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不知哪裡的陌生地點,換了一副皮囊卻依舊年輕俊美的長琴微笑著彈琴,佳人在旁,那是一位年輕美麗的陌生女子,她靜靜地倚靠在他的身邊,美麗而含情的眼眸注視著他流出美妙樂聲的指尖。
他回眸,她淺笑。
他的眼神那樣深情,唇角勾起溫柔的弧度,將她輕輕帶入懷中,手握著手,指尖觸著指尖,樂聲再次從二人的指下響起。
琴聲悠悠,暗香浮動。
多麼相配,多麼美麗。
阿悠連連後退,自慚形穢,卻又不甘心地搖頭,她聲嘶力竭地沖他們叫喊,卻沒有人聽到。
女子依舊笑得幸福而甜蜜,如同過去的她,而長琴……
他無意中抬頭,看向阿悠的方向。
阿悠下意識屏住呼吸,想躲開,卻又不想躲開,想讓他看到,又不想讓他看到,對方卻只是冷漠地移開了眼神,仿佛她只是天地間的一棵枯糙一塊黑石,根本不配出現在他的眼中。
“不……不要這樣……”阿悠哭泣出聲。
他卻恍若未覺地繼續撥動琴弦,時不時與懷中的女子相視一笑。
在他的眼中,她什麼都不是。
她什麼都不是。
她……
“不要!!!”
不知道多少次,她就這樣從夢中驚醒,身上冷汗淋漓,臉孔上滿是冰涼的眼淚,而後靜靜地縮在床角,就這樣呆呆地坐著,直到天明。
第十年,她渾渾噩噩地活著。
在周圍人的眼中,她是一個非常古怪的老婆子,沒人願意主動去接近她,以至於,哪怕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甚至沒有人借給她一把傘。
在漫天灑落的冰涼雨水中,阿悠提著菜籃,靜靜地走著,哪怕衣衫濕透,哪怕滑倒在地,也只是默默拾著地上那些沾滿了泥污的蔬菜,一言不發。
她不在乎下雨,她不在乎摔倒,她仿佛什麼都不在乎了。
“婆婆,這個給你。”一把油紙傘突然出現在了她的頭頂。
阿悠愣愣地抬起頭,看了看頭頂杏黃色的傘,又看向撐傘的孩童,遙遠的記憶中,這一幕,仿佛在什麼時候出現過,啊……太久了,幾乎都要不記得了。
“娘告訴我,下雨天不好好打傘會生病,婆婆,你為什麼不打傘呢?你娘沒有對你說過嗎?”
“……”阿悠張了張口,好久沒和人好好說過話的她,嗓音乾澀,“你……”
“小寶,回來吃飯了!”
“知道了,娘!”
男孩回頭答應道,而後不由分說地將傘塞入了阿悠的手中,跑開前他這樣說道:“婆婆你不要生病,不然爹和娘會擔心的。”
“笨蛋,下雨天不好好打傘會生病,死丫頭怎麼總也記不住?”
——媽媽的責罵中總是夾雜著關心。
“哈哈,姐姐是笨蛋!”
——妹妹一邊幸災樂禍一邊將毛巾丟到她的頭頂。
“小悠,快過來喝碗薑湯。”
——爸爸溫和地笑著遞上薑湯,手指在她頭頂微微摩挲。
她是被愛著的。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是幸運地被愛著的。
在路人驚駭的目光中,阿悠就這樣跪坐在路中央大聲地哭了起來,仿佛要把心中的委屈難受痛苦一次性哭盡,雨水毫不溫柔地沖刷在她的臉上,帶走了她滾燙的淚珠,在這冰冷的天地間,阿悠終於走出了黑暗的牛角尖,她終於再次看到被她深深冷藏卻其實一刻都未忘懷的愛。
所有的怨,都源於愛。
因愛而生憂。
因愛而生怖。
這是她對長琴說過的話,卻命運般地用到了她自己身上。
她愛他,所以思念他,所以想讓自己與他相配,所以不願意接受衰老的自己,所以……擔心他不再回來。
這沒有錯,這並不是錯。
只是,她選擇錯了表達這份心意的方式。
她不希望長琴回來時,看到得是那樣醜陋的自己,並非外表,而是心靈。
阿悠仰起頭,任雨水最後一次沖刷掉眼角的淚滴,她勾了勾嘴角,喃喃自語:“待會,要去重新買幾面鏡子才好。”
在長琴離開的第十年,她終於學會,如何讓自己優雅地老去。
55 故人
轉眼又是六年。
五十五歲的阿悠即使放在現代,也已經純然是一位老人了,更何況是在平均壽命相對較短的古代,雖然她自覺心智還很年輕,但耐不住街坊鄰里都一聲聲“婆婆”“奶奶”地叫,喊得多了,聽得多了,導致她現在看誰都像晚輩。
“寧奶奶好。”
“寧婆婆,是去街上嗎?”
阿悠手掛著菜籃,一路回應著路人的寒暄,一路悠悠然走著,六年的時間實在不短,久到從前還覺得她是個怪老婆子的人紛紛改觀。你對世界微笑,這世界就對你微笑,就像現在,哪怕只是普通地上街買菜,她也依舊能感受到人們身上散發出的溫暖,哪怕很淺淡,哪怕很容易失去,對於她這個孤身的老婆子來說,也已經夠了,她從未想求得更多。
市集與往日並無不同,倒是角落裡新擺了一個攤子,無數孩童圍著,甚是熱鬧。
阿悠好奇地走過去,一看,笑了,這獵人不知從哪裡掏來了好大一窩兔子,怨不得能引來這麼多孩子,白花花,毛茸茸,軟乎乎,就像春季的蒲公英,光是看著就讓人心頭髮軟,可不引人歡喜?
她看了片刻,忍不住也伸出手去摸了摸,無意間卻打到了另一隻手。
“對不……”她縮回手扭頭想表達歉意,而後愣住。
看向她的人,同樣愣住。
雙方的眼神最初都有些迷惘,仿佛感知到了什麼,又仿佛在確認著些什麼,因為,他們實在分離太久太久,也都變了模樣,而後,那眼神漸漸明晰,清澈,瞭然——時隔多年,他們都毫無妨礙地認出了對方,也許,這就是所謂朋友吧。
阿悠笑了起來,輕輕一步跨過了那些斑駁的光陰,熟稔地沖對面已不再年輕的道長打了個招呼:“太清小哥,不,現在該稱呼老哥才對,好久不見啦。”
“……夫人,的確好久不見,可還好?”
“你看我好不好?”
太清忍不住也笑:“自是極好。”
如今的太清的確不能再用“小哥”來稱呼,雖道袍和身形與過去相比沒有太大差別,髮絲卻和阿悠一樣白得很厲害,這些霜雪被他盡數用玉冠束起,與過去披散的模樣完全不同。臉上生出了皺紋,唇邊蓄起了銀白的鬍鬚,現在的他,已經完完全全是一位老人了。
這位老人的眼中,倒映著另外一位老人的影像,如這裡所有同年紀的人一般,她身穿淺灰色的麻布衣裙,卻比誰都拾掇地乾淨整潔,銀白的髮絲簡單綰起,只簪了一根看來十分眼熟的木釵,從前年輕的容顏如今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歲月的紋路,笑起來卻與過去無甚區別,很是親切,捉弄人時仔細去看卻又有一絲狡黠。
多年之後的再次相見,皆是滿身塵土風霜,如同趕了很久的路才遇上一個相逢,卻已然時光易逝,青春不再,當初分別時,也許誰都料不到,再次相見會是這般滄桑模樣。
但即便如此,故人再會,總是欣喜多於傷感。
“要不要去我家坐坐?”
“那便叨擾了。”
太清跟在她身後,直到這時,阿悠才看到,他的背後居然還掛著兩隻小尾巴,她愣了愣,下意識問道:“這兩個是你兒子?”
“……”
“……”
“……”
好半天,太清才回過神來,無奈道:“夫人想太多了。”
“也是。”阿悠看了看那兩熊孩子,又看了看太清,“你這年紀也生不出這么小的孩子。”
“……”
“……”
“……”
阿悠瞧著老道長一臉無語的表情,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我開玩笑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這麼不經逗。”一看那兩孩子穿著瓊華道服就知道是弟子,偏偏太清小哥這麼多年來幽默感卻未增強,當真可惜。
“……”被噎了數次後,太清終於想起了這種時候應該要轉換話題,其實也不怪他,多年未做技術不熟練啊……他轉頭道,“玄霄,天青,來見過……師叔。”
“師叔?”熊孩子之一湊過來,頗為八卦地問道,“師叔怎麼不住在瓊華?”
“天青師弟,請慎言。”熊孩子之二皺眉。
他回眸,她淺笑。
他的眼神那樣深情,唇角勾起溫柔的弧度,將她輕輕帶入懷中,手握著手,指尖觸著指尖,樂聲再次從二人的指下響起。
琴聲悠悠,暗香浮動。
多麼相配,多麼美麗。
阿悠連連後退,自慚形穢,卻又不甘心地搖頭,她聲嘶力竭地沖他們叫喊,卻沒有人聽到。
女子依舊笑得幸福而甜蜜,如同過去的她,而長琴……
他無意中抬頭,看向阿悠的方向。
阿悠下意識屏住呼吸,想躲開,卻又不想躲開,想讓他看到,又不想讓他看到,對方卻只是冷漠地移開了眼神,仿佛她只是天地間的一棵枯糙一塊黑石,根本不配出現在他的眼中。
“不……不要這樣……”阿悠哭泣出聲。
他卻恍若未覺地繼續撥動琴弦,時不時與懷中的女子相視一笑。
在他的眼中,她什麼都不是。
她什麼都不是。
她……
“不要!!!”
不知道多少次,她就這樣從夢中驚醒,身上冷汗淋漓,臉孔上滿是冰涼的眼淚,而後靜靜地縮在床角,就這樣呆呆地坐著,直到天明。
第十年,她渾渾噩噩地活著。
在周圍人的眼中,她是一個非常古怪的老婆子,沒人願意主動去接近她,以至於,哪怕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甚至沒有人借給她一把傘。
在漫天灑落的冰涼雨水中,阿悠提著菜籃,靜靜地走著,哪怕衣衫濕透,哪怕滑倒在地,也只是默默拾著地上那些沾滿了泥污的蔬菜,一言不發。
她不在乎下雨,她不在乎摔倒,她仿佛什麼都不在乎了。
“婆婆,這個給你。”一把油紙傘突然出現在了她的頭頂。
阿悠愣愣地抬起頭,看了看頭頂杏黃色的傘,又看向撐傘的孩童,遙遠的記憶中,這一幕,仿佛在什麼時候出現過,啊……太久了,幾乎都要不記得了。
“娘告訴我,下雨天不好好打傘會生病,婆婆,你為什麼不打傘呢?你娘沒有對你說過嗎?”
“……”阿悠張了張口,好久沒和人好好說過話的她,嗓音乾澀,“你……”
“小寶,回來吃飯了!”
“知道了,娘!”
男孩回頭答應道,而後不由分說地將傘塞入了阿悠的手中,跑開前他這樣說道:“婆婆你不要生病,不然爹和娘會擔心的。”
“笨蛋,下雨天不好好打傘會生病,死丫頭怎麼總也記不住?”
——媽媽的責罵中總是夾雜著關心。
“哈哈,姐姐是笨蛋!”
——妹妹一邊幸災樂禍一邊將毛巾丟到她的頭頂。
“小悠,快過來喝碗薑湯。”
——爸爸溫和地笑著遞上薑湯,手指在她頭頂微微摩挲。
她是被愛著的。
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她都是幸運地被愛著的。
在路人驚駭的目光中,阿悠就這樣跪坐在路中央大聲地哭了起來,仿佛要把心中的委屈難受痛苦一次性哭盡,雨水毫不溫柔地沖刷在她的臉上,帶走了她滾燙的淚珠,在這冰冷的天地間,阿悠終於走出了黑暗的牛角尖,她終於再次看到被她深深冷藏卻其實一刻都未忘懷的愛。
所有的怨,都源於愛。
因愛而生憂。
因愛而生怖。
這是她對長琴說過的話,卻命運般地用到了她自己身上。
她愛他,所以思念他,所以想讓自己與他相配,所以不願意接受衰老的自己,所以……擔心他不再回來。
這沒有錯,這並不是錯。
只是,她選擇錯了表達這份心意的方式。
她不希望長琴回來時,看到得是那樣醜陋的自己,並非外表,而是心靈。
阿悠仰起頭,任雨水最後一次沖刷掉眼角的淚滴,她勾了勾嘴角,喃喃自語:“待會,要去重新買幾面鏡子才好。”
在長琴離開的第十年,她終於學會,如何讓自己優雅地老去。
55 故人
轉眼又是六年。
五十五歲的阿悠即使放在現代,也已經純然是一位老人了,更何況是在平均壽命相對較短的古代,雖然她自覺心智還很年輕,但耐不住街坊鄰里都一聲聲“婆婆”“奶奶”地叫,喊得多了,聽得多了,導致她現在看誰都像晚輩。
“寧奶奶好。”
“寧婆婆,是去街上嗎?”
阿悠手掛著菜籃,一路回應著路人的寒暄,一路悠悠然走著,六年的時間實在不短,久到從前還覺得她是個怪老婆子的人紛紛改觀。你對世界微笑,這世界就對你微笑,就像現在,哪怕只是普通地上街買菜,她也依舊能感受到人們身上散發出的溫暖,哪怕很淺淡,哪怕很容易失去,對於她這個孤身的老婆子來說,也已經夠了,她從未想求得更多。
市集與往日並無不同,倒是角落裡新擺了一個攤子,無數孩童圍著,甚是熱鬧。
阿悠好奇地走過去,一看,笑了,這獵人不知從哪裡掏來了好大一窩兔子,怨不得能引來這麼多孩子,白花花,毛茸茸,軟乎乎,就像春季的蒲公英,光是看著就讓人心頭髮軟,可不引人歡喜?
她看了片刻,忍不住也伸出手去摸了摸,無意間卻打到了另一隻手。
“對不……”她縮回手扭頭想表達歉意,而後愣住。
看向她的人,同樣愣住。
雙方的眼神最初都有些迷惘,仿佛感知到了什麼,又仿佛在確認著些什麼,因為,他們實在分離太久太久,也都變了模樣,而後,那眼神漸漸明晰,清澈,瞭然——時隔多年,他們都毫無妨礙地認出了對方,也許,這就是所謂朋友吧。
阿悠笑了起來,輕輕一步跨過了那些斑駁的光陰,熟稔地沖對面已不再年輕的道長打了個招呼:“太清小哥,不,現在該稱呼老哥才對,好久不見啦。”
“……夫人,的確好久不見,可還好?”
“你看我好不好?”
太清忍不住也笑:“自是極好。”
如今的太清的確不能再用“小哥”來稱呼,雖道袍和身形與過去相比沒有太大差別,髮絲卻和阿悠一樣白得很厲害,這些霜雪被他盡數用玉冠束起,與過去披散的模樣完全不同。臉上生出了皺紋,唇邊蓄起了銀白的鬍鬚,現在的他,已經完完全全是一位老人了。
這位老人的眼中,倒映著另外一位老人的影像,如這裡所有同年紀的人一般,她身穿淺灰色的麻布衣裙,卻比誰都拾掇地乾淨整潔,銀白的髮絲簡單綰起,只簪了一根看來十分眼熟的木釵,從前年輕的容顏如今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歲月的紋路,笑起來卻與過去無甚區別,很是親切,捉弄人時仔細去看卻又有一絲狡黠。
多年之後的再次相見,皆是滿身塵土風霜,如同趕了很久的路才遇上一個相逢,卻已然時光易逝,青春不再,當初分別時,也許誰都料不到,再次相見會是這般滄桑模樣。
但即便如此,故人再會,總是欣喜多於傷感。
“要不要去我家坐坐?”
“那便叨擾了。”
太清跟在她身後,直到這時,阿悠才看到,他的背後居然還掛著兩隻小尾巴,她愣了愣,下意識問道:“這兩個是你兒子?”
“……”
“……”
“……”
好半天,太清才回過神來,無奈道:“夫人想太多了。”
“也是。”阿悠看了看那兩熊孩子,又看了看太清,“你這年紀也生不出這么小的孩子。”
“……”
“……”
“……”
阿悠瞧著老道長一臉無語的表情,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我開玩笑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你還是這麼不經逗。”一看那兩孩子穿著瓊華道服就知道是弟子,偏偏太清小哥這麼多年來幽默感卻未增強,當真可惜。
“……”被噎了數次後,太清終於想起了這種時候應該要轉換話題,其實也不怪他,多年未做技術不熟練啊……他轉頭道,“玄霄,天青,來見過……師叔。”
“師叔?”熊孩子之一湊過來,頗為八卦地問道,“師叔怎麼不住在瓊華?”
“天青師弟,請慎言。”熊孩子之二皺眉。