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頁
在《哭馮至先生》一文中,作者揮灑自如地傾訴了自己與馮至先生多年的情誼,惆悵中夾雜著苦澀和憂傷。他詳述了自己許多的“悔不該”,以至於因未能最後和馮至先生長談而“抱恨終天”。文中回憶了長他六歲的馮至先生給他過80誕辰而使他“萬感交集”的情景。文章最後,季先生動情地表示:“為了馮至先生,我願意把自己淚庫中的淚一次提光,使它成為我一生中最後的一次痛哭。”隨著這些情感一起湧上心頭的是季先生與馮至先生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友情,那種猶如“耐人尋味的抒情詩”一樣的情誼,真是“美妙絕倫的,終生難忘”。這樣的抒情散文細語似歌、輕嘆如唱;這樣的情感真心似火、深情如炙。作者憑藉天賦與勤奮,讓自己與馮至先生的友情像涓涓細水流淌一樣,沁入人們的心田。這樣的散文語言口語化,輕鬆自如,韻味無窮。
季先生散文之美真令人讀之百味俱生,萬念俱無。新年伊始,正是北方嚴寒的冬日,在窗明几淨的書桌前細讀這些散文,真是人生最最愜意的快事。這些,形散神聚於有意無意之間寫就的文字,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有了靈性,啟發了人的悟性,它將難以描摹的人生瑣事化為令人難忘的一刻,將人的真善美展現給世人。人們一定會再一次感受到95歲的世紀老人獻給讀者的是一顆赤熱真誠的心。
孟昭毅
2006年1月8日於攻玉齋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
季先生散文之美真令人讀之百味俱生,萬念俱無。新年伊始,正是北方嚴寒的冬日,在窗明几淨的書桌前細讀這些散文,真是人生最最愜意的快事。這些,形散神聚於有意無意之間寫就的文字,猶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有了靈性,啟發了人的悟性,它將難以描摹的人生瑣事化為令人難忘的一刻,將人的真善美展現給世人。人們一定會再一次感受到95歲的世紀老人獻給讀者的是一顆赤熱真誠的心。
孟昭毅
2006年1月8日於攻玉齋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站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如侵權,請郵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