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那麼,我們又何能冷漠地、孤傲地生活在人群里呢?
彩虹汗珠
剛做完運動,坐在陽台乘涼,這時才發現剛剛的大雨已經過了,天邊的陽光重新展顏,而在山與山之間掛著一彎又長又大的彩虹,明亮、鮮艷、溫暖,多麼美的彩虹!如果天天能看見這麼美的天空不知道多麼幸福,我那樣想著。
我的汗還在流著,手臂上冒出一粒粒豆大的汗珠,陽光和煦地膚觸著,這時我看見自己手臂上的汗珠,每一粒都是七彩的,宛若蘊藏著一道彩虹,和天邊的彩虹一樣明亮、鮮艷,而溫暖。
我知道了,手臂上每一粒汗珠里的彩虹與天空那宏偉的彩虹在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這使我知道每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是可以理解的。微塵與法界的關係雖比汗珠與彩虹要甚深微妙,但理體則一,正如《須真天子經》中說的:“譬如天下,萬川四流,各自有名,盡歸於海,合為一味。所以者何?無有異故也。如是天子,不曉了法界者,便呼有異;曉了法界者,便見而無異也。”
看著手臂上的汗珠一粒粒冒出,粒粒晶瑩剔透,悉數比為明艷彩虹,這時就更覺得《華嚴經》的偈是多麼真實,多麼遼闊而偉大:
一一毛孔中剎海,等一切剎極微數,
佛悉於中坐道場,菩薩眾會共圍繞。
一一毛孔所有剎,佛悉於中坐道場,
安處最勝蓮花座,普現神通周法界。
一毛端處所有佛,一切剎土極微數,
悉於菩薩眾會中,皆為宣揚普賢行。
如來安坐於一剎,一切剎中無不現,
一方無盡菩薩雲,普共同來集其所。
輕輕地讀誦這首偈,從優症狀的玄想中抬起頭來,天邊的彩虹已經消逝,手上汗珠的彩虹仍在閃爍。佛菩薩給我們偶然的示現正如天邊的彩虹,要很多因緣湊巧才能得見。對一位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日日期待天上的彩虹,而是時時看見手上的彩虹與心裡的彩虹。
一片茶葉
抓一把茶葉丟在壺裡,從壺口流出了金黃色的液體,喝茶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葉中的每一片所釋放出來的。我們喝茶的人,從來不會去分辨每一片茶葉,常常忘記一壺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葉所組成的。
在一壺茶里,每一片茶葉都不重要,因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壺茶。但是,每一片茶葉也都非常的重要,因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葉的本質。
布施不就是這樣嗎?
布施,猶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壺茶里,少了我這一片,看似不影響茶的味道;其實不 然,丟進我這一片,整壺茶就有了我的芳香。雖然我施的很小,也會充滿每一滴水。
我們應以茶葉為師,最好的茶葉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製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壺裡才能還原、才能溫潤、才有做為茶葉的生命的意義;我們也一樣,要經過許多歲月的涮洗才能鍛鍊我們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獻時,我們才有了人的溫潤,有生命的意義。
一片茶葉丟到壺裡就被遺忘了,喝的人在喜歡一壺茶的時候並不會去單獨讚嘆一片茶 葉。一片茶葉是不求世間名譽的,這就是以清淨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報,只是盡心盡意地奉獻自己的芳香。
一壺好茶,是每一片茶葉共同創造的淨土。
說珍惜世界,先學習在社會這壺茶里,做一片茶葉!
當我們這樣想時,喝茶的時候就特別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鏡里的陽光
埃及有很多開放給人參觀的古蹟,由於偏處沙漠,架設電源不便,幾乎都沒有電燈設備,尤其是在深入地底的法老王的陵墓,經過幾次的轉折,是完全黑暗的。
埃及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入口處架一面大鏡把陽光折射進地洞,然後在每一個地道轉彎處都放一面鏡子,陽光依次折射,最後竟能射進一千公尺的地底,不需要任何燈光的輔助,人就能在地層深處目視景物。由於埃及的陽光燦亮,處入的幾段地道,光明有如白晝。
這種取得光源來照射地底的方法令人讚嘆,多麼像佛教里所說的“回向”,它給我們有三大啟示:一是唯有光明的心地才能回向,黑暗的心靈是沒有能力回向的,所以想回向給別人,必須使心有光明。二是佛菩薩的光明有如光耀的太陽,我們修行的人都是鏡子,要把佛菩薩的光明向黑暗折射。三是借佛菩薩的慈悲力、智慧力之回向,真能使最黑暗之處帶來光明,而一切菩薩之所行,無不悉數回向給眾生與菩提。
回向,是“迴轉”自己的善根公德“趣向”予眾生,也就是趣向於佛果,就如同鏡子一面承受佛的光明,一面投影照亮黑暗。
《止觀》說:“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己,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回向為大地。”回向如把聲音吹入號角,回向如把聲音放進擴音喇叭,回向有如敲鍾、鳴鼓、彈琴、吹笛;回向有如揚風、落雨、溪流、天籟;回向有如獅吼、海潮、慈雲、慧矩。
回向,是黑暗裡點一盞燈。
回向,是雪年地中生一盆火。
回向,是風雨夜搭一個棚。
回向呀!是怒濤駭浪中能平靜航行的法船。
回向有非常
彩虹汗珠
剛做完運動,坐在陽台乘涼,這時才發現剛剛的大雨已經過了,天邊的陽光重新展顏,而在山與山之間掛著一彎又長又大的彩虹,明亮、鮮艷、溫暖,多麼美的彩虹!如果天天能看見這麼美的天空不知道多麼幸福,我那樣想著。
我的汗還在流著,手臂上冒出一粒粒豆大的汗珠,陽光和煦地膚觸著,這時我看見自己手臂上的汗珠,每一粒都是七彩的,宛若蘊藏著一道彩虹,和天邊的彩虹一樣明亮、鮮艷,而溫暖。
我知道了,手臂上每一粒汗珠里的彩虹與天空那宏偉的彩虹在本質上是沒有差別的,這使我知道每一微塵中見一切法界是可以理解的。微塵與法界的關係雖比汗珠與彩虹要甚深微妙,但理體則一,正如《須真天子經》中說的:“譬如天下,萬川四流,各自有名,盡歸於海,合為一味。所以者何?無有異故也。如是天子,不曉了法界者,便呼有異;曉了法界者,便見而無異也。”
看著手臂上的汗珠一粒粒冒出,粒粒晶瑩剔透,悉數比為明艷彩虹,這時就更覺得《華嚴經》的偈是多麼真實,多麼遼闊而偉大:
一一毛孔中剎海,等一切剎極微數,
佛悉於中坐道場,菩薩眾會共圍繞。
一一毛孔所有剎,佛悉於中坐道場,
安處最勝蓮花座,普現神通周法界。
一毛端處所有佛,一切剎土極微數,
悉於菩薩眾會中,皆為宣揚普賢行。
如來安坐於一剎,一切剎中無不現,
一方無盡菩薩雲,普共同來集其所。
輕輕地讀誦這首偈,從優症狀的玄想中抬起頭來,天邊的彩虹已經消逝,手上汗珠的彩虹仍在閃爍。佛菩薩給我們偶然的示現正如天邊的彩虹,要很多因緣湊巧才能得見。對一位修行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日日期待天上的彩虹,而是時時看見手上的彩虹與心裡的彩虹。
一片茶葉
抓一把茶葉丟在壺裡,從壺口流出了金黃色的液體,喝茶的時候我突然想到:這杯茶的每一滴水,是哥哥那一把茶葉中的每一片所釋放出來的。我們喝茶的人,從來不會去分辨每一片茶葉,常常忘記一壺茶是由一片一片的茶葉所組成的。
在一壺茶里,每一片茶葉都不重要,因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壺茶。但是,每一片茶葉也都非常的重要,因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葉的本質。
布施不就是這樣嗎?
布施,猶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壺茶里,少了我這一片,看似不影響茶的味道;其實不 然,丟進我這一片,整壺茶就有了我的芳香。雖然我施的很小,也會充滿每一滴水。
我們應以茶葉為師,最好的茶葉需要五六斤茶青才能製成一斤茶,而每一片茶都是泡在壺裡才能還原、才能溫潤、才有做為茶葉的生命的意義;我們也一樣,要經過許多歲月的涮洗才能鍛鍊我們的芬芳,而且只有在奉獻時,我們才有了人的溫潤,有生命的意義。
一片茶葉丟到壺裡就被遺忘了,喝的人在喜歡一壺茶的時候並不會去單獨讚嘆一片茶 葉。一片茶葉是不求世間名譽的,這就是以清淨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報,只是盡心盡意地奉獻自己的芳香。
一壺好茶,是每一片茶葉共同創造的淨土。
說珍惜世界,先學習在社會這壺茶里,做一片茶葉!
當我們這樣想時,喝茶的時候就特別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鏡里的陽光
埃及有很多開放給人參觀的古蹟,由於偏處沙漠,架設電源不便,幾乎都沒有電燈設備,尤其是在深入地底的法老王的陵墓,經過幾次的轉折,是完全黑暗的。
埃及人就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入口處架一面大鏡把陽光折射進地洞,然後在每一個地道轉彎處都放一面鏡子,陽光依次折射,最後竟能射進一千公尺的地底,不需要任何燈光的輔助,人就能在地層深處目視景物。由於埃及的陽光燦亮,處入的幾段地道,光明有如白晝。
這種取得光源來照射地底的方法令人讚嘆,多麼像佛教里所說的“回向”,它給我們有三大啟示:一是唯有光明的心地才能回向,黑暗的心靈是沒有能力回向的,所以想回向給別人,必須使心有光明。二是佛菩薩的光明有如光耀的太陽,我們修行的人都是鏡子,要把佛菩薩的光明向黑暗折射。三是借佛菩薩的慈悲力、智慧力之回向,真能使最黑暗之處帶來光明,而一切菩薩之所行,無不悉數回向給眾生與菩提。
回向,是“迴轉”自己的善根公德“趣向”予眾生,也就是趣向於佛果,就如同鏡子一面承受佛的光明,一面投影照亮黑暗。
《止觀》說:“眾生無善,我以善施,施眾生己,正向菩提。如回聲入角,響聞則遠,回向為大地。”回向如把聲音吹入號角,回向如把聲音放進擴音喇叭,回向有如敲鍾、鳴鼓、彈琴、吹笛;回向有如揚風、落雨、溪流、天籟;回向有如獅吼、海潮、慈雲、慧矩。
回向,是黑暗裡點一盞燈。
回向,是雪年地中生一盆火。
回向,是風雨夜搭一個棚。
回向呀!是怒濤駭浪中能平靜航行的法船。
回向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