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嬰齊點點頭,你是西域老吏,這些地方來過多次,正好跟我講講。他跨上馬,對其他護衛道,你們也不必跟從了,我跟終司馬轉轉就回來。
兩個人騎著馬沿著湖的左邊緩緩行走。終無疆道,將軍,這蒲昌澤的確有些奇怪,湖水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一年四季,水面都是一樣的高度。不像我們內郡,一到秋天水面就要潦縮下落。
嬰齊一想也是,遂問道,這到底什麼原因,你可知道?
到底怎樣還不清楚,終無疆道,不過以前聽這一帶的人說,這湖下面有個巨大的噴泉,可以不斷地給湖水補充,而且湖水下面有條潛流,可以通到黃河。
嬰齊嘆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上天的偉力,就實在太不可思議了。這裡怎麼可能是黃河的源頭,我覺得恐怕僅僅是個奇想。他說完這話,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當初沒有經歷龍泉谷洞庭的奇崛,估計也不會相信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有那麼偉大,能在山腹中開出一條道路。這樣看來,這個湖底下通著黃河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他們邊說邊拍馬沿著湖西緩行,只見面前逐漸山丘林立,或高或低,奇形怪狀,難以形容。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虎豹,有的像蒼鷹……簡直讓人目不暇給。
終無疆道,據說舊時這裡洪水很大,這個地方各種古怪的山都是被湖水沖刷而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嬰齊仰天嘆道,百姓的傳言,很少有空穴來風的。不管怎樣,這真是人生難得一遇的美景……我們回去罷,吃完飯還得趕路。他又望了望天,這天似乎陰了,剛才還天青氣朗的呢。
是啊,終無疆道,西域的氣候總是變幻無常,估計要下雨了。
只見天邊突然升起一層層黑雲,接著不知哪裡飄來的紅雲也分散懸在天空當中,像幾條火焰在天穹上灼灼燃燒,看上去既美麗又詭異。嬰齊看在眼裡,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
兩人縱馬飛馳,回到湖邊,湖邊這時已經颳起了風,吹得帳幕發出啪啪的聲音,懸掛在帳幕上方的漢軍軍旗也獵獵作響。剛剛搭建起來的望樓在風中東倒西歪,幾個士卒正在用鐵釘給望樓加固,並豎起一根長長的旗杆,上面懸掛著繩索,以備緊急。所以望樓上面的士卒倒不是很害怕,仍然盡心盡意地眺視遠方。
至於湖中的士卒都已經嬉戲完畢上岸,正三三兩兩抱著武器仰頭望著天空發呆,他們大概也很少看見這樣的景象。廝養卒們已經做好飯,幾聲鼓響,士卒們開始結伴圍坐,準備進食,護衛也給嬰齊送上飯菜。
嬰齊傳令三軍整飭,立即吃飯,完畢立即行軍。他端起漆碗,剛扒了幾口,突然聽見帳幕外面響起了擊打刁斗的聲音,接著鼓聲也咚咚響起。嬰齊心中一沉,不好,難道出了什麼意外不成?他念頭甫起,只見帳幕掀開,護衛帶進來幾個士卒,個個臉上是驚惶的表情,報告道,將軍,我等幾個向西北方向馳行,路上發現前方煙塵滾滾,似乎有大隊騎卒向我們這邊奔來,有可能是匈奴人,請將軍示下。
嬰齊道,肯定是匈奴人嗎?他嘴上這樣說,心裡毫不懷疑,如果是漢軍,大概不會從西北方向奔馳而來。他吸了口氣,剛才響起鼓聲,是不是望樓上的斥候士卒發現了什麼端倪?
正說著,終無疆衝進來道,報告將軍,望樓上的兄弟說,發現匈奴騎兵,從煙霧氣勢來看,可能有一二萬騎,正向我們這個方向飛馳而來,請將軍示下。
二萬騎。嬰齊吸了一口冷氣,這回要重蹈當年李陵的覆轍了。當年李陵被匈奴十萬騎兵圍住,兵破投降。雖然這次匈奴人沒有那麼多,但一則當時李陵率領的都是他親自挑選的楚地銳卒,二則李陵交戰的地方離漢軍邊塞也不太遠。現在自己率領的是五千老弱殘兵,而且遠離邊塞,想要倖免是千難萬難。他來不及多想,馬上站起來,下令道,趕快傳令下去,士卒們將食物裹起,披甲列隊,整飭自己的兵器,裝好箭矢,準備迎敵。輜重兵構建好營柵,防備敵騎衝擊。
終無疆答應一聲,匆匆出去。
嬰齊系好寶劍,再將弓弩背在身上,兩個箭壺裡裝有兩百枝箭矢。這次出兵,他的軍隊總共帶了一百五十萬枝箭矢,每個士卒可以分到三百枝。漢兵的強弩是惟一對匈奴騎兵有威懾的武器,現在就指望它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他匆匆跑出帳幕,士兵們基本上已經整飭好了。還好他們雖然體力參差不齊,但總算受過訓練,行動還算迅捷。終無疆道,現在可以試著撤退到我們剛才看到的山上,等敵虜一來,我們就萬箭齊發,或者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嬰齊道,這倒是個主意,那就在兩旁的山上埋伏兩千弓弩手,其他的三千步卒,我們撤退到湖的東側。東側還有一片高地,我們就埋伏到那裡,如果弓弩手一擊成功,我們就衝過去夾擊,否則讓他們撤退,我們守住那片高地,砍樹為柵,燃烽火等待援兵,希望附近能有漢兵游弋。
嬰齊命令終無疆率領三千步卒迅速撤退,帶上所有輜重。自己則帶著二千步卒趕至通往蒲昌澤的兩山之間。終無疆自告奮勇,要求自己打前鋒,但被嬰齊拒絕了。
於是軍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射術精良的跟著嬰齊,一部分擅長守城的跟著終無疆。嬰齊率領的士卒剛在兩旁山上駐紮好,遠處的煙塵就越發近了,候望的騎卒一輪輪跑回來報告,說敵虜越發接近。最後一個候騎還表達了他的疑問,將軍,我覺得這次敵虜的進攻有些奇怪,前面的敵虜似乎不多,更多的兵馬還在後面。而且他們奔跑的樣子非常慌張,不像是進攻,倒像是自己逃命。
哦,前面是匈奴人嗎?嬰齊問道。他心裡隱隱燃起一絲希冀,如果按照候騎所言,這伙匈奴人是逃命的,那麼後面的二萬騎有可能是漢軍追兵。他們大概在什麼地方早就接戰了,匈奴人戰事不利,正往這邊逃亡。如果是這樣,那麼自己豈非可以白撿一個便宜。他想到這裡,心臟不禁劇跳不止。
那候騎道,報告將軍,前面奔跑的確是匈奴人,大概有四五百騎,而且看樣子級別不低。
級別不低?大概是匈奴的什麼職位?嬰齊道。
從旗幟上看,至少是右谷蠡王或者右賢王罷,總之看旗幟非常華麗。候騎有點遲疑。
嬰齊拊胸道,也許天將助我,讓我能立功封侯,揚眉吐氣。他知道,匈奴的左右谷蠡王和左右賢王位置十分高貴,有很多匈奴單于就是從谷蠡王或者賢王位置上推立的。如果能斬得一賢王或者谷蠡王,封侯那是不在話下了。嬰齊鎮定心神,道,你再去打探。
候騎應諾一聲,上馬騰飛而去。嬰齊令道,諸君看我的指揮行事,我將鳴鏑射向空中,諸君就將石頭滾下;待我將鳴鏑射向敵虜,你們也立刻萬弩齊發,這次如果能射殺匈奴名王,諸君都會得到朝廷重賞。
這時馬蹄聲已經如在耳邊,天色也越來越黑了,蒼穹上偶爾有閃電掠過,風聲淒緊,景物越來越顯得蕭瑟。嬰齊有點擔心,這樣的天氣有可能會影響戰果。他蹲踞在左邊山坡的高處向遠處遙望。沒錯,那是匈奴人,大概數百騎,蜂擁往這邊奔來。牛皮旗幟上飛揚的豹尾,展示著他們的野蠻和剽悍。只是這支騎兵果然受過重創,旗幟殘破,依稀可見上面綴著幾枝羽箭。轉瞬之間,他們已經奔馳到兩山坡之間的夾道上。嬰齊早將弩臂指向天空,立即扣動懸刀,一枝羽箭向空中發射而出,發出悽厲的風哨之聲。漢軍得到主帥軍令,立即推動山坡上的石頭,只聽轟隆隆的巨響,大堆石頭從坡上滾下,將道路截斷。有些石頭還直接砸中了匈奴人,登時人仰馬翻,響起了一陣陣哀嚎,馬聲和人聲交雜在一起。這群匈奴人沒想到兩邊山坡上還埋伏了軍隊,圈回馬想跑,但是道路上已經石塊縱橫,馬左蹦右跳,一時也逃不出去。
兩個人騎著馬沿著湖的左邊緩緩行走。終無疆道,將軍,這蒲昌澤的確有些奇怪,湖水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一年四季,水面都是一樣的高度。不像我們內郡,一到秋天水面就要潦縮下落。
嬰齊一想也是,遂問道,這到底什麼原因,你可知道?
到底怎樣還不清楚,終無疆道,不過以前聽這一帶的人說,這湖下面有個巨大的噴泉,可以不斷地給湖水補充,而且湖水下面有條潛流,可以通到黃河。
嬰齊嘆道,如果真是這樣,那上天的偉力,就實在太不可思議了。這裡怎麼可能是黃河的源頭,我覺得恐怕僅僅是個奇想。他說完這話,轉念一想,如果自己當初沒有經歷龍泉谷洞庭的奇崛,估計也不會相信造物主的鬼斧神工有那麼偉大,能在山腹中開出一條道路。這樣看來,這個湖底下通著黃河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他們邊說邊拍馬沿著湖西緩行,只見面前逐漸山丘林立,或高或低,奇形怪狀,難以形容。有的像大象,有的像虎豹,有的像蒼鷹……簡直讓人目不暇給。
終無疆道,據說舊時這裡洪水很大,這個地方各種古怪的山都是被湖水沖刷而成,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嬰齊仰天嘆道,百姓的傳言,很少有空穴來風的。不管怎樣,這真是人生難得一遇的美景……我們回去罷,吃完飯還得趕路。他又望了望天,這天似乎陰了,剛才還天青氣朗的呢。
是啊,終無疆道,西域的氣候總是變幻無常,估計要下雨了。
只見天邊突然升起一層層黑雲,接著不知哪裡飄來的紅雲也分散懸在天空當中,像幾條火焰在天穹上灼灼燃燒,看上去既美麗又詭異。嬰齊看在眼裡,心裡不知是什麼滋味。
兩人縱馬飛馳,回到湖邊,湖邊這時已經颳起了風,吹得帳幕發出啪啪的聲音,懸掛在帳幕上方的漢軍軍旗也獵獵作響。剛剛搭建起來的望樓在風中東倒西歪,幾個士卒正在用鐵釘給望樓加固,並豎起一根長長的旗杆,上面懸掛著繩索,以備緊急。所以望樓上面的士卒倒不是很害怕,仍然盡心盡意地眺視遠方。
至於湖中的士卒都已經嬉戲完畢上岸,正三三兩兩抱著武器仰頭望著天空發呆,他們大概也很少看見這樣的景象。廝養卒們已經做好飯,幾聲鼓響,士卒們開始結伴圍坐,準備進食,護衛也給嬰齊送上飯菜。
嬰齊傳令三軍整飭,立即吃飯,完畢立即行軍。他端起漆碗,剛扒了幾口,突然聽見帳幕外面響起了擊打刁斗的聲音,接著鼓聲也咚咚響起。嬰齊心中一沉,不好,難道出了什麼意外不成?他念頭甫起,只見帳幕掀開,護衛帶進來幾個士卒,個個臉上是驚惶的表情,報告道,將軍,我等幾個向西北方向馳行,路上發現前方煙塵滾滾,似乎有大隊騎卒向我們這邊奔來,有可能是匈奴人,請將軍示下。
嬰齊道,肯定是匈奴人嗎?他嘴上這樣說,心裡毫不懷疑,如果是漢軍,大概不會從西北方向奔馳而來。他吸了口氣,剛才響起鼓聲,是不是望樓上的斥候士卒發現了什麼端倪?
正說著,終無疆衝進來道,報告將軍,望樓上的兄弟說,發現匈奴騎兵,從煙霧氣勢來看,可能有一二萬騎,正向我們這個方向飛馳而來,請將軍示下。
二萬騎。嬰齊吸了一口冷氣,這回要重蹈當年李陵的覆轍了。當年李陵被匈奴十萬騎兵圍住,兵破投降。雖然這次匈奴人沒有那麼多,但一則當時李陵率領的都是他親自挑選的楚地銳卒,二則李陵交戰的地方離漢軍邊塞也不太遠。現在自己率領的是五千老弱殘兵,而且遠離邊塞,想要倖免是千難萬難。他來不及多想,馬上站起來,下令道,趕快傳令下去,士卒們將食物裹起,披甲列隊,整飭自己的兵器,裝好箭矢,準備迎敵。輜重兵構建好營柵,防備敵騎衝擊。
終無疆答應一聲,匆匆出去。
嬰齊系好寶劍,再將弓弩背在身上,兩個箭壺裡裝有兩百枝箭矢。這次出兵,他的軍隊總共帶了一百五十萬枝箭矢,每個士卒可以分到三百枝。漢兵的強弩是惟一對匈奴騎兵有威懾的武器,現在就指望它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他匆匆跑出帳幕,士兵們基本上已經整飭好了。還好他們雖然體力參差不齊,但總算受過訓練,行動還算迅捷。終無疆道,現在可以試著撤退到我們剛才看到的山上,等敵虜一來,我們就萬箭齊發,或者可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嬰齊道,這倒是個主意,那就在兩旁的山上埋伏兩千弓弩手,其他的三千步卒,我們撤退到湖的東側。東側還有一片高地,我們就埋伏到那裡,如果弓弩手一擊成功,我們就衝過去夾擊,否則讓他們撤退,我們守住那片高地,砍樹為柵,燃烽火等待援兵,希望附近能有漢兵游弋。
嬰齊命令終無疆率領三千步卒迅速撤退,帶上所有輜重。自己則帶著二千步卒趕至通往蒲昌澤的兩山之間。終無疆自告奮勇,要求自己打前鋒,但被嬰齊拒絕了。
於是軍隊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射術精良的跟著嬰齊,一部分擅長守城的跟著終無疆。嬰齊率領的士卒剛在兩旁山上駐紮好,遠處的煙塵就越發近了,候望的騎卒一輪輪跑回來報告,說敵虜越發接近。最後一個候騎還表達了他的疑問,將軍,我覺得這次敵虜的進攻有些奇怪,前面的敵虜似乎不多,更多的兵馬還在後面。而且他們奔跑的樣子非常慌張,不像是進攻,倒像是自己逃命。
哦,前面是匈奴人嗎?嬰齊問道。他心裡隱隱燃起一絲希冀,如果按照候騎所言,這伙匈奴人是逃命的,那麼後面的二萬騎有可能是漢軍追兵。他們大概在什麼地方早就接戰了,匈奴人戰事不利,正往這邊逃亡。如果是這樣,那麼自己豈非可以白撿一個便宜。他想到這裡,心臟不禁劇跳不止。
那候騎道,報告將軍,前面奔跑的確是匈奴人,大概有四五百騎,而且看樣子級別不低。
級別不低?大概是匈奴的什麼職位?嬰齊道。
從旗幟上看,至少是右谷蠡王或者右賢王罷,總之看旗幟非常華麗。候騎有點遲疑。
嬰齊拊胸道,也許天將助我,讓我能立功封侯,揚眉吐氣。他知道,匈奴的左右谷蠡王和左右賢王位置十分高貴,有很多匈奴單于就是從谷蠡王或者賢王位置上推立的。如果能斬得一賢王或者谷蠡王,封侯那是不在話下了。嬰齊鎮定心神,道,你再去打探。
候騎應諾一聲,上馬騰飛而去。嬰齊令道,諸君看我的指揮行事,我將鳴鏑射向空中,諸君就將石頭滾下;待我將鳴鏑射向敵虜,你們也立刻萬弩齊發,這次如果能射殺匈奴名王,諸君都會得到朝廷重賞。
這時馬蹄聲已經如在耳邊,天色也越來越黑了,蒼穹上偶爾有閃電掠過,風聲淒緊,景物越來越顯得蕭瑟。嬰齊有點擔心,這樣的天氣有可能會影響戰果。他蹲踞在左邊山坡的高處向遠處遙望。沒錯,那是匈奴人,大概數百騎,蜂擁往這邊奔來。牛皮旗幟上飛揚的豹尾,展示著他們的野蠻和剽悍。只是這支騎兵果然受過重創,旗幟殘破,依稀可見上面綴著幾枝羽箭。轉瞬之間,他們已經奔馳到兩山坡之間的夾道上。嬰齊早將弩臂指向天空,立即扣動懸刀,一枝羽箭向空中發射而出,發出悽厲的風哨之聲。漢軍得到主帥軍令,立即推動山坡上的石頭,只聽轟隆隆的巨響,大堆石頭從坡上滾下,將道路截斷。有些石頭還直接砸中了匈奴人,登時人仰馬翻,響起了一陣陣哀嚎,馬聲和人聲交雜在一起。這群匈奴人沒想到兩邊山坡上還埋伏了軍隊,圈回馬想跑,但是道路上已經石塊縱橫,馬左蹦右跳,一時也逃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