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又隔了兩年,明珠事敗,御史郭琇參劾明珠八大罪,說他“凡奉諭旨,如獲好評,便稱‘由我力薦’;若不稱旨,便說‘上意不喜,吾當從容挽救。’任意附會,市恩立威,連結黨羽,多方取賄,士風文教,因之大壞。且與靳輔、余國柱等交相固結,每年糜費河銀,大半分肥;科道官有內升或出差的,必居功要索,至於考選科道,即與之訂約,凡有本章,必須先送閱覽,言官多受牽制”云云。
八條罪狀,貪瀆跋扈,哪一條都夠流放斬首的了。然而康熙帝撫卷長嘆,終道:念在納蘭侍衛英年早逝,朕不忍遽行加罪其父,且用兵之時,明珠實有效勞績者。遂只削去明珠的大學士頭銜也就是了。
明珠和索額圖爭了一輩子,索額圖落了個瘐死獄中,而明珠雖然罷相,卻一直活過古稀之年,於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安然病逝於京城家中,康熙帝特派遣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總算善始善終。這不得不說是納蘭成德對於父親的遺惠了。
又過了二百多年,又一個葉赫那拉家族的女子走進了皇城,嫁給了咸豐皇帝做妃子,並成為同治皇帝的生母,人稱慈禧太后。她垂簾聽政,獨掌天下,在愛新覺羅的皇廷里翻雲覆雨,親手葬送了同治和光緒兩朝傀儡皇帝,而後扶宣統帝溥儀登基。她的離世,也宣告了大清盛世的結束。金台石的詛咒,終成實踐。
三百年後,人們已經說不清金台石與努爾哈赤的恩恩怨怨,明珠與索額圖的是是非非,也不再記得覺羅夫人、納蘭碧藥、盧夫人、顏氏,或者沈菀這些個納蘭家女人的淚痕夢影,絮果蘭因。然而納蘭詞,卻依然流傳在風中,一唱三嘆,永不泯滅。每當靜夜來歌,如果你細聽清風,就會隱約聽到有人在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缺。
若使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寰容易絕,燕子來時,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八條罪狀,貪瀆跋扈,哪一條都夠流放斬首的了。然而康熙帝撫卷長嘆,終道:念在納蘭侍衛英年早逝,朕不忍遽行加罪其父,且用兵之時,明珠實有效勞績者。遂只削去明珠的大學士頭銜也就是了。
明珠和索額圖爭了一輩子,索額圖落了個瘐死獄中,而明珠雖然罷相,卻一直活過古稀之年,於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五日安然病逝於京城家中,康熙帝特派遣皇三子胤祉前往祭奠,總算善始善終。這不得不說是納蘭成德對於父親的遺惠了。
又過了二百多年,又一個葉赫那拉家族的女子走進了皇城,嫁給了咸豐皇帝做妃子,並成為同治皇帝的生母,人稱慈禧太后。她垂簾聽政,獨掌天下,在愛新覺羅的皇廷里翻雲覆雨,親手葬送了同治和光緒兩朝傀儡皇帝,而後扶宣統帝溥儀登基。她的離世,也宣告了大清盛世的結束。金台石的詛咒,終成實踐。
三百年後,人們已經說不清金台石與努爾哈赤的恩恩怨怨,明珠與索額圖的是是非非,也不再記得覺羅夫人、納蘭碧藥、盧夫人、顏氏,或者沈菀這些個納蘭家女人的淚痕夢影,絮果蘭因。然而納蘭詞,卻依然流傳在風中,一唱三嘆,永不泯滅。每當靜夜來歌,如果你細聽清風,就會隱約聽到有人在唱: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缺。
若使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那塵寰容易絕,燕子來時,軟踏簾鉤說。
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