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快點,否則便真的來不及了。」王莽寫完了布上的內容,將布摺疊起來,輕聲對著尚在猶豫的王睦道。
「弟子……弟子明白了。」王睦一咬牙,點了點頭:「只可惜,弟子不能在黃泉路上陪伴老師了。」
「那有甚麼打緊?」王莽哈哈一笑,搖了搖頭,隨後將手中帛書交到了王睦手中,面色莊嚴肅穆。
他將匕首對準了自己的心房,張口輕聲念出了兩句詩:
隨後,匕首重重插入了心房。
王睦重重對著老師的屍體磕了三個頭,再抬起頭來時,早已淚流滿面。
「放心吧,老師,我一定會替你活下去的!」
……
十月,河陰孟津渡前,劉秀手持著節杖,面對著身前的滔滔黃河,與漸漸靠過來的小小一蓬渡船。
黃河對岸,便是河北。赤眉軍擁兵三十萬之眾,盤踞於河北,更有各地豪強,自建鄔堡,盤踞一方。在新朝覆滅之前,整個河北的動盪直至今日,也未曾恢復。
而更始帝劉玄下令,讓劉秀北上,「撫慰」河北州郡時,卻沒有給他一兵一卒。他的手中,只有一根節杖而已。
「主公,此去河北,就靠我們三人……」任光望著劉秀手中的那根代表著朝廷的節杖,苦笑了一下:「還有這根東西……只怕渡船剛過了河,我們就要被殺了吧。」
自從劉縯死後,他和李通對劉秀的稱呼,已經從少主變成了主公。
「在為哥哥報仇之前,我不會死的。」劉秀搖了搖頭,伸足踏上了岸邊的渡船,眼神堅定:「王匡王鳳以為這樣便可以藉機除掉我,但當我收復了整個河北,揮師南下時,他們才會明白今天的錯誤有多大。」
「等等。」
身後一個聲音傳來,劉秀轉頭望去,看見一個身影正遠遠向著河岸走來。
「王睦……?」劉秀眯縫起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會在這裡看到他:「你……沒有死在長安?」
「沒有。」王睦緩緩走近,一直走到了岸邊,與船上的劉秀兩兩相望:「我逃出來了。」
「你現在……還沒有放棄殺我的念頭?」劉秀笑了笑問道。
「不。老師已經死了,新世界也已經死了。理想既然已經被埋葬,我殺你又還有什麼用處?」王睦澀然一笑。
「那你是……」劉秀挑了挑眉毛。
王睦抬起一隻腳,踏上了船板。任光警惕地拔出了腰間的長刀,卻被劉秀揮揮手止住。
「我是來……投奔於你的。」王睦踏上了船,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向著劉秀跪拜了下去。
「投奔……我?」劉秀訝然望著身前跪伏在下的王睦:「你為何要……投奔我?」
「可以麼?」王睦抬起頭,望著劉秀,沒有回答劉秀的問題。
劉秀一霎不霎地望著王睦,試圖從他的眼神中得到答案,但王睦的眼神中,除了清澈,什麼都沒有。
「可以。」劉秀沉默了片刻,點頭。
渡船載著四個人,向著黃河北岸慢悠悠地駛去。
第九十三章 賀新朝(四)
「喝!喝!今日不醉無歸!」
軍帳之中,喧鬧歡呼聲不絕於耳,幾乎要將整個營地掀翻。
更始三年,四月。距離劉秀北渡河北,已經過去了一年半。
到了河北之後,劉秀便得到了上谷、漁陽兩郡的支持,收上谷太守耿況與其子耿弇,發兩郡突騎攻破了邯鄲,擊殺盤踞在邯鄲的王朗。至此,劉秀已是河北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當劉秀在河北日益壯大時,王匡王鳳才感覺到了不安,他們以更始帝劉玄的名義遣使至河北,封劉秀為蕭王,令其交出兵馬,回長安領受封賞。
手中握有了自己的力量,足以分庭抗禮之時,劉秀已經不需要再聽從更始綠林軍的號令了。他先是斬殺更始帝派出的使者,又攻破了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以及與上谷等地的太守韋順、蔡允。
即便這意味著劉秀與綠林軍的決裂,但長安方面卻只能無可奈何,任由劉秀一天天在河北坐大。
在三日前,劉秀盡發幽州十郡突騎,與銅馬、尤來兩支河北最大的割據勢力交戰。激戰三日,終於攻破銅馬尤來的數十萬士卒,迫使其投降,整編成為自己的部下。
到了今日,劉秀已經成為了河北最大的勢力。即便是相對於已經移都長安,占據了整個關中與豫州荊州的綠林軍,也早已不遑多讓。
而今晚,便是為了擊破銅馬尤來的慶功宴。
劉秀望著營帳之中,人人歡呼飲宴的熱烈氣氛,方才的酒意上頭,已經也有了些醺然之意。
但他的目光卻在不經意中掃到了角落裡的一個身影。
儘管手中同樣握著一個酒杯,但卻始終只是獨自小口啜飲,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他的目光望著營帳的白布,卻仿佛穿過了白布,望向不知何方。
劉秀站起身,端著就被向著王睦走去,在他身旁輕輕坐下,輕輕碰了碰他手中的酒杯:「為何一人獨飲?」
「主公。」王睦轉過頭看見劉秀,淡淡地露出一個微笑,也與劉秀手中的酒杯碰了一碰,隨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只是,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情而已。」
「以前何事?說說看。」劉秀笑了笑:「這裡除了李通與任光,便是你追隨我最久了。」
「弟子……弟子明白了。」王睦一咬牙,點了點頭:「只可惜,弟子不能在黃泉路上陪伴老師了。」
「那有甚麼打緊?」王莽哈哈一笑,搖了搖頭,隨後將手中帛書交到了王睦手中,面色莊嚴肅穆。
他將匕首對準了自己的心房,張口輕聲念出了兩句詩:
隨後,匕首重重插入了心房。
王睦重重對著老師的屍體磕了三個頭,再抬起頭來時,早已淚流滿面。
「放心吧,老師,我一定會替你活下去的!」
……
十月,河陰孟津渡前,劉秀手持著節杖,面對著身前的滔滔黃河,與漸漸靠過來的小小一蓬渡船。
黃河對岸,便是河北。赤眉軍擁兵三十萬之眾,盤踞於河北,更有各地豪強,自建鄔堡,盤踞一方。在新朝覆滅之前,整個河北的動盪直至今日,也未曾恢復。
而更始帝劉玄下令,讓劉秀北上,「撫慰」河北州郡時,卻沒有給他一兵一卒。他的手中,只有一根節杖而已。
「主公,此去河北,就靠我們三人……」任光望著劉秀手中的那根代表著朝廷的節杖,苦笑了一下:「還有這根東西……只怕渡船剛過了河,我們就要被殺了吧。」
自從劉縯死後,他和李通對劉秀的稱呼,已經從少主變成了主公。
「在為哥哥報仇之前,我不會死的。」劉秀搖了搖頭,伸足踏上了岸邊的渡船,眼神堅定:「王匡王鳳以為這樣便可以藉機除掉我,但當我收復了整個河北,揮師南下時,他們才會明白今天的錯誤有多大。」
「等等。」
身後一個聲音傳來,劉秀轉頭望去,看見一個身影正遠遠向著河岸走來。
「王睦……?」劉秀眯縫起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會在這裡看到他:「你……沒有死在長安?」
「沒有。」王睦緩緩走近,一直走到了岸邊,與船上的劉秀兩兩相望:「我逃出來了。」
「你現在……還沒有放棄殺我的念頭?」劉秀笑了笑問道。
「不。老師已經死了,新世界也已經死了。理想既然已經被埋葬,我殺你又還有什麼用處?」王睦澀然一笑。
「那你是……」劉秀挑了挑眉毛。
王睦抬起一隻腳,踏上了船板。任光警惕地拔出了腰間的長刀,卻被劉秀揮揮手止住。
「我是來……投奔於你的。」王睦踏上了船,竟然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向著劉秀跪拜了下去。
「投奔……我?」劉秀訝然望著身前跪伏在下的王睦:「你為何要……投奔我?」
「可以麼?」王睦抬起頭,望著劉秀,沒有回答劉秀的問題。
劉秀一霎不霎地望著王睦,試圖從他的眼神中得到答案,但王睦的眼神中,除了清澈,什麼都沒有。
「可以。」劉秀沉默了片刻,點頭。
渡船載著四個人,向著黃河北岸慢悠悠地駛去。
第九十三章 賀新朝(四)
「喝!喝!今日不醉無歸!」
軍帳之中,喧鬧歡呼聲不絕於耳,幾乎要將整個營地掀翻。
更始三年,四月。距離劉秀北渡河北,已經過去了一年半。
到了河北之後,劉秀便得到了上谷、漁陽兩郡的支持,收上谷太守耿況與其子耿弇,發兩郡突騎攻破了邯鄲,擊殺盤踞在邯鄲的王朗。至此,劉秀已是河北舉足輕重的一支力量。
當劉秀在河北日益壯大時,王匡王鳳才感覺到了不安,他們以更始帝劉玄的名義遣使至河北,封劉秀為蕭王,令其交出兵馬,回長安領受封賞。
手中握有了自己的力量,足以分庭抗禮之時,劉秀已經不需要再聽從更始綠林軍的號令了。他先是斬殺更始帝派出的使者,又攻破了更始帝派到河北的幽州牧苗曾,以及與上谷等地的太守韋順、蔡允。
即便這意味著劉秀與綠林軍的決裂,但長安方面卻只能無可奈何,任由劉秀一天天在河北坐大。
在三日前,劉秀盡發幽州十郡突騎,與銅馬、尤來兩支河北最大的割據勢力交戰。激戰三日,終於攻破銅馬尤來的數十萬士卒,迫使其投降,整編成為自己的部下。
到了今日,劉秀已經成為了河北最大的勢力。即便是相對於已經移都長安,占據了整個關中與豫州荊州的綠林軍,也早已不遑多讓。
而今晚,便是為了擊破銅馬尤來的慶功宴。
劉秀望著營帳之中,人人歡呼飲宴的熱烈氣氛,方才的酒意上頭,已經也有了些醺然之意。
但他的目光卻在不經意中掃到了角落裡的一個身影。
儘管手中同樣握著一個酒杯,但卻始終只是獨自小口啜飲,臉上沒有絲毫的笑容。他的目光望著營帳的白布,卻仿佛穿過了白布,望向不知何方。
劉秀站起身,端著就被向著王睦走去,在他身旁輕輕坐下,輕輕碰了碰他手中的酒杯:「為何一人獨飲?」
「主公。」王睦轉過頭看見劉秀,淡淡地露出一個微笑,也與劉秀手中的酒杯碰了一碰,隨後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只是,想起一些以前的事情而已。」
「以前何事?說說看。」劉秀笑了笑:「這裡除了李通與任光,便是你追隨我最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