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水溶不知道該怎樣安慰已經長大的女兒才好,只得小心地將她抱到床上,拉起被子蓋住她,這才坐在床邊,輕輕問:“跟爸爸說,到底出了什麼事?”
然而小宛抽噎得說不出話來,只是將手伸出被外,指著帳頂的風鈴。
那鈴鐺隨著小宛的一指,忽然無風自動,“叮鈴”一聲。連水溶也不禁心神一震,忙解下銅鈴,托在手裡問女兒:“你要它?還是要我扔了它?”
他有點自責,老婆一再反對他把這些古里古怪的東西淘回家,現在到底把寶貝女兒嚇著了。
小宛卻一把將風鈴搶在手中,看到上面洇然的血跡——那是梅英的恨啊!
梅英墜樓之際,身若飛花,掠過這隻風鈴。風鈴看見了一切,記錄了一切,從此它的鈴聲里就有一種死亡的韻律,以“鈴”通“靈”。
是否,早在水溶將這隻風鈴帶回家的那一刻,便已經註定了小宛要與若梅英結下不解之緣?
原來為梅英鋪路的最初招魂人,竟是最不相信鬼神邪祟的水溶!這是諷刺,亦或命運?
“梅英要走了——”小宛哭著,沒頭沒腦地說——說出口,又覺不妥,明知老爸不會相信她的話,不禁又委屈地哭起來,“爸,你不會明白的。”
“明白,老爸明白。你慢慢說。”水溶已經認定女兒遇到了成長敏感期的常見病——憂鬱成狂,胡思亂想。這也難怪,最近不見那個記者張之也來家裡做客,兩人八成兒是鬧翻了。小女孩初戀失敗,多半會想東想西想到歪里去,鬧鬧情緒也是正常的。
他決定先順著女兒,“你一再提到若梅英,是不是遇見了什麼不尋常的事?”
“我一直可以看見若梅英,不,是梅英的魂。”小宛她明知道自己的話老爸一句也不會相信,可是不同老爸說,又能向誰說呢?奶奶嗎?誰敢保風燭殘年的她聽說若小姐魂靈不遠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她從七月十四請衣箱說起,說到在服裝間同梅英的第一次“見面”,說到上海尋訪林菊英的經過,說到會計嬤嬤趙自和的離奇身世,胡伯父子的罪孽,張朝天的身份,以及剛才在小樓里見到的慘絕人寰的那一幕——她只是隱瞞了阿陶的故事,不願意讓老爸更加擔心。
水溶越聽越奇,開始還在心裡不斷地做出科學的解釋分析,想著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導致的幻想臆念,然而小宛說得這樣有憑有據,還有許多史實,是不可能憑空杜撰的。比如趙嬤嬤的身世,連自己也不知道,小宛就是想像,也無從憑藉呀!
“自梳女”,“大燒衣”,“興隆旅館”,解放前的“鬼節放戲”,若梅英“何五姨太”的身份……這一切,若不是小宛親見親歷,從何得知?
還有,那天晚上,他的的確確是聽到
越劇唱片《紅樓夢》里忽然傳出了《倩女離魂》的京劇唱段呀。可是第二天早晨,那一段唱腔又憑空消失了。還有《遊園驚夢》的老唱片,也是神出鬼沒,不翼而飛。
難道,這世上真的有鬼?
堅定不移的無神論者水溶有些動搖了,猶猶豫豫地說:“你知道嗎,剛才胡家來電話,說明天為胡老爺子送殯,想請你去觀禮,因為——”因為覺得荒謬絕倫,他有點難以啟齒,“他們說,胡老爺子留了一封遺書給你。”
遺書。小宛明白,這就是若梅英所說的委託她最後一件事了。
“他為什麼會留遺書給你呢?”水溶問,但是心裡已經約略有答案。他看到女兒臉上有一種為自己所陌生的神情,詭秘而滄桑。
小宛說:“終於就要有答案了。”
夜裡,小宛失眠,經過客廳時,聽到書房裡傳來《遊園驚夢》的腔。
“萬紫千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壁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小宛以為是老爸加夜班趕稿,順手推開門來。
“奶奶?”她吃了一驚,“你怎麼這麼晚還不睡?”
奶奶抬起頭,滿臉迷茫,滿眼神傷:“宛兒,你能不能讓我見見若小姐?”
“奶奶……”
“今兒你和你爸的說話,我都聽見了。你爸不信,我信。”奶奶的昏花老眼中漸漸蓄淚,“我來借你爸的唱片機聽聽小姐的唱腔,想請小姐出來,跟我見上一見。”
“奶奶,她不會來的。”小宛同情地說。她已與若梅英通靈,心生感應,完全明白梅英為何不肯現身——不僅是因為奶奶年事已高,本來就日暮西山,再也禁不得陰氣入侵;還因為,當年的若梅英,不願意面對今天的小青。六十年久矣,人面桃花,滄海桑田,多少無奈辛酸,一言難盡,見又何為?
梅英是連女兒趙自和都不願意見面的——除了水小宛,她現身,只為殺人,不為敘舊。
“梅英不會現身的。”小宛再次說:“她說過,我所以能見到她,是因為我們相差六十年,卻是同月同日生,在佛曆上,是同一個人。我見她,好比照鏡子。”
“你能見到,我卻見不到……”奶奶忽然哭了,淚水長流,仿佛回到六十年前,那個忠心的、懵懂的、不諳世事又有點嘴饞的包衣小青。在小姐面前,她永遠只是小青。她想念她的小姐,想了半世,如今知道她就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好不痛心。
小宛驚動地看著奶奶的眼淚,想不到一個老人的悲痛也會這般軟弱愴惻。梅英魂明天就要與世長辭,到那時,便連自己也不可以再見她,何況奶奶。那麼,奶奶就是一輩子的抱憾了。她好想幫助奶奶完成心愿。
“好,奶奶,我幫你見她。”小宛豁出去。雖然梅英不會現身,然而她自有辦法畫皮以代,“奶奶,還記得當年你是怎麼幫小姐梳頭的嗎?”
梳子,篦,節,簪,釵,珠花,鳳,步搖,絡子……
水家是梨園世家,水溶為了找靈感,向來把書房布置得劇團後台一般,到處都堆放著假的花卉、盆景、旗幟,青花瓷瓶里插著翎毛,舊式隔扇上挑著宮燈,連牆壁都用劇場的紅緞幕遮起,粉墨行頭,應有盡有,雖不至十八般武藝樣樣齊全,卻也是胭脂水粉唾手可得。
小宛端坐在妝鏡前,斂容正貌,不苟言笑。奶奶——哦不,是小青,一樣一樣恭敬小心地在替小姐上妝,絲毫不敢馬虎。
描眉。塗粉。懸鼻。點唇,不要塗滿,只是中間一點紅,越顯得面如白玉,眼如星辰。勒頭,勒得兩隻眉毛斜飛上去,眼角高高吊起。抹額。貼絡子……
鏡中人一點點分明,不是若梅英又是誰?她旋個身,隨著音樂揚起水袖,輕拋眼神。
小青脫口呼出:小姐——老淚縱橫。
留聲機里在唱: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
然而小宛抽噎得說不出話來,只是將手伸出被外,指著帳頂的風鈴。
那鈴鐺隨著小宛的一指,忽然無風自動,“叮鈴”一聲。連水溶也不禁心神一震,忙解下銅鈴,托在手裡問女兒:“你要它?還是要我扔了它?”
他有點自責,老婆一再反對他把這些古里古怪的東西淘回家,現在到底把寶貝女兒嚇著了。
小宛卻一把將風鈴搶在手中,看到上面洇然的血跡——那是梅英的恨啊!
梅英墜樓之際,身若飛花,掠過這隻風鈴。風鈴看見了一切,記錄了一切,從此它的鈴聲里就有一種死亡的韻律,以“鈴”通“靈”。
是否,早在水溶將這隻風鈴帶回家的那一刻,便已經註定了小宛要與若梅英結下不解之緣?
原來為梅英鋪路的最初招魂人,竟是最不相信鬼神邪祟的水溶!這是諷刺,亦或命運?
“梅英要走了——”小宛哭著,沒頭沒腦地說——說出口,又覺不妥,明知老爸不會相信她的話,不禁又委屈地哭起來,“爸,你不會明白的。”
“明白,老爸明白。你慢慢說。”水溶已經認定女兒遇到了成長敏感期的常見病——憂鬱成狂,胡思亂想。這也難怪,最近不見那個記者張之也來家裡做客,兩人八成兒是鬧翻了。小女孩初戀失敗,多半會想東想西想到歪里去,鬧鬧情緒也是正常的。
他決定先順著女兒,“你一再提到若梅英,是不是遇見了什麼不尋常的事?”
“我一直可以看見若梅英,不,是梅英的魂。”小宛她明知道自己的話老爸一句也不會相信,可是不同老爸說,又能向誰說呢?奶奶嗎?誰敢保風燭殘年的她聽說若小姐魂靈不遠會發生什麼事?
於是,她從七月十四請衣箱說起,說到在服裝間同梅英的第一次“見面”,說到上海尋訪林菊英的經過,說到會計嬤嬤趙自和的離奇身世,胡伯父子的罪孽,張朝天的身份,以及剛才在小樓里見到的慘絕人寰的那一幕——她只是隱瞞了阿陶的故事,不願意讓老爸更加擔心。
水溶越聽越奇,開始還在心裡不斷地做出科學的解釋分析,想著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導致的幻想臆念,然而小宛說得這樣有憑有據,還有許多史實,是不可能憑空杜撰的。比如趙嬤嬤的身世,連自己也不知道,小宛就是想像,也無從憑藉呀!
“自梳女”,“大燒衣”,“興隆旅館”,解放前的“鬼節放戲”,若梅英“何五姨太”的身份……這一切,若不是小宛親見親歷,從何得知?
還有,那天晚上,他的的確確是聽到
越劇唱片《紅樓夢》里忽然傳出了《倩女離魂》的京劇唱段呀。可是第二天早晨,那一段唱腔又憑空消失了。還有《遊園驚夢》的老唱片,也是神出鬼沒,不翼而飛。
難道,這世上真的有鬼?
堅定不移的無神論者水溶有些動搖了,猶猶豫豫地說:“你知道嗎,剛才胡家來電話,說明天為胡老爺子送殯,想請你去觀禮,因為——”因為覺得荒謬絕倫,他有點難以啟齒,“他們說,胡老爺子留了一封遺書給你。”
遺書。小宛明白,這就是若梅英所說的委託她最後一件事了。
“他為什麼會留遺書給你呢?”水溶問,但是心裡已經約略有答案。他看到女兒臉上有一種為自己所陌生的神情,詭秘而滄桑。
小宛說:“終於就要有答案了。”
夜裡,小宛失眠,經過客廳時,聽到書房裡傳來《遊園驚夢》的腔。
“萬紫千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壁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小宛以為是老爸加夜班趕稿,順手推開門來。
“奶奶?”她吃了一驚,“你怎麼這麼晚還不睡?”
奶奶抬起頭,滿臉迷茫,滿眼神傷:“宛兒,你能不能讓我見見若小姐?”
“奶奶……”
“今兒你和你爸的說話,我都聽見了。你爸不信,我信。”奶奶的昏花老眼中漸漸蓄淚,“我來借你爸的唱片機聽聽小姐的唱腔,想請小姐出來,跟我見上一見。”
“奶奶,她不會來的。”小宛同情地說。她已與若梅英通靈,心生感應,完全明白梅英為何不肯現身——不僅是因為奶奶年事已高,本來就日暮西山,再也禁不得陰氣入侵;還因為,當年的若梅英,不願意面對今天的小青。六十年久矣,人面桃花,滄海桑田,多少無奈辛酸,一言難盡,見又何為?
梅英是連女兒趙自和都不願意見面的——除了水小宛,她現身,只為殺人,不為敘舊。
“梅英不會現身的。”小宛再次說:“她說過,我所以能見到她,是因為我們相差六十年,卻是同月同日生,在佛曆上,是同一個人。我見她,好比照鏡子。”
“你能見到,我卻見不到……”奶奶忽然哭了,淚水長流,仿佛回到六十年前,那個忠心的、懵懂的、不諳世事又有點嘴饞的包衣小青。在小姐面前,她永遠只是小青。她想念她的小姐,想了半世,如今知道她就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好不痛心。
小宛驚動地看著奶奶的眼淚,想不到一個老人的悲痛也會這般軟弱愴惻。梅英魂明天就要與世長辭,到那時,便連自己也不可以再見她,何況奶奶。那麼,奶奶就是一輩子的抱憾了。她好想幫助奶奶完成心愿。
“好,奶奶,我幫你見她。”小宛豁出去。雖然梅英不會現身,然而她自有辦法畫皮以代,“奶奶,還記得當年你是怎麼幫小姐梳頭的嗎?”
梳子,篦,節,簪,釵,珠花,鳳,步搖,絡子……
水家是梨園世家,水溶為了找靈感,向來把書房布置得劇團後台一般,到處都堆放著假的花卉、盆景、旗幟,青花瓷瓶里插著翎毛,舊式隔扇上挑著宮燈,連牆壁都用劇場的紅緞幕遮起,粉墨行頭,應有盡有,雖不至十八般武藝樣樣齊全,卻也是胭脂水粉唾手可得。
小宛端坐在妝鏡前,斂容正貌,不苟言笑。奶奶——哦不,是小青,一樣一樣恭敬小心地在替小姐上妝,絲毫不敢馬虎。
描眉。塗粉。懸鼻。點唇,不要塗滿,只是中間一點紅,越顯得面如白玉,眼如星辰。勒頭,勒得兩隻眉毛斜飛上去,眼角高高吊起。抹額。貼絡子……
鏡中人一點點分明,不是若梅英又是誰?她旋個身,隨著音樂揚起水袖,輕拋眼神。
小青脫口呼出:小姐——老淚縱橫。
留聲機里在唱:
“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掩重門暮雨紛紛。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今春,香肌瘦幾分,摟帶寬三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