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便在這個時候,丫環來報,說二少爺從鄉下回來了。
荷花只覺一顆心撲撲跳,從來沒有這麼緊張過,也不知是想念還是害怕,一溜煙地跑出去,來不及思想就冒失失闖進廳里去,歡天喜地地說:“是二少爺回來了麼?”
短衫正對著胡氏報告鄉下見聞,原本就心裡有鬼,看見荷花進來,更是心虛,滿腹狐疑地,竟一時看著她愣住。
胡氏將兩個人的神情盡看在眼底,心裡惱怒,卻不便發作,只陰陰地“咳”了一聲,說:“四姨娘,你的消息倒靈通,少爺剛進門,你已經準備接待了。”
荷花一驚,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忘形,趕緊斂眉低額地說:“我也是剛聽說,正要來給太太請安,進門時才聽丫環議論說少爺回來了。”
“是嗎?”胡氏淡淡地一揚眉,“現在你安也請了,人也見了,我和少爺還有事要談,你出去吧。”
荷花有些不舍,卻不能違抗,只得下死眼地將短衫深深看了兩眼,這才退了出去。短衫眼看著荷花背影都走得遠了,心中慄慄不安。
胡氏一一看在眼裡,恨恨地想:這幾個賤婢,沒一個好東西,這會兒先顧不得理你,等我閒下來,一個一個地剝你們的皮。因接著向兒子:“你剛才說到哪兒來著?”
“正說五姨娘呢。”短衫恭敬地答。
胡氏“呸”地一聲:“什麼五姨娘?你只管呼賤人就是了,又什麼勞什子姨娘?”
短衫笑一笑,恭順地說:“……那賤人剛到半路,就發了疹子,我替他請大夫煎參湯的,花了不少銀子,可是沒什麼用,只吃了三副藥就死了。”
胡氏點了點頭,鳳琴客死途中的消息她是在二少爺趕回來前已經聽說了的,如今不過是想聽兒子再說一遍。自那日四爺關起祠堂門來鞭審鳳琴,她便一直在擔著心事。雖然處罰鳳琴使她覺得開心,但是兒子到底與這件事有沒有干係呢,連她自己也說不清。現在好了,那賤人一死百了,總算拔了一根心頭刺。這樣想著,臉上便不自禁地露出幾分笑意來,說:“你去向你父親請了安來沒有?”
短衫答:“剛進門,聽阿福說父親病了,急著來向母親稟報,還沒來得及去看父親。不知父親怎麼樣了?”
胡氏皺眉說:“正要等你回來商量,看情形,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短衫微微吃驚,沉吟一下,慢慢地說:“兒子這就去看望父親。”躬身退出。
二
盧四爺自知病入膏肓,時日不久。這日,將短衫叫到眼前,欲布置後事。待見短衫進來,看他衣衫不整,神情委頓,眼神飄忽不定,不禁又想起大兒子長衫舉止有度,氣宇軒昂,心下深為痛惜。
足足將短衫看了半晌,方緩緩嘆氣說:“我只有你這一個兒子。短衫,你那幾個姨娘對不起我,這也不消說了,但是你媽,她一輩子含辛茹苦,守婦道,講祖禮,沒半分差錯。我一生有兩大憾事:第一個就是沒一座皇帝獎賞的盧家牌坊。如今這朝代,又不打仗,又不科舉,想請座軍政功德牌坊,科甲功名牌坊,那都是不大可能的了。若說忠正名節牌坊,官宦名門牌坊,也離題太遠,最多,也就是座貞婦節女牌坊了。皇上登基,我捐了不少錢,簡公公來青桐時,我們沒少禮遇他,我死後,你可托簡公公向皇上請求,賜一座貞節牌坊給你媽。如果我們盧家終於有一座自己的貞節牌坊,我在天之靈也覺安慰。”
短衫點頭答應,問:“那第二件呢?”
四爺嘆一口氣,並不回答,卻說:“短衫,你給鳳琴請的大夫是哪裡人?”
短衫大驚:“父親問這個做什麼?”
四爺道:“我要請他給我開一副藥,不過,可不能三副才死人,要一副奏效才行。”
短衫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不住磕頭,卻不知該說什麼。
四爺親手挽起,喘著氣說:“我不是要責怪你。你只要替我弄來這副藥,我不僅不怪你,還會獎賞你。除了藥之外,你再替我請個道士,書符畫押……”如此這般地叮囑了一番,再問,“你可聽明白了?”
短衫擦去冷汗,偷眼看父親和顏悅色,並不像動怒的樣子,這才小心翼翼地答:“兒子都記下了。父親放心,兒子一定辦得妥妥噹噹。”
四爺“哼”了一聲:“我當然放心。叫你做正事不行,這些個事,你不會找不到人的。”揮揮手說,“我累了,你出去找你媽來,我有話要囑咐她。”
短衫答應著,去母親房裡傳了話,便順腳兒往三姨娘娉婷屋裡來。耀武揚威地,把郎腿翹得高高地,捏著嗓子說:“這些日子,我事務煩忙,也沒顧上來看望三姨娘,三姨娘別怪罪。”
娉婷冷笑一聲,說:“原不勞二少爺惦記,只怕你少來兩趟,我還活得自在些。”
短衫窩火,陰陽怪氣地說:“三姨娘果然艷如桃李,冷若冰霜,我想不惦記,還真不捨得。剛才我去看父親,已經是不中用了,將來這整個家,所有的人,還不都得我操心嗎?到了那時候,難道三姨娘也還是這麼著?”
娉婷火了,霍地站起,指著門說:“那更不勞二少心操心!老爺死了,我自己上吊抹脖子,跟了他去便了。你爹不是口口聲聲惦記一塊貞節牌坊嗎?我替他掙來就是。”
短衫又怒又窘,脹得臉通紅,說:“三姨娘好烈性。但願三姨娘說到做到。”一甩袖子,悻悻出門。
走在小花園裡,還是滿心惱火,咬著牙想:叫你這會兒嘴硬,趕明兒老頭子死了,才叫你知道我的厲害。一路低頭走著,一眼看到那排倒伏的花叢,驀然想起這是大哥長衫出事的地方,心裡發虛,忍不住便停了腳步。忽又思及父親方才說的兩件憾事,原一直猜不透那另一件究竟指的什麼,看到花牆,才猛然明白過來,八成指的是娶了六姨娘回來卻不能如願的事吧。
想著,忽聽身後隱隱有聲響,“空空”地又悶又急,像是有誰在敲梆子。短衫心中慄慄,記起下人們關於長衫陰靈不遠的議論來,不禁有些七上八下的墜墜不安,卻看著頭頂的太陽自己勸自己:大青天白日的哪裡有什麼鬼神,說不定是有賊吧?壯起膽子,伏低身子一路悄悄地掩過去,隔著花叢一看,卻是四姨娘荷花在玩指甲花兒。
只見荷花穿著一襲滾邊旗袍,頭髮半干,顯見是剛洗過澡。撩起裙擺坐在樹墩子上,露出穿著透明絲襪的雪白大腿,膝蓋上頂著一隻瓷碗,正將鳳仙花兌著明礬倒在碗裡用力地舂呢。那“空空”的聲響,便是杵子舂碗的動靜,倒叫短衫虛驚一場。
那荷花已經舂了半碗汁子了,還有許多花沒用上,散落在腳下四周。她擱了碗,心滿意足地嘆息一聲,開始細細地染起指甲來。那刻意而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藝術品。染甲的一刻,誰能說她不是幸福而滿足的呢?然後,她張開五指讓鮮紅的鳳仙汁在陽光下曬乾,同時向指尖輕輕地吹著氣,那撮起的唇豐厚而圓潤,簡直是純稚的。
荷花只覺一顆心撲撲跳,從來沒有這麼緊張過,也不知是想念還是害怕,一溜煙地跑出去,來不及思想就冒失失闖進廳里去,歡天喜地地說:“是二少爺回來了麼?”
短衫正對著胡氏報告鄉下見聞,原本就心裡有鬼,看見荷花進來,更是心虛,滿腹狐疑地,竟一時看著她愣住。
胡氏將兩個人的神情盡看在眼底,心裡惱怒,卻不便發作,只陰陰地“咳”了一聲,說:“四姨娘,你的消息倒靈通,少爺剛進門,你已經準備接待了。”
荷花一驚,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忘形,趕緊斂眉低額地說:“我也是剛聽說,正要來給太太請安,進門時才聽丫環議論說少爺回來了。”
“是嗎?”胡氏淡淡地一揚眉,“現在你安也請了,人也見了,我和少爺還有事要談,你出去吧。”
荷花有些不舍,卻不能違抗,只得下死眼地將短衫深深看了兩眼,這才退了出去。短衫眼看著荷花背影都走得遠了,心中慄慄不安。
胡氏一一看在眼裡,恨恨地想:這幾個賤婢,沒一個好東西,這會兒先顧不得理你,等我閒下來,一個一個地剝你們的皮。因接著向兒子:“你剛才說到哪兒來著?”
“正說五姨娘呢。”短衫恭敬地答。
胡氏“呸”地一聲:“什麼五姨娘?你只管呼賤人就是了,又什麼勞什子姨娘?”
短衫笑一笑,恭順地說:“……那賤人剛到半路,就發了疹子,我替他請大夫煎參湯的,花了不少銀子,可是沒什麼用,只吃了三副藥就死了。”
胡氏點了點頭,鳳琴客死途中的消息她是在二少爺趕回來前已經聽說了的,如今不過是想聽兒子再說一遍。自那日四爺關起祠堂門來鞭審鳳琴,她便一直在擔著心事。雖然處罰鳳琴使她覺得開心,但是兒子到底與這件事有沒有干係呢,連她自己也說不清。現在好了,那賤人一死百了,總算拔了一根心頭刺。這樣想著,臉上便不自禁地露出幾分笑意來,說:“你去向你父親請了安來沒有?”
短衫答:“剛進門,聽阿福說父親病了,急著來向母親稟報,還沒來得及去看父親。不知父親怎麼樣了?”
胡氏皺眉說:“正要等你回來商量,看情形,還是早做準備的好。”
短衫微微吃驚,沉吟一下,慢慢地說:“兒子這就去看望父親。”躬身退出。
二
盧四爺自知病入膏肓,時日不久。這日,將短衫叫到眼前,欲布置後事。待見短衫進來,看他衣衫不整,神情委頓,眼神飄忽不定,不禁又想起大兒子長衫舉止有度,氣宇軒昂,心下深為痛惜。
足足將短衫看了半晌,方緩緩嘆氣說:“我只有你這一個兒子。短衫,你那幾個姨娘對不起我,這也不消說了,但是你媽,她一輩子含辛茹苦,守婦道,講祖禮,沒半分差錯。我一生有兩大憾事:第一個就是沒一座皇帝獎賞的盧家牌坊。如今這朝代,又不打仗,又不科舉,想請座軍政功德牌坊,科甲功名牌坊,那都是不大可能的了。若說忠正名節牌坊,官宦名門牌坊,也離題太遠,最多,也就是座貞婦節女牌坊了。皇上登基,我捐了不少錢,簡公公來青桐時,我們沒少禮遇他,我死後,你可托簡公公向皇上請求,賜一座貞節牌坊給你媽。如果我們盧家終於有一座自己的貞節牌坊,我在天之靈也覺安慰。”
短衫點頭答應,問:“那第二件呢?”
四爺嘆一口氣,並不回答,卻說:“短衫,你給鳳琴請的大夫是哪裡人?”
短衫大驚:“父親問這個做什麼?”
四爺道:“我要請他給我開一副藥,不過,可不能三副才死人,要一副奏效才行。”
短衫嚇得“撲通”一聲跪下,不住磕頭,卻不知該說什麼。
四爺親手挽起,喘著氣說:“我不是要責怪你。你只要替我弄來這副藥,我不僅不怪你,還會獎賞你。除了藥之外,你再替我請個道士,書符畫押……”如此這般地叮囑了一番,再問,“你可聽明白了?”
短衫擦去冷汗,偷眼看父親和顏悅色,並不像動怒的樣子,這才小心翼翼地答:“兒子都記下了。父親放心,兒子一定辦得妥妥噹噹。”
四爺“哼”了一聲:“我當然放心。叫你做正事不行,這些個事,你不會找不到人的。”揮揮手說,“我累了,你出去找你媽來,我有話要囑咐她。”
短衫答應著,去母親房裡傳了話,便順腳兒往三姨娘娉婷屋裡來。耀武揚威地,把郎腿翹得高高地,捏著嗓子說:“這些日子,我事務煩忙,也沒顧上來看望三姨娘,三姨娘別怪罪。”
娉婷冷笑一聲,說:“原不勞二少爺惦記,只怕你少來兩趟,我還活得自在些。”
短衫窩火,陰陽怪氣地說:“三姨娘果然艷如桃李,冷若冰霜,我想不惦記,還真不捨得。剛才我去看父親,已經是不中用了,將來這整個家,所有的人,還不都得我操心嗎?到了那時候,難道三姨娘也還是這麼著?”
娉婷火了,霍地站起,指著門說:“那更不勞二少心操心!老爺死了,我自己上吊抹脖子,跟了他去便了。你爹不是口口聲聲惦記一塊貞節牌坊嗎?我替他掙來就是。”
短衫又怒又窘,脹得臉通紅,說:“三姨娘好烈性。但願三姨娘說到做到。”一甩袖子,悻悻出門。
走在小花園裡,還是滿心惱火,咬著牙想:叫你這會兒嘴硬,趕明兒老頭子死了,才叫你知道我的厲害。一路低頭走著,一眼看到那排倒伏的花叢,驀然想起這是大哥長衫出事的地方,心裡發虛,忍不住便停了腳步。忽又思及父親方才說的兩件憾事,原一直猜不透那另一件究竟指的什麼,看到花牆,才猛然明白過來,八成指的是娶了六姨娘回來卻不能如願的事吧。
想著,忽聽身後隱隱有聲響,“空空”地又悶又急,像是有誰在敲梆子。短衫心中慄慄,記起下人們關於長衫陰靈不遠的議論來,不禁有些七上八下的墜墜不安,卻看著頭頂的太陽自己勸自己:大青天白日的哪裡有什麼鬼神,說不定是有賊吧?壯起膽子,伏低身子一路悄悄地掩過去,隔著花叢一看,卻是四姨娘荷花在玩指甲花兒。
只見荷花穿著一襲滾邊旗袍,頭髮半干,顯見是剛洗過澡。撩起裙擺坐在樹墩子上,露出穿著透明絲襪的雪白大腿,膝蓋上頂著一隻瓷碗,正將鳳仙花兌著明礬倒在碗裡用力地舂呢。那“空空”的聲響,便是杵子舂碗的動靜,倒叫短衫虛驚一場。
那荷花已經舂了半碗汁子了,還有許多花沒用上,散落在腳下四周。她擱了碗,心滿意足地嘆息一聲,開始細細地染起指甲來。那刻意而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藝術品。染甲的一刻,誰能說她不是幸福而滿足的呢?然後,她張開五指讓鮮紅的鳳仙汁在陽光下曬乾,同時向指尖輕輕地吹著氣,那撮起的唇豐厚而圓潤,簡直是純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