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歡迎歡迎,有什麼不方便的廣圓真道。
朱懷鏡說:“我們也不想住賓館,打算住你們的客房。有住的嗎?”
圓真說:“有是有,只是太簡陋了,怕你們不習慣啊。你們幾位施主?”
朱懷鏡說:“五位,就我夫人一位女的,還有個小孩。”
圓真回道:“行啊,你們儘管來吧。我們收拾一下。這裡乾淨倒是乾淨,就是太簡單了。出家人的清苦,你們未必習慣。”
“不妨不妨,麻煩你了。明天見吧。”朱懷鏡放下電話,徵求大家意見,“我建議,明天我們也不要車。只坐公共車到山下,再步行上去。”
陳清業說:“好好,拜佛要誠,就得步行。”
商量好了,時間也不早了。舒天到底怕打攪別人,一定要去賓館裡住。陳清業便說,你賓館也不住了,去我那裡吧。
王躍文《梅次故事》
第四十七章
次日清早,陳清業同舒天在外面吃了早點,去朱懷鏡家。香妹正在準備行裝,鼓鼓囊囊地塞了個大包。朱懷鏡在一邊說,別帶多了東西,將就點算了。香妹說你別管,到時候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你只管開口問我要。
沒等多久,香妹打點好了。棋棋可高興啦,聽他媽媽說聲走,蹦蹦跳跳就跑出門了。朱懷鏡穿了件羽絨衣,戴了頂絨線帽,手裡還拿了副墨鏡。
出門不遠,就是通往荊山的10路公共車。陳清業說坐的士,朱懷鏡不讓。舒天便說,清業你聽朱書記的吧,他就是這樣的。
公共車是有空調的,不太透風,人氣很重。朱懷鏡好幾年沒坐公共車了,早不習慣了。他調勻了鼻息,免得大口呼吸這裡的空氣。而陳清業和舒天看到的,卻是位很有平民意識的領導幹部但見他一手抓著吊環,一手扶著兒子,冶然自樂。
下了車,朱懷鏡便戴上了墨鏡,把衣領子也豎了起來。露在外面的就只是那張出著白汽的嘴巴,就連熟人也認不出他了。山下的雪早被汽車軋成黑黑的泥漿了,可往上走了沒多遠,就是白茫茫一片。卻結了冰,滑得站不了人。早有賣糙鞋的農民在招攬生意了。五塊錢一雙,一口價。便每人買了雙糙鞋,套著鞋子穿上。也還有些人上山,不是很多,畢竟今天是大年三十。
朱懷鏡便交代大家,手別放在兜里,眼睛望著路不要分神,一腳腳踩穩了。又怪香妹羅噴,帶這麼多東西,辛苦了舒天。包是舒天背著的,朱懷鏡這麼說說,就是表示歉意了。舒天只說沒事的,包又不重。陳清業覺得自己空著手不好意思,就要同舒天爭著背包。朱懷鏡便說你們也不要爭了,一路換著背吧,看樣子今天要爬好一陣子。
淇淇路邊沒人踩過的地方走,邊走邊回頭看自己的腳印,說不出的興奮。朱懷鏡見著好玩,他小時候也是這個生性。路邊樹枝叫雪壓得很低,不小心就碰了頭,雪便落進了脖子裡。淇淇一聲,索性將樹一搖,立即成了雪人。香妹便老是叫棋淇淇別瘋了,別瘋了。朱懷鏡嘿嘿笑著,隨他哩!好一陣子,朱懷鏡才發現,只有淇淇地方不打滑。
“你看你看,小孩子就是比我們聰明。”大家便都靠了邊,跟在棋棋後面走了。
走了一段,路邊的雪也不再鬆軟了。陳清業便讓大家走後面,他在前面探路。朱懷鏡不再讓兒子瘋了,拉著他走。便不斷有人摔倒,笑得大夥瞼都發酸了。
居然還有汽車上來。聽到汽車聲,朱懷鏡沒有回頭,只是低頭瞟一眼車號。一看就知道是市委的車。汽車輪上都纏了鐵鏈子,開得很慢。見車子老在前面不遠的地方蝸牛一樣爬著,朱懷鏡就要大家休息一會兒。誰都是一身汗了。朱懷鏡喘著說:“我真擔心到了前面陡坡處,車子會倒著往回滑哩。我們等等再走吧。”
汽車消失在前面拐彎處了,朱懷鏡才說聲走吧。大家繼續往前走。越往前走,冰越厚,路越滑。兩邊樹上掛滿了冰凌,淇淇老伸手去抓。“可以吃哩。”朱懷鏡也抓了一個冰凌,塞進嘴裡。兒子見他爸吃了,也就銜著冰凌吮了起來。香妹見了,苦著臉,打了個寒戰。
平日只要爬五十分鐘,今天他們足足爬了三個多小時。幾位同路的都在半路進了荊山賓館,最後要往寺里去的只有他們五個人。風裹雪霧,呼嘯如濤。觸目而來的不再是銀白色了,盡如翡翠,泛著青光。遠遠望去,山門宛如玉雕。興許是風太大山門只開了十頁。剛進山門,旁邊賣票房的小和尚出來迎了,問:“幾位是圓真師父的客人嗎?”
朱懷鏡說:“是的。”
小和尚便說聲請吧。就走在前面帶路。朱懷鏡說:“我找得著,小師父忙你的吧。”
“不忙不忙,今天又沒有施主上山。”小和尚說。
圓真早聞聲出來了,“阿彌陀佛!朱書記啊,辛苦了,你們辛苦了。貴客啊,貴客啊。”
圓真清各位先在精舍坐坐,喝杯茶暖暖身子,再去客房休息。便進幾位白白淨淨的年輕尼姑,袖手低眉,斟茶倒水。
“圓真師父,你在佛學界的聲望可是越來越高啊!你看,才幾年工夫,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了。有朝一日,你會成為全國佛教領袖都說不難啊。”朱懷鏡接了茶,說道。
“阿彌陀佛,托朱書記洪福啊廠’國真雙手合十。
朱懷鏡說:“我總記得前幾年,老在這裡聽你講佛。受益匪淺啊。這回我是難得幾日清閒,你只怕就忙了。要是有空,想再聽你講講佛道。”
圓真笑道:“朱書記太客氣了。你朱書記本性慈悲,所行圓融,依我佛門的看法,原本就是有佛性的人。”
都知道是客氣話,敷衍而已,認真不得。朱懷鏡只道好茶好景,又是佛門寶地,太妙了。
閒話一會兒,小尼姑就帶各位去客房。圓真也跟在後面,惟恐失禮了。朱懷鏡一家人住一間,陳清業和舒天合住一間。每間都有兩個床鋪,簡單,卻也整潔。居然也有電視、空調和衛生間。朱懷鏡說:“原來沒這麼好的條件啊!”
國真回道:“後來搞的。常有些關心我們佛教事務的領導,想在我這裡住上一晚,太簡陋了也不像話,就改造了幾間。”
“這幾天沒別的領導同志來住嗎?”朱懷鏡隨口問。
圓真說:“王莽之書記剛從北京回來,就打電話給我。他本想來住兩晚的,見今年雪太大了,就不來了。不過他也上山了,住在荊山賓館裡。”
朱懷鏡不由得胸悶氣促,不太舒服。卻也不說什麼,只是哦了兩聲。心想難道王莽之真的沒事?也難說,像他這個級別的幹部,沒到最後那一步,行動只怕還是自由的。這時有尼姑過來請用齋。圓真說:“你們早餓了吧!先吃碗素麵,墊墊肚子。”
圓真便帶著朱懷鏡他們去了齋堂。便有小和尚端了面來,說請施主慢用。圓真也請各位自便,就先告辭了。
舒天攪了攪面,忍不住搖頭笑起來。朱懷鏡明白他意思,就說:“你別以為不好吃。我吃過,味道很好的。”面做得的確精緻,色香俱佳。舒天嘗了嘗,說:“對對,味道真的不錯。”佐料就是些香菇、雲耳、酸菜、辣油之類,口味卻是自己做不出來的。
朱懷鏡說:“我們也不想住賓館,打算住你們的客房。有住的嗎?”
圓真說:“有是有,只是太簡陋了,怕你們不習慣啊。你們幾位施主?”
朱懷鏡說:“五位,就我夫人一位女的,還有個小孩。”
圓真回道:“行啊,你們儘管來吧。我們收拾一下。這裡乾淨倒是乾淨,就是太簡單了。出家人的清苦,你們未必習慣。”
“不妨不妨,麻煩你了。明天見吧。”朱懷鏡放下電話,徵求大家意見,“我建議,明天我們也不要車。只坐公共車到山下,再步行上去。”
陳清業說:“好好,拜佛要誠,就得步行。”
商量好了,時間也不早了。舒天到底怕打攪別人,一定要去賓館裡住。陳清業便說,你賓館也不住了,去我那裡吧。
王躍文《梅次故事》
第四十七章
次日清早,陳清業同舒天在外面吃了早點,去朱懷鏡家。香妹正在準備行裝,鼓鼓囊囊地塞了個大包。朱懷鏡在一邊說,別帶多了東西,將就點算了。香妹說你別管,到時候這也沒有那也沒有,你只管開口問我要。
沒等多久,香妹打點好了。棋棋可高興啦,聽他媽媽說聲走,蹦蹦跳跳就跑出門了。朱懷鏡穿了件羽絨衣,戴了頂絨線帽,手裡還拿了副墨鏡。
出門不遠,就是通往荊山的10路公共車。陳清業說坐的士,朱懷鏡不讓。舒天便說,清業你聽朱書記的吧,他就是這樣的。
公共車是有空調的,不太透風,人氣很重。朱懷鏡好幾年沒坐公共車了,早不習慣了。他調勻了鼻息,免得大口呼吸這裡的空氣。而陳清業和舒天看到的,卻是位很有平民意識的領導幹部但見他一手抓著吊環,一手扶著兒子,冶然自樂。
下了車,朱懷鏡便戴上了墨鏡,把衣領子也豎了起來。露在外面的就只是那張出著白汽的嘴巴,就連熟人也認不出他了。山下的雪早被汽車軋成黑黑的泥漿了,可往上走了沒多遠,就是白茫茫一片。卻結了冰,滑得站不了人。早有賣糙鞋的農民在招攬生意了。五塊錢一雙,一口價。便每人買了雙糙鞋,套著鞋子穿上。也還有些人上山,不是很多,畢竟今天是大年三十。
朱懷鏡便交代大家,手別放在兜里,眼睛望著路不要分神,一腳腳踩穩了。又怪香妹羅噴,帶這麼多東西,辛苦了舒天。包是舒天背著的,朱懷鏡這麼說說,就是表示歉意了。舒天只說沒事的,包又不重。陳清業覺得自己空著手不好意思,就要同舒天爭著背包。朱懷鏡便說你們也不要爭了,一路換著背吧,看樣子今天要爬好一陣子。
淇淇路邊沒人踩過的地方走,邊走邊回頭看自己的腳印,說不出的興奮。朱懷鏡見著好玩,他小時候也是這個生性。路邊樹枝叫雪壓得很低,不小心就碰了頭,雪便落進了脖子裡。淇淇一聲,索性將樹一搖,立即成了雪人。香妹便老是叫棋淇淇別瘋了,別瘋了。朱懷鏡嘿嘿笑著,隨他哩!好一陣子,朱懷鏡才發現,只有淇淇地方不打滑。
“你看你看,小孩子就是比我們聰明。”大家便都靠了邊,跟在棋棋後面走了。
走了一段,路邊的雪也不再鬆軟了。陳清業便讓大家走後面,他在前面探路。朱懷鏡不再讓兒子瘋了,拉著他走。便不斷有人摔倒,笑得大夥瞼都發酸了。
居然還有汽車上來。聽到汽車聲,朱懷鏡沒有回頭,只是低頭瞟一眼車號。一看就知道是市委的車。汽車輪上都纏了鐵鏈子,開得很慢。見車子老在前面不遠的地方蝸牛一樣爬著,朱懷鏡就要大家休息一會兒。誰都是一身汗了。朱懷鏡喘著說:“我真擔心到了前面陡坡處,車子會倒著往回滑哩。我們等等再走吧。”
汽車消失在前面拐彎處了,朱懷鏡才說聲走吧。大家繼續往前走。越往前走,冰越厚,路越滑。兩邊樹上掛滿了冰凌,淇淇老伸手去抓。“可以吃哩。”朱懷鏡也抓了一個冰凌,塞進嘴裡。兒子見他爸吃了,也就銜著冰凌吮了起來。香妹見了,苦著臉,打了個寒戰。
平日只要爬五十分鐘,今天他們足足爬了三個多小時。幾位同路的都在半路進了荊山賓館,最後要往寺里去的只有他們五個人。風裹雪霧,呼嘯如濤。觸目而來的不再是銀白色了,盡如翡翠,泛著青光。遠遠望去,山門宛如玉雕。興許是風太大山門只開了十頁。剛進山門,旁邊賣票房的小和尚出來迎了,問:“幾位是圓真師父的客人嗎?”
朱懷鏡說:“是的。”
小和尚便說聲請吧。就走在前面帶路。朱懷鏡說:“我找得著,小師父忙你的吧。”
“不忙不忙,今天又沒有施主上山。”小和尚說。
圓真早聞聲出來了,“阿彌陀佛!朱書記啊,辛苦了,你們辛苦了。貴客啊,貴客啊。”
圓真清各位先在精舍坐坐,喝杯茶暖暖身子,再去客房休息。便進幾位白白淨淨的年輕尼姑,袖手低眉,斟茶倒水。
“圓真師父,你在佛學界的聲望可是越來越高啊!你看,才幾年工夫,就是全國政協委員了。有朝一日,你會成為全國佛教領袖都說不難啊。”朱懷鏡接了茶,說道。
“阿彌陀佛,托朱書記洪福啊廠’國真雙手合十。
朱懷鏡說:“我總記得前幾年,老在這裡聽你講佛。受益匪淺啊。這回我是難得幾日清閒,你只怕就忙了。要是有空,想再聽你講講佛道。”
圓真笑道:“朱書記太客氣了。你朱書記本性慈悲,所行圓融,依我佛門的看法,原本就是有佛性的人。”
都知道是客氣話,敷衍而已,認真不得。朱懷鏡只道好茶好景,又是佛門寶地,太妙了。
閒話一會兒,小尼姑就帶各位去客房。圓真也跟在後面,惟恐失禮了。朱懷鏡一家人住一間,陳清業和舒天合住一間。每間都有兩個床鋪,簡單,卻也整潔。居然也有電視、空調和衛生間。朱懷鏡說:“原來沒這麼好的條件啊!”
國真回道:“後來搞的。常有些關心我們佛教事務的領導,想在我這裡住上一晚,太簡陋了也不像話,就改造了幾間。”
“這幾天沒別的領導同志來住嗎?”朱懷鏡隨口問。
圓真說:“王莽之書記剛從北京回來,就打電話給我。他本想來住兩晚的,見今年雪太大了,就不來了。不過他也上山了,住在荊山賓館裡。”
朱懷鏡不由得胸悶氣促,不太舒服。卻也不說什麼,只是哦了兩聲。心想難道王莽之真的沒事?也難說,像他這個級別的幹部,沒到最後那一步,行動只怕還是自由的。這時有尼姑過來請用齋。圓真說:“你們早餓了吧!先吃碗素麵,墊墊肚子。”
圓真便帶著朱懷鏡他們去了齋堂。便有小和尚端了面來,說請施主慢用。圓真也請各位自便,就先告辭了。
舒天攪了攪面,忍不住搖頭笑起來。朱懷鏡明白他意思,就說:“你別以為不好吃。我吃過,味道很好的。”面做得的確精緻,色香俱佳。舒天嘗了嘗,說:“對對,味道真的不錯。”佐料就是些香菇、雲耳、酸菜、辣油之類,口味卻是自己做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