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華特·迪士尼經常呆在動物園裡,研究各種動物的聲音。因為他不僅設計米老鼠中的卡通形象,甚至連影片中配音也是由他負責的。他不但為米老鼠配音,其他動物的配音大多也是由他完成。
如今,迪士尼有134位職員幫他管理一切。公司的所有事情,比如畫稿、製作字幕、配音樂等,都不用他親自操心。而迪士尼則利用這大量的富餘時間來構思新的計劃。每當他有了新構想時,就會和職員們一起討論。
有一次,他向他的職員們提議,把他兒時聽母親講的《三隻小豬》的故事拍成動畫片,但是職員們都不贊成。迪士尼本想就此打消念頭,但“三隻小豬”的形象在他的腦海中總也揮之不去,這讓他不由自主地又提了好幾次,但始終沒有徵得職員們的同意。
最後,他的職員們終於妥協了。他們說:“好吧,讓我們試試吧!”他們只是不想一再打擊迪士尼。實際上,他們對這項計劃根本沒有信心,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的最終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失敗。
一部卡通影片的從製作到完成,一般需要3個月的時間。但是他們不願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製作《三隻小豬》,於是,他們只用了2個月的工夫便糙糙地完成了這部影片,因為沒有一個職員相信這部影片能賺到錢。
但令他們驚訝的是,《三隻小豬》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美國。很快,各地的人們都在哼唱那首“誰怕那隻大灰狼,大灰狼,大灰狼”的主題曲了。這部原本無人看好的《三隻小豬》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迪士尼本人曾告訴我,這部影片在一些戲院竟然重映了7次,這是自有動物卡通片以來的最好的成績。所有的人都在想,這部影片肯定賺了大錢,有人推算迪士尼公司從這部影片中至少可以賺到30萬美元,但迪士尼卻親口告訴我,公司只賺了萬美元。
迪士尼的卡通片,的確具有不朽的價值。因為,事實就擺在眼前,幾十年前製作的《米老鼠》,現在還在一些戲院中放映著呢!迪士尼這一生為動物卡通片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是最值得我們敬佩和讚揚的。迪士尼說過,他製作卡通完全是出自於“興趣”,而不是為了“賺錢”。據我所知,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唯一的業餘愛好,也許就是每天下午打打棒球或馬球。
☆、信心滿滿的拳擊手
拳擊手傑克·鄧曾說:“我打拳擊這麼多年來,嘴唇被打破過,眼睛被打傷過,肋骨也被打斷過,但我從未感覺到拳頭擊過來的疼痛。”下面是他自己分享的個人經歷。
在我的拳擊生涯中,曾經遇過無數難纏的重量級對手,然而我發現,“憂慮”是個比他們都難對付的對手。但我知道,自己必須戰勝它,不然,它就會消耗掉我的生命,毀掉我的成功。為了對付它,我專門為自己訂了一些制度,以下內容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在比賽的過程中,我不斷地鼓勵自己,讓自己保持信心。在我和佛波的一場比賽中,我就不斷地對自己說:“我是無敵的……他無法擊敗我,他的拳頭無法命中……我絕不會受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都要勇敢站著。”我就用類似這樣的話語使自己保持自信和勇氣,這對我的幫助很大,甚至讓我感覺不到對手打在我身上的疼痛。
我打拳擊這麼多年來,嘴唇被打破過,眼睛被打傷過,肋骨也被打斷過。佛波一拳把我打飛出場外,摔在一位記者的打字機上。打字機被壓壞了,但我對佛波的拳頭卻毫無感覺!也許有一次讓我覺得疼,那次李斯特·強森一拳打斷了我的三根肋骨。我敢說,除此之外,再也沒有。
二、我不斷告誡自己,煩惱是毫無意義的。每當大賽之前,我往往會非常煩惱,我會在半夜忽然醒來,然後再也睡不著。我擔心自己在第一回合就被對手打斷了手臂,或是扭斷了腳,或是打傷了眼睛,那樣的話,我就沒辦法盡力發揮。每當那時,我就會走到鏡子前,對自己說:“你真是個大蠢蛋,竟然為一些還沒有發生而且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煩惱。人生苦短,說不準還能活幾年,為什麼不放開心胸呢?”
我不斷地告誡自己:“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資本,再沒有什麼東西比它更重要。而失眠和憂慮則是健康最大的殺手。”我每一夜都在不停地向自己說這些話,而這種思想也逐漸滲入我的內心深處。
三、對我來說,祈禱是消除憂慮的最好方法。無論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比賽場上,我總是在每一回合鈴響之前做祈禱,它會給予我勇氣和信心。
☆、“煩惱大王”的轉變
穆勒公司車間主任吉姆·勃德索說:“我在人生這所學校里,只學會了‘煩惱’這門功課,我成了眾所周知的‘維吉尼亞煩惱大王’。”他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在17年前,當我在維吉尼亞州的布萊克斯堡軍事學院上學期間,心中經常充滿各種煩惱和憂慮,所以被同學們稱為“維吉尼亞的煩惱大王”。由於憂慮,我常常生病,最後學校的醫院乾脆為我預留了一張病床,以便我隨時入住。護士們一看到我,就不由分說先為我打上一針。
我是如此的煩惱,對一切事情都滿懷憂慮,以至於有時候甚至忘記了自己究竟在為什麼事情而煩惱。我每時每刻都在為許許多多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煩惱:我擔心因物理和其他功課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我擔心消化不良和失眠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我擔心家裡的經濟狀況不能讓我完成學業;我擔心自己無法經常買禮物給女朋友、帶她去跳舞,她會跟了其他人……
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我只好求助於企業管理學教授杜克·巴德教授。和巴德教授談話的15分鐘,對我人生和健康的起了至關重要的幫助。他對我說:“吉姆,你應勇於面對現實。如果你能把用於煩惱的一半時間和精力,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你就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了。你只學會了煩惱這門課,而沒學會怎麼去處理它。”
他幫我制定了三項規則,來幫我消除煩惱:
(1)了解自己究竟為什麼而煩惱。
(2)找出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
(3)採取一些有效的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我聽取了他的意見,並按照這三項規則,擬定了一些實際的計劃。我不再為功課不及格而煩惱,而是反問自己為什麼會不及格。我知道這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愚笨,因為我還是校刊的總編輯。主要原因在於我對這門功課根本沒有興趣,而我之所以對它沒有興趣,是因為我覺得它對我的將來毫無用處。現在,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態度。我在心裡說:“既然必須通過物理考試才能取得學位,我又怎能抗拒呢?”
我把浪費在煩惱上面的時間轉移到專心學習上,最後順利地通過了考試。我的經濟問題,也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得以解決——譬如在舞會上賣果汁。與此同時,我向父親借了些錢,並保證在畢業後一定還清。
如今,迪士尼有134位職員幫他管理一切。公司的所有事情,比如畫稿、製作字幕、配音樂等,都不用他親自操心。而迪士尼則利用這大量的富餘時間來構思新的計劃。每當他有了新構想時,就會和職員們一起討論。
有一次,他向他的職員們提議,把他兒時聽母親講的《三隻小豬》的故事拍成動畫片,但是職員們都不贊成。迪士尼本想就此打消念頭,但“三隻小豬”的形象在他的腦海中總也揮之不去,這讓他不由自主地又提了好幾次,但始終沒有徵得職員們的同意。
最後,他的職員們終於妥協了。他們說:“好吧,讓我們試試吧!”他們只是不想一再打擊迪士尼。實際上,他們對這項計劃根本沒有信心,他們認為,這部電影的最終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失敗。
一部卡通影片的從製作到完成,一般需要3個月的時間。但是他們不願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製作《三隻小豬》,於是,他們只用了2個月的工夫便糙糙地完成了這部影片,因為沒有一個職員相信這部影片能賺到錢。
但令他們驚訝的是,《三隻小豬》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美國。很快,各地的人們都在哼唱那首“誰怕那隻大灰狼,大灰狼,大灰狼”的主題曲了。這部原本無人看好的《三隻小豬》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迪士尼本人曾告訴我,這部影片在一些戲院竟然重映了7次,這是自有動物卡通片以來的最好的成績。所有的人都在想,這部影片肯定賺了大錢,有人推算迪士尼公司從這部影片中至少可以賺到30萬美元,但迪士尼卻親口告訴我,公司只賺了萬美元。
迪士尼的卡通片,的確具有不朽的價值。因為,事實就擺在眼前,幾十年前製作的《米老鼠》,現在還在一些戲院中放映著呢!迪士尼這一生為動物卡通片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是最值得我們敬佩和讚揚的。迪士尼說過,他製作卡通完全是出自於“興趣”,而不是為了“賺錢”。據我所知,他沒有任何不良嗜好,唯一的業餘愛好,也許就是每天下午打打棒球或馬球。
☆、信心滿滿的拳擊手
拳擊手傑克·鄧曾說:“我打拳擊這麼多年來,嘴唇被打破過,眼睛被打傷過,肋骨也被打斷過,但我從未感覺到拳頭擊過來的疼痛。”下面是他自己分享的個人經歷。
在我的拳擊生涯中,曾經遇過無數難纏的重量級對手,然而我發現,“憂慮”是個比他們都難對付的對手。但我知道,自己必須戰勝它,不然,它就會消耗掉我的生命,毀掉我的成功。為了對付它,我專門為自己訂了一些制度,以下內容是其中的一部分。
一、在比賽的過程中,我不斷地鼓勵自己,讓自己保持信心。在我和佛波的一場比賽中,我就不斷地對自己說:“我是無敵的……他無法擊敗我,他的拳頭無法命中……我絕不會受傷……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都要勇敢站著。”我就用類似這樣的話語使自己保持自信和勇氣,這對我的幫助很大,甚至讓我感覺不到對手打在我身上的疼痛。
我打拳擊這麼多年來,嘴唇被打破過,眼睛被打傷過,肋骨也被打斷過。佛波一拳把我打飛出場外,摔在一位記者的打字機上。打字機被壓壞了,但我對佛波的拳頭卻毫無感覺!也許有一次讓我覺得疼,那次李斯特·強森一拳打斷了我的三根肋骨。我敢說,除此之外,再也沒有。
二、我不斷告誡自己,煩惱是毫無意義的。每當大賽之前,我往往會非常煩惱,我會在半夜忽然醒來,然後再也睡不著。我擔心自己在第一回合就被對手打斷了手臂,或是扭斷了腳,或是打傷了眼睛,那樣的話,我就沒辦法盡力發揮。每當那時,我就會走到鏡子前,對自己說:“你真是個大蠢蛋,竟然為一些還沒有發生而且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煩惱。人生苦短,說不準還能活幾年,為什麼不放開心胸呢?”
我不斷地告誡自己:“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資本,再沒有什麼東西比它更重要。而失眠和憂慮則是健康最大的殺手。”我每一夜都在不停地向自己說這些話,而這種思想也逐漸滲入我的內心深處。
三、對我來說,祈禱是消除憂慮的最好方法。無論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比賽場上,我總是在每一回合鈴響之前做祈禱,它會給予我勇氣和信心。
☆、“煩惱大王”的轉變
穆勒公司車間主任吉姆·勃德索說:“我在人生這所學校里,只學會了‘煩惱’這門功課,我成了眾所周知的‘維吉尼亞煩惱大王’。”他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在17年前,當我在維吉尼亞州的布萊克斯堡軍事學院上學期間,心中經常充滿各種煩惱和憂慮,所以被同學們稱為“維吉尼亞的煩惱大王”。由於憂慮,我常常生病,最後學校的醫院乾脆為我預留了一張病床,以便我隨時入住。護士們一看到我,就不由分說先為我打上一針。
我是如此的煩惱,對一切事情都滿懷憂慮,以至於有時候甚至忘記了自己究竟在為什麼事情而煩惱。我每時每刻都在為許許多多無法解決的問題而煩惱:我擔心因物理和其他功課不及格而被學校開除;我擔心消化不良和失眠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我擔心家裡的經濟狀況不能讓我完成學業;我擔心自己無法經常買禮物給女朋友、帶她去跳舞,她會跟了其他人……
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我只好求助於企業管理學教授杜克·巴德教授。和巴德教授談話的15分鐘,對我人生和健康的起了至關重要的幫助。他對我說:“吉姆,你應勇於面對現實。如果你能把用於煩惱的一半時間和精力,用來解決自己的問題,你就不會再有任何煩惱了。你只學會了煩惱這門課,而沒學會怎麼去處理它。”
他幫我制定了三項規則,來幫我消除煩惱:
(1)了解自己究竟為什麼而煩惱。
(2)找出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
(3)採取一些有效的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
我聽取了他的意見,並按照這三項規則,擬定了一些實際的計劃。我不再為功課不及格而煩惱,而是反問自己為什麼會不及格。我知道這並不是因為自己的愚笨,因為我還是校刊的總編輯。主要原因在於我對這門功課根本沒有興趣,而我之所以對它沒有興趣,是因為我覺得它對我的將來毫無用處。現在,我開始改變自己的態度。我在心裡說:“既然必須通過物理考試才能取得學位,我又怎能抗拒呢?”
我把浪費在煩惱上面的時間轉移到專心學習上,最後順利地通過了考試。我的經濟問題,也以勤工儉學的方式得以解決——譬如在舞會上賣果汁。與此同時,我向父親借了些錢,並保證在畢業後一定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