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第39節:高高的樹上(39)
最先起來替皮革辯護的是高大興。
高大興本來是最怕惹是生非的。他的挺身而出,主要是知恩圖報。原來,皮革就是幫高大興發表了許多論文的那個常務副主編。如果不是皮革熱心助人,高大興就發表不了那麼多論文,也當不了教授。做人總要有良心。高大興是有良心的,所以高大興要幫皮革說話,要在皮革最困難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
高大興的辯解十分牽強。他根本否認皮革有抄襲的可能。照他的說法,抄襲剽竊,那是沒什麼學術地位的年輕人才會幹的事情(這話讓許多年輕人聽了不高興),像皮先生這樣的學界大佬就大可不必。再說,皮革是《高興學研究》的常務副主編,一天得看多少稿子?要抄還不容易?怎麼從來就沒抄過,偏偏在寫《高興的迷惘》時抄?他要是也抄,那我們所有人的稿子豈不都被他抄過一遍了?最後他說,聽說用電腦寫作,常常會出錯,不知道這回是不是電腦出了問題。
這也太離譜了。大家就哄堂大笑,連皮革也笑了一下,但很快又收起了笑容。
不過,大家這麼一笑,氣氛就完全變了,就不像開批判會了。就是有人想再聲色俱厲地批判皮革,也批不下去了。因此事後有人認為,高大興是故意裝傻,甚至懷疑是有人幕後指使安排,目的是消解對皮革的批判和對學術腐敗的鬥爭。但大多數人認為不像。因為高大興沒有那麼多的心眼。而且,高大興說出這種水平的話,也正常。
接著,葫蘆瓜也發言了。葫蘆瓜說了三點。第一,皮革是否當真抄襲剽竊,尚待鑑定查明。事情還沒弄清楚,就在大會上公開討論,似乎不妥。第二,即便要討論,也只能小範圍,在學術界內部解決,不能捅到媒體上去,更不能炒作。第三,即便在咱們學會內部討論,也要遵循“三要三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和風細雨,不要急風暴雨;要與人為善,不要牆倒眾人推;要處以公心,不要泄私憤。
這就大出意料,連皮革也愣住了。皮革想,這才怪了!怎麼一到關鍵時刻,什麼事情都顛倒了過來?昔日同志紛紛反戈,大潑髒水,過去的敵人反倒站出來幫他說話。這才真是“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當然,毛主席說過,矛盾對立的雙方,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但這敵我雙方的轉化,也太具戲劇性了一點。這世界的變化,也太快了一點。就懷疑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名堂。就分析高步誠和葫蘆瓜的心理。高步誠的心思他懂,說是要演苦肉計,其實是要丟卒保車。這一回皮革算是徹底看清了高步誠的真面目。葫蘆瓜的意思就不好懂了,莫非是和高步誠串通一氣演雙簧?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但可能性不大。再看高步誠,似乎也是一頭的霧水。
第40節:高高的樹上(40)
其實,葫蘆瓜這麼說,也是經過了反覆考慮和精心策劃的。本來,聽說高步誠要在下午的會上批判皮革,高不興幾個都很興奮,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一來報那一箭之仇,二來整倒皮革,沒人作梗,就可以順利當選理事。所以,中午葫蘆瓜叫他們出去喝酒的時候,他們都酒不醉人人自醉,好像都吃了高興膠囊,滿臉紅光。
葫蘆瓜卻不贊成他們的想法。
葫蘆瓜說,下午開會時,我們不但不能批判皮革,還要幫他說話。
高不興幾個就跳了起來,問,為什麼?
葫蘆瓜說,下午的會,是誰提出要開的?
高不興幾個說,高步誠呀!
葫蘆瓜說,他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他指到哪我們就打到哪?
高不興幾個有點明白了,都說,對對對!我們不能跟著跑,得對著幹。他要精簡機構,我們就要擴大規模;他要批皮革,我們就保。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
葫蘆瓜喝了口酒說,這只是一方面。還有,我們跟皮革搞不來,有矛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也跟著批判皮革,人家會說什麼?
高不興幾個問,會說什麼?
葫蘆瓜說,會說我們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公報私仇。中國人最恨這個了。到時候說不定就會有人出來打抱不平,把槍口對準咱們,咱們豈不是引火燒身?相反,如果我們幫皮革說幾句公道話——當然,不能說得太多、太過分、太具體,得說得抽象空洞一點,適可而止,又會怎麼樣呢?
高不興幾個都明白了:會說我們大公無私。
葫蘆瓜說,對,我們要的就是這個“公”字。公,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說不定,連皮革都能爭取過來。
高不興幾個說,好是好,只是便宜了那老小子!
葫蘆瓜撫掌而笑,說,便宜不了。高步誠會發起猛攻的。我太了解這個人了,特自私,從來不肯幫別人。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是他自己。他一定會丟卒保車的。
於是拿定主意,要在會上保皮革。
其他人當然不知道這背後的文章,只是驚詫地看著葫蘆瓜慷慨陳詞。葫蘆瓜呢,既然拿定主意要幫皮革,話就說得十分真誠。慢慢地,竟然也為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便動情地說,我們看問題,要歷史地看,辯證地看,全面地看。皮革先生,是高興學的創始人之一,是高興學界的元老,是我們學會的功臣。就算有一時的疏忽,那也是瑕不掩瑜,是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係。他的缺點錯誤是可以糾正的,他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台下居然掌聲一片。
皮革也被感動了。他站起來,向大家一鞠躬,說謝謝大家的理解。又握著葫蘆瓜的手說,多謝,心領!然後轉過身來對高步誠雙手一抱拳,冷冷地說,高先生,多有得罪,我不會再給你添麻煩了!
第41節:高高的樹上(41)
說完,昂然退出會場。
十七
皮革的退場,對於高步誠來說,多少是一個打擊,也使他丟盡臉面。他明白自己已經失去這個老朋友了。其實,又豈止是失去一個老朋友,在高興學學會,恐怕也失去了人心。皮革的心情他也能理解。畢竟鞍前馬後跟自己幹了那麼多年,最後落得如此下場,擱在誰身上也想不通。他很想對皮革解釋一下,但又很清楚這是解釋不清的。越解釋,越生誤會,越生隔閡,還不如隨他去,讓時間和歲月來撫平傷痕。
然而現實問題卻不能不考慮。葫蘆瓜演的逼宮戲,是越來越密鑼緊鼓了,而且頻頻得手,連皮革都被他爭取過去。也怪自己小看了對手,錯估了形勢,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莫非自己真的氣數已盡,該退出歷史舞台了?
高步誠就覺得心臟病又要發作,便又吃了速效救心丸。
不過,高步誠也很清楚,速效救心丸是治不了他的心病的。於是,晚飯以後,就要了輛車,誰也不帶,一個人獨自前往市郊。
市郊有一座寺廟,高步誠小時候經常去玩耍。那時候,寺廟十分破敗,也沒什麼香火,院子裡的桑樹卻長得高大茂盛。高步誠常常和其他男孩子去偷桑葚吃,還跟寺里的和尚發生過衝突。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地翻覆。高步誠今非昔比,已是聲名顯赫的學界大佬,那座寺廟的香火,這幾年也出奇地旺起來。寺廟的方丈,就是當年的小和尚,現在也是赫赫有名的高僧,省政協委員,佛教協會的副會長。高步誠這次衣錦還鄉,原本是打算在開完會以後,去燒幾炷香,捐些香火錢的,沒想到此行得提前了。
最先起來替皮革辯護的是高大興。
高大興本來是最怕惹是生非的。他的挺身而出,主要是知恩圖報。原來,皮革就是幫高大興發表了許多論文的那個常務副主編。如果不是皮革熱心助人,高大興就發表不了那麼多論文,也當不了教授。做人總要有良心。高大興是有良心的,所以高大興要幫皮革說話,要在皮革最困難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
高大興的辯解十分牽強。他根本否認皮革有抄襲的可能。照他的說法,抄襲剽竊,那是沒什麼學術地位的年輕人才會幹的事情(這話讓許多年輕人聽了不高興),像皮先生這樣的學界大佬就大可不必。再說,皮革是《高興學研究》的常務副主編,一天得看多少稿子?要抄還不容易?怎麼從來就沒抄過,偏偏在寫《高興的迷惘》時抄?他要是也抄,那我們所有人的稿子豈不都被他抄過一遍了?最後他說,聽說用電腦寫作,常常會出錯,不知道這回是不是電腦出了問題。
這也太離譜了。大家就哄堂大笑,連皮革也笑了一下,但很快又收起了笑容。
不過,大家這麼一笑,氣氛就完全變了,就不像開批判會了。就是有人想再聲色俱厲地批判皮革,也批不下去了。因此事後有人認為,高大興是故意裝傻,甚至懷疑是有人幕後指使安排,目的是消解對皮革的批判和對學術腐敗的鬥爭。但大多數人認為不像。因為高大興沒有那麼多的心眼。而且,高大興說出這種水平的話,也正常。
接著,葫蘆瓜也發言了。葫蘆瓜說了三點。第一,皮革是否當真抄襲剽竊,尚待鑑定查明。事情還沒弄清楚,就在大會上公開討論,似乎不妥。第二,即便要討論,也只能小範圍,在學術界內部解決,不能捅到媒體上去,更不能炒作。第三,即便在咱們學會內部討論,也要遵循“三要三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和風細雨,不要急風暴雨;要與人為善,不要牆倒眾人推;要處以公心,不要泄私憤。
這就大出意料,連皮革也愣住了。皮革想,這才怪了!怎麼一到關鍵時刻,什麼事情都顛倒了過來?昔日同志紛紛反戈,大潑髒水,過去的敵人反倒站出來幫他說話。這才真是“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當然,毛主席說過,矛盾對立的雙方,無不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但這敵我雙方的轉化,也太具戲劇性了一點。這世界的變化,也太快了一點。就懷疑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名堂。就分析高步誠和葫蘆瓜的心理。高步誠的心思他懂,說是要演苦肉計,其實是要丟卒保車。這一回皮革算是徹底看清了高步誠的真面目。葫蘆瓜的意思就不好懂了,莫非是和高步誠串通一氣演雙簧?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但可能性不大。再看高步誠,似乎也是一頭的霧水。
第40節:高高的樹上(40)
其實,葫蘆瓜這麼說,也是經過了反覆考慮和精心策劃的。本來,聽說高步誠要在下午的會上批判皮革,高不興幾個都很興奮,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一來報那一箭之仇,二來整倒皮革,沒人作梗,就可以順利當選理事。所以,中午葫蘆瓜叫他們出去喝酒的時候,他們都酒不醉人人自醉,好像都吃了高興膠囊,滿臉紅光。
葫蘆瓜卻不贊成他們的想法。
葫蘆瓜說,下午開會時,我們不但不能批判皮革,還要幫他說話。
高不興幾個就跳了起來,問,為什麼?
葫蘆瓜說,下午的會,是誰提出要開的?
高不興幾個說,高步誠呀!
葫蘆瓜說,他讓我們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他指到哪我們就打到哪?
高不興幾個有點明白了,都說,對對對!我們不能跟著跑,得對著幹。他要精簡機構,我們就要擴大規模;他要批皮革,我們就保。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
葫蘆瓜喝了口酒說,這只是一方面。還有,我們跟皮革搞不來,有矛盾,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也跟著批判皮革,人家會說什麼?
高不興幾個問,會說什麼?
葫蘆瓜說,會說我們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公報私仇。中國人最恨這個了。到時候說不定就會有人出來打抱不平,把槍口對準咱們,咱們豈不是引火燒身?相反,如果我們幫皮革說幾句公道話——當然,不能說得太多、太過分、太具體,得說得抽象空洞一點,適可而止,又會怎麼樣呢?
高不興幾個都明白了:會說我們大公無私。
葫蘆瓜說,對,我們要的就是這個“公”字。公,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說不定,連皮革都能爭取過來。
高不興幾個說,好是好,只是便宜了那老小子!
葫蘆瓜撫掌而笑,說,便宜不了。高步誠會發起猛攻的。我太了解這個人了,特自私,從來不肯幫別人。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是他自己。他一定會丟卒保車的。
於是拿定主意,要在會上保皮革。
其他人當然不知道這背後的文章,只是驚詫地看著葫蘆瓜慷慨陳詞。葫蘆瓜呢,既然拿定主意要幫皮革,話就說得十分真誠。慢慢地,竟然也為自己的真誠所感動,便動情地說,我們看問題,要歷史地看,辯證地看,全面地看。皮革先生,是高興學的創始人之一,是高興學界的元老,是我們學會的功臣。就算有一時的疏忽,那也是瑕不掩瑜,是一個指頭和九個指頭的關係。他的缺點錯誤是可以糾正的,他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台下居然掌聲一片。
皮革也被感動了。他站起來,向大家一鞠躬,說謝謝大家的理解。又握著葫蘆瓜的手說,多謝,心領!然後轉過身來對高步誠雙手一抱拳,冷冷地說,高先生,多有得罪,我不會再給你添麻煩了!
第41節:高高的樹上(41)
說完,昂然退出會場。
十七
皮革的退場,對於高步誠來說,多少是一個打擊,也使他丟盡臉面。他明白自己已經失去這個老朋友了。其實,又豈止是失去一個老朋友,在高興學學會,恐怕也失去了人心。皮革的心情他也能理解。畢竟鞍前馬後跟自己幹了那麼多年,最後落得如此下場,擱在誰身上也想不通。他很想對皮革解釋一下,但又很清楚這是解釋不清的。越解釋,越生誤會,越生隔閡,還不如隨他去,讓時間和歲月來撫平傷痕。
然而現實問題卻不能不考慮。葫蘆瓜演的逼宮戲,是越來越密鑼緊鼓了,而且頻頻得手,連皮革都被他爭取過去。也怪自己小看了對手,錯估了形勢,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莫非自己真的氣數已盡,該退出歷史舞台了?
高步誠就覺得心臟病又要發作,便又吃了速效救心丸。
不過,高步誠也很清楚,速效救心丸是治不了他的心病的。於是,晚飯以後,就要了輛車,誰也不帶,一個人獨自前往市郊。
市郊有一座寺廟,高步誠小時候經常去玩耍。那時候,寺廟十分破敗,也沒什麼香火,院子裡的桑樹卻長得高大茂盛。高步誠常常和其他男孩子去偷桑葚吃,還跟寺里的和尚發生過衝突。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天地翻覆。高步誠今非昔比,已是聲名顯赫的學界大佬,那座寺廟的香火,這幾年也出奇地旺起來。寺廟的方丈,就是當年的小和尚,現在也是赫赫有名的高僧,省政協委員,佛教協會的副會長。高步誠這次衣錦還鄉,原本是打算在開完會以後,去燒幾炷香,捐些香火錢的,沒想到此行得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