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他看著陳青枝,百感交集。
五十六
有一天,一個官吏坐郵車來到高唐邑。他不是送信的,他穿著黑色的官服,戴著一梁的冠,冠上插著一支筆。這樣的打扮,可以推斷他官職不高。但放到小小的高唐邑,他的官職還是過得去的,更主要的是,他帶著節信。節信是長安的少府發下的,寫著這個人的身份官職和任務,沿途任何津關哨卡,都不許為難。過往的鄉亭都必須為他提供食物宿所。只要不涉及軍政大事,對此人的要求,必須盡力滿足。
簡而言之,這個人算是半個欽差。
他被安排住進了高唐邑的傳舍。沒過多久,鄉嗇夫來拜訪了他,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說:“不必客氣,我是為皇帝陛下採集地方歌謠來的,和我一樣派出去的,還有幾十個,我被分派到南郡、江夏郡、長沙郡和豫章郡。”他站在傳舍的窗前。傳舍是一座兩層的樓,雖然簡陋,在高唐邑也算大建築。他望著窗外,欣賞一潭碧綠的湖水,又回頭對鄉嗇夫說:“這個湖真美,敢問嗇夫君,可否告知我此地的歷史沿革?”
鄉嗇夫恭謹地說:“使君,此地自楚國以來,就命名為高唐邑。據說當年楚頃襄王就是在這裡夢見神女的,您看,那邊就是巫山。”他指著遠處的天空。
那個簪筆的官吏嘆了口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煩請嗇夫君把當地老人都請來,越老越好,我要為皇帝陛下採集歌謠。”
鄉嗇夫道:“下吏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的歌謠從小就會。”
簪筆的官吏笑道:“那再好不過,就煩請嗇夫君從最著名的開始唱吧。”
鄉嗇夫低沉著嗓子唱了一曲,簪筆的官吏聽得如痴如醉:“果然古意盎然,不辜負了神女傳說的美譽。只是歌詞我沒有完全聽懂,煩請嗇夫君做些解釋。”說著摘下筆,準備記錄。
他一邊聽著鄉嗇夫的解釋,一邊在竹簡上記,抬起頭來:“很有意思,是故老一直相傳的麼?”
鄉嗇夫說:“說起來,還有一段傳說呢。”
“怎麼說?”
“說是有一天清晨,大家醒來,都不約而同唱起了這首歌謠。仿佛是故老相傳的,但記憶中似乎不是。”
簪筆的官吏說:“詞句有點俚俗不通,但又仿佛蘊含什麼故事,這位漪瀾,到底是什麼人呢?”
鄉嗇夫說:“據說是楚國的公主,具體哪個王時期的,就不知道了。”
“哦”,簪筆的官吏說,“古書上從未記載過楚王的公主。”他想了想,繼續寫了下去:
漪瀾漪瀾魂兮來歸
幽冥甚苦兮難安棲
前有委隨兮後有宛奇
聽吾祝語兮冀君復回
良機一失兮渺不可追
窗外清風拂過,一叢翠竹搖晃起來,嘩啦嘩啦發出細碎的聲響。
* * *
[1]據傳世文獻,楚國國都叫“郢”,但據出土楚簡,楚國稱為“郢”的地名很多,不同的“郢”,前面都冠上一個區別詞。根據現有資料分析,楚王最常居住的城邑叫“菽郢”,估計是楚國正式國都。
[2]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1222頁,中華書局,2005年4月。
[3]王引之:《經傳釋詞》198頁,嶽麓書社,1985年。
[4]分別見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94年3期;《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http:///】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五十六
有一天,一個官吏坐郵車來到高唐邑。他不是送信的,他穿著黑色的官服,戴著一梁的冠,冠上插著一支筆。這樣的打扮,可以推斷他官職不高。但放到小小的高唐邑,他的官職還是過得去的,更主要的是,他帶著節信。節信是長安的少府發下的,寫著這個人的身份官職和任務,沿途任何津關哨卡,都不許為難。過往的鄉亭都必須為他提供食物宿所。只要不涉及軍政大事,對此人的要求,必須盡力滿足。
簡而言之,這個人算是半個欽差。
他被安排住進了高唐邑的傳舍。沒過多久,鄉嗇夫來拜訪了他,問他有什麼要求。他說:“不必客氣,我是為皇帝陛下採集地方歌謠來的,和我一樣派出去的,還有幾十個,我被分派到南郡、江夏郡、長沙郡和豫章郡。”他站在傳舍的窗前。傳舍是一座兩層的樓,雖然簡陋,在高唐邑也算大建築。他望著窗外,欣賞一潭碧綠的湖水,又回頭對鄉嗇夫說:“這個湖真美,敢問嗇夫君,可否告知我此地的歷史沿革?”
鄉嗇夫恭謹地說:“使君,此地自楚國以來,就命名為高唐邑。據說當年楚頃襄王就是在這裡夢見神女的,您看,那邊就是巫山。”他指著遠處的天空。
那個簪筆的官吏嘆了口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煩請嗇夫君把當地老人都請來,越老越好,我要為皇帝陛下採集歌謠。”
鄉嗇夫道:“下吏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的歌謠從小就會。”
簪筆的官吏笑道:“那再好不過,就煩請嗇夫君從最著名的開始唱吧。”
鄉嗇夫低沉著嗓子唱了一曲,簪筆的官吏聽得如痴如醉:“果然古意盎然,不辜負了神女傳說的美譽。只是歌詞我沒有完全聽懂,煩請嗇夫君做些解釋。”說著摘下筆,準備記錄。
他一邊聽著鄉嗇夫的解釋,一邊在竹簡上記,抬起頭來:“很有意思,是故老一直相傳的麼?”
鄉嗇夫說:“說起來,還有一段傳說呢。”
“怎麼說?”
“說是有一天清晨,大家醒來,都不約而同唱起了這首歌謠。仿佛是故老相傳的,但記憶中似乎不是。”
簪筆的官吏說:“詞句有點俚俗不通,但又仿佛蘊含什麼故事,這位漪瀾,到底是什麼人呢?”
鄉嗇夫說:“據說是楚國的公主,具體哪個王時期的,就不知道了。”
“哦”,簪筆的官吏說,“古書上從未記載過楚王的公主。”他想了想,繼續寫了下去:
漪瀾漪瀾魂兮來歸
幽冥甚苦兮難安棲
前有委隨兮後有宛奇
聽吾祝語兮冀君復回
良機一失兮渺不可追
窗外清風拂過,一叢翠竹搖晃起來,嘩啦嘩啦發出細碎的聲響。
* * *
[1]據傳世文獻,楚國國都叫“郢”,但據出土楚簡,楚國稱為“郢”的地名很多,不同的“郢”,前面都冠上一個區別詞。根據現有資料分析,楚王最常居住的城邑叫“菽郢”,估計是楚國正式國都。
[2]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1222頁,中華書局,2005年4月。
[3]王引之:《經傳釋詞》198頁,嶽麓書社,1985年。
[4]分別見馬王堆帛書整理小組:《馬王堆帛書六十四卦釋文》,《文物》1994年3期;《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http:///】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