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她從幼兒園回來,對我們發表感想:"今天只有七個小朋友,老師帶我們,像媽媽帶孩子,像一家人,不像幼兒園."晚上她談到了噩夢,祈望今夜不要做夢.早晨醒來,她高興地告訴我,她沒有做夢.我說:"很好,完全符合你的希望."她說:"對,就好像四條邊對齊,沒有一點縫."(4歲)第二卷 天籟 想像力的世界(1)
電視節目《候鳥》,有一種鳥飛翔時兩腳叉開,她看時笑了,說:"像尿了褲子似的."很貼切,但大人哪裡想得到.
她告訴我,全家人一起吃飯,她吃得慢,只和爸爸或只和媽媽一塊兒吃飯,她吃得快,我問她為什麼,她想了想,答:"感覺就像是吃自助餐."我們在院子裡玩,紅故意僵直地走路.她說:"像沒有靈魂了."(5歲)5.新穎的表達
臨睡前,媽媽向她用英語道晚安,她說:"我喜歡媽媽用英語說的晚安,有一種夜晚的味道."(4歲)她和兩個大孩子玩得很歡,紅髮現那兩個大孩子在互相扔別人遺落的一隻臭襪子,批評了她,她申辯:"我沒有扔,襪子知道,不信問襪子,有沒有小手扔過它."(5歲)我和紅在交談,她想對媽媽說話,沒有機會插進來,後來把想說的話忘記了,沮喪地說:"媽媽,你浪費了我想對你說的一句話."(6歲)6.畫龍點睛式的概括
晚上,我和紅都在廳里埋頭看報紙,她有點寂寞,批評道:"兩個報紙人!"我們一家人在院子裡散步.風很大,剛好我們三人的衣服都帶帽子,我們都把帽子戴上了.她和我的衣帽是白色的,媽媽的衣帽是棕色的.她形容:"兩個雪人,一個豆沙人."我問她:"你想像一下,如果媽媽的下巴長鬍子,會是什麼樣?"紅立即喊:"如果爸爸長大奶奶,會是什麼樣?"她笑了,比畫著說:"媽媽的下巴是爸爸,爸爸的奶奶是媽媽."我說:"媽媽一半是爸爸,爸爸一半是媽媽,是嗎?"她點頭,笑著說:"半爸半媽."(3歲)有一段時間,小燕離開我們家,去廣東找工作.我們請了一個小時工,一個姓陳的中年婦女,每晚來家裡做一個半小時家務.小陳的敬業態度令人欽佩,每天總是主動找事做,把不同角落積壓的骯髒加以清除,短短几天,我們家變得從未有過的清潔.啾啾評論說:"我發現小陳阿姨每天做的事都是不一樣的."一句話說清了小陳做事的特點.(4歲)媽媽說起在報上看到的一個新聞:夫妻兩人在開車時爭吵,奪方向盤,車翻了,妻受傷,兩人擁抱著說我愛你.她評論道:"一個悲喜劇."看見一個小男孩把剛買的玩具弄壞了,她評論道:"任何一個小男孩的玩具都是悲慘的."(6歲)7.描繪感覺現象
吃獼猴桃,她說:"我一看見獼猴桃,嘴裡就酸."喝可樂,她說:"可樂冒小泡泡,我的眼睛就想哭."她說腳癢,我問她是哪兒,她自己已經撓過,告訴我:"把癢勁撓掉了."(3歲)咳嗽,吃的藥里有雙黃連口服液,味極苦,但她每日三次都喝了.有一天她吐真言:"我都苦得發抖了."她不喜歡吃果仁巧克力,解釋說:"我不喜歡硬的和軟的在一起,我喜歡硬的和硬的在一起,軟的和軟的在一起."(4歲)她喊累,媽媽要給她按摩腿,她說:"不是腿累,是整個人累."她和媽媽以標準姿勢接吻,然後議論道:"接吻太整齊了,感覺就像自己跟自己接吻."(5歲)她說:"曬過的被子一個味,都是太陽味.沒曬時是各人自己的味,我的沒曬也是太陽味."(6歲)8.描繪心理現象
為了讓她好好吃飯,每天只准她在臨睡前喝一回牛奶.一天中午,她要喝牛奶,媽媽妥協了,我表示不滿.她對我解釋道:"我腦子裡只有牛奶,沒有水,一點就點到了牛奶.""點"是指用滑鼠點擊.
她問媽媽:"《貓和老鼠》里老鼠躺在沙灘上唱的那首歌,你會嗎?"媽媽說不會.她接著說:"你聽聽我心裡,我心裡會唱,嘴裡唱不出來.可是你聽不見我心裡."在車裡,她很困了,我問她一個什麼問題,她不答,我再問,她說:"我什麼也說不了,現在我的腦子裡什麼也沒有."(3歲)她告訴媽媽:"有時候我想醒來,可是還特別困,覺得自己睜開了眼睛,可是看見的仍然是我的夢."(4歲)她談看《視覺遊戲》的感覺:"開始沒有看出來,後來我體驗到了幻覺."夜晚,她睡不著,向媽媽訴說:"媽媽,我腦袋裡面亂七八糟的,像剛吃完飯還沒有收拾的桌子,黑糊糊的,像纏成一團的亂毛線."媽媽用兩個成語概括:杯盤狼藉,心亂如麻.
晚上,她躺在床上,很困了,向我訴說:"朝右睡,看見噩夢,朝左睡,看見笑話,都睡不著."(6歲)第二卷 天籟 想像力的世界(2)
許多文豪回顧自己的文學生涯時,在其開端都會發現一個善講故事的老奶奶、老外婆或老保姆.在今天的時代,這樣的老婦已經十分稀缺,所以文豪也相應稀缺,至少難覓那種吸取充足民間營養的人民文豪了.不過,時代不同,不必在意.我想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在孩子心智的生長中,故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講故事和聽故事是發展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及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
給啾啾講故事,紅是主力,我是客串.所講的故事,有經典童話之類,也有自編的.我更喜歡自編,也鼓勵孩子自編,這是對她的想像力和敘述能力的直接訓練.其實,孩子不但都喜歡聽故事,而且也都喜歡編故事,就看大人能否熱情地傾聽並且善於推波助瀾了.
我在這裡主要摘錄啾啾自己編的故事.把孩子編的故事及時記錄下來,讀給她聽,能使她充滿成就感,是提高她編故事的興趣的好法子.
一歲十個月時,有一天,啾啾主動要求給媽媽講故事.她說了第一句,媽媽沒聽懂,第二句是:"後來媽媽來了."剛說完,我走出書房,在她們旁邊坐下,於是第三句是:"後來爸爸也來了."這是她講的第一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也是講給媽媽聽的:"從前哪,有個小姑娘,她有個爸爸繕"說到這裡,她停住了.媽媽問:"爸爸怎麼了?"她看著媽媽笑,不說話,眼神是調皮的.媽媽的猜測是,她認為媽媽會嫉妒.果然,她不提爸爸了,接下去說:"她媽媽哭了繕"故事到此結束.
她在澡盆里玩水,看見我,她說:"水髒,寶貝不喝,那裡乾淨水能喝,這不能喝."接著,給我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大意是:警察叔叔說了,不能喝,喝了會流鼻涕,會咳嗽,要打針的.說了一會兒,她抱歉地說:"寶貝說得不清楚."我趕緊說:"寶貝說得清楚,爸爸都聽懂了."(1歲)她給媽媽講故事,內容是:有一天呀,小蝌蚪在游水,這個小蝌蚪可不是水生的,它本事大極了,能夠上岸.來了一隻大灰狼,它不怕.小蝌蚪的媽媽叫來小金魚的媽媽,一起把大灰狼趕到水裡去了.
她翻開一幅圖畫,讓我講解.我說,寶貝住在城堡里,住在城堡里的是公主.她指著一座高塔問:"住在這裡面的是什麼呀?"我說是囚徒,並解釋了"囚徒"的含義.她表示理解,說:"公主把囚徒救出來了."我把她拋起來,然後接住,這個玩法令她格格大笑.我問:"寶貝怕不怕?"她答:"不怕,爸爸用手接住."接著給我講了一個長長的故事:有一個小孩,他的爸爸沒有接住,摔在地板上了,他的媽媽哭死了.我說:"他的爸爸真笨."她馬上說:"我的爸爸不笨."俄國核潛艇失事,報上登了一個遇難者的母子倆的照片.她盯著那照片看,我試圖向她講述事情的原委:那個小哥哥的爸爸坐一個大船,大船壞了,沉在水裡了,小哥哥的爸爸出不來了.她一邊聽,一邊點頭,表示懂了.我講完,她總結說:"他爸爸沒有了,變成小老鼠了."夜裡,她睡了一個長覺醒來,精神特別好,要纏媽媽.可是,媽媽困極了,一張嘴說的都是夢話.我睡了一小覺,精神還好,就給她編故事,吸引她的注意.我編的故事是:小兔在森林裡迷路了,小熊帶它找到了家,見到了媽媽.可是,兔媽媽等小兔等了一天,一直沒睡覺.所以,當小兔想要和媽媽玩的時候,兔媽媽說:"我困死了,我要睡覺."這正是當時她和媽媽之間的真實情況,她聽了格格大笑,說:"兔媽媽就是我的媽媽."第二卷 天籟 想像力的世界(3)
電視節目《候鳥》,有一種鳥飛翔時兩腳叉開,她看時笑了,說:"像尿了褲子似的."很貼切,但大人哪裡想得到.
她告訴我,全家人一起吃飯,她吃得慢,只和爸爸或只和媽媽一塊兒吃飯,她吃得快,我問她為什麼,她想了想,答:"感覺就像是吃自助餐."我們在院子裡玩,紅故意僵直地走路.她說:"像沒有靈魂了."(5歲)5.新穎的表達
臨睡前,媽媽向她用英語道晚安,她說:"我喜歡媽媽用英語說的晚安,有一種夜晚的味道."(4歲)她和兩個大孩子玩得很歡,紅髮現那兩個大孩子在互相扔別人遺落的一隻臭襪子,批評了她,她申辯:"我沒有扔,襪子知道,不信問襪子,有沒有小手扔過它."(5歲)我和紅在交談,她想對媽媽說話,沒有機會插進來,後來把想說的話忘記了,沮喪地說:"媽媽,你浪費了我想對你說的一句話."(6歲)6.畫龍點睛式的概括
晚上,我和紅都在廳里埋頭看報紙,她有點寂寞,批評道:"兩個報紙人!"我們一家人在院子裡散步.風很大,剛好我們三人的衣服都帶帽子,我們都把帽子戴上了.她和我的衣帽是白色的,媽媽的衣帽是棕色的.她形容:"兩個雪人,一個豆沙人."我問她:"你想像一下,如果媽媽的下巴長鬍子,會是什麼樣?"紅立即喊:"如果爸爸長大奶奶,會是什麼樣?"她笑了,比畫著說:"媽媽的下巴是爸爸,爸爸的奶奶是媽媽."我說:"媽媽一半是爸爸,爸爸一半是媽媽,是嗎?"她點頭,笑著說:"半爸半媽."(3歲)有一段時間,小燕離開我們家,去廣東找工作.我們請了一個小時工,一個姓陳的中年婦女,每晚來家裡做一個半小時家務.小陳的敬業態度令人欽佩,每天總是主動找事做,把不同角落積壓的骯髒加以清除,短短几天,我們家變得從未有過的清潔.啾啾評論說:"我發現小陳阿姨每天做的事都是不一樣的."一句話說清了小陳做事的特點.(4歲)媽媽說起在報上看到的一個新聞:夫妻兩人在開車時爭吵,奪方向盤,車翻了,妻受傷,兩人擁抱著說我愛你.她評論道:"一個悲喜劇."看見一個小男孩把剛買的玩具弄壞了,她評論道:"任何一個小男孩的玩具都是悲慘的."(6歲)7.描繪感覺現象
吃獼猴桃,她說:"我一看見獼猴桃,嘴裡就酸."喝可樂,她說:"可樂冒小泡泡,我的眼睛就想哭."她說腳癢,我問她是哪兒,她自己已經撓過,告訴我:"把癢勁撓掉了."(3歲)咳嗽,吃的藥里有雙黃連口服液,味極苦,但她每日三次都喝了.有一天她吐真言:"我都苦得發抖了."她不喜歡吃果仁巧克力,解釋說:"我不喜歡硬的和軟的在一起,我喜歡硬的和硬的在一起,軟的和軟的在一起."(4歲)她喊累,媽媽要給她按摩腿,她說:"不是腿累,是整個人累."她和媽媽以標準姿勢接吻,然後議論道:"接吻太整齊了,感覺就像自己跟自己接吻."(5歲)她說:"曬過的被子一個味,都是太陽味.沒曬時是各人自己的味,我的沒曬也是太陽味."(6歲)8.描繪心理現象
為了讓她好好吃飯,每天只准她在臨睡前喝一回牛奶.一天中午,她要喝牛奶,媽媽妥協了,我表示不滿.她對我解釋道:"我腦子裡只有牛奶,沒有水,一點就點到了牛奶.""點"是指用滑鼠點擊.
她問媽媽:"《貓和老鼠》里老鼠躺在沙灘上唱的那首歌,你會嗎?"媽媽說不會.她接著說:"你聽聽我心裡,我心裡會唱,嘴裡唱不出來.可是你聽不見我心裡."在車裡,她很困了,我問她一個什麼問題,她不答,我再問,她說:"我什麼也說不了,現在我的腦子裡什麼也沒有."(3歲)她告訴媽媽:"有時候我想醒來,可是還特別困,覺得自己睜開了眼睛,可是看見的仍然是我的夢."(4歲)她談看《視覺遊戲》的感覺:"開始沒有看出來,後來我體驗到了幻覺."夜晚,她睡不著,向媽媽訴說:"媽媽,我腦袋裡面亂七八糟的,像剛吃完飯還沒有收拾的桌子,黑糊糊的,像纏成一團的亂毛線."媽媽用兩個成語概括:杯盤狼藉,心亂如麻.
晚上,她躺在床上,很困了,向我訴說:"朝右睡,看見噩夢,朝左睡,看見笑話,都睡不著."(6歲)第二卷 天籟 想像力的世界(2)
許多文豪回顧自己的文學生涯時,在其開端都會發現一個善講故事的老奶奶、老外婆或老保姆.在今天的時代,這樣的老婦已經十分稀缺,所以文豪也相應稀缺,至少難覓那種吸取充足民間營養的人民文豪了.不過,時代不同,不必在意.我想說的是,不論什麼時代,在孩子心智的生長中,故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講故事和聽故事是發展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及語言能力的主要途徑之一.
給啾啾講故事,紅是主力,我是客串.所講的故事,有經典童話之類,也有自編的.我更喜歡自編,也鼓勵孩子自編,這是對她的想像力和敘述能力的直接訓練.其實,孩子不但都喜歡聽故事,而且也都喜歡編故事,就看大人能否熱情地傾聽並且善於推波助瀾了.
我在這裡主要摘錄啾啾自己編的故事.把孩子編的故事及時記錄下來,讀給她聽,能使她充滿成就感,是提高她編故事的興趣的好法子.
一歲十個月時,有一天,啾啾主動要求給媽媽講故事.她說了第一句,媽媽沒聽懂,第二句是:"後來媽媽來了."剛說完,我走出書房,在她們旁邊坐下,於是第三句是:"後來爸爸也來了."這是她講的第一個故事.
第二個故事也是講給媽媽聽的:"從前哪,有個小姑娘,她有個爸爸繕"說到這裡,她停住了.媽媽問:"爸爸怎麼了?"她看著媽媽笑,不說話,眼神是調皮的.媽媽的猜測是,她認為媽媽會嫉妒.果然,她不提爸爸了,接下去說:"她媽媽哭了繕"故事到此結束.
她在澡盆里玩水,看見我,她說:"水髒,寶貝不喝,那裡乾淨水能喝,這不能喝."接著,給我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大意是:警察叔叔說了,不能喝,喝了會流鼻涕,會咳嗽,要打針的.說了一會兒,她抱歉地說:"寶貝說得不清楚."我趕緊說:"寶貝說得清楚,爸爸都聽懂了."(1歲)她給媽媽講故事,內容是:有一天呀,小蝌蚪在游水,這個小蝌蚪可不是水生的,它本事大極了,能夠上岸.來了一隻大灰狼,它不怕.小蝌蚪的媽媽叫來小金魚的媽媽,一起把大灰狼趕到水裡去了.
她翻開一幅圖畫,讓我講解.我說,寶貝住在城堡里,住在城堡里的是公主.她指著一座高塔問:"住在這裡面的是什麼呀?"我說是囚徒,並解釋了"囚徒"的含義.她表示理解,說:"公主把囚徒救出來了."我把她拋起來,然後接住,這個玩法令她格格大笑.我問:"寶貝怕不怕?"她答:"不怕,爸爸用手接住."接著給我講了一個長長的故事:有一個小孩,他的爸爸沒有接住,摔在地板上了,他的媽媽哭死了.我說:"他的爸爸真笨."她馬上說:"我的爸爸不笨."俄國核潛艇失事,報上登了一個遇難者的母子倆的照片.她盯著那照片看,我試圖向她講述事情的原委:那個小哥哥的爸爸坐一個大船,大船壞了,沉在水裡了,小哥哥的爸爸出不來了.她一邊聽,一邊點頭,表示懂了.我講完,她總結說:"他爸爸沒有了,變成小老鼠了."夜裡,她睡了一個長覺醒來,精神特別好,要纏媽媽.可是,媽媽困極了,一張嘴說的都是夢話.我睡了一小覺,精神還好,就給她編故事,吸引她的注意.我編的故事是:小兔在森林裡迷路了,小熊帶它找到了家,見到了媽媽.可是,兔媽媽等小兔等了一天,一直沒睡覺.所以,當小兔想要和媽媽玩的時候,兔媽媽說:"我困死了,我要睡覺."這正是當時她和媽媽之間的真實情況,她聽了格格大笑,說:"兔媽媽就是我的媽媽."第二卷 天籟 想像力的世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