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如今我倒是在做戲。我也不清楚他是否明白了這一點。他明白不明白,對我都無所謂了。我是由他,才無形中學會作戲的。我的角色還沒完成。我還不能摘下行頭。我還卸不了妝。如今我才知道,有時候,從某一種角色中退出,要比繼續扮演難多了!因為現在,我似乎不僅僅是他的女朋友了。在別人眼裡,早已經是'一對兒'了!我當初真蠢。其實並不像我想像的那樣,有很多女孩子嫉妒我。這真荒唐!好比花市上的一盆什麼花草,被許多人圍著看,你便以為那肯定是奇花異草。其實人們之所以圍著看,也許僅僅因為那花盆兒樣式有些特別。你以為大家都想買。其實並沒誰真想買。你一時受到了蠱惑。你唯恐會屬於了別人,而你再連湊近的權力和機會都沒有了。於是你不假思考,你迫不及待地買下了。而別人呢,故意用嫉妒的目光看你。
故意說幾句嫉妒的酸溜溜的話給你聽。於是你暗暗喜悅,不禁的面有得色。
其實人們不過是成全你的興致。既然你最有興致,人們幹嗎不成全你呢?那對於別人們沒什麼損失的啊!結果呢,你終於意識到,那根本不是你所喜歡的一種花草。而最重要的,是你不知怎麼侍弄它,你養不活它。它原本怎麼樣,還怎麼樣,並不因為你澆水啦,上花肥啦,它便多長出一片葉子來。也根本沒有芳香。你又不能不管它了。畢竟是盆花呀!而且已經屬於你了!總不能眼看著它漸漸乾枯吧!你不關心它你有一種罪過感。別人也會譴責你。
你關心它吧,它並不回報你。並不因為你的關心就變得綠了一點兒。最糟糕的是,它已經成了你自作自受的一種尷尬。你不知該把它擺在你生活的什麼位置。這一點也由不得你自己了。不是你想把它擺在哪兒,就可以擺在哪兒的。因為擺法是人們約定俗成地確定了的。
你也不能藏起它來。你已經是'一對兒'中的一個了,你想不是就不是了麼?不是你得付出代價。如果他不是他,而是另外的一個男學生,我早就不忍受這種關係了。但是他那樣一個人,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如果從我這方面關係有變,'嫌貧愛富'、'以貌取人'、'門當戶對觀念作祟',等等等等,我知道人們早已擬定好了些什麼樣的罪名,準備扣在我頭上。我也不知道我將為此付出什麼代價。我其實是個懼怕成為輿論目標的女孩兒。好的或不好的輿論一旦成為目標我都怕。我知道我根本承受不了。我脆弱得很。後來又有同年級的男生向我表示過親近。暗暗塞給我紙條兒,邀我散步,假期一塊兒去旅遊,我都不敢有任何曖昧的表示,都一本正經地拒絕了。還裝出仿佛受了侮辱的樣子,好像我在忠貞地維護著什麼似的……
完了。全過程。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
你聽了,認為我壞麼?"我說:"不。你一點兒也不壞。"她微微苦笑。垂下目光,神態很委屈地說:"你不必想要安慰我。我也並不是問你。我是問我自己。最近我經常獨自回想我們之間的事。回想了就這麼問問我自己。"說罷,向後一靠,將頭仰在沙發背上,撩起目光,望著吸頂燈。她深長地呼吸了一次。如同作氣功的人吐故納新一樣。又仿佛一個溺水者剛被救起,一副四肢癱軟的樣子。我想她一定是累了。因為在她訴說的時候,我看得出她始終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而且,始終以一種異常端正的姿勢坐著。始終以一種一句緊接一句,緊密得仿佛唯恐被打斷的,連綿不絕的語調訴說。
回憶是人唯一不能被逐出的天堂。
回憶又是人唯一經常被打入的地獄。
我自己就是一個經常處於回憶之中的人。也經常回憶初戀,情感歷程,如果那是苦澀的,無奈的,每回憶一次,便如心靈被剝了一次皮。便如虛脫。
何況,我的回憶,都可以說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她的回憶,還沒醇到談得上是回憶的地步。不過全是一年前的事。並與今天的她連著臍帶。這臍帶的兩端,都是要從現實中再蛻生一遍的骨骼定型的大嬰兒。她是。他也是。她想充當聖母瑪麗亞而終於精疲力竭承認自己不能勝任。他的確是反常態的。
他是一個被窮困所扭曲的青年。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經歷了窮困而能倖免未被扭曲。敏銳的人只須十分鐘就能從一個人身上發現這種經歷,窮困是紅斑狼瘡。不在臉上,也定在被衣服遮住的什麼部位。窮困扭曲人的心靈,這也許便是窮困最主要的醜惡了吧?區別也許僅僅在於,人曾被它扭曲的程度和樣式千差萬別。何況,從他所走來的地方,窮困的遙遠的陰影,仍追蹤並籠罩著那孤獨敏感的青年。他逃不開它。在這繁華的京都,在似乎雲集了天之驕子的時而浮躁時而空虛時而激情蕩漾時而紈絝成風的大學校園,那陰影顯然更加咄咄逼人。我仿佛看到一片雷雲在天空戲耍地追逐並企圖吞沒一隻小小的走投無路的蝴蝶。不,一隻蛾子……
我簡直不知道更應該先助她或他誰一臂之力。
而我,除了聽,和憐憫,又能實際做什麼呢?我還須嚴謹地包裹起無論對她,還是對他那種廉價的憐憫。因為倘他們感到了這一點,無異於是感到了一種傷害。
我說:"你坐隨便點兒,幹嗎又變得那麼拘束了?"她便將一支手臂撐在沙發上,身子傾斜著,使自己的姿勢懶散了些。
"說了這麼多,你究竟打算怎麼辦呢?""我還要對他好。"她不假思索地說,"反正我還要對他好。明年他就畢業了。我曾勸他考研究生。他堅決不考。他說,學中文的,碩士又怎麼樣?博士又怎麼樣?將來反而比本科生更難分配。我想也是。六七年前,我們中文系畢業的,分到大報社,大出版社,文化單位爭著要。現在,連一些少年兒童報,少兒出版社都不要我們了。一切文化單位,像連加床都住滿了的招待所。想聯繫工作,跟你說三句話後打發走你,就算給你面子了。兩年前考上研究生的,今年都後悔極了。因為連兩年前他們覺得屈才的單位,如今都被本科生占滿了。
所以他畢業時,我要盡全力幫他。調動起我爸爸的一切社會關係。滿足他留在北京的願望,磕頭作揖也在所不辭……
"我問:"他非常想留在北京麼?"她趕緊反問一句:"到時候你也能幫他麼?"我比她反應更迅速地說:"不,我不是那個意思……
不過我能理解……
到時候看吧……
"我不忍當面給她一個毫無指望的回答。也不忍給自己留下一種將來根本盡不到的義務。
我的話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我感到自己臉紅了。我覺得我的話很笨。
本可以說得更巧妙些,卻因倉促防禦未免捉襟見時。我難堪地訕笑著。我想我當時的樣子一定很令人討厭。
她說:"我知道這是難事。你別不好意思。其實,就算是某種義務,也不該輪到你。只能是我自己義不容辭的義務。他倒沒對我說過願不願意留在北京的話。一次也沒說過。但他對我說過好幾次--說他一旦分回省里,就前景黯淡了……
故意說幾句嫉妒的酸溜溜的話給你聽。於是你暗暗喜悅,不禁的面有得色。
其實人們不過是成全你的興致。既然你最有興致,人們幹嗎不成全你呢?那對於別人們沒什麼損失的啊!結果呢,你終於意識到,那根本不是你所喜歡的一種花草。而最重要的,是你不知怎麼侍弄它,你養不活它。它原本怎麼樣,還怎麼樣,並不因為你澆水啦,上花肥啦,它便多長出一片葉子來。也根本沒有芳香。你又不能不管它了。畢竟是盆花呀!而且已經屬於你了!總不能眼看著它漸漸乾枯吧!你不關心它你有一種罪過感。別人也會譴責你。
你關心它吧,它並不回報你。並不因為你的關心就變得綠了一點兒。最糟糕的是,它已經成了你自作自受的一種尷尬。你不知該把它擺在你生活的什麼位置。這一點也由不得你自己了。不是你想把它擺在哪兒,就可以擺在哪兒的。因為擺法是人們約定俗成地確定了的。
你也不能藏起它來。你已經是'一對兒'中的一個了,你想不是就不是了麼?不是你得付出代價。如果他不是他,而是另外的一個男學生,我早就不忍受這種關係了。但是他那樣一個人,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如果從我這方面關係有變,'嫌貧愛富'、'以貌取人'、'門當戶對觀念作祟',等等等等,我知道人們早已擬定好了些什麼樣的罪名,準備扣在我頭上。我也不知道我將為此付出什麼代價。我其實是個懼怕成為輿論目標的女孩兒。好的或不好的輿論一旦成為目標我都怕。我知道我根本承受不了。我脆弱得很。後來又有同年級的男生向我表示過親近。暗暗塞給我紙條兒,邀我散步,假期一塊兒去旅遊,我都不敢有任何曖昧的表示,都一本正經地拒絕了。還裝出仿佛受了侮辱的樣子,好像我在忠貞地維護著什麼似的……
完了。全過程。
就是這樣……
就是這樣……
你聽了,認為我壞麼?"我說:"不。你一點兒也不壞。"她微微苦笑。垂下目光,神態很委屈地說:"你不必想要安慰我。我也並不是問你。我是問我自己。最近我經常獨自回想我們之間的事。回想了就這麼問問我自己。"說罷,向後一靠,將頭仰在沙發背上,撩起目光,望著吸頂燈。她深長地呼吸了一次。如同作氣功的人吐故納新一樣。又仿佛一個溺水者剛被救起,一副四肢癱軟的樣子。我想她一定是累了。因為在她訴說的時候,我看得出她始終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而且,始終以一種異常端正的姿勢坐著。始終以一種一句緊接一句,緊密得仿佛唯恐被打斷的,連綿不絕的語調訴說。
回憶是人唯一不能被逐出的天堂。
回憶又是人唯一經常被打入的地獄。
我自己就是一個經常處於回憶之中的人。也經常回憶初戀,情感歷程,如果那是苦澀的,無奈的,每回憶一次,便如心靈被剝了一次皮。便如虛脫。
何況,我的回憶,都可以說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而她的回憶,還沒醇到談得上是回憶的地步。不過全是一年前的事。並與今天的她連著臍帶。這臍帶的兩端,都是要從現實中再蛻生一遍的骨骼定型的大嬰兒。她是。他也是。她想充當聖母瑪麗亞而終於精疲力竭承認自己不能勝任。他的確是反常態的。
他是一個被窮困所扭曲的青年。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人經歷了窮困而能倖免未被扭曲。敏銳的人只須十分鐘就能從一個人身上發現這種經歷,窮困是紅斑狼瘡。不在臉上,也定在被衣服遮住的什麼部位。窮困扭曲人的心靈,這也許便是窮困最主要的醜惡了吧?區別也許僅僅在於,人曾被它扭曲的程度和樣式千差萬別。何況,從他所走來的地方,窮困的遙遠的陰影,仍追蹤並籠罩著那孤獨敏感的青年。他逃不開它。在這繁華的京都,在似乎雲集了天之驕子的時而浮躁時而空虛時而激情蕩漾時而紈絝成風的大學校園,那陰影顯然更加咄咄逼人。我仿佛看到一片雷雲在天空戲耍地追逐並企圖吞沒一隻小小的走投無路的蝴蝶。不,一隻蛾子……
我簡直不知道更應該先助她或他誰一臂之力。
而我,除了聽,和憐憫,又能實際做什麼呢?我還須嚴謹地包裹起無論對她,還是對他那種廉價的憐憫。因為倘他們感到了這一點,無異於是感到了一種傷害。
我說:"你坐隨便點兒,幹嗎又變得那麼拘束了?"她便將一支手臂撐在沙發上,身子傾斜著,使自己的姿勢懶散了些。
"說了這麼多,你究竟打算怎麼辦呢?""我還要對他好。"她不假思索地說,"反正我還要對他好。明年他就畢業了。我曾勸他考研究生。他堅決不考。他說,學中文的,碩士又怎麼樣?博士又怎麼樣?將來反而比本科生更難分配。我想也是。六七年前,我們中文系畢業的,分到大報社,大出版社,文化單位爭著要。現在,連一些少年兒童報,少兒出版社都不要我們了。一切文化單位,像連加床都住滿了的招待所。想聯繫工作,跟你說三句話後打發走你,就算給你面子了。兩年前考上研究生的,今年都後悔極了。因為連兩年前他們覺得屈才的單位,如今都被本科生占滿了。
所以他畢業時,我要盡全力幫他。調動起我爸爸的一切社會關係。滿足他留在北京的願望,磕頭作揖也在所不辭……
"我問:"他非常想留在北京麼?"她趕緊反問一句:"到時候你也能幫他麼?"我比她反應更迅速地說:"不,我不是那個意思……
不過我能理解……
到時候看吧……
"我不忍當面給她一個毫無指望的回答。也不忍給自己留下一種將來根本盡不到的義務。
我的話含含糊糊吞吞吐吐。我感到自己臉紅了。我覺得我的話很笨。
本可以說得更巧妙些,卻因倉促防禦未免捉襟見時。我難堪地訕笑著。我想我當時的樣子一定很令人討厭。
她說:"我知道這是難事。你別不好意思。其實,就算是某種義務,也不該輪到你。只能是我自己義不容辭的義務。他倒沒對我說過願不願意留在北京的話。一次也沒說過。但他對我說過好幾次--說他一旦分回省里,就前景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