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御史大夫熱辣公濟上疏朝廷:「竊見戚臣任得敬上表請朝,其心蓋為干政地也。從古外戚擅權,國無不亂,得敬雖屬懿親,非我族類,能保其心之不異乎?惟陛下察之。」(《西夏書事》卷三十六)臣見外戚任得敬上表要求入朝,自古外戚擅權,國無不亂。您是沒經歷過,但您爸爸崇宗、您爺爺惠宗、您曾祖父毅宗都經歷過外戚專權,國家大亂的事。況且任得敬是漢人,非我族類,誰能保證其心不異呢?萬萬不可讓他入朝。
仁宗皇帝雖然是少年天子,但並不糊塗,御史大夫所言甚是。轉過頭來問濮王仁忠,王爺您看呢?仁忠說,御史大夫說得太有道理了,第一次就沒讓他來,第二次他還想來,您趁早斷了他的念想,別讓他來了。於是皇上下旨給任得敬,所請不准,地方上離不開姥爺,您老老實實待著吧。
任得敬十分生氣,合著我這倆大功都白立了,只給我一堆金銀財寶,我要的是江山社稷,金銀財寶有什麼用啊?所以,他跟自己的女兒任太后講,閨女,這回看你了,你從貴妃到皇后,全是我幫的忙。我要不讓你叔叔把你送來,你能當貴妃嗎?我要不賄賂朝官,芭里祖仁能上表讓你當皇后嗎?現在我要入朝做官,閨女你看著辦。任太后很識大體,一看濮王仁忠在朝,不敢發言。太后不敢反對濮王,假如我說我爹要入朝,濮王反對,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跟濮王說。太后不發言,任得敬就急了。太后不幫忙,怎麼辦呢?
第2節 得敬入朝
任得敬的算盤打錯了,他萬沒想到的是,即使他為朝廷立了功,也不可能入朝為官,而且身為太后的女兒根本不幫他。那麼,任得敬會就此作罷嗎?他又會想出什麼辦法來升官呢?
任得敬用重金去賄賂晉王察哥。察哥是一員名將,但見錢眼開,黑眼珠子盯著白銀子,心怦怦地跳。拿到任得敬的賄賂之後,察哥就在皇上面前極言任得敬可用,要讓他入朝為官。
在晉王的斡旋下,任得敬終於得以入朝為尚書令,後來又遷中書令,等晉王察哥一死,任得敬又做了國相。跟沒藏訛龐、梁乙埋當的官一樣了,又是外戚做國相。任得敬一當上國相,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兄弟子侄全都入朝為官,而且都掌握機要,在朝中為所欲為。曾經勸阻仁宗皇帝不讓任得敬入朝的御史大夫熱辣公濟,皇上也知道他是個忠臣,但是任得敬一定要置他於死地,皇上沒轍,任得敬權力太大了,就只好把熱辣公濟撤職,告訴熱辣公濟往家鄉跑,離開任得敬的視線,低調一點兒,銷聲匿跡,能跑多遠跑多遠。任得敬是朕的姥爺,他肯定沒我活得長,將來等他腿一伸,愛卿就有重新被起用的那一天了。朕明白你是忠臣,雖然撤了你的職,實際上朕是保護你,你趕緊跑吧。熱辣公濟就跑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何必在這兒做個冤死鬼呢?這樣,朝中的忠臣只要是不想死的,就全跑了,仁宗皇帝越來越孤立。
任得敬的所作所為,甭說大臣看不上眼,連任太后都看不上眼。史籍記載太后屢屢勸爹,但是,「屢戒不聽,日以盛滿為憂」(《西夏書事》卷三十七)。太后總是勸她爹,咱們任家能有今天要感謝皇恩,您不能這麼跋扈啊,任得敬根本不聽。太后非常憂懼,我憂,我憂,我憂憂憂,可老爹不聽,最終太后死在她老爹前面了。任太后一去世,最後一個能夠對任得敬構成牽制的力量也不存在了。原來別人勸諫、阻撓我,我可以弄死他。但我女兒勸諫我,我殺自己閨女不合適,更何況她是太后,拿她沒轍。現在我女兒終於光榮地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在該退下去的時候退下去了。沒有她當貴妃、當皇后、當太后,就沒有我這今天,但她要不死,就沒有我的明天。這個女兒沒白養!任得敬很高興。
任得敬不斷地向皇上要封號,要爵位。我現在剛是公爵,您不覺得小了點兒嗎?我是你姥爺,你看著辦吧。皇上只得封任得敬為楚王。儀禮異姓不王,任得敬不但異姓,而且異族,他被封為楚王,大臣們敢怒不敢言。任得敬晉封楚王,權力比皇上還大,仁宗皇帝基本上被架空了。
第3節 陰謀分國
任得敬入朝為官後,權力欲越來越膨脹,他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個人臣了,他開始對皇帝的寶座,動起了歪心思……
任得敬抓緊時間,為自己的陰謀採取行動。任得敬尋思,我畢竟姓任,而且又不是党項族,如果要把外孫子廢了自立為帝,國中肯定不服。但是,我要跟我外孫子二一添作五,把這國家給劈成兩半,也許有可能。西夏號稱幅員萬里,劈一半還五千里呢,再小我也是一國之君,也可以南面稱孤。他打算統治西夏故地,就是党項拓跋部興起的地方,把皇上轟到河西走廊,瓜州、沙州一帶。這個國家一分兩半,東邊是我的楚國,西邊是你的夏國,兩國永做好鄰居、好夥伴,不知陛下意下如何?仁宗皇帝不敢說不行,要是王莽、曹操、司馬炎、楊堅,那我就徹底靠邊兒站了,好歹我這姥爺比那幾位還強點兒,還給我留了一半國土。所以皇上說,朕沒意見,但我冊封不了你,朕也是大金皇帝冊封的。我可以把這個國家分給你一半,但問題我是使喚丫頭拿鑰匙,當家不管事,你想當楚國皇帝,得大金皇帝冊封。
任得敬明白了,這事您甭管了,我找金國探問探問虛實。這時,西夏有兩個部族叛亂,任得敬向金朝上報,說要出兵討逆,金世宗不同意,因為這兩個部族要投奔金朝。但任得敬還是出兵了,你愛同意不同意。平定叛亂之後,任得敬遣使去金朝告知。我,西夏楚王任得敬,平定了國中叛亂,特來向您匯報。使臣回來之後,任得敬就問,金主什麼態度啊?使臣說,差點兒沒給我嚇死,皇上的臉冷得能刮下冰碴來,對我們愛答不理的。看來您要想稱帝,金國可能不會同意。任得敬一想,這怎麼辦呢?我再試探他一把。
仁宗皇帝雖然是少年天子,但並不糊塗,御史大夫所言甚是。轉過頭來問濮王仁忠,王爺您看呢?仁忠說,御史大夫說得太有道理了,第一次就沒讓他來,第二次他還想來,您趁早斷了他的念想,別讓他來了。於是皇上下旨給任得敬,所請不准,地方上離不開姥爺,您老老實實待著吧。
任得敬十分生氣,合著我這倆大功都白立了,只給我一堆金銀財寶,我要的是江山社稷,金銀財寶有什麼用啊?所以,他跟自己的女兒任太后講,閨女,這回看你了,你從貴妃到皇后,全是我幫的忙。我要不讓你叔叔把你送來,你能當貴妃嗎?我要不賄賂朝官,芭里祖仁能上表讓你當皇后嗎?現在我要入朝做官,閨女你看著辦。任太后很識大體,一看濮王仁忠在朝,不敢發言。太后不敢反對濮王,假如我說我爹要入朝,濮王反對,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跟濮王說。太后不發言,任得敬就急了。太后不幫忙,怎麼辦呢?
第2節 得敬入朝
任得敬的算盤打錯了,他萬沒想到的是,即使他為朝廷立了功,也不可能入朝為官,而且身為太后的女兒根本不幫他。那麼,任得敬會就此作罷嗎?他又會想出什麼辦法來升官呢?
任得敬用重金去賄賂晉王察哥。察哥是一員名將,但見錢眼開,黑眼珠子盯著白銀子,心怦怦地跳。拿到任得敬的賄賂之後,察哥就在皇上面前極言任得敬可用,要讓他入朝為官。
在晉王的斡旋下,任得敬終於得以入朝為尚書令,後來又遷中書令,等晉王察哥一死,任得敬又做了國相。跟沒藏訛龐、梁乙埋當的官一樣了,又是外戚做國相。任得敬一當上國相,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兄弟子侄全都入朝為官,而且都掌握機要,在朝中為所欲為。曾經勸阻仁宗皇帝不讓任得敬入朝的御史大夫熱辣公濟,皇上也知道他是個忠臣,但是任得敬一定要置他於死地,皇上沒轍,任得敬權力太大了,就只好把熱辣公濟撤職,告訴熱辣公濟往家鄉跑,離開任得敬的視線,低調一點兒,銷聲匿跡,能跑多遠跑多遠。任得敬是朕的姥爺,他肯定沒我活得長,將來等他腿一伸,愛卿就有重新被起用的那一天了。朕明白你是忠臣,雖然撤了你的職,實際上朕是保護你,你趕緊跑吧。熱辣公濟就跑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何必在這兒做個冤死鬼呢?這樣,朝中的忠臣只要是不想死的,就全跑了,仁宗皇帝越來越孤立。
任得敬的所作所為,甭說大臣看不上眼,連任太后都看不上眼。史籍記載太后屢屢勸爹,但是,「屢戒不聽,日以盛滿為憂」(《西夏書事》卷三十七)。太后總是勸她爹,咱們任家能有今天要感謝皇恩,您不能這麼跋扈啊,任得敬根本不聽。太后非常憂懼,我憂,我憂,我憂憂憂,可老爹不聽,最終太后死在她老爹前面了。任太后一去世,最後一個能夠對任得敬構成牽制的力量也不存在了。原來別人勸諫、阻撓我,我可以弄死他。但我女兒勸諫我,我殺自己閨女不合適,更何況她是太后,拿她沒轍。現在我女兒終於光榮地完成了她的歷史使命,在該退下去的時候退下去了。沒有她當貴妃、當皇后、當太后,就沒有我這今天,但她要不死,就沒有我的明天。這個女兒沒白養!任得敬很高興。
任得敬不斷地向皇上要封號,要爵位。我現在剛是公爵,您不覺得小了點兒嗎?我是你姥爺,你看著辦吧。皇上只得封任得敬為楚王。儀禮異姓不王,任得敬不但異姓,而且異族,他被封為楚王,大臣們敢怒不敢言。任得敬晉封楚王,權力比皇上還大,仁宗皇帝基本上被架空了。
第3節 陰謀分國
任得敬入朝為官後,權力欲越來越膨脹,他已經不滿足於做一個人臣了,他開始對皇帝的寶座,動起了歪心思……
任得敬抓緊時間,為自己的陰謀採取行動。任得敬尋思,我畢竟姓任,而且又不是党項族,如果要把外孫子廢了自立為帝,國中肯定不服。但是,我要跟我外孫子二一添作五,把這國家給劈成兩半,也許有可能。西夏號稱幅員萬里,劈一半還五千里呢,再小我也是一國之君,也可以南面稱孤。他打算統治西夏故地,就是党項拓跋部興起的地方,把皇上轟到河西走廊,瓜州、沙州一帶。這個國家一分兩半,東邊是我的楚國,西邊是你的夏國,兩國永做好鄰居、好夥伴,不知陛下意下如何?仁宗皇帝不敢說不行,要是王莽、曹操、司馬炎、楊堅,那我就徹底靠邊兒站了,好歹我這姥爺比那幾位還強點兒,還給我留了一半國土。所以皇上說,朕沒意見,但我冊封不了你,朕也是大金皇帝冊封的。我可以把這個國家分給你一半,但問題我是使喚丫頭拿鑰匙,當家不管事,你想當楚國皇帝,得大金皇帝冊封。
任得敬明白了,這事您甭管了,我找金國探問探問虛實。這時,西夏有兩個部族叛亂,任得敬向金朝上報,說要出兵討逆,金世宗不同意,因為這兩個部族要投奔金朝。但任得敬還是出兵了,你愛同意不同意。平定叛亂之後,任得敬遣使去金朝告知。我,西夏楚王任得敬,平定了國中叛亂,特來向您匯報。使臣回來之後,任得敬就問,金主什麼態度啊?使臣說,差點兒沒給我嚇死,皇上的臉冷得能刮下冰碴來,對我們愛答不理的。看來您要想稱帝,金國可能不會同意。任得敬一想,這怎麼辦呢?我再試探他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