜清幽。當然這姑娘也不缺錢,據說她有一個在揚州做生意的親哥哥,富甲一方,家業頗豐。
有覬覦姑娘的美貌而心生不軌者可是打錯了主意,這姑娘看上去纖細柔美,實際上武藝很是高強,打得那些想來占便宜的傢伙哭爹喊娘,從此再也不敢來偷窺。
每月初一十五,山頂道觀的大門重重洞開,各地虔誠的香客會入觀燒香祈福。
嫤如跟著進香的香客順著蜿蜒的台階上到崑崙山頂的道觀。她來過幾次,卻一次也沒見過那個身影,這次看來又是要無功而返了。
她遠離熙熙攘攘的香客,信步走到後山,後山本是崑崙派弟子的清修之地,外人不得隨意入內。但嫤如迷路了,越走越糊塗,看哪裡都差不多,完全找不到來時的路,只能順著唯一的一條石逕往前走。
石徑盡頭是一片楓林,正值秋季,楓葉如火,將漫山遍野染成炫目的紅色。
一個白色的身影正在楓林中舞劍,被劍氣震落的紅葉從枝頭落下,美得如同一幅畫卷。
那人身如游龍,飄逸靈動,在林間翻飛時好像隨時會羽化登仙的仙人。
嫤如不禁看呆了,周遭的一切都隱退而去,她的目光中只剩下他。
舞劍的正是靜瀾,他感官敏銳,很快發現了嫤如,卻沒有立刻避開,只是收了劍勢,將長劍放回劍鞘中,抱劍而立。
嫤如一步步地走向他,好像走向的是那個月夜中紅色披風飛舞的少年。
靜瀾眉眼平和,一派道骨仙風的氣度,不染俗世一點塵埃,安靜地等著嫤如走到他面前。
嫤如的目光仿佛穿透面前的人看到那個記憶中始終不曾褪色的身影。她痴痴地看著他的眼睛,“我迷路了,找不到來時的小徑,道長可否指條明路給我。”
靜瀾微微側身,“姑娘請隨我來。”
他帶著她穿過楓林,指著一條往下蜿蜒的石階道:“沿此石階下去,便可回到道觀的大殿處。”
雙目所及是道觀黃色的瓦檐在繚繞的煙霧中若隱若現。靜瀾溫言道:“山中的路本不止一條,姑娘又何必執著來時的那條路呢?”
嫤如聽懂了他的告誡,苦笑道:“路有千萬條又如何?我想走的只有那一條路。”
靜瀾神色慈悲而疏離,“若選的路是一條沒有出口的死路,還不如及早折回,或是乾脆放棄,另擇一條路走。時辰不早了,再過一會兒道觀的大門就要關上了,姑娘快離開此地吧。這山中都是遠離塵世的修道之人,立志此生潛心修道不會離開崑崙。姑娘下次請遠離後山,不要再隨意亂走了。”
這是明白無誤的拒絕,劃清了他與她的界限,更斷絕了所有的可能。
嫤如不甘心,面帶迷惘地問:“人生苦短,道長為何要一心修道,難道你心中從沒有牽掛過什麼人嗎?”
靜瀾面如止水,看向遠處的群山,靜靜地答道:“正因為有過痛苦,所以才能懂得眾生之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
他的話嫤如半懂不懂,卻也明白有的事強求不來,有的人始終可望而不可即,如鏡花水月,只能存在於自己的記憶深處。
下山後的嫤如自此很少上山進香。但是她卻沒有離開崑崙山,這樣簡單的生活也很好,甚至過成了一種習慣。
哥哥時常來看她,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個相貌十分出眾的男子,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一身貴氣,眉眼彎彎,笑起來神采飛揚。他說自己叫吳鸞,初次見她就妹子長妹子短地叫,絲毫不拿自己當做外人。
她偷偷問哥哥,“這個叫吳鸞的是你心底一直惦記的那個人嗎?”
哥哥點頭,一向清冷的臉上露出暖若春風的笑意。
“太好了,哥哥恢復了記憶,也找到了他。”嫤如真心為哥哥高興,雖然對方同樣是個男子。嫤如能夠理解,經過人生的起起落落,最重要的是找到那個願意與之攜手共度餘生的人,又何必拘泥於男女。
顧承燁欲言又止,“嫤如,你若是想知道你與柳……與靜瀾道長以前的事兒,哥哥可以……”
“不必了。”嫤如笑笑,扭頭看向巍峨的崑崙山,神色寧靜安詳,“我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她曾經拼命地回想往昔,恨不得記起她與靜瀾道長間的點滴過往。可如今她對於前塵往事已經毫無執念,她守候的並不是一段情,而是自己的一顆心,認真說來也就無關乎那個人,所以回憶也就變得不重要了。如何緣起,如何情深,如何失落,都與現在的心境沒有什麼關係。也許有一天她會離開這裡,但不是現在。
閒暇時,嫤如便以山泉煮水,以乾花為茶,在裊裊的水汽和誘人的花香中遙遙望著山頂的道觀。
有時望著望著一天便過去了……
(全文完)
【
有人說她曾是京城裡最有名的繡娘,繡出的梅花疏影橫斜,仿佛有暗香浮動,繡出的牡丹花國色天香,蝴蝶都會以為是真花而落在繡帛上。
這位姑娘平日裡侍弄侍弄屋外花糙,或是在屋裡繡繡花彈彈琴。她隨便繡幾件繡品來賣也夠平日的衣食挑費了,日子過得平靜清幽。當然這姑娘也不缺錢,據說她有一個在揚州做生意的親哥哥,富甲一方,家業頗豐。
有覬覦姑娘的美貌而心生不軌者可是打錯了主意,這姑娘看上去纖細柔美,實際上武藝很是高強,打得那些想來占便宜的傢伙哭爹喊娘,從此再也不敢來偷窺。
每月初一十五,山頂道觀的大門重重洞開,各地虔誠的香客會入觀燒香祈福。
嫤如跟著進香的香客順著蜿蜒的台階上到崑崙山頂的道觀。她來過幾次,卻一次也沒見過那個身影,這次看來又是要無功而返了。
她遠離熙熙攘攘的香客,信步走到後山,後山本是崑崙派弟子的清修之地,外人不得隨意入內。但嫤如迷路了,越走越糊塗,看哪裡都差不多,完全找不到來時的路,只能順著唯一的一條石逕往前走。
石徑盡頭是一片楓林,正值秋季,楓葉如火,將漫山遍野染成炫目的紅色。
一個白色的身影正在楓林中舞劍,被劍氣震落的紅葉從枝頭落下,美得如同一幅畫卷。
那人身如游龍,飄逸靈動,在林間翻飛時好像隨時會羽化登仙的仙人。
嫤如不禁看呆了,周遭的一切都隱退而去,她的目光中只剩下他。
舞劍的正是靜瀾,他感官敏銳,很快發現了嫤如,卻沒有立刻避開,只是收了劍勢,將長劍放回劍鞘中,抱劍而立。
嫤如一步步地走向他,好像走向的是那個月夜中紅色披風飛舞的少年。
靜瀾眉眼平和,一派道骨仙風的氣度,不染俗世一點塵埃,安靜地等著嫤如走到他面前。
嫤如的目光仿佛穿透面前的人看到那個記憶中始終不曾褪色的身影。她痴痴地看著他的眼睛,“我迷路了,找不到來時的小徑,道長可否指條明路給我。”
靜瀾微微側身,“姑娘請隨我來。”
他帶著她穿過楓林,指著一條往下蜿蜒的石階道:“沿此石階下去,便可回到道觀的大殿處。”
雙目所及是道觀黃色的瓦檐在繚繞的煙霧中若隱若現。靜瀾溫言道:“山中的路本不止一條,姑娘又何必執著來時的那條路呢?”
嫤如聽懂了他的告誡,苦笑道:“路有千萬條又如何?我想走的只有那一條路。”
靜瀾神色慈悲而疏離,“若選的路是一條沒有出口的死路,還不如及早折回,或是乾脆放棄,另擇一條路走。時辰不早了,再過一會兒道觀的大門就要關上了,姑娘快離開此地吧。這山中都是遠離塵世的修道之人,立志此生潛心修道不會離開崑崙。姑娘下次請遠離後山,不要再隨意亂走了。”
這是明白無誤的拒絕,劃清了他與她的界限,更斷絕了所有的可能。
嫤如不甘心,面帶迷惘地問:“人生苦短,道長為何要一心修道,難道你心中從沒有牽掛過什麼人嗎?”
靜瀾面如止水,看向遠處的群山,靜靜地答道:“正因為有過痛苦,所以才能懂得眾生之苦;有過執著,才能放下執著;有過牽掛,才能了無牽掛。”
他的話嫤如半懂不懂,卻也明白有的事強求不來,有的人始終可望而不可即,如鏡花水月,只能存在於自己的記憶深處。
下山後的嫤如自此很少上山進香。但是她卻沒有離開崑崙山,這樣簡單的生活也很好,甚至過成了一種習慣。
哥哥時常來看她,一同前來的還有一個相貌十分出眾的男子,二十歲出頭的年紀,一身貴氣,眉眼彎彎,笑起來神采飛揚。他說自己叫吳鸞,初次見她就妹子長妹子短地叫,絲毫不拿自己當做外人。
她偷偷問哥哥,“這個叫吳鸞的是你心底一直惦記的那個人嗎?”
哥哥點頭,一向清冷的臉上露出暖若春風的笑意。
“太好了,哥哥恢復了記憶,也找到了他。”嫤如真心為哥哥高興,雖然對方同樣是個男子。嫤如能夠理解,經過人生的起起落落,最重要的是找到那個願意與之攜手共度餘生的人,又何必拘泥於男女。
顧承燁欲言又止,“嫤如,你若是想知道你與柳……與靜瀾道長以前的事兒,哥哥可以……”
“不必了。”嫤如笑笑,扭頭看向巍峨的崑崙山,神色寧靜安詳,“我覺得現在這樣也挺好的。”
她曾經拼命地回想往昔,恨不得記起她與靜瀾道長間的點滴過往。可如今她對於前塵往事已經毫無執念,她守候的並不是一段情,而是自己的一顆心,認真說來也就無關乎那個人,所以回憶也就變得不重要了。如何緣起,如何情深,如何失落,都與現在的心境沒有什麼關係。也許有一天她會離開這裡,但不是現在。
閒暇時,嫤如便以山泉煮水,以乾花為茶,在裊裊的水汽和誘人的花香中遙遙望著山頂的道觀。
有時望著望著一天便過去了……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