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
月 日 曾國藩下令首先放炮擊沉太平軍護索小船 一聲令下之後 數炮齊發 尖厲地呼嘯著飛向太平軍的小船 護索的太平軍小船慌忙迎敵 但由於先失戰機 敵人火力強大 所以還沒來得及裝上炮彈 就都被湘軍擊沉 接著 湘軍選出的那些敢死隊員們駕著 條快蟹 向鐵索衝去 船上都放著一口大鍋 鍋里盛滿油脂 燃上大火 將油脂燒得滾沸湘勇們忍受著炙人的高溫 將船駛至鐵索旁邊 將鐵索拉到火焰上煅燒 等到燒得差不多時 便用鐵鉗將鐵索夾出來放在預先準備好的鐵墩上 幾個人手執板斧猛砍一番 將鐵索砍斷 不到兩個時辰 六根鐵索全被燒熔砍斷
攔江鐵索一斷 楊載福急令船隊順江而下 搶先趕到武昌 截斷太平軍船隊的歸路 然後再溯江而上沿途放火 使太平軍水師數千船隻頓時化為火海 箭在飛 火在燒 刀槍相碰 鼓角雷鳴 湘勇為升官發財 個個不顧生死 兇狠猙獰 太平軍為活命謀生曾國藩傳 62 ·人人奮勇硬斗 強蠻頑梗 田家鎮一帶發生了一場亘古未見的惡戰 只見雙方死傷的人一個個掉進水裡未死的在江浪中拼命掙扎 已死的隨波逐流 江水已被鮮血染紅 半壁山似在低首垂淚 長江水也在嗚咽悲號
太平軍自西征以來 水師船隻不下萬艘 潭湘岳州 武昌幾次大戰均被焚毀不少 而尤以這次大戰損失最為慘重 田家鎮戰役以後 太平軍九江以上的船隻蕩然無存 水師也基本瓦解了 湘軍水師得手以後 塔齊布 羅澤南陸師也趕來助攻 太平軍險要盡失 士氣大喪 不得不於 月 日撤出田家鎮 向西退卻
第二天 陳玉成也帶兵棄蘄州城而走 與從田家鎮撤出的太平軍會合 兩軍一直退回九江
田家鎮之戰 湘軍雖然獲勝 但也遭到巨大傷亡曾國藩戰後清點人數船隻時說行軍以來沒有 喪失如此次之慘者 言畢放聲大哭
曾國藩傳 63 ·
二次投水
田家鎮大捷之後 曾國藩的湘軍已經完全控制住了長江上游 再加上基本摧毀了太平軍水師 曾國藩等人非常高興 來不及停下休整隊伍 就立即令彭玉麟率領水師 塔齊布率領陸師 浩浩蕩蕩向長沙中游的重鎮九江進發 叫嚷著要 肅清江面 直搗金陵
田家鎮戰敗的消息傳到天京 楊秀清急忙派遣太平天國的優秀將領石達開 羅大綱趕赴西線指揮 當他們率軍星夜兼程趕到九江時 前線太平軍又告失利連連退卻 這樣 太平軍只好南渡長江 合力據守九江 湖口兩城
九江形勢險要 北枕長江 東北有老鸛塘 白水港 西南有甘棠湖 西有龍開河 東南多山 交通便利 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市鎮 當時鎮守九江的是太平軍著名驍將林啟榮
林啟榮三十來歲 廣西人 是金田起義的老兄弟以驍勇善戰聞名全軍 從金田打到天京 林啟榮每仗都是身先士卒 衝鋒陷陣 格外受到東王楊秀清的器重 九江在他手中已經經營了兩年 在他的治理下這座長江岸邊的千年名城百業復甦 市井安寧 幾萬守城官兵也都訓練有素 將九江牢牢守住 仿佛一座曾國藩傳 64 ·堅不可摧的長城 江西的上任巡撫在位時 曾幾次派兵想把九江奪回來 但每次都碰得頭破血流 大敗而歸 現在九江又憑空添了許多人馬 再加上翼王石達開的親自指揮 九江這一下更是固若金湯
年 月 日 湘軍占領小池口 第二天湘軍水師進抵九江 曾國藩進駐九江江面 與此同時陸軍駐紮在九江東門外四里坡 形成水陸夾擊九江的局勢 為了配合湘軍的攻勢 清政府又命令湖廣總督楊霈帶兵 由咸寧東出瑞昌 拊擊九江的後背還下令湖北方面的各軍都交給曾國藩統一指揮 這樣清朝方面圍攻九江的水陸人馬已達到二萬六七千人大有烏雲壓城之勢
曾國藩待各路人馬匯齊之後 便召集各路將領共同商討攻城之策 羅澤南因為前年在圍攻江西省會南昌時 曾經與林啟榮交過戰 那一次要不是江忠源帶兵及時趕到 他差點就被林啟榮一槍刺死了 這一次他一來要報昔日之仇 二來想要再立戰功 於是當場獻策說第二天可以兵分四路圍攻九江城 定能成功
曾國藩採納了他的這一建議 第二天 湘軍早早用過軍飯 兵分四路向九江攻來 第一路由塔齊布帶領 主攻西門 第二路由羅澤南 李續賓率領 主攻東門 彭玉麟率領水師由桃花渡登岸 攻打九華門楊載福 李孟群主要負責封鎖江南 擋住從下游湖口曾國藩傳 65 ·前來增援的太平軍 並堵住北門 妄圖四路人馬並舉乘勢一舉攻下九江
然而 九江守將林啟榮 石達開等固非石鳳魁黃再興等貪生怕死之輩可比 現在的九江也要比武昌堅固得多 再加上守城將官們因為前幾次連吃敗仗這次因為石達開的到來倍受鼓舞 鬥志旺盛 血管里都涌動著報仇雪恨的急流 所以一見敵人前來攻城都個個奮勇 人人爭先 要為死難的兄弟報仇雪恨直殺得湘軍丟盔棄甲 卷旗逃命 塔齊布 羅澤南等人無法制止
曾國藩見第一天攻城未見成功 就改變戰略 想繞過九江城 先攻取湖口和湖口對面江中的梅家洲同時仍派小部分兵力攻打九江 以牽制九江兵力
湖口也是長江南岸的一個重要碼頭 它外連長江內接鄱陽湖 是五百里鄱陽湖的進出口 對面江心的梅家洲 是一個長約 里 寬約四五里的大沙洲由長沙內的泥沙在此沉積而成 梅家洲的北面江面狹窄 大船不能通過 主航道在南面
很有軍事眼光的石達開看中湖口與梅家洲之間正是聚殲湘軍水師的好地方 現在見曾國藩分兵進攻梅家洲和湖口 便也相應地改變了軍事布置 由林啟榮繼續駐守九江 自己鎮守湖口 派羅大綱守住梅家洲 他們見湘軍氣勢洶洶 攻勢很旺 便決定深溝高曾國藩傳 66 ·壘 堅壁不出 使湘軍頓兵于堅城之下 寸步難行
這樣 連攻幾天 湘軍果然銳氣大減 眼見敵人已如強弩之末 石達開等人便開始謀劃破敵之策 準備趁敵人鬆懈之時大舉反攻
由於久戰無功 曾國藩心中非常急躁 從自己出師以來 雖然吃過幾次敗仗 但憑藉水上優勢 自己還是勝的多 尤其是拿下武漢三鎮以後 湘軍更是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東下之舉 勢如破竹 太平軍只有節節敗退 現在竟然被攔住了 曾國藩絕不相信一個辱臭未乾的亂賊匪首 能夠阻擋乘勝前進的王師他下定決心 不惜一切代價 一定要攻克九江 湖口自己多年的夢想眼看就要成為現實 自己苦戰兩年多的成果為今後的榮升 為曾家的興旺已打下基礎 這一切決不能毀在這裡 否則功虧一簣 前功盡失
然而 正當曾國藩惱火異常 夢想升官發財的時候 他做夢也想不到 幾戰下來 石達開這個太平天國年青的王爺 已看穿了他的水師的致命弱點 要置他的性命所在——湘軍水師於死地
攔江鐵索一斷 楊載福急令船隊順江而下 搶先趕到武昌 截斷太平軍船隊的歸路 然後再溯江而上沿途放火 使太平軍水師數千船隻頓時化為火海 箭在飛 火在燒 刀槍相碰 鼓角雷鳴 湘勇為升官發財 個個不顧生死 兇狠猙獰 太平軍為活命謀生曾國藩傳 62 ·人人奮勇硬斗 強蠻頑梗 田家鎮一帶發生了一場亘古未見的惡戰 只見雙方死傷的人一個個掉進水裡未死的在江浪中拼命掙扎 已死的隨波逐流 江水已被鮮血染紅 半壁山似在低首垂淚 長江水也在嗚咽悲號
太平軍自西征以來 水師船隻不下萬艘 潭湘岳州 武昌幾次大戰均被焚毀不少 而尤以這次大戰損失最為慘重 田家鎮戰役以後 太平軍九江以上的船隻蕩然無存 水師也基本瓦解了 湘軍水師得手以後 塔齊布 羅澤南陸師也趕來助攻 太平軍險要盡失 士氣大喪 不得不於 月 日撤出田家鎮 向西退卻
第二天 陳玉成也帶兵棄蘄州城而走 與從田家鎮撤出的太平軍會合 兩軍一直退回九江
田家鎮之戰 湘軍雖然獲勝 但也遭到巨大傷亡曾國藩戰後清點人數船隻時說行軍以來沒有 喪失如此次之慘者 言畢放聲大哭
曾國藩傳 63 ·
二次投水
田家鎮大捷之後 曾國藩的湘軍已經完全控制住了長江上游 再加上基本摧毀了太平軍水師 曾國藩等人非常高興 來不及停下休整隊伍 就立即令彭玉麟率領水師 塔齊布率領陸師 浩浩蕩蕩向長沙中游的重鎮九江進發 叫嚷著要 肅清江面 直搗金陵
田家鎮戰敗的消息傳到天京 楊秀清急忙派遣太平天國的優秀將領石達開 羅大綱趕赴西線指揮 當他們率軍星夜兼程趕到九江時 前線太平軍又告失利連連退卻 這樣 太平軍只好南渡長江 合力據守九江 湖口兩城
九江形勢險要 北枕長江 東北有老鸛塘 白水港 西南有甘棠湖 西有龍開河 東南多山 交通便利 是長江中游最重要的市鎮 當時鎮守九江的是太平軍著名驍將林啟榮
林啟榮三十來歲 廣西人 是金田起義的老兄弟以驍勇善戰聞名全軍 從金田打到天京 林啟榮每仗都是身先士卒 衝鋒陷陣 格外受到東王楊秀清的器重 九江在他手中已經經營了兩年 在他的治理下這座長江岸邊的千年名城百業復甦 市井安寧 幾萬守城官兵也都訓練有素 將九江牢牢守住 仿佛一座曾國藩傳 64 ·堅不可摧的長城 江西的上任巡撫在位時 曾幾次派兵想把九江奪回來 但每次都碰得頭破血流 大敗而歸 現在九江又憑空添了許多人馬 再加上翼王石達開的親自指揮 九江這一下更是固若金湯
年 月 日 湘軍占領小池口 第二天湘軍水師進抵九江 曾國藩進駐九江江面 與此同時陸軍駐紮在九江東門外四里坡 形成水陸夾擊九江的局勢 為了配合湘軍的攻勢 清政府又命令湖廣總督楊霈帶兵 由咸寧東出瑞昌 拊擊九江的後背還下令湖北方面的各軍都交給曾國藩統一指揮 這樣清朝方面圍攻九江的水陸人馬已達到二萬六七千人大有烏雲壓城之勢
曾國藩待各路人馬匯齊之後 便召集各路將領共同商討攻城之策 羅澤南因為前年在圍攻江西省會南昌時 曾經與林啟榮交過戰 那一次要不是江忠源帶兵及時趕到 他差點就被林啟榮一槍刺死了 這一次他一來要報昔日之仇 二來想要再立戰功 於是當場獻策說第二天可以兵分四路圍攻九江城 定能成功
曾國藩採納了他的這一建議 第二天 湘軍早早用過軍飯 兵分四路向九江攻來 第一路由塔齊布帶領 主攻西門 第二路由羅澤南 李續賓率領 主攻東門 彭玉麟率領水師由桃花渡登岸 攻打九華門楊載福 李孟群主要負責封鎖江南 擋住從下游湖口曾國藩傳 65 ·前來增援的太平軍 並堵住北門 妄圖四路人馬並舉乘勢一舉攻下九江
然而 九江守將林啟榮 石達開等固非石鳳魁黃再興等貪生怕死之輩可比 現在的九江也要比武昌堅固得多 再加上守城將官們因為前幾次連吃敗仗這次因為石達開的到來倍受鼓舞 鬥志旺盛 血管里都涌動著報仇雪恨的急流 所以一見敵人前來攻城都個個奮勇 人人爭先 要為死難的兄弟報仇雪恨直殺得湘軍丟盔棄甲 卷旗逃命 塔齊布 羅澤南等人無法制止
曾國藩見第一天攻城未見成功 就改變戰略 想繞過九江城 先攻取湖口和湖口對面江中的梅家洲同時仍派小部分兵力攻打九江 以牽制九江兵力
湖口也是長江南岸的一個重要碼頭 它外連長江內接鄱陽湖 是五百里鄱陽湖的進出口 對面江心的梅家洲 是一個長約 里 寬約四五里的大沙洲由長沙內的泥沙在此沉積而成 梅家洲的北面江面狹窄 大船不能通過 主航道在南面
很有軍事眼光的石達開看中湖口與梅家洲之間正是聚殲湘軍水師的好地方 現在見曾國藩分兵進攻梅家洲和湖口 便也相應地改變了軍事布置 由林啟榮繼續駐守九江 自己鎮守湖口 派羅大綱守住梅家洲 他們見湘軍氣勢洶洶 攻勢很旺 便決定深溝高曾國藩傳 66 ·壘 堅壁不出 使湘軍頓兵于堅城之下 寸步難行
這樣 連攻幾天 湘軍果然銳氣大減 眼見敵人已如強弩之末 石達開等人便開始謀劃破敵之策 準備趁敵人鬆懈之時大舉反攻
由於久戰無功 曾國藩心中非常急躁 從自己出師以來 雖然吃過幾次敗仗 但憑藉水上優勢 自己還是勝的多 尤其是拿下武漢三鎮以後 湘軍更是攻無不克 戰無不勝 東下之舉 勢如破竹 太平軍只有節節敗退 現在竟然被攔住了 曾國藩絕不相信一個辱臭未乾的亂賊匪首 能夠阻擋乘勝前進的王師他下定決心 不惜一切代價 一定要攻克九江 湖口自己多年的夢想眼看就要成為現實 自己苦戰兩年多的成果為今後的榮升 為曾家的興旺已打下基礎 這一切決不能毀在這裡 否則功虧一簣 前功盡失
然而 正當曾國藩惱火異常 夢想升官發財的時候 他做夢也想不到 幾戰下來 石達開這個太平天國年青的王爺 已看穿了他的水師的致命弱點 要置他的性命所在——湘軍水師於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