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別管。……我、我不成了……”生死關頭對於情勢的冷靜判斷、讓她迅速推開了他,神智在轉眼間的渙散。眼前恍然浮現出母親安詳慈愛的笑容,她微微的笑了。
此刻,一襲緋紅色的衣服已經出現在聖殿的門外,風一樣迅速的掠過來。
“紅塵、紅塵。”
恍惚間有人在叫她的名字,聲音裡帶著焦急與關切,然而卻仿佛在極遠的地方。她用力想睜開眼睛看到一些什麼,然而,什麼都看不見。
耳邊是不斷的汩汩的聲音,仿佛有急流涌動——然而,她知道那是自己血液急速流出身體的聲音,伴隨著擴大得可怕的緩慢心跳。有人握著她的手,不斷地輕輕叫著她,正是由於那個聲音、讓她恍惚間回復了一些意識。
“靖姑娘……”她恍惚笑了一笑,聽出了那個聲音——雖然由於加入了過多的感情、而讓那個向來冷漠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陌生。兩年前、正是因為靖姑娘、她才決定加入聽雪樓,捨棄了她十年來在江湖獨來獨往的生活。
她是感激那個緋衣女子的……不惜為她、向著聽雪樓獻上了所有的個人力量。
然而,今天一切都要結束了吧?
“紅塵…紅塵沒有希望了麼?靖姑娘,什麼藥能治好她?”忽然,她聽到了另一個急切的聲音:碧落。血還在不停的流出她的身體,帶走她的生命,然而紅塵卻欣慰的笑了:
他活著……他活著就好。
他依然可以彈《紫竹調》,或許現在不行,但很久很久以後,他依然可以彈給另外一位女子聽,依然可以用曲調中哀傷溫柔的意味、來安慰另外一個孤獨的人。
那個時候,不管她已是在何處。
她與他相交不深,也談不上愛戀什麼,只是很簡單的、不願意看見他死去……因為他會彈那一首她夢中的歌謠,母親在她童年時唱過無數次的歌謠。
愛與恨、或者生與死的理由,有時候就那麼簡單。
她對於最早年沒有記憶,所能記得的一切,都是從五歲與母親搬到永陽坊開始。
永陽坊在長安城西,偏僻的貧窮人家居住的地方。
她的記憶中,坊四周全是高高的圍牆,一到了晚上,那個肥胖的里正就不許任何人出去。高高的圍牆,擋的里坊中似乎長久沒有陽光——永陽坊,居然還叫永陽坊?
母親告訴她,父親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做生意,要很久才回來。然而一直到她離開那個永陽坊時,都沒有收到任何父親的信箋或消息。長大以後她才無意間知道,其實母親是一個當朝高官的下堂妾,沒有生兒子,寵愛過去了以後就被遺棄。
而她,從出生以來就是被遺棄的……她從來沒有過父親。
坊里的土路是漫長的,兩旁是淒涼陰鬱的小土房。坊里的鄰居都是窮人。她家也是。
她和母親在一個房間裡做飯,吃飯和睡眠。那間房子是抹著的牆壁抹著黃土、屋頂上只是茅草,夏熱而冬寒——然而為了能住這樣的房子,母親依然沒日沒夜的紡線和做女紅。
五歲的她沒有事情可做,母親便打發她去和鄰家那些孩子玩,然而沒有父親的她總是被那群孩子作弄,其中里正家那個胖胖的慶寶更是每天都非要把她弄哭才罷休。
“不要欺負我家紅兒,一起好好玩吧!”每次聽到她在外面的哭聲,母親總是慌慌張張的放下紡錘奔出門來,將她摟在懷裡,對她那些玩伴說。那群孩子則很有些敬畏的看著母親,不說話,然後會老實上幾天。
即使是孩子們,也隱約能感受到母親的美貌。在這個黃土牆壁黃土路的貧窮的地方,母親的美就像是掩飾不住的陽光,從一切破敗頹唐的陰影中散發出來,引得坊里很多男人暗地裡注目。
也許是以往富裕的生活所遺留下來的習慣吧,母親愛打扮。儘管清貧,每天她都要蘸著水,將頭髮梳的光滑無比,再用牆角里自己栽的晚香玉戴在鬢角。
母親非常寵愛她,有時候叫她囡囡——那種江南水鄉的稱呼。那裡,是母親的家鄉。
然而,清貧的日子也沒能支持多久。母親一個人賺來的微薄收入很快不夠家裡用了,甚至不夠租那個小房子的錢,何況那個肥豬一樣的里正還經常要上門來收各種各樣的稅款。母親依舊沒日沒夜的縫紉針指,然而還是不夠。
那一段時間她長大後一直不忘。很多個晚上,母親總是抱著她空著肚子上床睡覺,在她餓得受不了的哭起來時候,母親便也流著淚、哼著小曲兒哄她入睡。
那支曲子叫做《紫竹調》,也是母親江南故鄉那邊的歌謠。
母親總是說,她明天就能賺到錢來,然後就買很多燒餅母女大吃一頓。她就咬著手指頭,裝作乖乖的入睡——其實孩子心裡明白的很,明天是沒有燒餅的,明天的明天也不會有——就像她那個“出門做生意”的父親,是永遠也不會回家的。
但是過了不久,家裡居然真的開始有吃的了。或者是幾片鹹肉,或者是一疊燒餅,總之,雖然說不上是大吃一頓,然而她再也不用挨餓。
吃的東西是那些陌生叔叔帶來的,母親和她說,那些是來買她紡出來線的客商。八歲的她點了點頭,但是眼睛裡卻是不信任的神色。她知道母親欺騙了她,她再也不信任母親。
母親這幾天根本沒有紡線。而且每次那些陌生的客人來到時,母親就要將她從那間小房子裡趕出來,在她衣襟里放上一些吃的,讓她自己出去玩。
坊里有一間小小的土地廟,廟裡有個老眼昏花的廟祝,平日裡沒人去,她便一個人跑到那裡去,對著空蕩蕩的廟發呆,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八歲的她不了解母親為什麼這麼做,只知道坊里所有鄰居看她們的眼光都再也不是善意的了。她還太不懂世上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的態度會有如此地變化。她只希望自己能遠遠離開所有的人,包括母親,呆在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
“你娘是個婊子。”儘管她儘量避開和里正兒子那幫渾小子碰見,然而有一日從土地廟出來,那群孩子還是纏上了她,堵住了她回家的去路。慶寶劈頭就說了一句,然後不懷好意的大笑起來。
她不知道這種字眼的含義,然而那些壞小子的眼神、讓她知道那是惡毒的嘲笑。
“我爹昨天晚上從你家裡出來,結果我娘今天和他吵架了!”慶寶挑釁的說,一邊咧著嘴笑,“只值五個燒餅……你娘真是賤啊!”
她的手一哆嗦,懷中揣著的燒餅掉到了地上,然後忽然尖叫著,瘋了一樣的衝過去一頭撞倒了那個胖胖的慶寶。她咬他,踢他,用盡了能用的所有手段。然而那一群孩子怔了一下之後反應了過來,開始圍毆她。
“紅兒、紅兒,怎麼了?”
回家已經天黑了,母親在台階上倚門而望,看見她頭破血流的樣子,連忙沖了下來,抓住她的肩膀問,聲音未落已經哽咽了起來。
此刻,一襲緋紅色的衣服已經出現在聖殿的門外,風一樣迅速的掠過來。
“紅塵、紅塵。”
恍惚間有人在叫她的名字,聲音裡帶著焦急與關切,然而卻仿佛在極遠的地方。她用力想睜開眼睛看到一些什麼,然而,什麼都看不見。
耳邊是不斷的汩汩的聲音,仿佛有急流涌動——然而,她知道那是自己血液急速流出身體的聲音,伴隨著擴大得可怕的緩慢心跳。有人握著她的手,不斷地輕輕叫著她,正是由於那個聲音、讓她恍惚間回復了一些意識。
“靖姑娘……”她恍惚笑了一笑,聽出了那個聲音——雖然由於加入了過多的感情、而讓那個向來冷漠的聲音聽起來有些陌生。兩年前、正是因為靖姑娘、她才決定加入聽雪樓,捨棄了她十年來在江湖獨來獨往的生活。
她是感激那個緋衣女子的……不惜為她、向著聽雪樓獻上了所有的個人力量。
然而,今天一切都要結束了吧?
“紅塵…紅塵沒有希望了麼?靖姑娘,什麼藥能治好她?”忽然,她聽到了另一個急切的聲音:碧落。血還在不停的流出她的身體,帶走她的生命,然而紅塵卻欣慰的笑了:
他活著……他活著就好。
他依然可以彈《紫竹調》,或許現在不行,但很久很久以後,他依然可以彈給另外一位女子聽,依然可以用曲調中哀傷溫柔的意味、來安慰另外一個孤獨的人。
那個時候,不管她已是在何處。
她與他相交不深,也談不上愛戀什麼,只是很簡單的、不願意看見他死去……因為他會彈那一首她夢中的歌謠,母親在她童年時唱過無數次的歌謠。
愛與恨、或者生與死的理由,有時候就那麼簡單。
她對於最早年沒有記憶,所能記得的一切,都是從五歲與母親搬到永陽坊開始。
永陽坊在長安城西,偏僻的貧窮人家居住的地方。
她的記憶中,坊四周全是高高的圍牆,一到了晚上,那個肥胖的里正就不許任何人出去。高高的圍牆,擋的里坊中似乎長久沒有陽光——永陽坊,居然還叫永陽坊?
母親告訴她,父親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做生意,要很久才回來。然而一直到她離開那個永陽坊時,都沒有收到任何父親的信箋或消息。長大以後她才無意間知道,其實母親是一個當朝高官的下堂妾,沒有生兒子,寵愛過去了以後就被遺棄。
而她,從出生以來就是被遺棄的……她從來沒有過父親。
坊里的土路是漫長的,兩旁是淒涼陰鬱的小土房。坊里的鄰居都是窮人。她家也是。
她和母親在一個房間裡做飯,吃飯和睡眠。那間房子是抹著的牆壁抹著黃土、屋頂上只是茅草,夏熱而冬寒——然而為了能住這樣的房子,母親依然沒日沒夜的紡線和做女紅。
五歲的她沒有事情可做,母親便打發她去和鄰家那些孩子玩,然而沒有父親的她總是被那群孩子作弄,其中里正家那個胖胖的慶寶更是每天都非要把她弄哭才罷休。
“不要欺負我家紅兒,一起好好玩吧!”每次聽到她在外面的哭聲,母親總是慌慌張張的放下紡錘奔出門來,將她摟在懷裡,對她那些玩伴說。那群孩子則很有些敬畏的看著母親,不說話,然後會老實上幾天。
即使是孩子們,也隱約能感受到母親的美貌。在這個黃土牆壁黃土路的貧窮的地方,母親的美就像是掩飾不住的陽光,從一切破敗頹唐的陰影中散發出來,引得坊里很多男人暗地裡注目。
也許是以往富裕的生活所遺留下來的習慣吧,母親愛打扮。儘管清貧,每天她都要蘸著水,將頭髮梳的光滑無比,再用牆角里自己栽的晚香玉戴在鬢角。
母親非常寵愛她,有時候叫她囡囡——那種江南水鄉的稱呼。那裡,是母親的家鄉。
然而,清貧的日子也沒能支持多久。母親一個人賺來的微薄收入很快不夠家裡用了,甚至不夠租那個小房子的錢,何況那個肥豬一樣的里正還經常要上門來收各種各樣的稅款。母親依舊沒日沒夜的縫紉針指,然而還是不夠。
那一段時間她長大後一直不忘。很多個晚上,母親總是抱著她空著肚子上床睡覺,在她餓得受不了的哭起來時候,母親便也流著淚、哼著小曲兒哄她入睡。
那支曲子叫做《紫竹調》,也是母親江南故鄉那邊的歌謠。
母親總是說,她明天就能賺到錢來,然後就買很多燒餅母女大吃一頓。她就咬著手指頭,裝作乖乖的入睡——其實孩子心裡明白的很,明天是沒有燒餅的,明天的明天也不會有——就像她那個“出門做生意”的父親,是永遠也不會回家的。
但是過了不久,家裡居然真的開始有吃的了。或者是幾片鹹肉,或者是一疊燒餅,總之,雖然說不上是大吃一頓,然而她再也不用挨餓。
吃的東西是那些陌生叔叔帶來的,母親和她說,那些是來買她紡出來線的客商。八歲的她點了點頭,但是眼睛裡卻是不信任的神色。她知道母親欺騙了她,她再也不信任母親。
母親這幾天根本沒有紡線。而且每次那些陌生的客人來到時,母親就要將她從那間小房子裡趕出來,在她衣襟里放上一些吃的,讓她自己出去玩。
坊里有一間小小的土地廟,廟裡有個老眼昏花的廟祝,平日裡沒人去,她便一個人跑到那裡去,對著空蕩蕩的廟發呆,一坐就是一個下午。
八歲的她不了解母親為什麼這麼做,只知道坊里所有鄰居看她們的眼光都再也不是善意的了。她還太不懂世上的事情,不知道為什麼大家的態度會有如此地變化。她只希望自己能遠遠離開所有的人,包括母親,呆在一個誰也找不到的地方。
“你娘是個婊子。”儘管她儘量避開和里正兒子那幫渾小子碰見,然而有一日從土地廟出來,那群孩子還是纏上了她,堵住了她回家的去路。慶寶劈頭就說了一句,然後不懷好意的大笑起來。
她不知道這種字眼的含義,然而那些壞小子的眼神、讓她知道那是惡毒的嘲笑。
“我爹昨天晚上從你家裡出來,結果我娘今天和他吵架了!”慶寶挑釁的說,一邊咧著嘴笑,“只值五個燒餅……你娘真是賤啊!”
她的手一哆嗦,懷中揣著的燒餅掉到了地上,然後忽然尖叫著,瘋了一樣的衝過去一頭撞倒了那個胖胖的慶寶。她咬他,踢他,用盡了能用的所有手段。然而那一群孩子怔了一下之後反應了過來,開始圍毆她。
“紅兒、紅兒,怎麼了?”
回家已經天黑了,母親在台階上倚門而望,看見她頭破血流的樣子,連忙沖了下來,抓住她的肩膀問,聲音未落已經哽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