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達西說:“如果你當真要謝我,你只消表明你自己的謝忱。無用否認,我所以做得那麼起勁,除了別的原因以外,也為了想要使你高興。你家裡人不用感謝我。我雖然尊敬他們,可是當時我心裡只想到你一個人。”
伊莉莎白窘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過了片刻工夫,只聽得她的朋友又說:“你是個慡快人,決不會開我的玩笑。請你老實告訴我,你的心情是否還是和四月里一樣。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舊,只要你說一句話,我便再也不提起這樁事。”
伊莉莎白聽他這樣表明心跡,越發為他感到不安和焦急,便不得不開口說話。她立刻吞吞吐吐地告訴他說,自從他剛剛提起的那個時期到現在,她的心情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她願意以愉快和感激的心情來接受他這一番盛情美意。這個回答簡直使他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快樂,他正象一個狂戀熱愛的人一樣,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無限乖巧、無限熱烈地向她傾訴衷曲。要是伊莉莎白能夠抬起頭來看看他那雙眼睛,她就可以看出,他那滿臉喜氣洋洋的神氣,使他變得多麼漂亮;她雖然不敢看他的臉色,卻敢聽他的聲音;只聽得他把千絲萬縷的感情都告訴了她,說她在他心目中是多麼重要,使她越聽越覺得他情感的寶貴。
他們只顧往前走,連方向也不辨別一下。他們有多少心思要想,多少情感要去體會,多少話要談。實在無心去注意別的事情,她馬上就認識到,這次雙方所以會取得這樣的諒解,還得歸功於他姨母的一番力量,原來他姨母回去的時候,路過倫敦果真去找過他一次,把她自己到浪搏恩來的經過、動機,以及和伊莉莎白談話的內容,都一一告訴了他,特別把伊莉莎白的一言一語談得十分詳細,凡是她老人家認為囂張乖癖、厚顏無恥的地方,都著重地說了又說,認為這樣一來,縱使伊莉莎白不肯答應打消這門親事,她姨倒一定會親口承諾。不過,也是老夫人該倒霉,效果恰恰相反。
他說:“以前我幾乎不敢奢望,這一次倒覺得事情有了希望。我完全了解你的脾氣,我想,假若你當真恨我入骨,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那你一定會在咖苔琳夫人面前照直招認出來。”
伊莉莎白漲紅了臉,一面笑,一面說:“這話不假,你知道我為人直慡,因此才相信我會做到那種地步。我既然能夠當著你自己的面,深惡痛絕地罵你,自然也會在你任何親戚面前罵你。”
“你罵我的話,哪一句不是活該?雖然你的指斥都沒有根據,都是聽到人家以訛傳訛,可是我那次對你的態度,實在應該受到最嚴厲的責備。那是不可原諒的。我想起這件事來,就免不了痛恨自己。”
伊莉莎白說:“那天下午的事,究竟應該誰多負責任,我們也用不著爭論了,嚴格說來,雙方的態度都不好,不過從那次以後,我覺得我們雙方都比較有禮貌些了。”
“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幾個月以來,一想起我當時說的那些話,表現出的那種行為,那種態度,那種表情,我就覺得說不出地難過。你罵我的話,確實罵得好,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說:‘假如你表現得有禮貌一些就好了。’你不知道你這句話使我多麼的痛苦,你簡直無從想像;不過,說老實話,我也還是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承認你那句話罵得對。”
“我萬萬想不到那句話對你有那樣大的影響。我完全沒有料到那句話竟會叫你難受。”
“你這話我倒很容易相信。你當時認為我沒有一絲一毫真正的感情,我相信你當時一定是那樣想法。我永遠也忘不了,當時你竟翻了臉,你說,不管我怎樣向你求婚,都不能打動你的心,叫你答應我。”
“哎喲,我那些話你也不必再提,提起來未免不象話。告訴你,我自己也早已為那件事覺得難為情。”
達西又提起那封信。他說:“那封信……你接到我那封信以後,是否立刻對我有好感一些?信上所說的那些事,你相信不相信?”
她說,那封信對她影響很大,從此以後,她對他的偏見都慢慢地消除了。
他說:“我當時就想到,你看了那封信,一定非常難受,可是我實在萬不得已。但願你早把那封信毀了。其中有些話,特別是開頭那些話,我實在不願意你再去看它。我記得有些話一定會使你恨透了我。”
“如果你認為一定要燒掉那封信,才能保持我的愛情,那我當然一定把它燒掉;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我怎樣容易變心,也不會看了那封信就和你翻臉。”
達西說:“當初寫那封信的時候,我自以為完全心平氣和,頭腦冷靜;可是事後我才明白,當時確確實實是出於一般怨氣。”
“那封信開頭也許有幾分怨氣,結尾卻並不是這樣。結尾那句話完全是一片大慈大悲。還是不要再去想那封信吧。無論是寫信人也好,受信人也好,心情都已和當初大不相同,因此,一切不愉快的事,都應該把它忘掉。你得學學我的人生觀。你要回憶過去,也只應當去回憶那些使你愉快的事情。”
“我並不認為你有這種人生觀。對你來說,過去的事情,沒有哪一件應該受到指責,因此你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來,便覺得件件滿意,這與其說,是因為你人生觀的關係,倒不如說,是因為你天真無邪。可是我的情形卻是兩樣。我腦子裡總免不了想起一些苦痛的事情,實在不能不想,也不應該不想。我雖然並不主張自私,可是事實上卻自私了一輩子。從小時候起,大人就教我,為人處世應該如此這般,卻不教我要把脾氣改好。他們教我要學這個規矩那個規矩,又讓我學會了他們的傲慢自大。不幸我是一個獨生子(有好幾年,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從小給父母親寵壞了。雖然父母本身都是善良人(特別是父親,完全是一片慈善心腸,和藹可親),卻縱容我自私自利,傲慢自大,甚至還鼓勵我如此,教我如此。他們教我,除了自己家裡人以外,不要把任何人放在眼裡,教我看不起天下人,至少希望我去鄙薄別人的見識,鄙薄別人的長處,把天下人都看得不如我。從八歲到二十八歲,我都是受的這種教養,好伊莉莎白,親伊莉莎白,要不是虧了你,我可能到現在還是如此!我哪一點不都是虧了你!你給了我一頓教訓,開頭我當然受不了,可是我實在受益非淺。你羞辱得我好有道理。當初我向你求婚,以為你一定會答應。多虧你使我明白過來,我既然認定一位小姐值得我去博她歡心,我又一味對她自命不凡,那是萬萬辦不到的。”
“當初你真以為會博得我的歡心嗎?”
“我的確是那樣想的。你一定會笑我太自負吧?我當時還以為你在指望著我、等待著我來求婚呢。”
“那一定是因為我態度不好,可是我告訴你,我並不是故意要那樣。我決不是有意欺騙你,可是我往往憑著一時的興致,以致造成大錯,從那天下午起,你一定是非常恨我。”
伊莉莎白窘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過了片刻工夫,只聽得她的朋友又說:“你是個慡快人,決不會開我的玩笑。請你老實告訴我,你的心情是否還是和四月里一樣。我的心愿和情感依然如舊,只要你說一句話,我便再也不提起這樁事。”
伊莉莎白聽他這樣表明心跡,越發為他感到不安和焦急,便不得不開口說話。她立刻吞吞吐吐地告訴他說,自從他剛剛提起的那個時期到現在,她的心情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現在她願意以愉快和感激的心情來接受他這一番盛情美意。這個回答簡直使他感到從來沒有過的快樂,他正象一個狂戀熱愛的人一樣,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無限乖巧、無限熱烈地向她傾訴衷曲。要是伊莉莎白能夠抬起頭來看看他那雙眼睛,她就可以看出,他那滿臉喜氣洋洋的神氣,使他變得多麼漂亮;她雖然不敢看他的臉色,卻敢聽他的聲音;只聽得他把千絲萬縷的感情都告訴了她,說她在他心目中是多麼重要,使她越聽越覺得他情感的寶貴。
他們只顧往前走,連方向也不辨別一下。他們有多少心思要想,多少情感要去體會,多少話要談。實在無心去注意別的事情,她馬上就認識到,這次雙方所以會取得這樣的諒解,還得歸功於他姨母的一番力量,原來他姨母回去的時候,路過倫敦果真去找過他一次,把她自己到浪搏恩來的經過、動機,以及和伊莉莎白談話的內容,都一一告訴了他,特別把伊莉莎白的一言一語談得十分詳細,凡是她老人家認為囂張乖癖、厚顏無恥的地方,都著重地說了又說,認為這樣一來,縱使伊莉莎白不肯答應打消這門親事,她姨倒一定會親口承諾。不過,也是老夫人該倒霉,效果恰恰相反。
他說:“以前我幾乎不敢奢望,這一次倒覺得事情有了希望。我完全了解你的脾氣,我想,假若你當真恨我入骨,再也沒有挽回的餘地,那你一定會在咖苔琳夫人面前照直招認出來。”
伊莉莎白漲紅了臉,一面笑,一面說:“這話不假,你知道我為人直慡,因此才相信我會做到那種地步。我既然能夠當著你自己的面,深惡痛絕地罵你,自然也會在你任何親戚面前罵你。”
“你罵我的話,哪一句不是活該?雖然你的指斥都沒有根據,都是聽到人家以訛傳訛,可是我那次對你的態度,實在應該受到最嚴厲的責備。那是不可原諒的。我想起這件事來,就免不了痛恨自己。”
伊莉莎白說:“那天下午的事,究竟應該誰多負責任,我們也用不著爭論了,嚴格說來,雙方的態度都不好,不過從那次以後,我覺得我們雙方都比較有禮貌些了。”
“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幾個月以來,一想起我當時說的那些話,表現出的那種行為,那種態度,那種表情,我就覺得說不出地難過。你罵我的話,確實罵得好,叫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你說:‘假如你表現得有禮貌一些就好了。’你不知道你這句話使我多麼的痛苦,你簡直無從想像;不過,說老實話,我也還是過了好久才明白過來,承認你那句話罵得對。”
“我萬萬想不到那句話對你有那樣大的影響。我完全沒有料到那句話竟會叫你難受。”
“你這話我倒很容易相信。你當時認為我沒有一絲一毫真正的感情,我相信你當時一定是那樣想法。我永遠也忘不了,當時你竟翻了臉,你說,不管我怎樣向你求婚,都不能打動你的心,叫你答應我。”
“哎喲,我那些話你也不必再提,提起來未免不象話。告訴你,我自己也早已為那件事覺得難為情。”
達西又提起那封信。他說:“那封信……你接到我那封信以後,是否立刻對我有好感一些?信上所說的那些事,你相信不相信?”
她說,那封信對她影響很大,從此以後,她對他的偏見都慢慢地消除了。
他說:“我當時就想到,你看了那封信,一定非常難受,可是我實在萬不得已。但願你早把那封信毀了。其中有些話,特別是開頭那些話,我實在不願意你再去看它。我記得有些話一定會使你恨透了我。”
“如果你認為一定要燒掉那封信,才能保持我的愛情,那我當然一定把它燒掉;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我怎樣容易變心,也不會看了那封信就和你翻臉。”
達西說:“當初寫那封信的時候,我自以為完全心平氣和,頭腦冷靜;可是事後我才明白,當時確確實實是出於一般怨氣。”
“那封信開頭也許有幾分怨氣,結尾卻並不是這樣。結尾那句話完全是一片大慈大悲。還是不要再去想那封信吧。無論是寫信人也好,受信人也好,心情都已和當初大不相同,因此,一切不愉快的事,都應該把它忘掉。你得學學我的人生觀。你要回憶過去,也只應當去回憶那些使你愉快的事情。”
“我並不認為你有這種人生觀。對你來說,過去的事情,沒有哪一件應該受到指責,因此你回憶起過去的事情來,便覺得件件滿意,這與其說,是因為你人生觀的關係,倒不如說,是因為你天真無邪。可是我的情形卻是兩樣。我腦子裡總免不了想起一些苦痛的事情,實在不能不想,也不應該不想。我雖然並不主張自私,可是事實上卻自私了一輩子。從小時候起,大人就教我,為人處世應該如此這般,卻不教我要把脾氣改好。他們教我要學這個規矩那個規矩,又讓我學會了他們的傲慢自大。不幸我是一個獨生子(有好幾年,家裡只有我一個孩子),從小給父母親寵壞了。雖然父母本身都是善良人(特別是父親,完全是一片慈善心腸,和藹可親),卻縱容我自私自利,傲慢自大,甚至還鼓勵我如此,教我如此。他們教我,除了自己家裡人以外,不要把任何人放在眼裡,教我看不起天下人,至少希望我去鄙薄別人的見識,鄙薄別人的長處,把天下人都看得不如我。從八歲到二十八歲,我都是受的這種教養,好伊莉莎白,親伊莉莎白,要不是虧了你,我可能到現在還是如此!我哪一點不都是虧了你!你給了我一頓教訓,開頭我當然受不了,可是我實在受益非淺。你羞辱得我好有道理。當初我向你求婚,以為你一定會答應。多虧你使我明白過來,我既然認定一位小姐值得我去博她歡心,我又一味對她自命不凡,那是萬萬辦不到的。”
“當初你真以為會博得我的歡心嗎?”
“我的確是那樣想的。你一定會笑我太自負吧?我當時還以為你在指望著我、等待著我來求婚呢。”
“那一定是因為我態度不好,可是我告訴你,我並不是故意要那樣。我決不是有意欺騙你,可是我往往憑著一時的興致,以致造成大錯,從那天下午起,你一定是非常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