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知野喉嚨里莫名其妙地呻吟一聲,雙腿一軟坐在雪地上,再也站不起來了、老人面帶笑容彎下身去,伸出一隻手臂,輕鬆地把知野夾在肋下,另一隻手扯著兩個人推讓著向木屋裡走。
三個人身不由己地走進了木屋,他們望見了牆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獸皮。木屋分里外兩間,火炕被燒得熱烘烘烤人的臉,隨著這股熱氣,一股木屋裡特有的膻腥氣也撲面而來。
老人先把知野放到滾熱的炕上,三下兩下就脫掉了知野穿在腳上的毛皮鞋。然後老人沖川雄和野夫打著手勢,兩個人明白了老人的用意,卻不敢違抗,脫掉鞋半跪在火坑上。三個人惶惑地望老人,望這間掛滿獸皮的木屋。老人覷著眼在三個人的臉上審視了一遍,手理著鬍鬚朗朗地又笑了,然後轉過身走到外間。
三個人聽著從外間傳來的說話聲,一會是老人說,又一會是另外一個男人的聲音,中間還夾著女人柔柔的聲音。三個人一句也聽不懂那些話,三個人來到中國已經兩年了,中國話多少也能聽懂一些,可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語言。炕上散發出一浪浪的熱氣,烘得三個人的身子暖暖的,只一會兒,那股不可抗拒的溫暖,便從屁股底下爬向全身。這溫暖使三個人身子一點氣力也沒有了。腦子發沉,倦倦的,懶懶的,思維也似凝住了。只一會兒,眼皮便睜不開了。三個人歪倒在炕上,即將昏睡過去時,又一同想到了死亡,這念頭只在腦海里閃了閃,便被強大的疲乏擠得只剩下稀薄的一縷在腦子裡掙扎幾下,便消失了。三個人靠在一起,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這山里是鄂倫春人的家。鄂倫春人一年四季住在山裡,靠打獵為生。老人叫格愣,帶著女兒,兒子,兒媳來到野蔥嶺已經兩年了。以前老人並不住在這裡,住在大興安嶺的山裡,那有幾十戶鄂倫春人。格愣在兩年前的一個夜晚逃到野蔥嶺來的。
兩年前,格愣一家和其他鄂倫春人一樣住在一起,過著詳和的狩獵生活。生活的變化是兒子格木娶了塔亞之後,兒子娶了塔亞很長時間沒有生育。鄂倫春人的風俗,娶妻不能生育是冒犯了山神,這樣的女人是要被趕出家門的。格愣知道這一切都不怪塔亞。格木在十三歲那年隨格愣狩獵遇到了狼群,格木的下身被一隻兇殘的白臉狼咬掉了。婚前,格愣為了自尊隱瞞了這些。塔亞娶過來後,起初的日子還很平靜,可是很長時間過去了,塔亞仍不能生育。族人開始勸格愣休了塔亞。格愣什麼也不說,不住地唉聲嘆氣。後來塔亞再走在人面前時,族人免不了開始說三道四,從此塔亞再也不在人面前露面了,躲在家裡不停地哭泣。
族人見格愣一家仍不休掉塔亞,很是氣憤,這一切都有辱族格。每天傍晚的時候,開始有義憤的族人把獵來的獸頭割下來扔到格愣一家院子裡,這是對鄂倫春人最大的輕蔑。格木哭了,脆在格愣面前,一下下搗打自己的下身。格愣望著痛不欲生的兒子,長嘆一聲,他忍了。一家人也都忍了。
鄂倫春人狩獵都是集體行動,男人們相互吆喝著,一起來到山裡。鄂倫春人再去狩獵時,唯獨拋下了格愣和格木。兩個男人發現這一切時,才意識到這裡他們再也呆不下去了。就在一天夜裡,他們燒了自家木屋,逃到了野蔥嶺。
格愣一家逃到野蔥嶺便再也走不動了。那一夜,他們棲息在樹林裡。就在那一天晚上他們遭到了一群野豬的襲擊。一家人在和野豬的搏鬥中,格愣的老伴被野豬咬死了。格愣把老伴葬到了後山坡上,便在山凹里建了兩座木屋。他們雖然遭到了野豬的襲擊,但證明這裡有獵物,有獵物的地方就是鄂倫春人的家。從此格愣一家便在野蔥嶺這間山凹里生存了下來。
脫離了族人。逃離了恥辱,一家人一晃就在野蔥嶺住了二年。格愣的老伴死了,葬在這裡,他們便再也不想離開這裡了。可有一點讓格愣一家寢食不安的是女兒賓嘉已經十八了。十八歲早就到了婚嫁的年齡。莽莽蒼蒼的野蔥嶺百里沒有人煙,到哪裡去尋個男人呢?為了女兒格愣蒼老了。他已經對不住兒子了,再也不能對不起女兒了。
今天早晨,他們遠遠地看見了雪嶺上走來的三個人。一種對人類的親近和衝動,使格愣用鄂倫春人歡迎客人的最高禮節——鳴槍,歡迎三個人的到來。
一家人坐在獸皮上,相互對望著。他們從三個人的裝束上看知道三個人不是鄂倫春人,這多少有些讓他們失望。
“他們是迷路的。”格木說。
“他們一定從很遠的地方來。”塔亞說。
“很遠的地方也有人麼?”賓嘉問。
格愣用手捻動著胸前的鬍鬚,目光不時地透過門縫望炕上睡下的三個人。老人終於說:“客人來了就不會走了,歡迎他們吧。”
三個人醒來的時候,屋裡已經擺好了各式各樣烤熟的飛禽走獸。這豐盛的佳肴熱騰騰地擺在三個人面前。格木從外間抱來一木桶自釀的山楂酒,每個人眼前倒了一大木碗。山楂酒鮮紅得能照見人的臉。老人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把空碗沖三個人亮著。三個人不明白,迷迷濛蒙地望著眼前的一切。老人大聲地說了句什麼,格木替每個人端起酒碗,三個人這才明白,老人是讓自己喝酒。他們不明白一家人不殺他們還讓他們喝酒,不想喝,卻又不敢不喝,猶豫著端起酒碗,學著格愣的樣子,一口氣把酒喝乾了。一碗山檀酒落肚,三個人尚未清晰的腦子裡,更加暈旋。這時天已經黑了,爐膛里的火光照著幾個人,三個人太餓了,還沒分辨清面前擺的是什麼,便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三個人身不由己地走進了木屋,他們望見了牆壁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獸皮。木屋分里外兩間,火炕被燒得熱烘烘烤人的臉,隨著這股熱氣,一股木屋裡特有的膻腥氣也撲面而來。
老人先把知野放到滾熱的炕上,三下兩下就脫掉了知野穿在腳上的毛皮鞋。然後老人沖川雄和野夫打著手勢,兩個人明白了老人的用意,卻不敢違抗,脫掉鞋半跪在火坑上。三個人惶惑地望老人,望這間掛滿獸皮的木屋。老人覷著眼在三個人的臉上審視了一遍,手理著鬍鬚朗朗地又笑了,然後轉過身走到外間。
三個人聽著從外間傳來的說話聲,一會是老人說,又一會是另外一個男人的聲音,中間還夾著女人柔柔的聲音。三個人一句也聽不懂那些話,三個人來到中國已經兩年了,中國話多少也能聽懂一些,可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的語言。炕上散發出一浪浪的熱氣,烘得三個人的身子暖暖的,只一會兒,那股不可抗拒的溫暖,便從屁股底下爬向全身。這溫暖使三個人身子一點氣力也沒有了。腦子發沉,倦倦的,懶懶的,思維也似凝住了。只一會兒,眼皮便睜不開了。三個人歪倒在炕上,即將昏睡過去時,又一同想到了死亡,這念頭只在腦海里閃了閃,便被強大的疲乏擠得只剩下稀薄的一縷在腦子裡掙扎幾下,便消失了。三個人靠在一起,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這山里是鄂倫春人的家。鄂倫春人一年四季住在山裡,靠打獵為生。老人叫格愣,帶著女兒,兒子,兒媳來到野蔥嶺已經兩年了。以前老人並不住在這裡,住在大興安嶺的山裡,那有幾十戶鄂倫春人。格愣在兩年前的一個夜晚逃到野蔥嶺來的。
兩年前,格愣一家和其他鄂倫春人一樣住在一起,過著詳和的狩獵生活。生活的變化是兒子格木娶了塔亞之後,兒子娶了塔亞很長時間沒有生育。鄂倫春人的風俗,娶妻不能生育是冒犯了山神,這樣的女人是要被趕出家門的。格愣知道這一切都不怪塔亞。格木在十三歲那年隨格愣狩獵遇到了狼群,格木的下身被一隻兇殘的白臉狼咬掉了。婚前,格愣為了自尊隱瞞了這些。塔亞娶過來後,起初的日子還很平靜,可是很長時間過去了,塔亞仍不能生育。族人開始勸格愣休了塔亞。格愣什麼也不說,不住地唉聲嘆氣。後來塔亞再走在人面前時,族人免不了開始說三道四,從此塔亞再也不在人面前露面了,躲在家裡不停地哭泣。
族人見格愣一家仍不休掉塔亞,很是氣憤,這一切都有辱族格。每天傍晚的時候,開始有義憤的族人把獵來的獸頭割下來扔到格愣一家院子裡,這是對鄂倫春人最大的輕蔑。格木哭了,脆在格愣面前,一下下搗打自己的下身。格愣望著痛不欲生的兒子,長嘆一聲,他忍了。一家人也都忍了。
鄂倫春人狩獵都是集體行動,男人們相互吆喝著,一起來到山裡。鄂倫春人再去狩獵時,唯獨拋下了格愣和格木。兩個男人發現這一切時,才意識到這裡他們再也呆不下去了。就在一天夜裡,他們燒了自家木屋,逃到了野蔥嶺。
格愣一家逃到野蔥嶺便再也走不動了。那一夜,他們棲息在樹林裡。就在那一天晚上他們遭到了一群野豬的襲擊。一家人在和野豬的搏鬥中,格愣的老伴被野豬咬死了。格愣把老伴葬到了後山坡上,便在山凹里建了兩座木屋。他們雖然遭到了野豬的襲擊,但證明這裡有獵物,有獵物的地方就是鄂倫春人的家。從此格愣一家便在野蔥嶺這間山凹里生存了下來。
脫離了族人。逃離了恥辱,一家人一晃就在野蔥嶺住了二年。格愣的老伴死了,葬在這裡,他們便再也不想離開這裡了。可有一點讓格愣一家寢食不安的是女兒賓嘉已經十八了。十八歲早就到了婚嫁的年齡。莽莽蒼蒼的野蔥嶺百里沒有人煙,到哪裡去尋個男人呢?為了女兒格愣蒼老了。他已經對不住兒子了,再也不能對不起女兒了。
今天早晨,他們遠遠地看見了雪嶺上走來的三個人。一種對人類的親近和衝動,使格愣用鄂倫春人歡迎客人的最高禮節——鳴槍,歡迎三個人的到來。
一家人坐在獸皮上,相互對望著。他們從三個人的裝束上看知道三個人不是鄂倫春人,這多少有些讓他們失望。
“他們是迷路的。”格木說。
“他們一定從很遠的地方來。”塔亞說。
“很遠的地方也有人麼?”賓嘉問。
格愣用手捻動著胸前的鬍鬚,目光不時地透過門縫望炕上睡下的三個人。老人終於說:“客人來了就不會走了,歡迎他們吧。”
三個人醒來的時候,屋裡已經擺好了各式各樣烤熟的飛禽走獸。這豐盛的佳肴熱騰騰地擺在三個人面前。格木從外間抱來一木桶自釀的山楂酒,每個人眼前倒了一大木碗。山楂酒鮮紅得能照見人的臉。老人端起酒碗,一飲而盡,把空碗沖三個人亮著。三個人不明白,迷迷濛蒙地望著眼前的一切。老人大聲地說了句什麼,格木替每個人端起酒碗,三個人這才明白,老人是讓自己喝酒。他們不明白一家人不殺他們還讓他們喝酒,不想喝,卻又不敢不喝,猶豫著端起酒碗,學著格愣的樣子,一口氣把酒喝乾了。一碗山檀酒落肚,三個人尚未清晰的腦子裡,更加暈旋。這時天已經黑了,爐膛里的火光照著幾個人,三個人太餓了,還沒分辨清面前擺的是什麼,便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