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當然是該喬宇接上去的時候,“回奏皇上,”他說,“大駕在外,一切以求安定為主,所以不宜多問。”

  “為什麼?”

  “問起來必興大獄。”

  “必興大獄?”皇帝神色嚴重了,“你這話什麼意思?”

  “牽連太廣而事無佐證。”喬宇答說,“隱患本可消彌於無形;一激,也許激出許多變故。所以,以不多追究為宜。”

  “這,”皇帝搖搖頭,“我就不大明白了。”

  “啟奏萬歲,喬宇、向秀所奏,實出於忠君愛國赤忱。有他們兩個在,皇上盡可高枕無憂。”

  “我也知道他們不錯。不過,這件事我要問一問江彬。”

  “問不得!”喬宇抗聲相辯。

  一牽涉到江彬,事情當然就變得複雜。其實,此案本來就跟江彬有密切關係,不過,名字未經道破,還可以裝糊塗;一說破了皇帝覺得必須問一問。因而表示,要等江彬回城以後,再作道理。

  “江彬要避嫌疑。”喬宇抗聲說道,“皇上如果一定要召問江彬,就與臣等的原意不符了。”

  “你們的原意是什麼?”

  “務要安靜,保護聖躬。”

  “不安靜,就不能保護了?”

  皇帝這話問得毫無道理,卻毫不猶豫地答說:“不安靜而能保護聖躬,安靜反會使乘輿不安,臣未之聞也。”

  皇帝不答,站起身來走了幾步,突然住足問張永:“江彬什麼時候回城?”

  “至少也要到明天。”

  “那就明天再作裁決。”

  “皇上!”這一次是向秀開了口,“莫非皇上以為臣讞獄不公?”

  “我得多問一問。並非說你不公。”

  “如以為臣不公,臣願領罪;若不以為臣非不公,請皇上即准臣奏。”向秀又說,“皇上應有待大臣之禮。”

  這一下,將皇帝說得一愣,“你倒講個道理我聽!”他說,“我如何不禮待大臣?”

  “大臣不獲信任,大臣的苦心,亦未蒙皇上鑑察,臣實傷心之至!”

  從來大臣對皇帝面奏,很少有這種近乎怨訴的態度;可是皇帝居然聽了進去,惻惻然地大有不忍之意。

  “向秀!”

  “臣在。”

  “你說,是不是我准了你的奏,你就不傷心了?”

  “臣之所謂‘傷心’。乃是忠臣的苦心,未蒙皇上明察,並非專為準臣之奏。如果臣所奏不當,皇上一一訓示,則知聖學日進,聖治日隆,臣欣喜感激之不暇,何得傷心?”

  “咦,怪了!”皇帝笑道:“向秀,你平時說話,不是這樣子能夠長篇大論,侃侃而談的。”

  “啟奏皇上,”喬宇大聲說道,“骨鯁之醫,不計一己利害,心所謂危,不吐不快,自然就會侃侃而論。”

  皇帝不響,又繞了一個圈子,向張永說道:“取筆來!”

  “是!”張永趕緊去取了一枝硃筆來,雙手奉上。

  皇帝接過硃筆,慢條斯理地寫了個“不”字;向秀與喬宇遙遙望見筆勢,大為著急,只希望下面不是個“准”字。

  誰知一落筆“兩點水”偏旁,遙望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喬宇忍不住叫了聲:“皇上!”

  皇帝把筆停下來問道:“喬宇,你有什麼話說?”

  “請皇上再思。”

  “再思?”皇帝問:“為什麼?”

  “不准此奏,後患無窮!”

  “偏偏不准!”皇帝果然又寫了個“准”字。

  “皇上!”喬宇又開口了。

  這一次,皇帝理都不理,一點一畫地,在另一行寫了“不得”二字,方始停下筆來問道:“你又有什麼話?”

  喬宇至此死心了,不過話要說明,“啟奏皇上,竊窺御筆,已批示‘不准’,又有‘不得’二字,諒來必是‘不得瀆奏’。臣還要再爭。不過,此案系刑部主辦,臣部未便越權干預。臣要再爭的是‘瀆奏’二字。心所謂危,不敢不言;臣只知直諫,不知所謂瀆奏!”

  最後兩句話,語氣極硬;而皇帝卻不以為忤,頑皮地笑一笑,用硃筆一句,“不得”二字,勾到前面,變成“不得不准”四字。原來皇帝喜歡惡作劇,就是這樣大則關乎朝廷綱紀,微亦個人生死出入的要事,亦是出以頑弄的態度。

  喬宇、向秀大喜,但亦不免好笑,當下磕了頭,由向秀領回硃批原疏,馳回刑部衙門,交獄官去執行。

  行刑卻成了難題,因南京刑部衙門,若遇須處死刑的重案,不由自己執行;乃是移送地方衙門代辦。趙之靜絞立決,亦應如此;只是向秀怕死因移交,一點一收,皆是慎重將事,未免耽擱工夫。倘或此時江彬及時趕了回來,動了手腳,或用利誘,或以威脅,地方衙門竟爾延擱一兩天,就是夜長夢多,大為可憂之事了。

  因此,他向獄官交代,必須在本部監獄,不得移交應天府。這一來,便得現備絞決的繩索,借用執行絞決的劊子手,少不得也有半天的耽延,到得傍晚,尚未動手。

  誰知江彬真的來要人了,而且有皇帝的硃諭:“趙之靜一犯著即移交江彬收管。”

  一看硃諭不假,未便公然抗旨;向秀不由得為難了,而且也實在於心不甘,所以只能對著硃諭發愣。

  向秀的一個老家人向華,見此光景,自然關切,“老爺,”他問,“是皇上下的條子?”

  “你別管!跟你說過多少回,別干預公事!你總不聽。”

  “哪裡敢幹預老爺的公事,只為著是皇帝的條子,有點擔心。”

  向秀釋然了,“你以為有硃諭責備我?不是的!”他順口說道:“江彬派人拿硃諭來要一個要犯趙之靜,我不想給他,可又不能抗旨,故而為難。”

  為處決趙之靜遭遇難題一事,向華隨侍在向秀身旁,自然在他囑咐屬下之時,也瞭然了,想一想答說:“老爺!這很好辦,跟他說,人已絞死了!”

  “啊!”向秀恍然大悟,“我鬧糊塗了!”

  於是命門上將江彬的差官傳喚進來,當面答覆:趙之靜已經處決,無法交付江彬。

  “喔,是!那麼,請大人把皇上的硃諭,交下來,讓我帶回去。”

  “不必!硃諭留在我這裡,我會奏復皇上。”

  差官無奈,只好空手回去復命。向華在這片刻之間已把事情想通了,悄悄說道:“老爺,這趙之靜要趕快絞死才好!”

  “恐怕絞繩還沒有備妥。”

  “沒有備妥也說不得了,反正,只要絞死就好!”

  “說得不錯!趕緊請獄丞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