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他走到了王邑身前,深深一拜:「父親大人,叔父大人,宛城……已經丟了。」
「丟了?!」王邑大張嘴巴,倒抽一口涼氣:「宛城丟了?」
「城內已無存糧,再守下去,也不過只是平白塗炭城內百姓而已,所以……三日之前,我讓岑彭開城投降了。至於我自己……讓韓卓護著我出城北上,到了昆陽,才看見了這連綿不斷的軍營。」王尋嘆了口氣:「我在城內,終日翹首以盼你們的援軍,卻沒想到,你們竟然至今仍在昆陽停留著。」
「陛下在我們臨行前說了,即便什麼都丟了,也一定要拿到劉秀的首級……」王邑重重一嘆:「我們也知道,韓卓在你的身邊,縱使宛城城破,你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便一直未曾南下。只是沒想到,宛城竟然會丟得那麼快。睦兒,別怪為父……」
「我明白。這也正是老師讓韓卓跟在我身邊的原因。」王睦點了點頭,沒有絲毫的怨恨:「那麼,劉秀現在如何了?」
「他半個多月前,自昆陽城內突圍而出,去定陵領來了援兵。但此刻已經在此處以南五十餘里的位置被我軍困在了當中,待到明日包圍網收攏,劉秀便必然無處可逃。」說到這裡,王邑臉上才稍微有了一些欣慰之色,自身後的架子上取下一副地圖,將各軍位置指點給王睦。
「明日,便可收攏……」王睦低頭仔細看著地圖,聽完父親講述的兵力部署之後,良久才突然猛地抬頭,皺眉道:「為何要將主力盡數安置在南面!」
王邑搖頭不解:「宛城在南方,劉秀若是想突圍,必然是試圖向著南方與主力合流,在這個方向上受到攻擊的可能自然最大,這樣的部署有什麼問題?」
「不……不……」王睦緩緩搖著頭,凝眉飛快地思索著:「劉秀不會這麼做。我……我了解他。他不會向南的。」
王邑哂笑一下:「不會向南?叛軍的主力盡在南方宛城集結,劉秀若是突圍,除了南方,別無他處可去!睦兒,你畢竟不曾真正當過軍隊主將,還是……」
「但是我了解劉秀!」王睦用力一揮手,打斷了父親的話:「首先,劉秀還不清楚宛城已經陷落,所以絕不會放棄昆陽,一定要繼續黏住昆陽周邊的大軍,才能繼續保證守住昆陽!其次,劉秀也一定很清楚,南面是兵力最雄厚的方向,向著南面,絕不會有突圍的可能。」
「那他能向哪兒去?難不成還能向北,往我們這昆陽城下突破?」王邑哈哈大笑起來。
然而王睦卻目光平靜地望著王邑,一言不發。大笑漸漸變成了乾笑,最終漸漸尷尬地沉寂。
直到父親的笑聲嘶啞著停歇,表情扭曲起來,王睦才點點頭,平靜道:「是的。他們會往昆陽城下突破。」
「他們是瘋了!那樣的話,他們需要突破包圍在自己周圍的我軍,再穿過昆陽城下的包圍!就算現在昆陽圍城的兵力分出了大半,但也絕不是他們這幾千人的兵力就能突破的!」
「但這已經是他們唯一的辦法。」王睦笑了笑:「九死一生,總比十死無生強。叔父,你覺得呢?」
一直未曾開口的王尋低下頭,細細想了想,終於點了點頭:「子和……你說得沒錯。」
「那麼,父親大人。」王睦又望向王邑,聲音自信而堅定:「加強北面的守備吧。」
王邑看了看王睦,又看了看王尋,思忖再三,終於還是沉沉點了點頭。
第八十六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三)
決定了最終的突擊方向之後,劉秀再沒有,也不能有任何疑慮。區區五千多人的部隊一路向著北方急速前進,目標直指昆陽。而在他們的前方,是橫亘在昆陽城下的兩層包圍網。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全速行進,到黎明時,身後的追兵已經被拼力甩開,失去了己方的蹤跡。只要能夠全力向前,突破這兩層包圍,衝到城下,那便成了。
「前方不遠就是昆陽了。如果少主你的判斷正確,新軍的包圍網必定……」任光策馬向前奔馳,對著身旁的劉秀道,然而剛說到一半,眼前的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一片黑線。
浩浩蕩蕩,廣闊漫無邊際的黑線。
任光倒吸了一口涼氣,轉過眼來望著劉秀。
而劉秀的心中,此刻也瞬間一沉。
那前方的新軍兵力,遠遠超過了自己此前的預計。
原本以為,北方的包圍圈會是最薄弱的,縱使自己的兵力不多,但只要攻其不備,便有著突破的機會。但眼下這樣的兵力,竟似新軍已經將昆陽四周的軍隊都已集中到了自己的正面一般。
眼前的部隊數量,何止十萬人!
「這……這不可能!」劉秀用力捏著手中的韁繩,不可置信地望著前方的那一片人海。
一名偏將策馬跑近,面上雖然強裝鎮定,卻壓抑不住心中的惶恐:「將軍,我們的左側和右側,也出現了敵軍,正在向我們合攏!」
劉秀愕然望著那偏將,心中怦怦直跳。
新軍……居然準確地判斷出了自己要向北方突圍,進入昆陽!!
看著前方與左右,地平線上出現的黑潮,那是自己這五千多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突破的厚度。
該……該怎麼辦?
「少主,撤退麼?」任光皺著眉頭,低聲向著劉秀問道。他也同樣清楚,面對這樣的人數,進入昆陽的計劃已經意味著失敗了。
「丟了?!」王邑大張嘴巴,倒抽一口涼氣:「宛城丟了?」
「城內已無存糧,再守下去,也不過只是平白塗炭城內百姓而已,所以……三日之前,我讓岑彭開城投降了。至於我自己……讓韓卓護著我出城北上,到了昆陽,才看見了這連綿不斷的軍營。」王尋嘆了口氣:「我在城內,終日翹首以盼你們的援軍,卻沒想到,你們竟然至今仍在昆陽停留著。」
「陛下在我們臨行前說了,即便什麼都丟了,也一定要拿到劉秀的首級……」王邑重重一嘆:「我們也知道,韓卓在你的身邊,縱使宛城城破,你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便一直未曾南下。只是沒想到,宛城竟然會丟得那麼快。睦兒,別怪為父……」
「我明白。這也正是老師讓韓卓跟在我身邊的原因。」王睦點了點頭,沒有絲毫的怨恨:「那麼,劉秀現在如何了?」
「他半個多月前,自昆陽城內突圍而出,去定陵領來了援兵。但此刻已經在此處以南五十餘里的位置被我軍困在了當中,待到明日包圍網收攏,劉秀便必然無處可逃。」說到這裡,王邑臉上才稍微有了一些欣慰之色,自身後的架子上取下一副地圖,將各軍位置指點給王睦。
「明日,便可收攏……」王睦低頭仔細看著地圖,聽完父親講述的兵力部署之後,良久才突然猛地抬頭,皺眉道:「為何要將主力盡數安置在南面!」
王邑搖頭不解:「宛城在南方,劉秀若是想突圍,必然是試圖向著南方與主力合流,在這個方向上受到攻擊的可能自然最大,這樣的部署有什麼問題?」
「不……不……」王睦緩緩搖著頭,凝眉飛快地思索著:「劉秀不會這麼做。我……我了解他。他不會向南的。」
王邑哂笑一下:「不會向南?叛軍的主力盡在南方宛城集結,劉秀若是突圍,除了南方,別無他處可去!睦兒,你畢竟不曾真正當過軍隊主將,還是……」
「但是我了解劉秀!」王睦用力一揮手,打斷了父親的話:「首先,劉秀還不清楚宛城已經陷落,所以絕不會放棄昆陽,一定要繼續黏住昆陽周邊的大軍,才能繼續保證守住昆陽!其次,劉秀也一定很清楚,南面是兵力最雄厚的方向,向著南面,絕不會有突圍的可能。」
「那他能向哪兒去?難不成還能向北,往我們這昆陽城下突破?」王邑哈哈大笑起來。
然而王睦卻目光平靜地望著王邑,一言不發。大笑漸漸變成了乾笑,最終漸漸尷尬地沉寂。
直到父親的笑聲嘶啞著停歇,表情扭曲起來,王睦才點點頭,平靜道:「是的。他們會往昆陽城下突破。」
「他們是瘋了!那樣的話,他們需要突破包圍在自己周圍的我軍,再穿過昆陽城下的包圍!就算現在昆陽圍城的兵力分出了大半,但也絕不是他們這幾千人的兵力就能突破的!」
「但這已經是他們唯一的辦法。」王睦笑了笑:「九死一生,總比十死無生強。叔父,你覺得呢?」
一直未曾開口的王尋低下頭,細細想了想,終於點了點頭:「子和……你說得沒錯。」
「那麼,父親大人。」王睦又望向王邑,聲音自信而堅定:「加強北面的守備吧。」
王邑看了看王睦,又看了看王尋,思忖再三,終於還是沉沉點了點頭。
第八十六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三)
決定了最終的突擊方向之後,劉秀再沒有,也不能有任何疑慮。區區五千多人的部隊一路向著北方急速前進,目標直指昆陽。而在他們的前方,是橫亘在昆陽城下的兩層包圍網。
經過了一天一夜的全速行進,到黎明時,身後的追兵已經被拼力甩開,失去了己方的蹤跡。只要能夠全力向前,突破這兩層包圍,衝到城下,那便成了。
「前方不遠就是昆陽了。如果少主你的判斷正確,新軍的包圍網必定……」任光策馬向前奔馳,對著身旁的劉秀道,然而剛說到一半,眼前的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一片黑線。
浩浩蕩蕩,廣闊漫無邊際的黑線。
任光倒吸了一口涼氣,轉過眼來望著劉秀。
而劉秀的心中,此刻也瞬間一沉。
那前方的新軍兵力,遠遠超過了自己此前的預計。
原本以為,北方的包圍圈會是最薄弱的,縱使自己的兵力不多,但只要攻其不備,便有著突破的機會。但眼下這樣的兵力,竟似新軍已經將昆陽四周的軍隊都已集中到了自己的正面一般。
眼前的部隊數量,何止十萬人!
「這……這不可能!」劉秀用力捏著手中的韁繩,不可置信地望著前方的那一片人海。
一名偏將策馬跑近,面上雖然強裝鎮定,卻壓抑不住心中的惶恐:「將軍,我們的左側和右側,也出現了敵軍,正在向我們合攏!」
劉秀愕然望著那偏將,心中怦怦直跳。
新軍……居然準確地判斷出了自己要向北方突圍,進入昆陽!!
看著前方與左右,地平線上出現的黑潮,那是自己這五千多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突破的厚度。
該……該怎麼辦?
「少主,撤退麼?」任光皺著眉頭,低聲向著劉秀問道。他也同樣清楚,面對這樣的人數,進入昆陽的計劃已經意味著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