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頁
荀攸勸慰道:“丞相切勿傷悲……”
蒯越道:“無情未必真豪傑,如丞相這等情意深重,方為真豪傑耳!”
另一個謀士劉馥諫道:“丞相此言不妥,丞相既和喬公有契,又怎能娶其二女,此乃不倫之舉,恐怕有損丞相聲望,望丞相三思。”
曹操朗聲笑道:“孤平生行事,最恨頑固腐儒。殊不知人生苦短,貴當適意,安能鬱郁為禮法所拘哉?且縱有禮法,也只當約束庸人,豈應為我輩所設?今夜良辰難得,君休再以此言濁孤心目。”說著走到船頭,拔出一支插在船頭木架上的鐵架,望著晴朗的夜空,大聲吟道:“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覆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今對此美景,深為慨然,當作歌一抒胸臆。君等若能唱和,和之可也。”
他手執長槊指江,大聲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歌罷眾人皆歡呼稱頌,齊齊歡笑。劉馥又勸諫道:“大軍用命之際,丞相何出此不吉之言。”
曹操橫架當胸,不高興地說:“我言有何不吉?”
劉馥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
曹操大怒道:“腐儒安知孤心中高意。孤憂百姓失職,漂泊無所,心中頓起彷徨無依之慨。腐儒安知孤之高意。”說著突然手起一槊,刺入劉馥前胸,穿背而出。劉馥慘叫一聲,長吐一口鮮血。曹操一腳踏住他的身體,拔出集來,槊尖濕淋淋的血水滴滴答答落在甲板上,曹操輕描淡寫道:“腐儒,敗我興致,來,我們繼續痛飲。”
一場宴會,好好的在風清月朗的冬夜江船上舉行,突然充滿了血腥味,讓眾人驚駭不已,看曹操生氣,又沒有人敢去勸諫,怕自己也成了槊下之鬼。
二、孔明借東風
這時,諸葛亮和劉備也站在自己的樓船上,享受這月白風清的靜謐夜晚。諸葛亮仰視天空,道:“主公,連日晴朗,過幾日就當有短暫東風。”
劉備道:“軍師可有把握?”
諸葛亮道:“臣今日到處詢問當地漁夫出身的士卒,千真萬確。主公且看,曹軍駐紮的烏林北面,是浩渺無際的雲夢澤,南臨長江,雲夢澤連日受太陽照射,熱度低於陸上,兩處熱度不同,就能形成短暫強風,從陸上吹向澤中,火攻曹操就在兩日之後。”
劉備道:“若是如此,就得勸告周瑜立刻做好進攻準備。”
諸葛亮道:“臣明日正想去周瑜那走一趟。”
這時,一艘船正往他們營寨方向駛來,船頭掛著一個通紅的燈籠,旁邊站著一人,正是魯肅。
諸葛亮喜道:“魯肅來此,必有事情,主公且躲在隔壁;讓臣應付。”
很快,魯肅滿臉憂慮地走了進來。諸葛亮寒暄道:“這麼晚,子敬怎麼來此?”
魯肅嘆氣道:“別提了,公瑾白天突然患病不起,至今未見好轉,曾聞先生學過醫術,特來詢問對策。”
諸葛亮眼睛一亮,道:“子敬勿憂,亮自幼確實曾習醫術,可以一試。”
魯肅抬起頭,悲傷道:“怕只怕尋常醫術對他無用。”
諸葛亮道:“莫非是心病,若是心病,亮就更擅長了。”
魯肅道:“我想先生可能會有辦法,所以特地來請,先生且隨我去探視,若能治好,當為大幸。”
“也好,待我辭別我家主公,立刻出發。”諸葛亮說完這句話,撇下魯肅,去見劉備。劉備聽諸葛亮說完,道:“此去非同小可,軍師可有把握?”
諸葛亮笑道:“主公放心,正好藉此機會貪天之功以為己力。”說著在劉備耳邊說了自己的計劃。劉備喜道:“若他們以為東風是軍師借來的,我們功勞就增加多了,將來取得荊州,可以多分一些城池。”
諸葛亮道:“正是此理。不過周瑜忠心東吳,一直視臣為東吳大患,這次若借風成功,一定會加害於臣。主公明日且派子龍將軍在赤壁山下駐舟等候,事成立刻接應臣回營。”
劉備道:“好,軍師放心。”
周瑜臥室船艙中,小喬滿眼淚花地守在床前,周瑜面色鐵青,雙目緊閉躺在床上。這時魯肅和諸葛亮走了進來。諸葛亮將臉湊近周瑜,問道:“都督病勢如何?”
小喬早已哭得兩眼紅腫,見諸葛亮詢問,又不禁眼淚迸流,梨花帶雨,泣道:“他說心腹絞痛,現在時復昏迷。”
諸葛亮安慰道:“夫人不必擔心,亮開一個藥方,定可助其痊癒。”
小喬忙伏地道:“先生若能救得拙夫,當結草銜環以報。”
諸葛亮笑道:“我與公瑾乃生死之交,不必客氣。”
小喬道:“那,就請先生趕快開方罷。”
諸葛亮道:“諸君且先迴避,容亮細思藥方。”
小喬和魯肅雖然不大願意,但又怕真的打擾諸葛亮思考,於是點點頭,雙雙退出艙外。
諸葛亮掩緊門,回到周瑜床前,低聲道:“都督,都督。”
周瑜兩眼緊閉,只是不應。諸葛亮道:“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一句好似打雷一般,周瑜勐然抬頭驚道:“先生怎麼知道?”
諸葛亮得意道:“亮與都督乃生死之交,心意相感,豈有不知?”
周瑜勐拍床欄,嘆道:“只怕知也無用。”
諸葛亮笑道:“區區小事,亮早有良策,都督何自苦如此。”
周瑜索性坐了起來,驚喜道:“先生,先生果有良策?”
諸葛亮道:“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要東南風時,可於赤壁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壇。高九丈,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悟圍繞。亮於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風,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遲緩。”
周瑜大喜:“休要三日三夜,只一夜東風,大事可成。”
諸葛亮道:“十二月二十日甲子祭風,至二十二日丙寅風息,如何?”
周瑜道:“足夠,勞煩先生了,我即刻派人造壇。來人!”
蒯越道:“無情未必真豪傑,如丞相這等情意深重,方為真豪傑耳!”
另一個謀士劉馥諫道:“丞相此言不妥,丞相既和喬公有契,又怎能娶其二女,此乃不倫之舉,恐怕有損丞相聲望,望丞相三思。”
曹操朗聲笑道:“孤平生行事,最恨頑固腐儒。殊不知人生苦短,貴當適意,安能鬱郁為禮法所拘哉?且縱有禮法,也只當約束庸人,豈應為我輩所設?今夜良辰難得,君休再以此言濁孤心目。”說著走到船頭,拔出一支插在船頭木架上的鐵架,望著晴朗的夜空,大聲吟道:“我持此槊,破黃巾、擒呂布、滅袁術、覆袁紹,深入塞北,直抵遼東,頗不負大丈夫之志也。今對此美景,深為慨然,當作歌一抒胸臆。君等若能唱和,和之可也。”
他手執長槊指江,大聲道: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歌罷眾人皆歡呼稱頌,齊齊歡笑。劉馥又勸諫道:“大軍用命之際,丞相何出此不吉之言。”
曹操橫架當胸,不高興地說:“我言有何不吉?”
劉馥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
曹操大怒道:“腐儒安知孤心中高意。孤憂百姓失職,漂泊無所,心中頓起彷徨無依之慨。腐儒安知孤之高意。”說著突然手起一槊,刺入劉馥前胸,穿背而出。劉馥慘叫一聲,長吐一口鮮血。曹操一腳踏住他的身體,拔出集來,槊尖濕淋淋的血水滴滴答答落在甲板上,曹操輕描淡寫道:“腐儒,敗我興致,來,我們繼續痛飲。”
一場宴會,好好的在風清月朗的冬夜江船上舉行,突然充滿了血腥味,讓眾人驚駭不已,看曹操生氣,又沒有人敢去勸諫,怕自己也成了槊下之鬼。
二、孔明借東風
這時,諸葛亮和劉備也站在自己的樓船上,享受這月白風清的靜謐夜晚。諸葛亮仰視天空,道:“主公,連日晴朗,過幾日就當有短暫東風。”
劉備道:“軍師可有把握?”
諸葛亮道:“臣今日到處詢問當地漁夫出身的士卒,千真萬確。主公且看,曹軍駐紮的烏林北面,是浩渺無際的雲夢澤,南臨長江,雲夢澤連日受太陽照射,熱度低於陸上,兩處熱度不同,就能形成短暫強風,從陸上吹向澤中,火攻曹操就在兩日之後。”
劉備道:“若是如此,就得勸告周瑜立刻做好進攻準備。”
諸葛亮道:“臣明日正想去周瑜那走一趟。”
這時,一艘船正往他們營寨方向駛來,船頭掛著一個通紅的燈籠,旁邊站著一人,正是魯肅。
諸葛亮喜道:“魯肅來此,必有事情,主公且躲在隔壁;讓臣應付。”
很快,魯肅滿臉憂慮地走了進來。諸葛亮寒暄道:“這麼晚,子敬怎麼來此?”
魯肅嘆氣道:“別提了,公瑾白天突然患病不起,至今未見好轉,曾聞先生學過醫術,特來詢問對策。”
諸葛亮眼睛一亮,道:“子敬勿憂,亮自幼確實曾習醫術,可以一試。”
魯肅抬起頭,悲傷道:“怕只怕尋常醫術對他無用。”
諸葛亮道:“莫非是心病,若是心病,亮就更擅長了。”
魯肅道:“我想先生可能會有辦法,所以特地來請,先生且隨我去探視,若能治好,當為大幸。”
“也好,待我辭別我家主公,立刻出發。”諸葛亮說完這句話,撇下魯肅,去見劉備。劉備聽諸葛亮說完,道:“此去非同小可,軍師可有把握?”
諸葛亮笑道:“主公放心,正好藉此機會貪天之功以為己力。”說著在劉備耳邊說了自己的計劃。劉備喜道:“若他們以為東風是軍師借來的,我們功勞就增加多了,將來取得荊州,可以多分一些城池。”
諸葛亮道:“正是此理。不過周瑜忠心東吳,一直視臣為東吳大患,這次若借風成功,一定會加害於臣。主公明日且派子龍將軍在赤壁山下駐舟等候,事成立刻接應臣回營。”
劉備道:“好,軍師放心。”
周瑜臥室船艙中,小喬滿眼淚花地守在床前,周瑜面色鐵青,雙目緊閉躺在床上。這時魯肅和諸葛亮走了進來。諸葛亮將臉湊近周瑜,問道:“都督病勢如何?”
小喬早已哭得兩眼紅腫,見諸葛亮詢問,又不禁眼淚迸流,梨花帶雨,泣道:“他說心腹絞痛,現在時復昏迷。”
諸葛亮安慰道:“夫人不必擔心,亮開一個藥方,定可助其痊癒。”
小喬忙伏地道:“先生若能救得拙夫,當結草銜環以報。”
諸葛亮笑道:“我與公瑾乃生死之交,不必客氣。”
小喬道:“那,就請先生趕快開方罷。”
諸葛亮道:“諸君且先迴避,容亮細思藥方。”
小喬和魯肅雖然不大願意,但又怕真的打擾諸葛亮思考,於是點點頭,雙雙退出艙外。
諸葛亮掩緊門,回到周瑜床前,低聲道:“都督,都督。”
周瑜兩眼緊閉,只是不應。諸葛亮道:“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這一句好似打雷一般,周瑜勐然抬頭驚道:“先生怎麼知道?”
諸葛亮得意道:“亮與都督乃生死之交,心意相感,豈有不知?”
周瑜勐拍床欄,嘆道:“只怕知也無用。”
諸葛亮笑道:“區區小事,亮早有良策,都督何自苦如此。”
周瑜索性坐了起來,驚喜道:“先生,先生果有良策?”
諸葛亮道:“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都督若要東南風時,可於赤壁山建一台,名曰七星壇。高九丈,作三層,用一百二十人,手執旗悟圍繞。亮於台上作法,借三日三夜東風,大事可成矣!只是事在目前,不可遲緩。”
周瑜大喜:“休要三日三夜,只一夜東風,大事可成。”
諸葛亮道:“十二月二十日甲子祭風,至二十二日丙寅風息,如何?”
周瑜道:“足夠,勞煩先生了,我即刻派人造壇。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